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以戒为师>> 戒淫断欲>>正文内容

有关女众如何依止上师之教言汇集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3日
来源:玄泰天慈_新浪博客 2010-09-11   作者:释龙相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释龙相:依止男性上师之女弟子的基本防护【不要跟和尚撒娇】

  看到留言以后,觉得有必要写写这个问题。

  其实女弟子依止女上师是最合适的。但很可惜的是这个时代女上师寥若晨星,就算有零星的几个,也轮不到一般女弟子依止。

  有经验的老居士可能不太会出问题。年轻女居士,刚接触佛教,不太懂规矩的,在初接触中青年男上师的过程中,要怎样保护师父和自己呢?有些西藏的年轻法师、仁波切去台湾,最后有些还俗,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女弟子的主动追求。一直呆在寺院里,没见过这阵势的,其实也难怪要心动。如果真的爱佛教,就应该爱师父。爱师父,不是要爱到抢回家去,而是应该自觉主动地规避错误。一个人出家不容易,修行不容易,把他引诱回世俗中去,那实在是真的很糟。何况和尚还俗能做什么?我经常说的,还俗卖烧饼?!其实一个和尚,他的主要魅力,说穿了就是那个法衣。脱掉法衣,他甚至比不上一个普通人,因为他既不懂赚钱,也没有社会生存能力。他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弘法利生,你去把他这个价值给破坏掉了,难道就是把他放在家里为你一个人念经?这有意思吗?

  当然,作为比丘,自己守住防线是第一要务。自己守得好,那谁也不能怎样。但作为女性弟子,尤其年轻——再加一条——貌美的,若有机会频繁地和年轻男上师接触,要怎样去做,也是很重要的事。有时候有的师父腼腆,不好意思直接呵斥,弄到最后就呜呼哀哉了也。

  第一件事,我亲眼所见:管好你的手。有的女孩子,不懂比丘是不能触碰女人的,讲笑起来,一高兴就把手搭到人家身上去了。如果是个普通男生,那其实很正常,也不能怪女孩子,现在男女交往早就没那么封建了。但比丘,他们是男性中的另类,你的手,不可以往他们身上放。我见到的这位师父,当即就比较客气地向这位女生指出来了:“请你以后不要这样做,我是和尚。”这就绝对正确。但如果一开始不好意思讲,这天长日久搭来搭去,不出事可能吗?所以第一件,就是管好自己的手。有事招呼异性师父,也不要去扯袖子。很难看的。

  第二件事,不可以单独去见男上师。一般来说,比丘师父在接待女众的时候是会讲明的:不要单独来见我。如果人家没有讲,那也应该自觉。最好是带男性同去。实在不行,带女性同去也可以。

  第三,如果实在没有同伴,而又很有必要去见师父,那么,记得把门打开,不要关门。来往的众人都看得见你们,青天白日,不会有什么流言蜚语。如果情况特殊,不合适开门,怎么办?开窗。把窗都打开,窗帘不要拉。总之,不能创造那种隐秘的单独相处的环境。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其实打电话是最合适的,能不见就不见。

  第四,哪怕是拥挤的环境,也不要跟师父坐太近。半尺的距离无论如何总归是要的。

  第五,电话不要乱打,尤其不合适的是向比丘师父倾诉感情问题。这种事情还偏就屡屡发生。出家人既不能劝和,又不能劝离,这其中的尴尬其实真的只有出家人自己知道。感情不如意,找和尚,实在是不合理的。且这容易产生移情作用,到时候极难收拾。我是比丘尼,哪怕遇到女众来跟我讲夫妻不和之类,我也会明言:“出家人不管这个,对不起。”

  第六,和尚就是和尚,长得再帅,再平易近人,也还是和尚。管好你自己说话的方式,不要言语不庄重。不要跟和尚撒娇,跟和尚撒娇真的很诡异。

  哪怕你撞到的师父背地里真的是个不守规矩的不良比丘,你能把这些都做到,也不会出任何事。如果自己做不到,而这个师父还偏就不教,那,倒霉起来只好责任自负。你可以很开朗,可以说笑,可以用不着压抑你的性格,不必把自己搞得跟戴着假面具一样刻板,但,上述起码的事情一定要做好。这样做并不会妨碍你依止师父学习佛法。相反,不这样做,则很有可能毁掉你原本挺好的学法前景。因为一个持戒、正直的师父,不可能喜欢一个女弟子跟自己动手动脚,言语轻佻,更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下破坏佛教的影响。如果这个弟子总是那样,那么疏远她是唯一的办法。

