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497篇,用时2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文殊法门看《中观论颂24?1—6》

    下;异译   《大集经?无言菩萨品》,大正13,页76下)。[22]  从上面几则稍嫌冗长的引文,可以看出:以“法界”说法,会引起听众的疑虑:既然一切是“法界体性”,众生怎会有污染(no.1)?怎会有...SaMyukta II, p. 178 ff.的“无始相应”(AnavarAgra SaMyukta);相当于《杂阿含经》第937—956经(大正2,页240—页243)。  5.〈观行品〉第131...

    郭忠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347705.html
  • 我撰写医王座下专栏的因缘和构想(1

    我撰写医王座下专栏的因缘和构想(1)  焦金堂  —这是一个殊胜的因缘。虽然因缘  析生法均无自性,并非实相,但借  假修真,亦能获得真实的因缘成就。  本(八四)年五月十七日,作者奉到“十方月刊”...。 (待续)  摘自《十方》1995年第13卷10期 ...

    焦金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80166643.html
  • 经幢的形制、性质和来源──经幢研究之二(1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与唐代尊胜经幢的建立──经幢研究之一〉一文,[1]探讨它产生的背景和其流行的原因。然而,由于迄今还没有人对经幢做过全面性的研究,因此仍然有很多人不清楚经幢到底是何物事。本文主要的目的是...经幢的的质材和形状,叫它“石柱”;又因它多是八面体,所以俗称“八楞碑”。[13]这两个称呼其实和唐代时人对经幢的体认十分相近。  关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另有好几种不同的称呼,分述如下:  由于唐人认为...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948115.html
  • 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开展与整体运用(1

    Udana(自说经)》。  (四) 1.(1) 北传经典,(2) 北传论典;  2.(1) 南传经典,(2) 南传论典;  3.大乘经典、论典。  五、“菩提分法”是相应阿含的主体  (一) 北传《杂阿含经》...品也分为七类: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与轮王的七宝一样。’(妙上二〉p.88f.[1]  上述七类菩提分即是在说明“修广大正行”需明“辨菩萨行相”及能知而“赞菩萨功德...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4046273.html
  • 敦煌册子本《坛经》之性质及抄写年代试探(1

    敦煌册子本《坛经》之性质及抄写年代试探(1)  马 德  根据专家研究介绍,迄今发现的保存在敦煌文献中的五个《坛经》写本中,一个卷子本(北冈48号),一张残片,其余三个是册子本(2)。其中伦敦本...原本之论断。不过,笔者在这里比较同意邓文宽先生的说法:敦煌本《六祖坛经》的绝大部分内容为法海记录的原本,而附编部分为后来的传抄者所加内容。  (1)本文的提要曾提交2001年9月在澳门与广东新兴两地举办...

    马 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80261888.html
  • 《大毗婆沙论》佛陀论之探讨(1

    研究《大毗婆沙论》?这是因为《大毗婆沙论》总摄十八部宗义从日慧法师所依据那他的《印度佛教史》中的内容来推出的结论:“亦是彼诸阿罗汉之口授传承,集于一处,由诸上座,口耳相授,后乃笔之于书者也。”,[1]...瞻仰且目不暂舍尊颜后说出一段赞“底砂佛”的偈颂(这可能就是后来所传说的独脚仙人,但是在其他的阿毗昙论之中则提出了类似,的看法这是因为“释迦菩萨”已经具足了慈悲、持戒、布施等诸多功德),[13]也是这因缘...

    釋慈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2446010.html
  • 缘起之“此缘性(idappaccayata)”(1

    杨郁文 1996/4/16中华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华佛学学报第九期(1996.7.出版)页1~34 -------------------------------------------------------------------------------- 1页 缘起之“此缘性(...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0945985.html
  • 库车所出《大智度论》写本残卷之研究(1

    交流,  此书影响稍后出现的天台宗与牛头禅。(注1)  在印度佛教史上,此书是第一个大乘佛教思想──中观佛  教──的注释之书。被注释的作品即代表初期大乘思想的《摩  诃般若波罗蜜经》(Praj~...  示《大智度论》的内容与今刊本几乎无异,年代也比较  晚。  注06 徐祖蕃、秦明智、荣恩奇编,《敦煌遗书书法选》,兰  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页1-9,也请参阅同书页1  7-23定位在...

    周伯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10270839.html
  • 释恒清著:《佛性论》的研究(1

      (注13)同上,页787中。  51页  大悲,无有彼此的分别心,而离我执。  佛说佛性以除五过失的同时,可生五种功德:(1)正勤  心,(2)恭敬事,(3)般若(`prajna`),(4)阇那(...-----------------------  45页  印度佛教阐扬真常系如来藏思想的经论,除了主流的三  经一论 (注1)之外,《佛性论》是很重要的典籍。有关《佛  性论》的著者和译者,宋、元、...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948449.html
  • 宗喀巴‘现观庄严论金鬘疏’‘大乘廿僧’释义(1

    LargeSutra on Perfect Wisdom 等五种经本互相核对。结果发现:  (1) 什、奘、藏译三本般若经,不但经文秩序不符合“现观论”中‘廿僧’的排列顺序,而且还缺少了七段与‘廿僧’...余一并提出讨论。  一、绪言  近代学者根据文献资料研究,泰半主张‘菩萨’一词是后出的,大约成立于西元前二百年前后(注1)。汉译“杂阿含”中尚无菩萨的名称,但是在较“杂阿含”晚出,属于大众部,大乘思想...

    陈玉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0946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