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9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無為法

    as?khato.  24出處同上,6, 2. pa?iccasamuppādo as?khato.  25參照註27、29。  26《大毘婆沙論》卷23(大27, 116c):「或復有執,緣起是無為,...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348001.html
  • 心性本淨之意義

    7789;isambhidāmagga, i, p. 116ff.(南傳40, 194頁以下)。 4 在Aṅguttara-n. i, p. 10.《增支部》1之6(A, i, p.10...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548005.html
  • 原始佛教的生命观

    者,   我才称他是[真正的]婆罗门。   116 [出身虽好,但是]有忿、有恨及伪善者、   具恶邪见及诳惑者,   彼即是贱民。   124 自己若无法以财富,   养育已过盛壮而年迈衰老的父母者...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648009.html
  • 人间净土与终极关怀─论傅伟勋的佛教生死学

    的义理开展与现代意义〉(《佛教思想的现代探索》),页116。  44. 同注28,页143。  45. 同注7,页122。  页366 人间净土与终极关怀─论傅伟勋的佛教生死学 人间净土与现代社会—...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048097.html
  • 林葬----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一(二)

    当是为后人所删除。(注116)这很有可能是因佛教其他宗派的干预的缘故,三阶教强调普法,有异于其他教派,因此和其他教派有相当程度紧张的关系。(注117)  四、从敦煌发现三阶教有关经典写本的年代,可知...七月二六-二七日)  注114 ,《支那佛教史学》,第一卷第二号,107。  注115 日本所存古写本《贞元释教录》,卷二十八,见:,110。  注116 杨曾文,,《世界宗研究》三(1995):38...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348103.html
  • 石室瘗窟——中古佛教露尸葬研究之二(2)

    唐代瘗窟的新发现及其文化意义的探讨〉,一六二。  [115]:《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梁纪十六,武帝太清元年,四五九七。  [116]:《续高僧传》,卷二十六,感通下,〈隋京师大兴善寺释明芬传〉,...

    刘淑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448106.html
  • 寺院厨房里的姊妹情︰战后台湾佛教妇女的性别意识与修行

    1997年的统计显出,虽然越来越多的佛光山尼众偏重于讲经说法和文字弘法,但是烹饪仍是她们视为最重要的前五项专长之一(佛光山宗务委员会 1988: 47; 1997: 116)。烹饪技艺一直是战后台湾...

    李玉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448107.html
  • “满洲”与“文殊”的渊源及西藏政教思想中的领袖与佛菩萨(2)

    ───────── 注074:达仓宗巴·班觉曩布著, 陈庆英译,《贤者喜乐赡部 洲明鉴》,西藏人民出版社,页 10。 页116 其...〈清凉山赞佛诗〉,隐称顺治并非英年早逝,而是于 五台山行遁空门。[ 注 116] 康熙及太后后来屡幸五台,在汉 地也被人疑作必有所为。到光绪庚子年间,两宫西狩,道经晋 北...

    王俊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3548109.html
  • 唐湘山宗慧禅师〈牧牛歌〉析论

    牛图颂》(卍续113);大白山普明撰,明·胡文焕刊《十牛图颂》(卍续113);子升、如祐录《禅门诸祖师偈颂》(卍续116)......等。5.禅门笔记,如:觉范慧洪《林间录》(卍续148)、仲温晓莹《...

    蔡荣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048118.html
  • 由三乘施设论菩萨正性离生——以大般若经第二会为中心

    b)。“若起具见道,应成预流”,而非第八(预流向);和第八(预流向)对应  P.116  的是第八道,而非具见道。《大般若经》有不少段落支持其“若起具见道,应成预流”之说;例如,在三乘十地的施设中,预...

    蔡耀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4448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