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僧尼对僧制改革或敌视或漠不关己,导致抗战前宝贵的改革机遇丧失。抗战胜利后,由于中国政治形势变化与太虚身心俱衰等不测,中国僧制改革又如释印顺总结的那样:?方期整建不远,功败垂成。?(45)而后浩劫接踵...45)《太虚法师年谱》页298。 (46)参见太虚《人乘正法论》。 (47)太虚《从巴利语系佛教说到今菩萨行》。 (48)太虚《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菩萨学处简章》。 (49)江灿腾《台湾...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4744074.html
-
西方寺院习惯:例如沐 浴时要先穿上浴衣,再和衣进入池中洗澡; (45) 僧徒彼此 苦苦追问对方受戒的时日,分秒必争,以便决定谁是前辈; (46) 过午仍食会被摈出寺门;(47) 生病时服用... (45) 《内法传》页 221 上。 (46) 《内法传》页 219 下~ 220 上。 (47) 《内法传》页 226 上。 (48) 《内法传》页 225 上。 (49) 参拙作〈两难...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2844452.html
-
道不可修、道不可坏”的主张,而演变成熟的(注 45 )。
三 、正报论(佛身观)
以上乃泛就解脱境--涅槃而讨论,所归纳出来的结论,不过是部派中的“是善、是常、或...重版。(先锋:为什么不提吕澄?真正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是吕先生)
(注45)参见印顺之性空学探源第三章第一节第三项,特别是pp .124-125。
(注46)参见木村泰贤之小乘佛教思想论p.77...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4144483.html
-
rdquo;[45]。中唐时慧照禅师圆寂,因“定慧有功,位登不退”,于是门人“起塔供养”[46]。另一位志彦禅师于“(咸通)八年冬十月坐亡,色身...[45] 《宋高僧传》卷二十六《唐五台山昭果寺业方传》。
[46] 潭行《大唐灵山寺故大德禅师塔铭并序》,周绍良藏拓本,载《唐代墓志汇编》第1862页。
[47] 黄滔《莆山灵岩寺碑铭》,...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3444616.html
-
[45]。禅宗在唐宋以降显得比较兴旺,除了其他的原因外,天台、华严诸宗都在广义的范围内奉行禅道,也在客观上有力地壮大了禅的声势。天台、华严等宗在唐以后乃有其兴盛期,此处暂且不论,即使是密宗,会昌之后...出版社1979年版第92页。
[45] 印顺《中国禅宗史》,台中广益书局1971年版第232页。
[46] 《同治湖州府志》卷五十“金石略五”。
[47] 《...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3544617.html
-
Preussischer Kulkurbesitz),其原编号与收藏号如下:
T III 84-42, Mainz 670(1~72行);
T III 84-45, Mainz 784(73~125行);
...qalayu ölürüp todunčsuz qanïnčsïz-z
撕咬 杀死 不满足
(下残)
T III 84-45 (...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0944700.html
-
三叉戟、旗纛和金刚棒,意欲厮打折叱王,并且互相指责道:“你们为何等待?马上杀死他,结束他的性命,送他到另一个世界去!”(32~45行)
正当这时,折叱王使出浑身的力量,跳将过去,揪住大嘴妖魔的头发,举剑便要砍其头颅。(45~50行)
那妖魔一看折叱王的威力、光芒和福德,吓得要死,连忙求饶,声音都颤抖起来了,这样对国王说:“百姓有福的狮子大王,请你大发慈悲吧,静下心来!如果你杀死我,你城中的灾祸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1044701.html
-
大义章》卷中(大正45,134b)归纳成三种深浅不同的念佛三昧: 1、菩萨或得天眼、天耳,或飞到十方佛,见佛、难问,断诸疑网(依禅得五通); 2、虽无神通,常修念阿弥陀等现在诸佛,心住一处,即得...法身。 大小乘对于法身的内涵,看法有异。罗什法师所传译《坐禅三昧经》中,念佛三昧则是以佛十号功德为法身,属于“罽宾”禅法的“法身观”,而大乘禅法“法身观”的内容,罗什在《大乘大义章》卷上(大正45,...
释果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245077.html
-
以上的含义之外,在《相应部》(Sajyutta-nikaya Ⅴ, p.38,45,47,49)中,也有谈道: 巴:Idha bhikkhave bhikkhu sammaditthij ...、灭、没”(大正2,45c15~49a13)。这些文字:远离、无欲、灭、舍、离一切有余(依)、爱尽、知、断、吐、止、没等等都是异名实同,也都是表示涅槃。只不过《阿含经》有时是以遮遣的方式来表达烦恼的...
释印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445082.html
-
佛法而不是佛说。这是世俗的常情,不能说他是不对的。但在佛教中,“佛说”的意义,与世俗所见,是不大相同的[45] 对于是否佛说,佛教本有一套取舍标准,但却受到一般人之忽略。导师重视佛教自身的解说,并引... [44] 《以佛法研佛法》“大乘是佛说论”p166。 [45] 《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开展》p1323。 [46] 《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开展》p1324。 [47] 《以佛法研佛法》“大乘...
释如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54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