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大德专集>> 圣严法师>>正文内容

如何修行念佛法门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3日
来源:法鼓全集2020纪念版   作者:圣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三章 如何修行念佛法门

 

  一、念佛的基本原则:系念一心

  念佛要得念佛三昧,是在行住坐卧之中,随时随地,所谓“昼夜六时”,即二十四小时都不离佛号。但若没有方法,则不得要领,会念得很吃力,整个心也是散乱的。

  念佛的“念”,有人把它写成“念”,这并不正确。如果仅仅是用口念,与放录音带、唱片有什么不同?念佛的念是念头的念,但这个念头不是妄念,而是正念。正念是不与贪瞋痴慢疑等烦恼心相应的念头,是清净的,所以又叫作净念。

  念的写法是上“今”下“心”,今是现在的意思,今心就是现在心,每一个现在的念头都不离现在的心就叫作“念”。现在的心可能是杂念、邪念、恶念、妄念,但我们用的是净念或正念,就是佛号。念也是系念;系是系紧,用带子绑起来的意思。念佛就像用绳子把心和佛号绑在一起,或是用佛号把心和阿弥陀佛绑在一起。所以,应该是用心念,而且心要贴着佛号,念念不离口,也要不离心,甚至用你的全身来念佛。

  如何以全身来念佛呢?耳朵听着念佛的声音,嘴巴跟着大家一起念,心则专注在佛号上。念佛虽然没有用到眼睛,但最好将眼睛睁开。闭着念也没什么不好,但比较容易产生幻境或妄念。虽说眼睛睁开,但也不要去看任何人事物,时时保持清醒,那么眼睛也在念佛了。

  止静时,虽然口中没有念,可是心还是在念。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声音都是在念佛法僧,所以当心在念佛时,好像在环境中也听到念佛的声音。不论是鸟叫、风吹、雨滴的声音,或者是任何人、器物、机械的声音,都要把它观想成念佛的声音。任何声音都与佛号相应,那么晚上睡觉听到的蛙叫虫鸣,也是念佛的声音。当然仔细地听可能不像,但要认为那是念佛的声音,这样我们的心心念念就时时刻刻、分分秒秒,每一刹那都与佛号在一起,这叫作念佛。

  我们要把佛号当成是大海中的一片浮木,一定要紧紧抱住,否则浪头一打,就沉入海底,很快就会淹死了。

  二、念佛的基本方法

  (一)出声念时用高声念

  修行念佛法门,有的是用口念,有的是用心念。本来念佛法门是大乘、小乘共通的,是六念法门中的一种。所谓六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那是用心念。用心念,念念念佛名号、念念念佛相好、念念念佛的功德,可是这要先有禅定的基础,才能够一心不乱、念念不断、念念分明。如果一开始就只用心念,不容易着力,所以要用口念。但是不论口念或心念,心口一定要相应;心中念,口可以不念,但是口念的时候,心中一定要念。

  净土法门之中的出声念是最方便、也最容易的,尤其有杂念妄想的时候,就大声地念,这就是高声念佛。出声念佛时,耳朵一定是听着念佛的声音,心则是很用心地专注在佛号上面。不要胡思乱想,把所有的杂念妄想全部用一句佛号来代替,此时心是专一的。眼睛可以睁开,但不管呼吸。呼吸是自然的,不要配合呼吸,也不要管呼吸长短,念佛就是念佛。如果配合呼吸,会使呼吸急促,胸部会胀、会闷,头也会痛。高声念佛不是喊破喉咙念,只是声音提高一些,提起小腹的力量用力念。如果用喉咙的话,不需要多久,喉咙就会沙哑。

  高声念佛有很多好处,念佛的声音愈高,丹田的气愈实在,呼吸愈顺畅,气力也愈大,因为肚子里的废气都念出来了,头脑里所有复杂的杂念、妄想、怨气、愚笨气也都念掉了,所以愈念愈觉得身心安定舒畅。如果经常高声念,身体一定会很好,像婴儿出生时,如果哭的声音愈大就表示身体愈健康。

  所以,出声念时最好要用高声念,一方面自己念,一方面听自己在念佛,自己听着自己在念佛,杂念、妄想自然而然就会减少。但是共修念佛时,我们不是听自己念,而是听大众念佛的声音,跟着大众一起念。这样自己在换气的时候,或是自己的声音没有那么大的时候,耳朵里还是可以听到佛号的声音,避免因为换气或是打妄想而忘记念佛,这也是共修的好处。

