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缘众生>>正文内容

忍无可忍需再忍 :明一法师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08日
来源:   作者:明一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忍无可忍需再忍 :明一法师

  现实生活中我们快要发脾气的时候,往往是自己觉得忍无可忍的时候。这个时候一般来说我们已经开始所谓的脸红耳赤了,也就是我们的理智快要丧失了。这个时候处理问题往往不再有理智,完全是靠我们的冲动的感性来左右我们的行为了,所以这个时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时候。

  这个时候也正是看我们有没有功夫的时候,如果功夫到位则不会让自己失去控制。所以这个时候会做错事的人,往往是没有功夫或者是功夫比较差的人。可以这样说,随着你的功夫深度的不同,区别了你的忍耐程度。同样可以这样说,忍耐程度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

  因为我们一时的忍不住,我们往往就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使得我们做的事情前功尽弃,甚至遗憾终生。从我们修行的人来说,这样的时候都不能忍耐下来,死的时候能忍耐下来是不可能的。所以,忍耐力的训练不但是我们处理好眼前事情的能力问题,也是考验我们能否了生脱死的问题。

  自己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日记《接受程度分法界》,讲了我们忍耐力决定我们生活质量的问题。我们的忍耐力越强或者说是功夫越深,我们的生活质量越高。对应的我们所处的法界等级越高。当我们的忍耐力最高的时候,我们就生活在如佛般的天堂里面了。反过来,如果我们的功夫没有,忍耐力极差,达到了当我们一点忍耐力也没有的时候,我们是生活在地狱里面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忍耐力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要想生活得好点,我们必须锻炼我们的忍耐力。忍耐力这个东西说说容易,但是有几个人在境界面前还能保持完好的忍耐力?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的锻炼自己的忍耐力,需要我们去修行去做功夫。

  我们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无法容忍或者说是无法接受的事情有多少我们自己清楚。所以我们应该知道我们是如何与觉悟背离了。生活中的事情就有这么多无法容忍或者说是无法接受,更何况生死这样大事情。所以,我们一上来就讲什么接受生死这样的大事,实在不知道差到那里去了。

  所以,这接受生死不是件容易的事,就是接受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也没有那么容易。在我们拥有色壳子的情况下,不可能彻底解脱。佛经上说得很清楚,色壳子实际上是我们一个最大的痛苦,因为色身是我们贪来的。这个色身有很大的局限,比如就拿喝茶来说,茶太烫了,没法喝,太凉了,也没法喝。

  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尽量多地接受,因为一切都接受了才能解脱。茶太烫了怎么办?慢一点喝呗。同样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天气的冷暖,饭菜的好坏,利衰苦乐,称讥毁誉,都要去接受。这叫“随顺世缘无挂碍,生死涅槃等空花”。接受得越多,对立和冲突就越来越少。

  有人又会说了,哪那么容易接受呢?遇到坏人坏事怎么接受?别人故意跟自己作对,怎么咽得下这口气?其实,这又是我们永不停歇的分别妄想在作怪。因为我们往往是在贪嗔痴的驱使下看待一切人和事,这就很容易陷入我与人、我与社会、我与世界的二元对立,导致生活、工作、家庭等领域的全面冲突,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

  可以这样说能够接受越多的人,他解脱的越多。可容忍或者是不接受的越多,那么你的生活越痛苦。这从佛教的法界分别来说就是不接受的越多,堕落的程度就越严重,最严重的就堕落到地狱里面去了。能够接受的越多就越解脱,一切都接受了就是弥勒菩萨,就成佛了。

  所以无法忍受的时候还要再忍一忍,忍不了就需要去修行,去做功夫。这功夫要一之做到我们能够接受一切,一直做到我们的任何事情都能接受,都能容忍。这样我们才有希望解脱,这样我们才有希望成佛,这样我们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这样我们的修行才有结果。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