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0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略述《洛阳伽蓝记》的写作缘起

    矛盾的积累和发展。他们天真地以为,“讲寺之中”[103]会“有凶党”[104],都是“奸淫之徒,得容假托”[105]的结果,是不必在意的,也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他们对来自下面的种种...》[104] 《魏书·释老志》[105] 《魏书·释老志》[106] 《洛阳伽蓝记序》[107] 《高识传·卷末》[108] 《高识传·卷末》[109]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第七十》[110] 《四...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345827.html
  • 明末清初闽台佛教的互动(1)

    境幽,题咏者多”,但实际上,好像不是如此,反而有关黄檗寺的史料、诗词题记是较少,其原因或许与连氏说的︰“乾隆间,有僧谋复明,事泄被戮。”(注104) 有关吧!连氏所说的黄檗寺僧企图复明的事情,其原委... 不见。事后,大吏问狱吏,何以许人出入?曰︰“旦夕未见人 ,且僧有神勇,桁杨辄断,幸彼不走尔”。闻者愕然!(注105)──────(注104) 《雅堂文集》台湾史迹志?黄檗寺。(注105) ...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745998.html
  • 略论大乘《大般涅槃经》的传译

    记载,作进一步分析,试图说明大乘《大般涅槃经》经典本身在前后不同时期结构和内容上具有的不同的特点。  104 页  一在佛教经典中,“涅槃类”的经典数量不算太少。这一类经典的共同特点是,内容以释迦牟尼佛...部。”《大正藏》卷55,页104上。卷14《法显传》又讲:“遂南造京师,就外国禅师佛大跋陀,于道场寺译出《6卷泥洹》、《摩诃僧祇律》、《方等泥洹经》、《綖经》、《杂阿毗昙心》。《大正藏》卷55,页...

    王邦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3546038.html
  • 从三聚净戒论菩萨戒的时空效应(2)

    出 家八重。(103) 3.何故名为一切戒? 总说出家在家故。(104) 由此证明,此经的菩萨戒也是在家出家同样可受的。此 两段... (103) 大正藏三十,1015页上。 (104) 大正藏三十,1017页下。 (105) 大正藏三十,522页上。 ...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3546265.html
  • 初期佛教“空之法说及义说”(1)

    104 l.15)。属圣者所体验, 对凡夫来说,乃是想像之境界。 4.“`Sunnatta`” “中性名词”[ 由形容词`sunna...11) 见大正. 1-737上中下;MⅢ.pp.104~109。 (注 12) 见大正.2-468下;《杂阿含1270经》作:“五欲悉 虚空...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4946289.html
  • 佛教临终关怀的当代难题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页104-。  [12] 参阅:《杂阿含经》卷47。《大正藏》册2,页346-348。  [13] 参见:释恒清,〈佛教的自杀观〉,《哲学论评》第9期(1986年1月),页1-5。  [14] 林其贤,〈李卓吾自杀原因试探〉,页100-104。  [15] 释惠敏,〈安宁疗护的佛教伦理观〉,《安宁疗护》(台北:1996年8月号),页45-49。 ...

    林其贤、郭惠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2846340.html
  • 中国禅宗在西藏(2)

    104)的“佛言一念心动,五荫俱生,令彼众生,安坐心神,住金刚地,既无一念。此如如之理,具一切法”(注 105)(f.130b1~ 2 ) 中,窥测出其脉胳。 又如此以“脱垢衣”为目的,要求“离妄想...一切色像 ( 《七卷楞伽经》卷二,大正十六,页596b)。 (注 103) 卷上,大正十四,页 542b。 (注 104) 水野弘元氏指出《金刚三昧经》乃纪元 649~665年间,在中国编撰的经典...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346583.html
  • 钱谦益的佛教生涯与理念(2)

    可以得知谦益对木陈的欣赏在于其“血性”的人间性。木陈的文笔如何,实不是谦益重视的重点。(注 104) 在此之前,谦益对木陈之师──密云的声名已有所闻,其中最值得谦益记载的, 应是密云在崇祯十四年 ...风范感到钦慕,他说︰───────────(注 103)〈山翁禅师文集序〉收于《有学集》卷21, 页204下。(注 104) 黄宗羲在《南雷文定》后集, 卷一,也有〈山翁 禅师文集序〉一文 ,他在文中则...

    连瑞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146880.html
  • 评〈从“法性即无明”到“性恶”〉 (2)

    乃因〈  杨文〉将智者的法性解释成能生一切法之故。  页104  “法性即无明”之创生论,而此立论之谬,已于前面析判之。此外,〈杨文〉亦举唐宋明之天台学作为其正因佛性有性德善恶之佐证,显然地,此之论述...常唯心论;若两者皆涉及之,认为仍是真常唯心论。这也是〈杨文〉用───────(注103)参见〈杨文〉,页 143。(注104)如〈杨文〉于“结论”最后一段中,引印顺法师之话  , 说到:“印顺法师曾...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2047165.html
  • 宗密之三教会通思想于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的意义(2)

    (台北:东初,民国79年),页116-160。 注69:见《卍正藏》册66,页881c-d。 注70:见《卍续藏》册104,页90a。 注71:见《卍续藏》册104,页108a。 页297 来愈受到上层佛教知识分子们的肯定与重视,从净源和圆觉的 两篇序文中可看出端倪。   对于宗密著作中三教会通思想的引用...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347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