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的帅资传承尚有疑义,今依唐.李华:〈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全唐文》卷320)及《景德传灯录》之记载言之。 注五六:见《湘山志》,页323、333、73。 页155 5.生平事迹 宗慧...
蔡荣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048118.html
-
, 页877-82。本文所用者是《遗集》所收的版本,见页221-399。 其他学者对胡氏研究神会的重视,见上引关口真大:《禅宗思 想史》,页24,155,160;柳田圣山...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348124.html
-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念佛法门的另一个是“实相念佛”即在念佛时,回光返照自己的本性,与佛无二无别,念到一心不乱的地步,便与观经中所说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页155 同一个道理...
罗锦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548127.html
-
,《奇晋 斋丛书》,第七册,页5。 注2: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台北:明文书局, 民国71年),页155。 530 页 复杂的特质,早在一九三0年代即引起了学界的注意。 西方 ...
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148451.html
-
此诸佛境界,若有能信者,得无量功德,胜一切众生。” (注155) 偈中提及的佛性、佛菩提、佛法(功德)、佛业等四法是《宝性论》 的主题,正是如来藏法门要众生信解的内容。至于如何信解此四法呢 ...(《无上依经》,《大正藏》卷16,页471 下),、皆出《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参阅印顺 ,《如来藏之研究》,页155 )。 (注82)九喻是:1.帝释影像喻佛身的示现,2.天鼓喻佛...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448457.html
-
页251中。
(注 50)《放光般若经》卷四, 品>第十九,《大正藏》卷八,页24中。
155页
又如《大智度论》卷四七,解释百八三昧文中所述:是三昧常一行,毕竟空相处。三昧中更无余行次第,如...
释慧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548459.html
-
24不过其中以批评默照禅为最多而严厉,当时他对文字禅发展认为有违背禅的真实体悟时,毅然 页155 焚毁其师的名作《碧严录》。 四、大慧对儒释的看法 佛教自以道家为桥梁,输入中土以来,自来就与...
林义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2348659.html
-
门人所授之法要,使教法与实相融圆为一:“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诫、法达、神令、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吾今教汝说法,不 失本宗: p. 155 一、...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548792.html
-
Buddhabhadra,意译为“觉贤”)。
然而这样就产生了疑问:其一,佛驮跋陀罗在长安时驻锡之寺是瓦官寺,而非石羊寺;(注:参见《肇论?答刘遗民》,《大正藏》四十五册,155下;慧远...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0448921.html
-
意志。他说:“业有身、口、意三业,前二业依赖意业,意业则依赖不可言说的因缘条件。” [1](P155) 人的自由是最古老的哲学问题之一,自由意志和决定论之间的关系如何,两者能否并存,如何并存,本文...
陈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3549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