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278。 吴.支谦译:《佛说菩萨本业经》,《大正藏》,第10卷,No 281。 梁、僧伽婆罗译:《佛说大乘十法经》,《大正藏》,第II卷,No 314。 北凉.昙无谶译:《大方广三戒经》,《大正藏》,第II卷,No 311。 曹魏.白延译:《佛说须赖经》,《大正藏》,第12卷,No 328。 前凉.支施仑译:《佛说须赖经》,《大正藏》,第12卷,No329。 西晋.白法祖译:《佛说...
罗文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53954553.html
-
常愍也是太原地区人。《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他“常发大誓愿生极乐,所作净业称念佛名,福基既广,数难详悉,后游京洛,专崇斯业”[ii]。后来航海遇险,为了让其他人先上抢救小船而甘愿留在大船上,合掌向...:《三宝感应要略录》,《大正藏》第51册第831页中。 [ii] 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大正藏》第51册第3页上。 [iii] 志磐:《佛祖统纪》卷26,《大正藏》第49册第264页上。...
李利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3655096.html
-
作者如何把握中国哲学思想内涵以及如何将其放在佛教的脉络中来理解问题的努力。[ii] (三) 从京都学派方法的运用情况来看: 综合Abe Masao和阿部正雄两篇文章来看,大抵站在佛教的立场,借用...研究者再加以反省的。 [ii] 不过,作者并未就格义的深刻义加以处理,也就是说,以文化的观点察看不同的文化在遇合时,其作为主体的本土文化如何与外来文化互动,在这之间思想传递的有效性(例如翻译的问题...
薛淑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10955619.html
-
II, 2000. 三、英文专书与期刊论文(依出刊先后排序) 1.Bhikkhu Banamoli, The Life of the Buddha─as it appears in the ...and Early Modificatios by Gotama the Bodhisattva(II)”,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9, 1996. 07.. ...
罗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44155728.html
-
ii] 一切法的当体就是性空的,无住的,烦恼无住,烦恼即法性,如果烦恼是有实体的,我们就不可能断除烦恼,而如果我们想要断除烦恼,其本身也是烦恼。“心如幻焰,但有名字,名之为心”[iii],我们的心念...摩诃止观》卷一,版本:《中国佛家气功经典导读》,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92页。参校《大正藏》卷46《摩诃止观》。以下引《摩诃止观》页码,皆为此版本,不再另注。 [ii] 《摩诃止观》卷五,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3357252.html
-
红楼梦与佛教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已出版了多本此方面的专著,如刘国香(笔名圆香)的《〈红楼梦〉与禅》[ii]、张毕来的《红楼佛影》[iii]、李哲良的《红楼禅话》[iv]等。 一 ...-------------------- [i]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 [ii] 圆香《〈红楼梦〉与禅》,台湾狮子吼月刊出版社,1970年版 [iii] 张毕来《红楼佛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03057900.html
-
翻译家鸠摩罗什(343--413)有“舌不焦烂”之谶。“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 [ii]此外,道安(312—385)、玄奘(600--...----------------------------------------------- [i]参见叶维廉《与作品对话--传释学初探》,《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 [ii]《高僧传...
刘泽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13157965.html
-
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ii] 世间万法的生起与灭亡,均是因缘而起的。这就是所谓的缘起论。 世间万法互相依赖,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不但对有漏的现象界进行了圆满的解释,而且为...安译的《印度佛教史》、吕澂先生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和赖永海先生的《中国佛教文化论》中的相关论述。 [ii] 《杂阿含经》卷二。 [iii] 对佛教的缘起论,著名佛教学者赖永海先生非常重视,常称其...
乔凤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91459098.html
-
rpt of 1930 Heidelberg ed.); (2)《佛教文献选读I-II》,德里,1978年重印本(Minor Buddhist Texts I and II. Delhi: ...
[美]丹·鲁索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74359569.html
-
社会在无形中就已经趋近清净的佛土。[46]这项主张的落实可以使学佛者找到实践的具体路径,避免陷入空洞的菩提悲愿之中。 II. 经验主义的修行态度 李元松提倡的经验主义并非西方哲学的经验论,而是与修证...听闻、诵读、吟咏未曾闻的大乘经典;第十一,深入思考大乘经典的甚深理趣;第十二,以最新思考所得的甚深大乘理趣统摄此前所有的知见;第十三,将再度统合融摄完成的见地在未到地定中予以情境化、心情化。 II....
张嘉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5460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