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问答>> 藏传佛法>> 道前基础>>正文内容

生西法师答:谁是伤害我们的罪魁祸首?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生西法师答:谁是伤害我们的罪魁祸首?

 

  生西法师:若过是偶发,有情性仁贤,

  则嗔亦非理,如嗔烟蔽空。

  前一个颂词讲到了如果伤害他人是愚者自己的本性,就不应该嗔恨他。现在换一个侧面:如果伤害他人的过失是偶然的,有情众生的本性其实是非常贤善的,那么我们嗔恨有情也是不合理的,就好像嗔恨被烟雾所蒙蔽的虚空一样。

  从世间的说法而言,“人之初,性本善”;从佛法的角度来讲,一切有情的本性其实都是佛性。不管再恶劣的众生,如旁生界的这些毒蛇猛兽,虽然它们这么凶猛,其实也具有佛性如来藏。即便是制造了很多惨绝人寰的爆炸案或者伤害他人的事件的恐怖分子,例如本·拉登,其本性还是佛。所以如果一切有情的本性就是贤善的,伤害他人的过失只是受因缘控制而偶尔出现,那么我们也不应该嗔恨他。

  “亦非理”主要是和第一个颂词中的“嗔彼则非理”遥相呼应:第一个颂词中说,如果伤害他人是他的本性,我们就不应该嗔恨他;第二个颂词中说,如果有情的本性是贤善的,伤害他人的事件只是偶然的,我们也不应该去嗔恨有情。

  “如嗔烟蔽空”:就好像虚空本来是清净的,没有任何垢染,但是由于受一些突发的因缘影响,比如农村有时候烧稻草浓烟滚滚,烟雾把天空蒙蔽了,烟雾是暂时性的,天空本身是清净的,如果我们看到烟雾弥漫而去嗔恨天空就不合理。为什么呢?因为天空本身是清净的,烟雾只不过是暂时性的东西。与此相同,有情的本性就像虚空一样,本来清净、贤善,偶尔产生的过患就好像临时产生的烟雾,烟雾把虚空蒙蔽了;有情偶尔性产生烦恼,做了伤害他人的事情,蒙蔽了贤善的本性。

  如果是这样,我们对这个有情就可以原谅,虽然他做这种偶尔性的伤害,但他的本性毕竟是贤善的。所以就像好人暂时犯错一样,表现一直很好,偶尔犯了错误,那么我们就容易原谅他。有情的本性很好,本来具有佛性,只是在暂时的因缘当中产生了烦恼,以烦恼推动去伤害他人,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不应该嗔恨众生。

  烟雾蔽空的时候,我们对虚空不应该产生嗔恨,如果要嗔恨我们可以嗔恨烟雾;同样的道理,当众生以伤害因对我们做伤害的时候,我们对众生本身是不应该去嗔恨的,如果要嗔恨的话可以嗔恨他的烦恼,对他的烦恼应该嗔恨,因为烦恼是罪魁祸首,真正伤害我们的是烦恼,而不是有情贤善的本性。有情贤善的本性,用现在的话讲是与人为善的,是不会伤害众生的。

  那是什么伤害了众生呢?不是本性伤害了我们,而是暂时产生的烦恼伤害了我们。所以如果我们要去报复、嗔恨的话,就去嗔恨这个临时产生的烦恼;如果我们要打击呢,也应该去打击烦恼。我们要把烦恼消灭掉,把他的嗔恨心消灭掉。我们如果要找一个打击的罪魁祸首,要灭掉一个伤害我们的罪魁祸首的话,就要灭掉烦恼。

  那么要灭掉烦恼的话,就必须采用大悲、智慧的方法才能够灭掉烦恼。如果想要灭掉烦恼,却使用一些世间狭隘的手段、方式,这样只能再一次催生对方的烦恼,没办法灭掉对方的烦恼。所以,首先我们要摧伏对方的烦恼,比如说摧伏对方的嗔心,那么摧伏对方的嗔心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对方产生慈爱心,那么我们要让对方产生慈爱心,然后让他的嗔恨心息灭,从而达到打击伤害我们的罪魁祸首的目的。我们让对方产生慈爱心、产生慈悲心,息灭了嗔恨之后,我们这个目的就达到了。

  我们要让对方产生慈爱心,首先我们自己本身就要对对方产生慈爱心,对对方发菩提心、大悲心,我们这种发心影响到了对方,或者说帮助他生起了慈爱心,这个嗔恨心才会灭掉。所以我们要用大悲心去对待对方,然后也需要用智慧的手段、方式去做,通过智慧的教言去观察、去引申,这个时候才能够有效地灭除烦恼。

  我们要认知其实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烦恼,那么我们要灭掉对方的烦恼,只有通过大悲心和智慧才能够成功。不单单是对方的烦恼,一切众生的烦恼都只有用悲心和智慧去对治、去消灭。我们自己的烦恼也必须通过大悲和智慧消灭,所以我们必须依靠合理的教言才能够消除世间上的一切痛苦、杀戮和麻烦的来源——贪嗔痴烦恼,要通过智慧大悲的手段来灭除烦恼。假如一切众生能够安住于大悲和智慧的本体当中,那么一切的伤害就完全可以销声匿迹。这方面就讲了观察它的本体。

---------------------------------------------------------

更多生西法师问答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