  记住:

  1,男性出家人约你单独到房间“谈谈”,哪怕理由再好,回答他:“不!”如果他伸手拉你的手,除非你正掉在河里,否则,不。如果他对你表演情圣那套,或者开低级下流的玩笑,你能跑多远就赶紧跑多远。这好像都是很白痴不用教的,可偏就有人栽在这些上。普通男人这样做,不一定是坏人;一个出家人做这种事,他绝不可能是好人。

  2,引诱比丘破戒的女人,是没有资格受佛教居士戒乃至出家戒的。这是一种极重罪。不是佛不慈悲,是你自己毁了自己。慎之! 


 

  以下教言出自堪布索达吉传讲《入菩萨行讲记》

  第五品 护正知---庚三、以具正念学修心之行

 

有关女众如何依止上师之教言

  你们女众想要如法依止上师,首先自己的发心一定要清净。现在末法时代,有一些女众,在依止上师时,恭敬心和贪爱心交织在一起:"啊,我与这个上师、活佛、堪布有如何如何不同因缘……""这个法师和我特别特别熟悉,他吃饭的时候如何如何,他的衣服……"到处信口胡言,而且这类语言据说比较普遍。请这类人好好内省一番,如果你真与上师有不同因缘,也对上师特别熟悉,那这种说法就另作别论;如果没有,是不是这种言论与你受的戒律有些触犯呢?说这种话,你自尊自重的人格、还有上师的事业各方面肯定有很大危害。如果是个正常人,即使与上师有某种特殊因缘也不会说,没有的事,世人往往为了某种目的自我吹嘘。分析说这些话的发心、涵义,其言外之意无非是说自己与某上师关系很紧密,或者有某种超乎他人的亲密,以此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别人面前炫耀一番而已。

  在依止上师时,如果将世间情爱搅到里面,对上师、正法的清净信心、恭敬心被染污了,清净法缘也会被破坏,这样将会导致极不稳定的变化。我们都见过世间人的种种情感,常常变化多端,没有什么稳定、长久可言。世间男女因业缘而生情爱,往往是以双方悲恨交加而结束。几年前台湾法院判了一桩离婚案,一对共同生活了六十几年的老夫妇宣告感情破裂,此事在《寻找心里生命》也有记载。这类故事也许大家见得不少,世俗感情只不过是一种迷乱的业识,既不清净,也靠不住。作为修学出世间法的修行人,如果在依止上师时有这类染污心,则正好与上师和弟子之间赖以维持关系的佛法相违背,最后会很危险。

  前一段时间,上师如意宝也给了藏族尼众一番严肃地教诫。她们倒不是对几位老堪布有贪心之类的染污,而是女人的另一项大烦恼--嫉妒,以此而互相之间喜欢争吵:这是我们的堪布,这是我的堪布……。将传法上师看作私有财产一般。上师如意宝说:"这些老堪布是给你们讲经说法的上师,与你们没有世俗关系,不是你们的……"女众的嫉妒心,普遍要重一些,如果不加对治,很多人在依止上师时,往往会因此而闹出许多是非,对上师的宏法事业,自己的前途都有危害。这类事件,往往是因某些女众宣扬上师对自己特别关心、赞叹等等,而导致她人生嫉妒,无中生有、添油加醋一番,大肆诽谤,最后闹得谣言纷纷,争吵不休。大家要如法地依止上师,先得将愚痴染污心与真正的恭敬心、信心区分开来,断除自相续中的贪心、嫉妒等染污。弟子依止上师应该是敬畏、崇敬、信任,以随顺于正法的清净心去依止,有了这样的基础后,才能真正去依止上师,一切都会有如法进行的可能性。

  今天讲这些,希望女众切实地对照检查自己,恒时注意自己的染污烦恼。如果自己不如法,很多上师不敢摄受,给大家传法的上师也可能为避免麻烦而离开,我在这方面替女众很担心。尤其年轻的女众,说话做事各方面的威仪,如果不如法,对戒律注重的上师见到这些就不愿摄受,再加上不如法行为会招致外人非议,麻烦很多,应接不暇,上师也受不了,干脆就远离。这样你们得不到法益,得不到引导。女众在这方面确实很可怜,虽然学佛的很多,真正得到如法引导的却很少。很多法师并非没有大悲心,但是在摄受女众方面,因你们的不共烦恼,贪心、嫉妒等种种染污心,这些法师不得不去考虑:利益众生是很好,但与她们打交道,自己会不会染污?如果法师的心经常受到扰乱,弟子们又相互嫉妒而诽谤,麻烦事接踵而来,最后法师也只好舍弃摄受女众。

