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56篇,用时5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藕益因明的得与失

    决定成就,无有互不相许之过[gx43][43] ”,王肯堂的说法与唐疏相同,是立敌双方共许[gx44][44] ,真界法师说是“悉离诸过[gx45][45] ”,明昱法师说是前陈无过叫极成有法,后陈无过...  [44]见《续藏经》第一编第八十七套第一册0109页上栏。  [45]见《续藏经》第一编第八十七套第一册0089页上栏。  [46]见《续藏经》第一编第八十七套第一册0137页下栏。  [47]...

    刚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31238801.html
  • 民國早期顯密佛教衝突的探討

    位的原因〔註45〕吧。───────────────────────────註42:班禪〈敬告華山大眾〉,《海潮音》14:7,1933年7月,pp.3-4。註43:大醒〈高野山三日記〉,《海潮音》16...1984.2,p.360。註45:太虛認為,日僧是為取得在華的布教權,以傳教名義,行帝國主義之實,見〈中國現時密宗復興之趨勢〉,收入《海潮音文庫》第10冊,1985,pp.158-62。頁263 ...

    梅靜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22139451.html
  • 六祖坛经的思想

    悉皆蒙润”(注43),这是出于《法华经》的药草喻品(注44)。4.机缘品云:“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注45),这是用《坛经》的心法解释《法华经》义(注46)。5.忏悔品引用《华严经》的净行品三...卉木丛林及诸药草,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各得生长”。  (注45)大正四八,三五五页下。  (注46)《妙法莲华经》卷一,方便品云:“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大正九,七页上...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01540038.html
  • 初唐時期佛性論爭的兩個相關論題[*]──定性二乘和變易生死(上)

    還在中國流傳那以如來藏真心思想為主導的瑜伽行教學,有重大歧異;遂著書一卷,分十四門,詳辨兩者的分殊,並站在舊學的立場,   p. 45  對以玄奘、窺基為首這法相宗新學,作出猛烈批評。在靈潤所批難的...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45] 世親的《法華經論》申釋其意云: 「無二乘者,無二乘所得涅槃,唯有如來證大菩提,究竟滿足一切智慧,名大涅槃。」[46] 還有《法華經》提到當如來...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1540114.html
  • 佛法的人间性与现实性

    〉 p.145b44 参阅本文 p154f. 参阅〈 VM 〉 215f15页 159SANDITTHIKO. (亲自当见者,故曰︰当自现见的"法 "。)” (45)...quot; 教 " 已,)paccavekkhanananena sayam datthabbo ti   ────────────45〈VM〉215-10f46〈大2〉p.229b相当经句...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1940119.html
  • 佛教哲学可以是一种批判哲学吗?

    ;若说批判,这才是根本的批判(radical critique)。此本体论的开显,亦即是场所的开显(注45)。   此本体论的争辩显然仍可预期将持续下去,但这并不妨害佛教应该,也能够,作为一种批判...绝对性的一元论。参见田村芳朗著,释慧岳译,《天台思想》,台北:华宇出版社,1988,页35~45。   (注6)囗谷与松本两氏皆同情日本「部落解放」运动,批判军国主义与日本主义,即是例证。   (注7...

    林镇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0140170.html
  • 南能北秀美学思想异同论

    无垢的(“世人性本自净”、“自性常清净”(44)),人的自性本来就与佛性无二(“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45)),因而当人们领悟和把握到自己是佛而回归自己的本性时,就能得到解脱、超越和升华,进入佛陀...三十五节。  (39)《景德传灯录》卷四《北宗神秀禅师》。  (40)(41)宗宝本《坛经·疑问品》。  (42)《观心论》。  (43)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  (44)(45)(46)(47)敦煌本《...

    皮朝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84640695.html
  • 从“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南禅美学思想嬗变轨迹

    的。慧能说:“欲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脱”〔44〕。他竭力倡导“自心顿现真如本性”〔45〕,强调佛与众生的区别只在一念之间的意识转换,所谓“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46〕,强调心灵的体悟,直指...版。  〔10〕〔11〕〔24〕〔25〕〔26〕〔27〕〔28〕〔34〕〔36 〕〔39〕〔41〕〔44〕〔45〕〔46〕 敦煌  本《坛经》十七节、十六节、 十八节、二十节、八节、二十二节...

    皮朝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2240741.html
  • “茶禅一味”考辨

    是坐禅、抑或参禅游学都因此而好以茶助兴,饭后三碗茶甚至被奉为“和尚家风(45);此风也通过趋禅之士而波及全民,茶风递盛,茶与禅宗由此结下不解之缘,这是“茶禅一味”之特质由来,也是“茶禅一味”的基本内涵...40《广弘明集》,卷15。  41《宋高僧传》,“递一传”。  44参《皎然集》。  45《景德传灯录》。  46参潘佳明《佛教禅宗百间》,今日出版社1989年,第182页。  48《水月斋指月录》卷五...

    潘林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1340805.html
  • 唐代佛教义学之风尚及其地理分布

    足,当境无人,乃入京选德于甘露寺受戒”,“惟听《四分》,余义旁通。”隋大业中,还本州,从此,常弘《四分》为业(45)。成都府福胜寺道兴,本是秦州僧,避乱至蜀,后又至京师智首律师下伸大义,再还蜀川,开讲...22。  (41)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第205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42)《如净传》,卷14。  (43)《如净传》,卷14。  (44)《如净传》,卷14。  (45)《续高僧传》卷...

    李映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2440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