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6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禅宗「见性」思想的发展与定型

    140a~b。(注 38) 同上书,页154c。(注 39) T48,页299b。(注 40) 孟氏传见《宋史》卷412。(注 41) T48,页327c。此书为南宋僧人智昭所编,成书於西元1188年...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0059925.html
  • 作为古典散文的禅宗语录

    1976年。  [2] 《白话文学史)(上)第十章(佛教的翻译文学)(下),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54页。  [3] 《五灯会元》卷1《东土祖师》,上册第44页,中华书局,1984年。  [...

    孙昌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5859983.html
  • 东汉佛经中的称数法

    道士有何异德,乃令世尊分坐命之?”[152]“远近佥言:大师道神。”[153]“佥”有时和“然”连用,这是其他的总括之词所没有的用法。例如:“其心佥然而和同。”[154]“合五百人,佥然应命。”[...151] 周法高。  [152] 《大正新修大藏经》4.161.1  [153] 《大正新修大藏经》4.150.1  [154] 《大正新修大藏经》13.911.3  [155] 《大正新修大藏经》...

    张延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2660013.html
  • 憨山德清三教会通思想研究

      1. 就己边论格致145  2. 就人边论格致146  (三) 儒家工夫论147  第五章 憨山德清以佛解道思想研究151  第一节 《憨山绪言》154  一、 道物观155  二、 心体观158...

    蔡金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3060018.html
  • 晋唐海路佛僧所传译之密教典籍及其与广州光孝寺之关系

    154 │  │意心陀罗尼咒经) │Paramarthadeva,意义│法,695年返抵洛阳, │页、第211—244页;《开元录》 │  │一卷(三出);2《曼 │天 ...

    何方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3960029.html
  • 现代禅及其思想特色

    《禅的修行与禅的生活》第154~155页。 ...

    张嘉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5460045.html
  • 战后台湾传统佛教的教派发展与现代社会(2)

    完工。  10. 民国七十八年[154]起,释开证的首徒传灯师在宏法寺信徒护持下于高雄县六龟乡间创建了规模颇大的峨嵋山大行寺,为供奉华严三圣之一的普贤菩萨道场。同年,另一门下释传意也在同门释传胜及诸...)页3570  [55] 释见晔《走过台湾佛教转型期的比丘尼──释天乙》(台北中天出版社,1999)页154  [56] 天乙尼  [57] 释见晔《走过台湾佛教转型期的比丘尼──释天乙》页160~...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560057.html
  • 大乘菩萨入世性之研究 ——以六波罗蜜为论述范围

    波罗蜜趣向自他成佛的实作方法 154  第三节 大乘菩萨入世典范的论述 169  第陆章 结论186  第一节 总结印度佛教思想中出世入世之观点 187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展望 191  参考文献...

    刘玉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5460102.html
  • 湖湘禅宗网络简析

    作者们还根据光绪四年编写的傲赐密印三修宗谱》,编了一个(大沩山历代弘法住持年表》,这个表包括了从灵祐至有缘崇修的154位住持,时间涵盖从唐代元和二年(807)至清代光绪四年(1878),共1071年。...

    王兴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40360461.html
  • 希解、觉域、觉囊、郭北、夏鲁等教派

    精义》234-237页)。   三、中观不共义,提出了如来藏,指明此即佛性,一切众生皆具。这佛性就是指常,乐,我、净、正、真、善。(《文选》)154页)。又说此为法身。   四、中观秘密义,提出佛本具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6276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