  我们如果得不到一个很好的上师来引导,在荒凉的轮回死漠中,也就只有毫无目的地飘泊、受苦……,这些方面大家应经常去思考。我这个老人今天说这些话,也许对你们有启发、有利益,也许是无利吧,请各人细心地反省。再强调一遍:希望女众在依止上师时,将信心、恭敬心与贪心烦恼区分开,弄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信敬心。有了清净信敬心后,依止上师修习正法才有基础,才有了真正的圆满因缘。

索达吉堪布对学密女众的忠告 

---节录自《闲谈问答录》  全文  http://www.zhibeifw.com/book/xiantanwdl/01.htm 

  问:现在有些女居士,对高僧大德的恭敬心有点过头了,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答:外面的女居士们,有些对上师的信心比较大,也有些比较痛苦-

  前段时间,一位女居士跟她的上师开车到九寨沟,去的时候一路上谈笑风生,但到了那里以后,她不小心看到上师手机里有些不太正常的信息,心里就非常不高兴,在最美的风景区里,她的哭声是最大的。

  那位大德也十分尴尬,虽然住的是高级宾馆,但感觉上非常痛苦。那个女居士特别伤心,到处说这个上师不要说大悲心,就连做人的基本道德都没有……,诽谤得很厉害。

  前不久,台湾几家电视台也公开揭露有些上师的不如法行为,一些女弟子在记者面前发了言,给藏传佛教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这些小范围的信息了解,现在有些女居士跟藏传佛教某些上师的关系,的的确确不太合理,今后这方面若不改善的话,恐怕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个藏传佛教。

  当然,短时间内马上改变也有点困难,1993年法王如意宝去美国时,当时的美国就像现在的中国一样,凡是去美国的出家人,出家身份几乎都保不住了。

  因此,去汉地传法的藏地大德们,如果没有正知正念,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发生。

  对我而言,这种事情并非喜闻乐见,毕竟藏传佛教在汉地开花结果很不容易,在学院闻思多年的道友应该知道,真正的藏传佛教是纯洁无垢的。

  然而,这样无垢的佛法,也许就被个别"上师"染污了。

  所以,女弟子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应该保持清净心。

  前段时间我讲课时说过:"现在有些女居士,信心和感情分不清楚,上师和丈夫分不清楚……"事后我对这些话有点后悔,但自己经常听到外面的一些事情,抱着对佛教负责的态度,也想发表一下内心的看法。当然,我没有名声,也没有地位,只是在小范围内讲,不一定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如果不讲的话,有些人就因为不注意,最后对佛教产生邪见,摧毁了自己的今生来世。

  因此,在学佛的过程中,女居士应该在各方面注意,除此之外可能也没有万全之策了。

  学佛女众的几种不如法表现

  作者 佚名

  不少学佛的女众,是在现实遇到困难或感受到苦痛以后,才来学习佛法的。在学法初期,由于不懂佛理和戒律,在亲近法师或其它男众的过程中,往往发生思想和行为的颠倒和错位。举例表现如下:

  1、把师父当精神病医生,不是为求解佛法,而是偏离成为找个可以耐心听自己倾诉的对象,从而产生感情上的依赖。并不依据佛法从自己找出病之所在加以解决,而是一味外求。

  2、在与男众的接触中,不重威仪,说话轻慢,身体和语言过于随便,导致对师父的热情多于恭敬。

  3、年纪大的女众将自己喜欢的出家人,认做自己的“干儿子”,混乱师徒关系,也混乱出家人和在家修行人的关系。年纪较轻的女众,内心潜意识中,在男众面前张显自己的欲态,想要获得关注和虚荣心的满足,把世俗的东西完全带到道场中来。

