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日本“南部戒校园院幻住沙门长老上田照遍”题序,即“戒檀木” 。《法名赠大僧正唐鉴真过海大师东征传》载:鉴真率众僧俗35人“六月二十七日发自崇福寺至扬州新河……得好风,发至署风山,停住一月……”
...
郭 振 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32051160.html
-
是其中的一位王子。提婆达多是“多闻第一”阿难的兄长。他与释迦牟尼佛是堂弟兄。关于他出家后修行的情形在《十诵律》卷35云: 是调达出家作比丘,十二年中善心修行,读经、诵经、问疑、受法、坐禅。尔时佛所 ...
慧悟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1451781.html
-
佛陀从他35岁成道至80岁涅粱,说法45年,采用了种种方便善巧,都是为了引导众生觉悟第一义悉檀。可以说,在佛陀说法的四悉檀原则中,第一义悉檀是其核心和根本。第一义悉檀虽然不可言说,但又不离一切言说...
高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1752000.html
-
基本形式》中提到,佛教“是一种没有神的道德体系和一种没有自性的无神论”。([16],p.35)当然,把佛教说成是一种无神论过于绝对,但是佛教在不承认一个造物主这方面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赞赏,这既包括佛教...
王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3252035.html
-
哲学和其他民族的哲学有所不同,就内容说,中国哲学和其他民族的哲学是一样的,“如果不是如此,它就不能称为哲学”[3](P35)。 冯友兰有关中国哲学这一特点的概括是合理的,它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中国有无哲学...
柴文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3552045.html
-
妙心寺最多,共3434寺,约占临济宗寺院的过半数以上,而兴圣寺只有9个,国泰寺有35个。 曹洞宗:道元的“只管打坐”同兼修禅——荣西的临接禅的不纯性与妥协性进行挑战。日本永平寺时代,道元怀奘作为一种佛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5952099.html
-
有外境宗所许的识实一两方面进行破斥。对于前者,《本论》又从破不共各别之所许和破共同实一之识进行讨论。在初者中,以第16至21颂和第22至34颂分别破斥佛教内部毗婆沙宗和经部宗的实一识存在说。再由第35...
罗劲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5452455.html
-
解释,这是正量部(Sammitiya)、犊子部(Vajjiputtiya)、说一切有部(Sabbatthivadin)和许多大众部(Mahasavghika)的主张(Kv.A. p.35)。依《...
Santagavesaka Bhikkhu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2352520.html
-
不杂故。”(注:《华严经探玄记》第18卷,《大正藏》第35卷第440页下。)认为法界的涵义有三:一是法因,即法界是圣道、圣法赖以产生的根由;二是法性,是宇宙万有赖以存在的体性;三是法相,即宇宙万有的...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3352686.html
-
参见《昔日曾为梅花醉不归》,‘现代禅网站’《访谈与对话》页。
[35] 参见《现代人如何学禅》第45-48页。
[36] 参见上书第159-160页。
[37] 按照李元松的理解,所谓传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245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