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600问&答 第三章 体会世间苦难—老病 问答
空海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600问&答 第三章 体会世间苦难—老病 问答
二十五、为什么说老病死都是伟大的天使?
答:老病死经常在刺激你;唤醒你,醒来吧!不要再做梦了。不管你权位多高,财富多大,也没办法摆脱老病死的折磨。
二十六、什么是真正的消灾加持?
答:真正的消灾加持是来自于我们内心的祥和、柔软、冲突减少。有三妙行的具体展现,很多的灾难会化于无形。
二十七、众生的苦是怎样产生的?
答:来自于对抗“无常、无我”的自然法则。
二十八、苦海是怎样产生的?
答:是自己的知见、自己的视野、自己的框框,把我们束缚住了,让我们不能够解脱自在。本来实相真理是“无常、无我”的,但是众生偏偏一直在抓“常”、抓“我”,于是跟实相一直背道而驰,苦海就这样产生了。
二十九、众生不怕死是什么心态?怎样才能真正的不怕死?
答:是一种无奈,怕也没用,无选择余地。
体证到无常、无我,又做到无我。“自我”先死掉,了悟无生之理,即没有生死,生死一如。
三十、所有八万四千法门的目的是什么?
答:都是让我们的心澄静下来,然后有深度的去反观;有深度的去看现象界、去看实际存在的实相。有深度的来看我们内心的不安、内心的苦、内心的恐惧。
三十一、你的生死大事彻底解决了吗?
答:问问自己就知道,你可以欺骗得了别人,欺骗不了自己,也欺骗不了明眼人。因为内心安不安,一看都很清楚,你的眼神会如实展现你内心的安不安。
三十二、修行重要的转折点是什么?
答:修行很重要的关键是,能够看到自己的脸黑;看到自己的贪瞋痴的心态。当遇到境界生起了贪心、瞋心,能够看得到,这是修行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原来的心是向外看,解脱法是向内看,唯有回来看自己的不足,才能解脱自在。
三十三、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贪瞋痴该怎么做?
答:不是一直停留在指责、沮丧、负面的情绪里,这样又在伤害自己,是不对的。当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贪瞋痴,第一要生起惭愧心;第二要对自己慈悲,接受真实的自己;第三让自己归零重新再来。
三十四、禅宗有三句话代表三种境界,是哪三句话?
答:第一阶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还没有体悟到“缘起法”和“无常法”之前,“见山是山”,是用“小我”在看山水,认为山是无情的,我是有情的,山是山,我是我,互不相干。
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经过闻思修证后,看到这个也无常,那个也无常;这个也无我,那个也无我。这是以头脑在解析的过程。
第三阶段“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同样是见山是山,但却是完全不一样的心灵品质。第三个阶段是无我,证悟到真理实相,认识到山河大地、万事万物、一切众生都是一体的,自我只是一体世界里的一分子,“我”本来是不存在的。这种境界是,看山我就是山,看水我就是水,看花我就是花,与当下的境界溶为一体。
三十五、怎样打开我们的胸襟?
答:多接近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所散发出祥和的气息,以及那一种宏大的气魄,能够让我们打开胸襟、打开视野,在每一个当下见到法。修行就是让我们从原来狭小的空间慢慢提升,视野、心胸不断提升就能够有更大的包容量。到最后的层次是来到无限,就是提升到空,这样你才能包容全部,才能溶入一体世界。体证到与众生就在一体世界里面,你会尊重自己,也会尊重每一个人;你会爱护自己,也会爱护每一个人,展现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
三十六、修行为什么要有大悲大愿之心?
答:因为发愿能培养宽广的胸襟。心胸宽广,才能柔软、慈悲。有大悲大愿之心才能证果。
三十七、怎样证初果?
答:先证到无常法印,身心柔软,贪瞋痴很自然的淡薄,这样就能证到初果。(破前三结)
三十八、佛教的核心是什么?
答:佛教的核心是四圣谛——苦、集、灭、道。面对苦建立苦谛,看到集谛,勤修道谛,证到灭谛。
三十九、最核心的苦是什么?
答:最核心的苦是老、病、死之苦。要去认识苦,去体悟苦,才能找出苦的原因。
四十、学佛人消极悲观吗?
答:一般人不是乐观就是悲观,学佛人是如实观,如实面对一切。
四十一、如果没有体会苦谛,灭谛能达到吗?为什么?