  (二)默念时用数数念

  默念时不用念珠,用印光大师主张的“数数念佛”,它和一般人拿着一百零八颗念珠,一颗一颗计数念的方式不同。数念珠念佛有用,但它的目的只是在提醒自己“我在念佛”,而口中的佛号其实经常不能与手的动作相应,即使佛号与动作相应了,又与心不相应。也就是说,手已习惯在掐珠子,嘴也习惯在念阿弥陀佛,但心里、头脑里老是打妄想,这样没有办法达成念佛三昧。因此,印光大师教我们用数数念佛,因为这个方法与禅修的数呼吸相同。

  数呼吸时,呼吸一进一出数一个数目,或者只数出息,不数入息,从一数到十之后,再从头数起。这种方法能让散乱心逐渐安定下来,十分有用,所以我们在教打坐时,这是基础的方法之一。

  数数念佛要怎么数呢?念一句佛号数一个数目,就是南无阿弥陀佛一、南无阿弥陀佛二……,一直数到南无阿弥陀佛十,再重新从南无阿弥陀佛一开始,不断数下去。不要以为很容易,一个妄念起,就忘记刚才念的是几。忘记了没有关系,再从第一个数起,不要紧张,不要以为数丢掉了,就前功尽弃。

  如果念得太熟,变成机械性的,头脑里还是在打妄想,可以倒过来从阿弥陀佛十开始念。如果倒过来又念得太熟了,又开始打妄想,就一个隔一个念,就是阿弥陀佛十、阿弥陀佛八、阿弥陀佛六、阿弥陀佛四、阿弥陀佛二、阿弥陀佛九、阿弥陀佛七、阿弥陀佛五、阿弥陀佛三、阿弥陀佛一。如果没有妄想、没有杂念,就不需要记数了。这是在练习着从散心念变成一心念,使内心杂念愈来愈少。

  此外也可以用掐手指的方式,一边念阿弥陀佛,一边动手数,动的时候要知道手动的感觉,如果太习惯了,就反过来从小手指开始数。掐手指是连贯性的,杂念妄想是散乱的,这样做是将它们连贯起来,心渐渐就会安定下来。掐手指也可以得念佛三昧,如果你是专注地、一心一意地念,没有杂念妄想,就是正念不断、净念相继。

  这两个方法多半是在静坐或只有你个人时用,如果是与大众一起念,尤其是念快板时,根本来不及数,变成只是在数数目,而没有办法念佛了。

  三、精进修行期间的念佛

  (一)经行念佛

  所谓经行念佛,就是绕佛念,我们每一炷香都是从绕佛开始。绕佛时不要东张西望,它的速度是慢慢的,念佛的节奏要配合著脚步,而不是配合呼吸,所以一千个人念佛,一千个人的脚步相同,念的速度、念的音律也相同,这是同声同步念佛,否则心里很容易打妄想。

  你一边听着木鱼的声音,也听着大众念佛的声音,一边用口跟着念,同时留心脚步是否配合著佛号,一个音节一个音节、一个字一个字地移动,如果忘掉了,表示在打妄想。此时身口意三业应该是相应的。

  你可以观想:我一步踩出去是一朵莲花,我每一步就是一朵莲花,我走出去,南……无……阿……弥……陀……佛……,一共移动了四次脚步,木鱼敲了四声,脚动了四次,有四朵莲花,步步莲花。再加上前面的人走过的是莲花,佛堂里遍地都是莲花,那我们不就是正在莲池里吗?你愈走愈觉得:“真好!又是一朵莲花,又是一朵莲花。”心里不断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在我们的莲池之中,我们与阿弥陀佛在一起。这就是观想念佛。

  这时不要想:“我念快一点,多念几句,莲花就可以多一些。”我们是整整齐齐的,你一个人抢着多念的话,你的步伐乱了、心也乱了,是在打妄想。重点不在于念多或念少,而在于自己的心很清净、很安定。也不要想:“我不念了,我专门看莲花,看别人踩着莲花。”专门看人家的莲花,结果你开始比较:“你看,他的莲花跟这个莲花不一样。”这又在打妄想了。所以,一定要身口意三业统一:嘴巴念佛、脚在走佛和莲花、耳朵听着木鱼,听着大众一齐念佛,要齐声念。