  4、不甘寂寞。即使到寺庙参加活动或是听法,也是成为排解寂寞的另一种方法,并没有从内心深处产生对修行的渴望。

  5、谈话无所顾及。与法师或其它男众的谈话中废话多于请法,搬弄是非,量窄妒忌,欲态百出,种种暧昧。

  6、在学佛的过程中不持戒律,动人道心,欲望不止,情关不禁,滋男女情执以搏众生同情,断人修学心志,不识浊恶,广言情欲,嗔恨时起。

  以上种种表现,初学女众当谨慎防范,常观己心,善护念之,有则改之,逐渐令身口意三业清静。戒,是为需要的人而设的。千万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女众弟子如何以正确的心态依止上师

太桥旦曾堪布 开示

  关于女众如何依止上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在全国各地学佛的人非常多,而在学佛过程中必须要依止善知识,这一点,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说法是一致的。并没有说学藏传佛教必须要依止上师,学汉传佛教就不需要依止上师或法师,没有这样的说法。每一个教派、每一个宗派都有他们的师父,依止师父在学佛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佛的弟子中,有很多人在依止上师的心态方面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人为了想学习东西而依止善知识,有些人亲近上师是想要得到加持或者去除工作、生活上的挫折,有些人依止上师是为了能得到保佑,有些人依止的目的是想要得到权力,有些人(尤其是女众)是为了解决感情上的问题。所以从依止上师这方面来说,不同的学佛人带着不同的目的来依止不同的善知识,这是正常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凡夫、都被烦恼所污染,所以要让每个人都怀着正确的心态依止善知识是很难的。近代社会里,人们受到环境的污染、知识的影响,真的以虔敬、纯净的心依止上师是很难的,但是我们学佛的人不可以以上述的目的依止善知识。在佛陀的法教里,依止善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善知识面前得到能够解脱的佛法,这样的心态才是正确的。

  佛经当中谈到过很多关于善知识的内容。虽然学佛要亲近善知识,并且在佛教的很多经典密续中一再强调这一点,但是在依止善知识、亲近善知识之前必须要观察,因为在现在这个末法时代要能遇到具德的善知识还是很难的。一方面是末法时代的关系,另一方面是自己福报浅薄的关系,所以在依止善知识的时候必须对他观察。经典里提到,观察善知识必须用三年的时间。要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观察善知识,之后才可以依止。

  虽然善知识应该要具备很多的功德,但在《入菩萨行论》中寂天菩萨讲的,只要善知识具备最关键的两点,我们就可以依止他。第一个就是他通达大乘的法;另一个是他有菩提心,他具备为了菩提心的戒律甚至可以失去生命的信心。具备这样两点就可以。但是这位善知识有没有通达佛法,弟子却是很难观察的。佛法方面弟子自己都不懂,又怎么能观察善知识是否在佛法方面通达呢?所以在这个社会里,要观察善知识是很难的。

  但是我觉得每一个教派都有自己的教主法王,这样的话,就较为容易了。举一个例子,比如在我们噶举派传承,这位善知识是不是我们的教主大宝法王认证的,或者他是不是一位活佛、金刚上师、堪布或喇嘛,他是不是由传承里其他重要的活佛认证出来的(比如尊贵的大司徒仁波切等),我们可以透过这样的情况来观察。要看他的背景是怎样的,他对寺庙做出了什么样的奉献,他现在的一举一动是不是为了众生的,最起码在接触众生的时候他有没有慈悲心,对佛法有没有信心,有没有自私的心,有没有贪嗔痴,行为上有没有不如法的事情,这些最起码的要点要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很聪明的,时间久了,虽然我们没有神通,对于善知识的佛法是不是通达我们不知道,最起码从他的行为、表现上我们可以判断出他是什么样的上师。

  第一是要清净,第二是他能否解释解脱的佛法,对弟子做有帮助的开示。他有一个传承的加持,或者接受了历代上师的教法,他有没有慈悲心,有没有行善,弘法利生方面有没有发一个大愿。做到这些的善知识是可以依止的。

  如果自己看到这个善知识相貌好、身材好,现在有很多上师唱歌声音也很好听,有名望,这些因为产生了感情而来依止上师的,这样是不大好的。依止上师的时候最好是把上师看成佛陀一样,这样的依止是很好的,这样依止具德的上师就会得到他的加持。往往年纪比较大的、修行比较好的佛弟子是不会由于产生感情而去依止上师的,没有这样不好的心态。但是一些人,尤其是女众,就非常容易有这种问题。