答:苦谛是核心,是众生在苦海中的一个实相。如果苦谛没有建立,集谛就看不到,灭谛就证不到,因为苦集灭道是有次第的。
四十二、修行的动力不足是什么原因?
答:是因为苦吃得还不够,要深入去体悟世间的种种苦,修行的动力才会激发出来。
四十三、为什么说危机就是转机?
答:从现在开始,不管你遇到多么不顺利的事、多么苦难的事,记得!危机就是转机。当你去体会、去消化,就可以迈向解脱。如果你还在逃避,不敢面对苦,心灵没办法成长,苦就白吃了。
四十四、持戒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答:减少恶缘,增加善缘。
四十五、什么叫“见不如真,知不如实”?
答:“见不如真,知不如实”是因为在颠倒梦想的世界里,不该抓的一直在抓;不该怕的一直在怕;不该逃避的一直在逃避。当有一天真正具足闻思修基础,止观双运之后,从原来的“见不如真,知不如实”醒过来、觉悟过来,看到实相,才能远离颠倒梦想的世界。
四十六、什么叫苦海?什么叫世间?什么叫出世间?
答:苦海:六根接触六尘后所产生的种种抓取、贪爱,于是就产生了苦海。
世间:六根接触六尘后,产生六识的整个范围,就是我们的世间。
出世间:就是出离苦海。
四十七、什么叫六根触灭?
答:好坏都知道,但不抓取,不被境界牵着走,看到如同没看到,让境界穿流而过。
四十八、当六根触六尘时,凡夫与解脱者有何区别?
答:凡夫:好的抓取,坏的抗拒,心被牵动,成为境界的奴隶。
解脱者:知道好与坏,但心不动摇,不迎不拒,不起贪瞋之心,让境界流过。
四十九、世界有哪二种?
答:1.主观世界:五阴、六根所衍生出来的梦幻世界。
2.客观世界:实相的世界。
五十、什么叫世间集?什么叫世间灭?
答:世间集——遇到顺境一直抓,越多越好,遇到逆境一直在抗拒、瞋恨、逃避。
世间灭——指缘灭,四大涣散破灭。看到现象界的一切,都是生住异灭的变化,没有迎拒之心。
五十一、怎样珍惜每一个缘?
答:大家有缘相处的时候,好好珍惜,但是不黏着、不抓取,而是善待每一个缘。当缘尽的时候,觉得没有任何愧对,安然接受每一个自然法则的演变,不被因缘牵着走。
五十二、解脱与心境和外境是什么关系?
答:解脱是心境的转变,从错误的追求中转变过来。外境是中性的,外境没有障碍你,与解脱没有关系。
五十三、应以什么心态吃食物?
答:修行人能吃素当然好,但最主要的是吃东西的心态,不在吃的内容;不在吃的外相上。就以惭愧心、感恩心、慈悲心来吃食物,因为任何食物都有生命,都是众生。
五十四、怎样从梦幻世界醒中过来?怎样出离梦幻世界?
答:学佛就是透彻了悟缘生、缘灭。现象界的一切,都是无常、无我。种种因缘的转变,都在述说无常跟无我法印。了悟这些,才能从梦幻世界中醒过来。真正出离梦幻世界,即是“自我”要先消失,也就是深层的我慢与无明要破除。
五十五、二元对立的世界是怎样产生的?
答:一般人都是站在自我的立场,排斥、攻击另外一个立场,认为这跟我不一样,于是产生二元对立。二元对立是众生所造成的梦幻世界。
五十六、为什么说实相世界是中性的?
答:实相世界本来没有好坏之分,只因为你有喜欢和不喜欢,于是就把事物判为好的、坏的。好坏是人类添加上去的,实相世界没有好与坏,是中性的。
五十七、解脱者的世界是怎样的?
