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18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知礼《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研究(四)

    112智顗《妙法莲华经文句》卷五,T34、73a。  113 T46、97a。   114注同上、97b。   115注同上  116 T46、380b。  117注同上。  118见湛然《金光明经文句》卷三,T39、65c。  119 T39、123c。  120 T33、687c。  121叹佛相好,大相小相皆称为海者:智顗之疏,见《法华文句》卷十,T34、144b;湛然之疏,见《法华文句记...

    吴聪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5842743.html
  • 菩萨慈悲利他之探讨

    ---------  [1] 大正25. 208 c  [2] 大正25. 256 b  [3] 大正26. 134 a  [4] 大正44. 744 b   [5] 大正25. 350 b  [6] 大正25. 209 b~c  [7] 大正25. 256 c  [8] 大正30. 965 a  [9] 南传卷十六下 236页。  [10] 大正32. 511a~c  [11] 大正30.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4743952.html
  • 密宗灌顶论(上)

     B.八识田中,瞋烦恼种子永无雨露灌溉、滋长花果之可能。   C.所行之瞋烦恼罪业已清净。   2.甘露充实盈溢至顶后认可:   A.灌后常为不动佛及东方一切如来之所护念。   B.为金刚部行母之所...凡夫下劣、不平等、小我、执著,已除尽。   B.八识田中慢烦恼种子,永无雨露灌溉、滋长花果之可能。   C.所行慢烦恼罪业已清净。   2.甘露溢顶后认可:   A.灌后常为宝生佛及南方一切如来之所...

    陈健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2344018.html
  • 回向之初探

    何等为修八圣道?是比丘,修正见,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修正志、  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是名修八圣道。(大正2,200b6~10)  舍(...游行,天身如金聚,天女百中胜,观察斯福德,言回向中之最。(大正2,353b26~354a22)  这是赞扬生天的殊胜,鼓励人们要回向于彼。此处回向与阿含中所见一般回向义显然有别,然即使是世间福报的回向,...

    释印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445082.html
  • 正性離生」概論

    27?279a~b)云:  問:何故名為隨信行?答:由彼依信、隨信行…從本以來,性多信故…彼漸次修聖道加行,展轉引起世第一法,無間引生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十五剎那名隨信行。  問:何故名隨法行?答:由彼...大正27.12c,29.121b)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就指涉意涵為目的來說,則在《婆沙》又有另一語詞「決定」。「離生」與「決定」二語在《婆沙》諸說中,本有其各別所顯的內涵。《俱舍》也還是有著分別二語的...

    釋成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1645191.html
  • 四谛顿、渐现观之初探(1)

    有顿、渐之分吗?B. 部派中对于四谛现观,是基于什么因素而有顿、渐之别呢?C.《大智度论》说到菩萨以一谛入道,钝根声闻以四谛见道,这种思想是否渊源于部派,甚至阿含?依修道次第而言,“顿见四谛”可行吗?...卷16“404经”(大正2.108b)说:  我成等正觉,自所见法,为人定说者,如手上树叶,所以者何?彼法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明、慧、正觉、向于涅槃。…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

    释开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0245314.html
  • 正性离生”概论

    27?279a~b)云:  问:何故名为随信行?答:由彼依信、随信行…从本以来,性多信故…彼渐次修圣道加行,展转引起世第一法,无间引生苦法智忍,从此见道十五刹那名随信行。  问:何故名随法行?答:由彼...大正27.12c,29.121b)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就指涉意涵为目的来说,则在《婆沙》又有另一语词“决定”。“离生”与“决定”二语在《婆沙》诸说中,本有其各别所显的内涵。《俱舍》也还是有著分别二语的...

    释成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945646.html
  • “安那般那”初探

    ”却在《杂阿含经》就有,如《杂阿含经》741经云:“…告诸比丘。当修不净观,多修习已,当得大果大福利。”(大正2.197b)  2. 另外,“安般”是在修“不净观”起了副作用之后所说...其著作,[15] 以下是从论文中所节录的总说: 《毘婆沙》の諸說: A 說 B 說 C 說 D 說 $ “ana”(持來)    : 入息...

    释空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245668.html
  • 缘起之“此缘性(idappaccayata)”(2)

    实相为“这所以有者,因为此有(而形成)。”如:老死是缘生而有……乃至行是缘无明而有。换成公式则为:“此有故彼有。”或者“此────────(41) p.473(42) 84b。(43) 相当于《杂阿含296经》:“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此等诸 法法住、法定( 丽本︰“空”)、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 如、审谛、真实、不颠倒。”84b。 ...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045986.html
  • 汉传“受戒法”之考察

    ,表众令知。此之白文,与前 单白文义略同,依之可解。(《大》40,13b5~12;“会本” 卷5,页51) 对于此五句之分析,《资持记》再以“纲、缘、本”解释为︰──...“本”双 陈。第四则单牒根“本”,縰有兼“缘”,翻传失治。如是分 对,随文可解。(《大》40,200b28~c6;“会本”卷5,页49) 依《资持记》对“网、缘、本”...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145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