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醜皆以時為因。如時經中偈說:「時來眾生熟,時至則催促。時能覺悟人,是故時為因。世界如車輪,時變如轉輪;人亦如車輪,或上而或下。」---《大智度論》卷1(T25. 65b10~15)。另外,相似引文見《...;以華果等果故,可知有時。往年、今年;久近;遲疾,見此相雖不見時,可知有時。何以故?見果知有因故。以是故有時法;時法不壞故常。---《大智度論》卷1(T25. 65b16~21)。 [16] 青目釋...
釋祖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1645769.html
-
“五阴”见下列各页:T. 25: 64c, 65b, 65c, 82b, 96c, 117c, 120b, 145a, 149c, 164c, 239c, 364a, 365b, 374a, ...
周伯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345804.html
-
45,页154下。[35] 僧祐《出三藏记集》卷9。《大正藏》册55,页65中。[36] 《大正藏》册45,页154下。[37] 僧祐《出三藏记集》卷9。《大正藏》册55,页65中。 页363欲至究竟,须忘却能照、所照。忘却能照、所照,即无所谓“明”与“非明”。无“明”、“非明”才算是妄念的究竟止息。在禅定的究竟阶段,息止能、所等一切对待的分别,是关河依般若所展开禅法的特色...
赖鹏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845816.html
-
取代般若来解释佛经道理的好例子。相同的内容亦见于注经文“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处谓:理既为苦,则事不从己。己苟不从,则非我所保。保之非我,彼必非有也。[65]“己”者我也,“非我所保”,谓非涅槃常我所...》册124,〈维摩经集注〉卷3,页655。[65] 《佛教大藏经》册124,〈维摩经集注〉卷3,页654。[66] 《佛教大藏经》册124,〈维摩经集注〉卷5,页757。[67]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845817.html
-
烦恼之人不正是那些身在佛门心在名利的投机分子吗?怪不得到了公元五一八年之时,“僧寺无处不有”[65]的北魏所出现的“寺夺民居”[66]的现象会达到“三分且一”[67],它们“或比满城邑之中,或连溢屠沽...末》[63] 《魏书·卷第十九·任城王澄传》[64] 《洛阳伽蓝记·卷第二·崇真寺》[65] 《魏书·卷第十九·任城王澄传》,《魏书·释老志》,《全后魏文·卷第一十七》。[66] 《魏书·卷第十九·...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345827.html
-
15日,p.30~43。 厚观法师:〈《大智度论》的戒学思想〉,《谛观》第65期,台北,谛观杂志社,民国80年4月25日,p.1~29。 圣严法师:〈十善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 《经集》“蛇品”第九经:“雪山夜叉经”(南传24卷:p.55?65) 1.不与取2.杀生3.放逸(邪淫?)4.妄语5.恶口6.两舌7.绮语8.欲乐9.心混乱(嗔?)10.愚痴(邪见)与一般十善用...
释悟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0845984.html
-
汉传“受戒法”之考察
释惠敏国立艺术学院副教授中华佛学学报 第九期(1996.07.出版)页次:65-82
-------------------------------------------------------------------------------- 65页
汉传“受戒法”之考察
...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145988.html
-
,配属终教,(注 65) 如此的调动与法藏的五教十宗判之 次序略有别, 如法藏将“真德不空宗”置于第八,配属终教 ,将“相想俱绝宗”置于第九,配属顿教。(注 66) 由法藏...体”提升至一乘位子,亦即将终教置于一乘中 ,而非置于三 乘,但只是圆教一乘之角色,而非别教一乘。 ────────────── (65) 《大正藏》卷 35...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1345992.html
-
。问:如是十力以何为自性?答:以智为自性,谓佛意力是智所成,以智为体智所摄故[65] 在论中解说佛的“十力”是指佛的智力是因佛的“自性”而引生出“十力”,所以在《大毗婆沙论》则认为佛的“十力”是由于...570c [65] 《大毗婆沙论》卷30?大正27.156c [66] 《大毗婆沙论》卷30?大正27.157c [67] 《大毗婆沙论》卷30?大正27.157a~b
...
釋慈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2446011.html
-
者,与 《易》《论语》合,虽圣人复生,不可得而斥也。[64] 柳宗元从“释合于儒”的独特视角,盛赞僧文畅有“统合儒释”之志[65]; 僧浩初“闲其性,安其情,读其书,通《易》《论语》”[66]。...〈送浮屠文畅师序〉,见《全唐文》卷555。 [64] 见《全唐文》卷579。 [65] 〈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全唐文》卷579。 [66] 见《全唐文》卷579。 [67]...
张 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946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