  现在在很多地方,因为有的上师名气很大、很帅、很庄严,于是有很多的弟子追,他们甚至放弃照顾自己的家庭、工作,花了大部分的时间跟着上师,这种心态是一种不好的心态。如果他们自己内心反省的话,就会发现并不是对上师有一种信心而追随他的,而是一种喜欢他、不想离开他的心,并不是想得到他的加持、想听他的开示、以后要解脱,不是以这种正确的心态来学佛的。所以选择上师的话并不见得一定选择很庄严的,也不见得要选择身材很好的,声音好听的。

  在现在,尤其一些女众,特别喜欢这些年轻的现代化的活佛,有些人想皈依,有些人想做朋友,表面上是弟子,实际上是朋友,这都是不正确的,不是真正的信心,所以自然不会产生好的结果。

  我们学佛的人依止善知识是为了了脱生死,为了成佛,为了离苦得乐,要以这样的心态来寻找善知识、亲近善知识。所以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地方,不然的话对佛法的信心变成世间感情的心态,变成这样的话对上师不好、对自己也不好,也得不到佛法传承的加持。以不正确的心来依止上师,上师所开示的佛法也帮助不了弟子,虽然上师开示的佛法是真的,但因弟子具有的是假的信心,所以假的信心得到的加持也是假的。也许上师会发现他这个弟子依止他的目的是为了感情,虽然上师是不会想这个问题,但是有了这种心态以后,佛法的利益就不大了,所以女众依止上师的心态要调整。我们依止上师是为了了脱生死,为了离苦得乐,为了成佛,为了这些,我们不用找一个相貌好的上师,也不需要找一个身材好的上师,不需要找一个声音好的上师。哪一位上师具备传承的加持,哪一位上师有对解脱的开示,哪一位上师能够引导我们走向佛法解脱的道路,哪一位上师具有开示佛法的智慧,具有慈悲心,我们就应该依止哪位上师。这些特质都具备的话,他长得不好看也没问题。有传承的加持,戒律清净,对佛法有正确、通达的认识,具备慈悲心,有这种功德的话,不管他是年轻的、老的、有钱的还是贫穷的,都是值得依止的。

  佛陀讲,在依止上师的时候要像对待医生一样。举例来说,上师就像医生,很好的医生,佛法像是良药,修持佛法像是治病,自己则是病人,这四种比喻。自己在生病的时候找医生,不管他漂亮不漂亮,身材好不好,声音好不好,只关心这位医生有没有能力治疗我们的病。如果有这种能力,我们不管他长相怎样,不管他是否贫穷,都会请他治疗我们的疾病。所以我们要以这样的心态来依止,而且依止以后还要保持住这种心态。男众和女众弟子依止上师在行为上稍微有些不同,因为这是佛法的规律吧。

  上师有两种身份示现,一种是出家身份的上师,一种是瑜伽士身份的上师。出家身份的上师有比丘的戒律,由于戒律的原因,他在接触男女弟子的时候有所不同,弟子在依止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刚刚我们讲依止上师的心态最重要,在这样的前提下,女众在依止上师的行为上要注意些什么呢?行为上主要是除了求法、求加持、灌顶、提出问题、照顾上师以外,不要过多地接触上师。

  拜见上师的时候,衣服整齐,不要暴露,这样也是对上师的礼貌和对传承、对佛法的尊重。如果不注意的话,虽然上师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但这是弟子自己对传承、对佛法、对上师的一种不尊重的表现。讲话的时候也尽量要讲一些跟佛法有关的话题,不要讲一些没有意义的话题。走路的时候一定要恭恭敬敬的,要走在上师的后面,坐的时候不能跟上师同坐。坐在车里也要和上师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主要是针对女众。

  行为方面,女众应该怎样接触上师,应该怎样保持距离,大部分女众弟子还是知道的,但是心态方面很多人并不是特别清楚。在心态上,我们大手印的传承中,对上师的信心非常重要,虔敬心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虔敬心就得不到上师的加持。我们大手印祈请文里面提到虔敬心像人的头一样重要,出离心像人的足一样重要,正行法像人的身体一样重要,所以虔敬心、出离心比正行还重要。虔敬心不正确的话,后面的正行、四加行、大手印就没有办法修,最后的境界就没办法证悟,所以,真实无伪的信心非常重要。