  因为经行时的重心在脚,所以要留心脚,要观想脚踩在莲花上,感觉自己是踩在莲花上,一步一个莲花,如果只是跟着大家走或跑,很可能一边念一边打妄想。因为人的身体在动,很容易因大众的动及自己身体的动而产生妄念。因此,要把重心点,也就是心放在两个地方,一个是自己念佛的声音,另一个是自己的脚,这时你全身上下都连贯起来,都在念佛,你的身体、你的口、你的意,身口意三业都在念佛,实际上就是在修“念佛三昧”。

  (二)坐念、止静

  坐念时,可以告诉自己:“我是坐在莲花上,我的身体是莲花化生。”所以不要管坐在莲花上的身体是痛、是痒、是酸,因为在莲花上,身体一定是很轻松、很舒畅的,然后自己就像是在莲花池里念佛一样,也听到大家都在念佛,不断地念、不断地念。这时可能会打妄想,也可能会打瞌睡,那就高声念佛,用全身念佛,把全部的生命都投进去,这是坐念。

  坐念以后,接着是止静。由于止静前的快板四字佛号速度非常快,让人的心没有机会产生妄念,完全专注在佛号上,与佛号连在一起。突然间佛号停止,很多人会觉得刚才好累,心想正好可以休息,于是眼睛闭起来就打瞌睡了。

  止静不是休息,虽不用出声念,但是必须持续以系心念佛,“系”是系念的系,把佛号系在你的念头上。这个佛号已经绑在你的念头上、牵在你的念头上,走不开了!因为刚才念得很快,心里已经没有杂念。虽然佛号的声音没有了,但心中的佛号声是持续的。此时耳朵还是听得到佛号,空气里还是有念阿弥陀佛的声音,心中也还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断在念,且与快板地钟的速度相同。

  修行念佛法门的人,没有所谓的休息时间,心中佛号是不休息的;嘴巴可以休息、身体可以休息,但心里的佛号不能休息,心中的佛号就要像泉水般不断地涌出来。

  (三)拜佛

  拜佛念与念佛的原则完全相同,嘴巴在念,听着大众念,自己跟着念,心中也在念,唯一不同的是,身体在拜。此时身体、耳朵、嘴和心是合而为一的,要做到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同时在念,六根无二用。

  拜的时候,不需要想像有一个阿弥陀佛在面前,只要知道阿弥陀佛是礼拜的对象就好。然后身体的每一个动作,从合掌、弯腰、出手、跪下,手肘着地、膝盖着地、头着地,到站起来为止,都做得清清楚楚,并且与佛相应。譬如手要下去时,全神贯注念阿弥陀佛,但是配合著手的动作,要拜下去时,你说:“我的身体正在拜阿弥陀佛,我知道我的感觉,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关节的动作都是在拜阿弥陀佛。”

  礼佛是对佛的礼敬,是以礼貌的动作来表示对佛的尊敬,因此在拜的过程之中,每一个动作都不能马虎、敷衍,否则就好像是鸡在吃米,或是磕头如捣蒜,一点礼敬的意思都没有。但是也不要紧张,要非常安详、轻松、安定地拜。

  一边念佛、一边拜佛,一边留心拜佛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动作的感觉都要清清楚楚,然后心中是佛号,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感觉全部都是佛号。这样杂念就会减少,也不容易有产生杂念的机会,这时修的就是“念佛三昧”。

  另外,礼拜的时候不能贪,想要拜多少拜。如果烦恼重时,要快拜;如果烦恼不是那么重时,要慢慢拜,就能把心安定下来。

  (四)其他时间

  在其他时间,也就是离开大殿、佛堂后,要去上厕所、喝茶、吃饭,或是换洗衣服、洗脸、漱口、出坡,不管是什么动作、什么姿态,都应该让全部身心与佛号相应。

  譬如去喝茶,心里可以想:“我现在要去喝水。”在前往喝水的地方时,可以观想步步莲花、念念弥陀,到了喝水的地方,倒水、喝水,则观想喝的是莲池中的八功德水,而且是阿弥陀佛所赐的水,一边喝一边念佛,心里还是阿弥陀佛。

  上厕所时,有人觉得厕所好臭,怎么能念阿弥陀佛?我们身上没有一个地方不是臭的、脏的,有口臭、汗臭,然后鼻孔里有鼻屎、耳朵里有耳垢、眼睛有眼屎,我们根本就是一个臭人。如果臭就不能念佛,那我们这个身体就不能念佛了。身体是道器,我们就是要用这个臭皮囊做修行念佛法门的工具。

