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经论讲记>> 观音普门品>>正文内容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二)[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7日
来源:佛教导航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一、总解品名

  按照智者大师的观点讲,《普门品》在全经属于是流通分。流通就是把妙法普遍弘扬到各地。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对机说法、应病与药,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虽然所现的身有佛、菩萨、四众弟子乃至天龙八部等等的不同,所说的法也有权、实、偏、圆、顿、渐等的差异,但无不都是妙法。观世音菩萨已证圆通妙法,所以能安住“普现色身三昧”而随类现身。我们众生被烦恼障蔽,具足妙法却不能受用妙法,观世音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救度我们,让我们解脱生死、证悟妙法,为此佛宣说这部《普门品》。

  品名是以人法取名的,观世音菩萨是人,普门品是法。观世音菩萨证悟普门妙法,菩萨是能证之人,普门是所证之法。观世音菩萨五字中,观世音是别名,菩萨是通名。观世音不同于地藏王、文殊、普贤等其它菩萨,是这位大悲菩萨的不共圣号,因此是别名。已发菩提心的人都通称为菩萨,因此菩萨是通名。

  二、别解品名

  (一)解释观世音

  “观世音”三字,“观”是能观的智慧,“世音”是所观的对象。观智有藏通别圆(天台宗化法四教)的种种差别,观世音菩萨的观智是圆融三谛(空谛、假谛、中谛)的一心三观,空假中三观无前无后、无差别、无次第,是同时具足的。以此智慧刹那能观照十方三世内外一切诸法。

  “世”是世间,世间分有漏、无漏、二边、中道四种。三界六道是有漏世间,二乘罗汉是无漏世间,菩萨是二边世间,佛是中道世间。四种世间众生分别住于四种国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和常寂光净土。观世音菩萨以十法界世间四土做为所观的世间。

  “音”是音声,十法界世间有恶音、善音、有漏音、无漏音等的种种音声。以能观之智观所观的世间音声,称为观世音。如“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世音观照九界有情苦恼求救之声,令其消灾免难、离苦得乐,所以称为观世音。

  有人问:声音是用耳根听的,为什么说用智慧观照呢?

  答:凡夫人六根不能互用,比如眼只见色,不能闻声;耳只闻声,不能见色。菩萨证悟圆通,六根互用、妙用难思。众生一切身口意,菩萨只要用一耳根就能全部了知,耳根与观智无别一体,所以用智慧照了一切苦,救拔一切苦。

  六道凡夫有三苦、八苦、无量苦乃至种种烦恼的苦,观世音菩萨观照凡夫持名求救的声音,令其解脱凡圣同居土的分段生死苦;声缘众生有尘沙烦恼苦和方便有余土的变异生死苦;菩萨众生有无明烦恼苦和实报庄严土的变异生死苦,只要一心称念观音圣号,菩萨观其音声都令解脱。所以,观世音圣号不但凡夫应念,声闻、独觉、菩萨也应念。九界众生一心称名,所有烦恼痛苦,都令其获得解脱、成就佛道。

  观世音有本有迹,“本”是过去正法明如来,“迹”是观世音菩萨;“本”是真实身份,“迹”是暂时扮演的角色。《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罗尼经》云:“此菩萨有不可思议威神之力,于无量劫前,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观音三昧经》云:“昔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释迦牟尼佛曾在其座下,充当苦行弟子,而亲近之。”这两部经都是从本门说出菩萨的真实身份是佛。已经成佛再示现为凡夫或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都是迹。如《悲华经》、《楞严经》都说的是迹门。《楞严经》中从自利方面宣说菩萨自修耳根圆通,如果专向外听,不能反闻自性,则是生死流转。菩萨反闻闻自性,证悟首楞严大定,断掉生死,获得菩提、成就自利。《普门品》从利他方面宣说普门示现救度众生。从自他二利解释了“观世音”三个字,自利是智慧,利他是悲心,悲智双运诠释了观世音的功德。自利智慧观自在,利他悲心观世音,说明菩萨二利圆满。

  (二)解释菩萨

  “菩萨”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正觉,萨埵译为有情(勇士)。菩提是上求佛道的智慧,萨埵是下化众生的悲心,上求佛果、下化众生,自利利他,是大乘菩萨行人的称呼。

