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692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家的缘起终极观与龙树的中观

    中译文有更多的不同。它是这样的:  我们将所有事物的缘起解释为其自身存在的缺乏(the absence of being in them)。这存在的缺乏  以日常(经验)为前提,是一个指导性的而非认知...

    张祥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75364400.html
  • 20世纪以来的清代汉传佛教研究

    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64(陈观胜:《中国佛教史概论》),Marsha Weidner,Latter Days of the Law:Images Of Chinese Buddhism,...

    纪华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02264527.html
  • 中日佛教交通史

    Japan is a daughter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much as the countries of Northern Europe are daughters of ...

    蔡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45865252.html
  • 空海学术中的曼荼罗思想

    空海学术中的曼荼罗思想  王益鳴  On the Research of Thoughts of Mandara in Kūkai’s Scholarship  王一鸣(益鳴) 華南師範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高野山大学密教文化研究所受托研究员  原载《日本学研究》第16期(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主编)  要旨:小論は空海学術における曼荼羅という問題を研究することに狙い...

    王益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84365466.html
  • 唐朝国语与梵音咒语、河洛话

    Suramgama samadhi Sutra﹚楞伽经﹙The Lankavatara Sutra﹚阿含经﹙Agama Sutra﹚修多罗﹙ Sutra﹚。  密咒的发音:嗡者礼主礼准提娑婆诃﹙om cale ...

    圆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00265551.html
  • 从现象还原法试探“五重唯识观”的哲学意涵(上)

    莫里亚(P.Bilimoria)在其〈智与量:认知之道〉(J?āna and Prama: The Logic of Knowing)一文中指出,印度哲学对命题态度(propositional ...。但近年一些西方学者质疑其适切性,因“瑜伽行”一词只是一极空泛的通称,指任何教派、学派及阶次的“如理实践”,有时甚至连“禅观”也不是,见J. A. Silk, “The Yogācāra Bhiksu...

    刘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3665974.html
  • 道德意识的来源论纲

    《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同上,第二、三章)。  [⑧] 休谟在《人性论》中区分“自然德行”和“人为德性”。这里所说的“自然德性”中的“自然”,乃是“人类心灵的自然”(natural to the ...

    倪梁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3865976.html
  • 佛教生态观的特质及其现代启示

    ldquo;轻踩大地”(tread lightly on the Earth)的生活形态,把山川、草地当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12]   从克制与中道角度来看,它还是针对人类自身而言的。...

    觉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55466511.html
  • 论黄教在卫拉特中的勃兴

    肯定下来,写入著名的《卫拉特法典》之中,成为卫拉特封建主的精神支柱。  【关键词】卫拉特 黄教 卫拉特法典 咱雅班第达  【英文题目】Lamaism among the Oyirad ...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01266792.html
  • 桂月集(2)

    四大、五蕴)为主的“多元认识”论。  二、佛教思想与中派‘’般若空”观的形成  早期佛教思想对哲学的伟大贡献乃是发现和改造了印度梵天的“如幻表论”(The doctyine of appeayance)...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70867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