  厕所里臭是正常,本来小便、大便就是臭的,而且臭有什么关系?有人想,佛会跑掉。我们自己在念佛,佛在心中,心中有佛,念念把心与佛号相应、与佛的愿力相应,佛就是自己。所以,在厕所里可以念佛。

  但是进入厕所,要脱海青。穿着海青是为了庄严佛殿,目的是将臭皮囊盖起来,使我们看起来整齐、顺眼,不会眼花撩乱,也不会分心、散心,这是为人助道、为自己修道。到厕所,是一个人,不需要庄严,最好脱下来,况且穿海青上厕所也不方便。

  脱海青时,念佛;如厕时,念佛;离开厕所洗手时,念佛;拿海青时,念佛;穿海青时,也念佛;随时随地不要忘掉念佛。如果不小心跌了一跤,一声阿弥陀佛;看到人跌倒了,也是一声阿弥陀佛,然后赶快把他搀起来。这就是为什么佛教徒逢人就称阿弥陀佛,发生状况时也称阿弥陀佛的原因。不是因为礼貌,也不是为了祈求阿弥陀佛来帮你的忙,而是因为随时都不离佛号。

  出坡,不是让你转换气氛,因为在佛七期间,安排的出坡工作都非常单纯,不需要太花头脑,所以还是可以一边默念,一边做工作,这样手也在念佛。

  个人的事情做完了,请进入佛堂拜佛,一边拜佛一边念佛,清清楚楚知道自己的动作。不要找人讲话,也不要看到别人在外面转,就跑去看花草树木,要随时随地与佛号在一起。看到任何人都把他观想成阿弥陀佛,平常走路也像在佛堂里一样有莲花,那就处处莲花。睡觉时是在莲花上,坐着时也是在莲花上,甚至马桶也是莲花。你不断地念阿弥陀佛,在平常生活之中,会清净、精进、少欲、无诤,会真正有慈悲心、有智慧。

  我们要把环境里所有的人事物通通都融入佛号里,通通都融入佛国净土的依正庄严中,因此你说:“我在念阿弥陀佛,在做阿弥陀佛的事。”吃饭时,虽然没有感觉到这是阿弥陀佛,但是因为还在默念,饭与阿弥陀佛就是分不开的,做的事与阿弥陀佛也是分不开的。这样你二十四个小时,一整天都与阿弥陀佛相应、相系,眼睛闭起来,自然而然会出现瑞相。但是不要追求、想像瑞相,期待太深,变成妄想,佛也念不好了。所以,只管念佛,不管是不是有瑞相。有瑞相是好事,但不是我们修行的目的。

  (五)课诵

  在早晚课中,课诵内容表面上与佛号没有关系,但事实上,我们所念的每一个字都是阿弥陀佛。这时要一心一意听着大家唱诵,自己也跟着唱诵。但是有一些同修菩萨们的声音有点古怪,不是念得太快就是太慢,人家还没念他已经先念了,人家念完了他还在跟,总是差一个字。旁边的人听了很难过、很烦恼,心很容易就跟着浮躁,那就将注意力专注于听维那法师的声音,就不会受影响了。

  有的人认为,课诵时不知道内容意义,很烦恼。其实,既然知道念的每一个字都是阿弥陀佛,就不一定要懂得课诵的内容,有时不懂反而能直接听声音,随着声音念下去,而不会起分别心。这是一种修行,能够做到一心不乱地听、一心不乱地诵,修行的目的也达成了。

  譬如〈大悲咒〉,虽然从梵文可以解释它的意义,但它的目的不是要我们理解,而只是要我们虔诚地诵念、聆听。这叫作陀罗尼,又叫作总持,也就是说,一切功德都在持诵时产生,持诵本身就含有一切功德。因此不需要追问它的意思,不然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时,老是在想无量寿、无量光,很容易会产生分别心,接着变成散乱心,就不会念佛了。

  (六)睡眠

  夜里睡觉时也能练习心里念佛,在经典及论典里,有一种睡眠瑜伽,就是睡眠时还在禅定中的意思;这里的瑜伽并不是指运动,而是说身口意三业相应。

  首先右胁而卧,放松身体和头脑,但是要保持头脑清醒,然后一声一声地默念佛号。这时眼睛可以闭起来,很清楚地、清醒地念,但是头脑、身体一定要放松。这样,虽然整夜念佛,第二天还是清醒的,不会打瞌睡,体力、心力都不会受影响。

  睡觉时念佛,很可能念一念就忘掉,没有关系,也不要急,一醒过来再马上练习。如果很累,又睡着了,没有关系,让它睡,睡眠的品质会很好,而且因为侧卧很容易清醒,不会一睡就忘记时间。