  我们尊贵的大宝法王法相威猛庄严,长着圆满的佛身,虽然很多人对他特别有信心,但是这信心里也是有很多其他心态的,我们并不能说他们没有信心,但是他们信心里面夹杂很多其他的东西。依止的时候心态要正确,不可以把上师当做明星、歌星来对待。现在追上师的信徒很多都像追明星、歌星一样,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心态。心态应怎样保持,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

  我们得了烦恼的病,只有上师能治我们的病。我们要看哪一位上师有佛法的良药,谁有就找谁,不管他年老、年轻。依止善知识就要像找大夫一样,重点是这个。希望我的以上建议对各位佛弟子有所帮助,谢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27f2a40100qcqh.html

  千万不要爱上法师

  一位佛友发来短信告诉我他(她)喜欢上了某某法师,并赋诗一首,其诗情深意切、幽怨哀悯。看后感慨:奈何奈何。以前仅知道他(她)是某师的崇拜者,并没想到是这样。对她的坦诚、深情和信任无以表述,只回了他一句话:千万不要爱上出家人。里面的内容太多,希望他能真切体会。

  仅仅僧人身上的一件袈裟就好似王母娘娘手里划出的银河,将人天两分开,怎能奢望太多而徒劳痛苦呢?看虚云老和尚年谱时,总是在想,虚公师公身边最亲的人是最苦的,尤其是看到他的夫人写给他的诗句,总是有莫名的感动和感慨。出家人以弘法为本,当今社会信息发达、交通便利,以弘法为基础而使得很多女佛教徒成为某某师“粉丝”、男佛教徒成为“宽粉”(“宽粉”系我起名),大有追星的味道。仅仅是众多的“粉丝”们就可能使得有了爱的人心神不宁,更不要说其他的。女人倚赖心重,若不注重观察,拥有三宝光环的僧人很容易使女佛教徒将宗教感情和个人感情混杂,慢慢陷入爱的旋涡。其实,三宝的光芒怎么能独照一人呢?师父在今年的皈依仪式上语重心长强调:记住,你们皈依的是所有的僧,不是我一人的徒弟。听后颇为感动。爱上某人没有关系,但千万不要爱上某法师。

  法师不是明星,信徒何必当粉丝。法师辞亲出家,断欲去爱,修无为法,住持正法城,责任重大,我们不能再以凡情欲务去纠缠他。

  如果不慎爱上法师,及早回头还来得及。否则,请看:

  你愿意永远单相思吗?有道心有修行有菩提心有名望有影响的法师是不可能跟你还俗的,那就意味着你将永远地守护那孤独的爱,一个人慢慢地爱,在痛苦中了此残生,来世还要再来学习和品尝今生的痛苦和经验。

  你愿意痛苦地成为一个影子吗?爱上法师是不能光明正大的,不能对人倾述,不能大大方方地说爱,就像吃一口苦涩的果,即难以下咽,又难以吐出。你永远只能是一个影子,默默无闻,在痛苦中度过余生。

  你愿意背上破僧和破法的罪名吗?以情欲引诱法师,是破僧的行为,法师因你而以身破法,罪可大了。法师还没有证罗汉之前,是经不起引诱的。所以佛陀才制定了那么多的清规戒律来保护大家啊。

  你愿意跟一个没有共同语言的人生活吗?出家人天天念经拜佛,参禅打坐,学习佛法,远离世间生活,一旦还俗,跟你是没有共同语言的。在你身边,当你给他说了两个小时分析一件事,最后垂询他的意见时,才发现他根本没听进去,说一个随缘了得。天天如此心情过日子,你受得了吗?

  你愿意找一个没有能力的丈夫(妻子)吗?出家人以修行为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的完全是僧侣共产主义的生活,他不习惯竞争,也不懂得为生活奔波,他觉得吃好点吃差点无所谓,钱多钱少也无所谓。他不能周全考虑家庭的生活,他崇尚心灵的自由,他在家里有一种被约束的生活,毕竟四处游方挂单,参禅念佛是他的老本行。所以,家里的一应事务都得你一个人操心。比如,你让他选把房子买在什么地方,他一定要选风景秀丽,远离尘嚣的地方,但没有考虑到交通不便的烦恼,但没有想到远离市区对生活的影响,等你上当了才知道,他的心还是出家人,你受得了吗?.........

  宁动千江水, 莫动道人心! 

  切记!!!!!!! 

  早点醒悟!!!!!!http://blog.sina.com.cn/chenyixin1983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