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34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平常人法语集

      67、自性本来无一物自是不生不灭相;自性本来无一物自是不垢不净相;自性本来无一物自是不增不减相!自性应物而现形,故见物即见心,然物非心。  68、了义之教不因根器深浅而有不同,是心执著深浅。非法...

    吴耀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1856650.html
  • 佛教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影响(2)

    的《罗摩耶那》(Ramayana)中猴王之手下大将哈纽曼(Hanumam)演变而来68;猪八戒一角,在业师黄永武先生「猪八戒的由来」69一文中,推其系由密宗大摩里支菩萨驾前之小金猪演变而来;而沙和尚竟...》、《华严经》。  64《太平广记》四百十八条,引《续玄怪录》。  65王治心著,台湾中华书局五十九年,台二版,  66见台静农《佛教故实与中国小说》。  67同右。  68见《胡适文存》第二集卷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1556982.html
  • 人生指南《显密圆通是法王正道,法界梵音》(1)

    ............................... 68  第三章 觉性菩提心 ..............................69  一、彻悟的上师 71  二、造作就是业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2357056.html
  • 弥陀净土法门

    知可即心而观(念)弥陀。心  尚能作诸佛,岂有不感于弥陀?心尚即是诸佛,岂不即是弥陀[68] ?  所谓“即心”,是指当下行者这一念能念之心体,及所念之弥陀名号、功德、本愿、相好光明乃至依正庄严等,皆...[66]见注59所引之文。  [67]《大正》卷37页220下。  [68]《大正》卷37页220下。  [69]《法华经》<方便品>云:  乃至举一手,成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大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2957062.html
  • 中国书道艺术的内在主体性进路——以禅宗精神为中心

    ------------  [1] 慧然集,郭凝之重订,《五家语录》,收入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禅藏》(高雄:佛光山出版社,一九九四),第二十四册,,卷一,页68。  [2] 譬如梁刘世...

    吴有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3957072.html
  • 论天台宗的判教

    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见金陵刻经处版p67-68)。《楞伽经》有顿、渐二教之分。《大般涅槃经》有半字、满字和五味之说。《法华》有三车之...若散乱若微善,皆成佛道。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具如经说”(见大正藏第33卷p.68)。是知《法华》教法,异前诸经,融一根性,平等摄化。  2、化导始终不始终相之教判  此是说除《法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4057073.html
  • 菩提达摩二入四行 大乘壁观禅法(上)

    宝积胜鬘夫人会》(《大正藏》12,p222b—c)、《大集经·海慧菩萨品》(《大正藏》13,p68a—b)、四卷《楞伽经》卷二(《大正藏》16,p489a—...

    杨笑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83957191.html
  • 止于至善:朱熹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

    今日磨些,明日磨些,不觉自光。若一些子光,工夫又歇,仍旧一尘镜,已光处会昏,未光处不复光矣。(《语类》,卷5第68条,梁谦录) “消磨旧习”或“磨镜”相当于对治气禀,其工夫非一刻所能停,“惟圣人罔念作狂...自然就正,如《章句》的说法;有时又认为意虽诚,心却仍有可能不正,故需要有正心之独立工夫,这主要集中于《语类》。 XXVII 《语类》卷16第68条:“物既格,知既至,到这里方可着手下工夫。不是物格、...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2557242.html
  • 惠洪文字禅之诗学内涵研究

    文字禅的诗歌义涵 67  第二节 文字禅形成的远因 68  一、诗僧的文士化 70  (一)六朝僧人文士化 70  (二)唐代僧人文士化 74  二、经典的入世化76  (一)经典的不立文字观 77...

    吴静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2657244.html
  • 汉月禅法之形成

     汉月至此,方始确定已达大彻之境地。  汉月不仅悟道过程类似高峰,其于参究一事亦感受深刻的说:  可见参禅不可领些子干净禅,便为了当;又不可入些子堂奥,不更参求。有志之士,直须到底始得。[68]  ...僧问师:还有宾主也无?师云:宾主历然。师云:大众要会临济宾主句,问取堂中二首座。”见《大》47,页496下。  [67])  《语录》页63。  [68])  《语录》页63。  [69])  《语录...

    释见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4057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