  菩萨有凡夫菩萨和圣者菩萨。凡夫菩萨是发起世俗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圣者菩萨是证悟胜义菩提心的大乘行人。菩萨最大的特征就是利他,利他的根本就是大悲心,所谓:“自未得度,欲度他人,菩萨发心。”菩萨由于慈悲心切,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有人一听菩萨就认为是高不可及的境界,其实发起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菩萨,此心人人可发,人人能发,只要真实发起这颗珍宝菩提心,就算是菩萨。把这颗心从愿心提升到行心,从小扩展到大,从弱增长为强,从有相转变为无相,从部分上升到圆满,就是菩萨位的不断升进。

  听了《普门品》和观世音菩萨的功德之后,以利他心普劝一切男女老幼、亲人眷属,让大家都明白、都得利益、都去行持,这就是菩萨心。能放下求名利地位的心,以利他心做每件事情,都是菩萨行,如务农、经商等。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能发菩提心、行利他行,这个世界就会变成菩萨国土,一切苦难自然消失。菩萨重在舍己利人、积极救世,无论礼拜、念诵、忏悔、坐禅、培福,将此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愿灾难消除、世界和平、众生离苦得乐,就是发菩萨心、行菩萨道。

  观世音菩萨往昔也当过凡夫,也是从一念利他心不断修炼,才有今天的成就。“彼既丈夫我亦尔”,我们不能自甘下流,要向菩萨学习发利他菩提心,我们也可以成就观世音菩萨的果位。   

  如果念观世音求福报,则是人天观世音。

  如果修三祇福慧、百劫相好,著相布施,能所未忘,则是二乘取相观世音。

  如果体解万法皆空,以三轮体空广修六度,则是大乘不了义的观世音。比如创办道场广作佛事,都能够以智慧摄持,并认知一切都如空花梦幻一般。所谓“坐水月道场,行空花佛事,度梦中众生”。

  如果次第观照万法是空、是假、是中,则是大乘了义观世音。

  如果同时观照圆融三谛,十法界之声都是智慧所观之境,此境圆融绝待。彻证后从中道中起现应化的妙用,则是佛乘的观世音。

  虽然讲了种种观音,其实唯一是同一观音,如一月在天,影现万川一般,月亮终究只有一个。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一水,十法界有情所见千差万别。心量小见小观音,心量大见大观音,如同叩钟,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菩萨没有大小、男女、自他等分别,随众生根机而显现不同。

  菩萨遍周法界,所谓“处处池中有明月,家家门内有观音。”观音是众生心内的观音,纵然我们颠倒迷惑时,观音也未曾离开过一步,常常在六根门头大放光明,由于我们没有称念,所以不见而已,好比盲人不见太阳一般。

  其实,六根能缘见分的本体就是观音的能观智,六尘所缘相分的本体就是所观的世音。观智即如如智(证悟真如的智慧),世音即如如理(真如理体),如外无智,智外无如,智如无别即观世音,智如隔别即是凡夫。六根执六尘,根尘相接,自性观音随即隐没不现。“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只要众生心垢澄清,根尘解脱,菩萨清凉月自然应现于其心中,水清月现、感应道交。凡是遇到水、火、盗贼种种灾难临头时,能诚心拼命地称念观世音,则观世音不离当处现身救拔,自然可以消灾免难。由此可见念观世音得救护的道理,是极为稀松平常的事。但可惜的是,芸芸众生懵懂无知,不明白这个道理,也不用心称念,所以流浪生死无有尽期。

  (三)解释普门品

  “普门”,普是普遍,门有能通之意,由门通行出入,所以是能通。三恶道以十恶为门,别别而言,地狱以嗔恚为门,饿鬼以悭贪为门,旁生以愚痴为门。人天道以十善为门,别别而言,各门又互不相同。声缘以空为门,菩萨以空有二边为门。以上九界有情的门只能趣入有限境界,不能普入一切境界,因此不能叫普门。观世音菩萨圆证双遮双照的中道,现前一心圆融三观,普入一切十法界,所以称为普门。

  智者大师解释普门时开为十种普门,即:一、慈悲普门;二、弘誓普门;三、修行普门;四、断惑普门;五、入法普门;六、神通普门;七、方便普门;八、说法普门;九、供养诸佛普门;十、成就众生普门。

  “品”是类的意思,这一品说的内容是同一类,都在宣说观世音菩萨,因此归摄为一品,称《普门品》。

  [录自:益西彭措堪布讲《千处祈求千处应》]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