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1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西夏印度佛教关系考

    ,第175页。   [38] 《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卍续藏》卷74,No. 1499,页980b、901c、934a。   [39] [民国]喻谦编辑:《新续高僧传四集》卷1《宋京师传...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2279209.html
  • 丝绸之路上的佛寺古刹巡礼(1)

    19年,译出74部梵文经典。玄奘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瑜珈学派,根据《成唯识论》开创中国佛教唯识宗(亦称法相宗),其弟子窥基总其大成,在此著书讲学,完成唯识的理论体系,阐明“万法唯识”、“心外无法”的宗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4579232.html
  • 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宋朝慈善救济

    宋朝社会的安全运行不至于出现太大的问题,从而也使宋朝对社会的控制较为稳固,避免了社会处于失控状态。”[74]笔者同意此说。   宋朝在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很多旧的要素需要在新的历史环境下进行...慈善组织》第1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73]   梁其姿著:《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第23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74]   参见张文:《对流民的救济与安置:...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5279246.html
  • 普賢菩薩在大乘佛教中的定位及表徵

    此“理”即稱為“性海”(比喻真如之理性)。這樣,普賢為因,諸佛為果。如以《華嚴經》為例,蓮華藏世界三位聖者即“華嚴三聖”中,毗盧遮那[74]佛象徵理智完備,文殊主智,普賢主理,如此則二脅侍普賢、文殊...。   [⑦] CBETA,X.74,no.1475,p.387a // Z 2B:1,p.373a// R128,p.745a。   [⑧] 關於“補處”的含義,詳下面“普賢之階位”一節。  ...

    张子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454779430.html
  • 真言宗小史 二

      宥快者,京都人。生于后村上天皇兴国六年。(元至正五年)父,左少将藤原宝(74)光也。登高野山。事实性院信弘。入坛灌顶。天授元年,(明洪武八年)信弘寂。替司院务。名渐着。三年,至山城拜安祥寺兴雅...

    王弘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55480041.html
  • 秘密曼荼罗教广付法传解题

    里,逐波沉浪,约以三年余,历异国种种艰辛,方得至大唐。   时节度使二三千人,乘小船数百支,以香花音乐海口逢迎。至开元八年,初到东都,所有事意一一奏闻。奉敕【74】处分,使令安置,四事供养【75】。...

    冈田契昌阿阇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3480095.html
  • 宗教之间理当相互宽容

    [12] 参见曾仰如《宗教哲学》72-74页,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3] 同[10] 353页。   [14] 所谓“体制化宗教”,指的是具有严密的宗教组织、系统的宗教教理、教义,...

    陆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1780754.html
  • 论鄯善国出家人的居家生活

      [73][36]   [晋]法显著,章巽校注:《法显传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8页。   [74][37]   [法]谢和耐著,耿昇译:《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2180762.html
  • 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以东方智慧传统为重点

    Interfaith Dialogue,” ibid., 74-81.   [7] Chung Ok Lee, “A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a Global Ethic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3780788.html
  • 谁说的话──巴利与汉译经典关于说者的差异

    55.13經》(S v 362- 364);《相應部 55.27經》(S v 385- 387);《增支部 3.71-74經》(A i 215- 222);《增支部 3.78經》(A i 225);...

    无著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17388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