  四、如何保持正念、净念

  (一)疑难杂症的排除

  念佛要一心专注于佛号上,使正念不断、净念相继,而且要观想所有的环境、所有的人、所有的物都是阿弥陀佛,觉得处处都是阿弥陀佛。

  虽然知道要正念不断、净念相继,但我们只要一出汗、一腿痛,身体一累,杂念、妄念就马上出现在脑海里。就像苍蝇在头上转,把它赶走了,一下子又来了,赶掉一只,跑来两只。念一念,感觉肚子饿了;念一念,想到忘了家里还有事;念一念,感觉空气不大好,很热;念一念,发现腿有点痛……;头脑里总是不断有各种各样古怪的东西出现。如果就这样下去,一星期后,你还是你,一定会说:“圣严师父讲的方法有问题。”

  这时你要用方法帮助自己,首先,不要在乎妄念,你愈是讨厌杂念、妄念,念佛就愈念不下去。你老是在赶杂念、赶妄念,念佛的功效就会打折扣。所以,不管杂念、妄念,就是念佛。

  接着要用方法,譬如坐着出声念佛时,要听着大家念佛的声音而高声念佛;如果是默念时,就数数、掐手指念佛。如果是经行或跑香时,因为是出声念,所以也要高声念,然后感觉脚是踩在莲花上。你不要说:“这明明是水泥地,怎么是莲花?”或是说:“这是莲花,踩在上面太可惜了。”这样妄念又出现了。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就可以让自己振作起来,振作起来就能专注。

  如果是打瞌睡怎么办呢?张开眼睛,并且高声念。但是在止静的时候,听不到他人的佛号,那就眼睛睁开、背挺直,然后数数念佛。以两只手来数,用一只手数个位数,另外一只手数十位数,当个位数数到十,十位数就数一个,然后再数;再数十个,十位数就数第二个。最后十位数数到十时,就念了一百次,以此继续数下去。这个时候一定不会想睡觉,因为好有趣味。你不断地数,当数到五百时,引磬可能就响了;如果还没有打引磬,再继续数。

  此外,还要多忏悔,因烦恼业障不能消,念佛时的杂念就很多,障碍也很多,可能一会儿头痛、一会儿背痛,一会儿脚又痛了、眼睛又痛了、喉咙又痛了,那么这就是障碍现前。

  障碍有的是自己身体、心理的障碍,有的则是环境上的障碍。环境出现障碍,有的是你的逆增上缘,有的是你的障缘出现。有障缘出现就要心生惭愧心、忏悔心,以惭愧心、忏悔心来除障碍,然后一心一意地念佛。这样即使不能得到念佛三昧,心也是清净的,三业也是清净的,当你回家时已脱胎换骨。反之,如果在精进修行期间,老是在胡思乱想、哀哀怨怨、苦苦恼恼,那你是怎样来就怎样回去,根本没有在修行。

  (二)精进的修行态度

  修行不管多么累,一定还是要努力精进不懈。

  有一次我遇到超级马拉松的世界冠军林义杰,我问他累不累?他说:“当然,不仅脚和身体,连头都很累,尤其抵达终点时,气都差点喘不过来。”我就问他:“你是怎么跑完全程的?”他说:“就是什么都不管,只晓得往前冲。”

  从新闻画面上,我看他一路跟着领先的美国选手跑,美国选手跑得慢,他就跑得慢一点,美国选手跑得快,他就跑得快一点,快要到终点之前二十分钟,开始冲刺,最后就得到了冠军。美国选手虽然一路领先,但因为后面有人追赶,所以感觉压力很大,而他只是跟着美国选手跑,即使累,但是没有压力,最后一直往前冲,就得到冠军了。

  修行也是一样,要精进、不能松懈,虽然累,还是要不顾一切地冲到终点为止。我们虽然不跑马拉松,但我们有“从此西方过十万亿佛土”的距离,不冲怎么跑得过去。所以,勉励诸位,全力以赴,用方法就会有力量。

  我的医生几十年来都这么告诉我:“法师!你要好好休息,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我说:“我几十年来都没有休息,身体虽然累,但心不累。我的心是愉快的、不急躁的,如同我常说的‘要赶不要急,要忙不要累’,那我还不是活过来了,而且还活到这么大把年纪。”因此,我们要“忙得快乐,累得欢喜”,而念佛就是要念得快乐、念得欢喜。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