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西法师答:如何理解“大方广佛华严经”?
生西法师答:如何理解“大方广佛华严经”?
生西法师:所谓的法是“大方广”,人是“佛”,比喻就是“华严”,从三个方面而言的。“华”即花,以前花经常写成华。通过花的比喻来宣讲菩萨的修法和佛的境界,称之为华严经。
经是总的题目,是一种能诠,在法、人、比喻具备的情况下安立了华严经的经名。进一步宣讲经名时,分为能证和所证两方面,所证是大方广,能证是佛华严。所证是所证悟的境界,所证悟的胜义谛、所知的自性,实际上和所境是一个意思。
能证就是证悟的境界,是从内心的境界方面讲的。从这方面看,佛也属于一种能证的境界,作为比喻的华严从因位的修法来讲也是一种能证,就是说所证悟的大方广作为基的自性是不变化的,不管众生证悟与否,它的自性都是如是如是的具备,叫做所证。能够现前大方广、菩萨道的修法和真实显现果位的功德法,叫做能证。
在讲所证的时候,“大方广”代表了三个含义。“大”主要是它的本体,“方”主要是它的相,“广”就是它的作用。为什么大理解成它的本体呢?一切法中心性是最大的,并不是说我们平常能够了知、动摇、思维的明觉方面叫做心的自性。如果从三转法轮的侧面观察,也不一定是三转法轮。《华严经》到底包括在第几转法轮中也不确定,有些地方认为它是讲唯识宗的,有些地方认为它是讲如来藏的。
实际上《华严经》是佛陀刚刚成佛,在初转法轮之前宣讲的一部总摄万法的佛经,是几转法轮不好确定。我们习惯将如来藏放在三转法轮当中,这个大字就是真正的真心,简别了世俗心、暂时心,真心在很多地方叫做般若、空性、如来藏、法身,就是法界的自性。每一个众生的心性就是这样如如不动的,不管是否证悟,都具备这样不变的心性。它是绝待的缘故称之为大。
方和大二者之间,大是本体,方主要是它的相,那么相是什么意思呢?大主要是从本体的侧面来讲的,方字主要是从心性所具备的功德法来讲的,比如如来藏作为本体,如来藏上面无量无边恒沙般的功德法就是它的种种妙相功德。在具备本体的当下,完全周遍一切功德万法,所以方和体也是两部分。
平时我们讲本体空、自性空、本性明或者讲空性中万法无二的显现、如来藏上有各种各样的恒沙功德法,就是这个意思。方字主要就是本体圆备的一切功德,这些功德法不是造作而有,就是以和本体无二无别的方式具备的。
《宝性论》中把这些问题讲得非常清楚,这些法身功德法根本不是通过因缘造作而有,本身就是大无为法的自性,现在就在每一个众生的心性中如是安住。众生流转的时候,它不变化;众生修道的时候,它不变化;众生成了学道菩萨,它也不变化;众生成佛的时候,它还是不变化,变化的都是客尘,自性的功德法是从来不会变化的。
广字就是它的作用,如果体和相是无为法的自性如是周遍,妙用也是周遍的。这有点像《定解宝灯论》第六个问题中本基的状态一样,如果有一个如来藏的本基,本基中的体和相都具备,用也绝对是具备的。只不过看你的用的因缘是什么法?比如通过三毒法去缘它,就变成三恶趣了;通过六度的法缘它修持,就成了菩萨的法;通过真正佛的见解去缘它,就会成为一个佛法的功德。从这个角度就可以说明用大确实是周遍一切的,虽然它的本体不变,但是不同的因缘会产生不同的果。
十法界的不同差别就是十法界的不同因缘造成的,佛法界是现证了如来藏的正因之后现前的、菩萨的法界也是修持六度四摄的缘故而显现的、缘觉法界也是修持顺逆十二缘起,声闻法界是修持出离心或者四谛法,乃至于下面的种种天法界、人法界无一不是通过自己的因缘如是显现了各自的状态,这一切都没有离开过它的本体,也没有离开相的缘故,所以叫做用大。
广是周遍一切的意思,周遍十法界、一切凡圣,这是绝对周遍的,只不过因缘不同显现的法不一样,与《定解宝灯论》的第六个问题异境何为共所见非常相似,也就是说如果把《定解宝灯论》的第六个问题搞清楚之后,就可以理解大方广的含义了。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