答:一个解脱者的世界,他的心如阳光普照大地,如大地承载一切众生,接受一切众生。
37、怎样首先慈悲自己?(47页)
答:慈悲的第一步就是先对自己慈悲,面对真实的自己,宁愿真的丑,不要假的美。这样才会有重新归零、脱胎换骨的机会,就是慈悲自己的具体表现。当你能够如此,就会将心比心,我们原来都是严格地批评别人,不容易接纳别人,都是宽以待己,严以待人,对他人总是有很多严厉的苛责与批评指责,但是现在呢?当我们接受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和脸黑之后,会看到实质上我的脸并没有比别人白,我的贪、瞋、痴没有比别人少,这时候将心比心,当你接受自己的脸黑时,才能够真正包容别人。记得,只有你真正接受自己,才会将心比心包容别人,原谅别人,这时候你的慈悲才能够从点来到线,从原来造成家人的痛苦,会明显的改变,家人也会感到你的身心柔软,脱胎换骨,成长进步,再将你的慈悲扩展到面,扩展到我们在历缘对境时面对的一切众生。再来就是扩展到虚空法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以我们平常就可以实际去体悟去做的,一个重要的关键的转折点,就是首先接受真实的自己,先对自己慈悲,才有可能真正对别人慈悲。
38、原始佛法几千年历史时空是怎么演变的?(50页)
答:我们今天好不容易回到原始佛法,真的是经过几千年时空慢慢演变,加上现代的学者,包括欧美人士他们发现的,回到原始佛法,把原始佛法找寻出来。欧美先发现之后,再来是日本比中国早50年的明治维新,所以日本发现原始佛法比中国又早50年,中国到了太虚大师,他倡导要进行宗教改革,然而他58岁就走了,很是可惜,直到近代的印顺导师才重视到这方面,因此,中国重视原始佛法是在50年前,经过印老默默耕耘出来的,我们才会有因缘接触,切入到原始佛法。
39、什么是见谛人?(51页)
答:以低标准来讲是指证初果的人,若以高标准来讲,是要证四果阿罗汉十个结都断除,才可以称为真正的见谛人。
40、苦乐二受是怎么产生的?(58页)
答: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时,都是被境界捆绑,牵着走了,遇到好的可意境界,就会产生乐受,就会一直抓取,贪婪。当六根接触到六尘,遇到不可意的境界时,就会抗拒,就会起瞋,于是苦就产生了。
41、你最担心,让你感到最痛苦的是什么?(59页)
答:可以静下来思考、消化、你最担心的是什么?最让你感觉痛苦是什么?要看看是不是里面其中任何一根与境界碰触,被境界束缚住了。前几天人家骂你,激怒你,攻击你,批判你,是一个法尘,你听了以后,到现在一想起来还闷闷不乐,这是你的意根,还被前几天的法尘束缚住,没有从那个境界脱离出来,就是成为境界的奴隶,于是还在苦海里。如能够一方面了解到世间众生的心态,又能了解这些法尘之后,你听过让他流走,一方面也原谅众生,尽可能慈悲这个世间,你能够消化它,于是那一阵风早把那个境界吹走了,这样它对你无所妨碍,没有阻碍,因此你的意根会是很清静无染的,你就是解脱自在的。
42、为什么说每个人的世界(世间)不一样(60页)
答:我们的身口意透过贪、瞋、痴所抓取的世间就是苦海,这个苦海可以扩及到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所以每个人的世界都不一样。
43、怎样正确对待境与心、修行者男与女这两个问题?(63页)
答:①、不是境界系缚你,也不是天生下来你的心就是一个罪恶的心,如果客观的世界系缚你,你是带着业障身来,这样你修行没有用呀,没办法解脱啊!
②、女人业障比男人重,女人比男人少修五百世,不是这回事!只要好好闻思,女人一样可以证阿罗汉。不要轻视自己,大丈夫是没有男女相的,当身见破除掉后,女人一样是大丈夫。所以对宗教师们的原罪、业力说。要能够看破,不要被其所吓住,所障碍住。
44、世间法有绝对的是非标准吗?(66页)
答:世间法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然而我们学佛之后,要衡量怎样在善恶之间做一个平衡的考量点,怎样让弊的方面减少到最小,如果你能以慈悲心出发去进行选择的话,大致就不会错。
45、你是否也将你的小孩当作你欲求的投射呢?这是在疼爱小孩吗?(67页)
答:父母对待孩子的爱应该是很单纯的,应该无条件无所求的协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把孩子当作自己欲望的一个投射,把自己想做而没做的,想学而未能学的,强加到孩子身上去完成,去实现,孩子未必有兴趣,这样做并非是真正疼爱孩子。
46、吃素与解脱有何关系?怎样正确对待吃素与不吃素的问题?
答:吃素跟能否解脱是没有关系的,佛陀本来是没有吃素的,如果你喜欢素食你就食素,如果你不吃素也随缘,只是吃素的人,不要被戒律戒条卡住,不要执着戒禁取。吃荤的人最好选择三净肉,不要认为吃素才是修行人,没有那个必要。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