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47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初期佛教“识”之概念及其特点

    流转,[66]直到业识灭尽而至于轮回的止息与涅槃的达成。[67]因而Collins此业识乃是连续序列的仲介要素(agentive element medium of continuity)[68]或者是...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p205.  [66] Ibid, p206.  [67] Ibid, p207.  [68] Ibid, p213.  [69] Ibid, p...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3873532.html
  • 宋朝的佛经翻译

    一卷,  66、《宝带陀罗尼经》一卷,  67、《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一卷。  以上三经译于景德四年(一00七年)五月,五月三日表进。梵本出自中天竺,施护译,沙门惟净证梵义,法护证梵文,沙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473543.html
  • 现代著名佛学家王恩洋先生

    理事。9月,四川省佛教协会成立,他被选为常务理事。  1964年2月5日,王恩洋先生在成都病逝,终年67岁。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5173556.html
  • Suggestions Regarding Compiling an Abrid

    compiled in Chinese during the Han dynasty (year 67 CE)[iii]. A more recent example is the work by a ...

    Egil Lothe

    |Suggestions|Regarding|Compiling|an|Abrid|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44873643.html
  • 于君方:《伪经》与观音信仰(1)

    272~289。桐谷征一〈伪  经高王观世音??????信仰〉,《法华文化研  究》(立正大学法华经文化研究所),第 16 号  (1990),页1~67。  (注 16) 如果我们把这十句跟《高王经...

    于君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3173943.html
  • 法华思想与佛教小区共同体——以东魏《李氏合邑造像碑》为例

    鲁迅手稿》题为〈李氏合邑造像碑〉,石高五尺一寸,广二尺  九寸五分,正书,在河南滑县。《北京汇编》则题为〈李显族  造像碑〉,章钰专藏第六四三号,碑在河北正定,拓片高84厘  米,宽67厘米,额高29...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3773949.html
  • 释尊时期止观法门的实践

    处是内在的身心,而六外处则是  ───────────  20 《大正藏》册 2,页 69 上。《会编》上册,页 67 。  21 《大正藏》册 2,页 17 上。《会编》上册,页 107。  22 ...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0373973.html
  • 北朝佛教小区共同体的法华邑义组织与活动

    滑县。 《北京汇编》  则题为〈李显族造像碑〉, 章钰专藏第六四三号,碑在河北  正定,拓片高 84 厘米,宽 67 厘米,额高 29 厘米,宽 26  厘米,正书。 《雕塑篇》记载碑文面高二尺七寸五分...

    颜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374038.html
  • 葛婉章:笔绘唐卡的保存传统与发展(1)

    Denwook,   eds.,tibetan Art:Towards a Definition of Style(London; Laurence King,1997),p.67; 安旭,  ﹝西藏壁画急需有效...

    葛婉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574044.html
  • 廖明活: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2)

    时,从而辩称它跟专属佛陀教学后时的变易生死观念,是各有所指,不能等同,是没有根据。   p. 67  (2)「生死」是由「生」和「死」两个字组合成的一个辞,它具有跟组成它的字不同的涵义,意指生命存在...159。   [66] 《究竟论》卷5〈增寿变易章〉第9,〈浅田〉II,页136,行163,至页137,行169。   [67] 《究竟论》卷5〈增寿变易章〉第9,〈浅田〉II,页133,行018。   ...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374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