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贪、恚、痴。离贪、恚、痴故堪能断老、病、死。(大正2,96b16-23) 然而,此中四预流支与三慧又如何牵扯上关系呢?其实,行者是由亲近善知识和听闻正法来成就“闻所成慧”的;接著将听闻而得来的...
释道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2.html
-
自心能与般若和合,不破法相,合为一味,没有诸咎,日常生活及世间诸事因缘皆入法性、实际中,能但为众生而行事,不自为己。59所以在《大智度论》卷96上说: 佛自说因缘,第一义中无身口意行,有为、无为法...众生,净佛世界,...不受世间果报,但欲救度一切众生故。96 即菩萨从初发意以来,无论是否相应萨婆若心之有心、无心布施,均为了欲救度一切众生而作,又由于诸法实相是无实无虚的,是本来自相空,无起、无作、...
释本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2547581.html
-
但换个立场来说,本身假使没有丝毫的能力或是后勤资源,而想要从事利益他人,也许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菩萨以“报得神通”行严土熟生之事,而更显便利;96《十住》同样申明...26~c23);《十住毗婆沙论》卷7 (大正26,56a8~b4);《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3 (大正26,242c29~a14)。 96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3 (大正8,386c3~7)【参见...
释宗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4247596.html
-
,惟有部与经部,能单独立宗,余不过为附庸而已。虽然宏扬仅五百余年,部派存留无几,然其自宗教义,迄今仍能保留勿替。(上见《多罗那史》27、64、84、92、96页) 兹再略叙有部与经部之史。初大莲花...统一欧提毗舍、藩伽罗、摩揭陀等地,佛教又在宏于印度及迦湿弥罗,然此时所宏者大半皆属密法矣。(上见《多罗那他史》72、83、96页)。 注释: (1)唯识派又称广行派,中观派又称深观派。 第五章 ...
刘立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147702.html
-
15,页96下—页101中),问答的内容,相当广泛,是平实的菩萨所行法门。 2.《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则对文殊过去的发心、发愿的内容,以及现在于十地所行,都有说明,还预记文殊将来成佛的种种,而且广泛...
郭忠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347705.html
-
说我,或说于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T30, p. 24, a1-2)。
22. Rahula l985, pp. 52~54(中译本:pp. 94~96)。
23. ...
惠敏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047844.html
-
同一因缘,不同的是长衣戒第三因缘说到长衣满十日后,佛陀的指示是: 有诸比丘长衣满十日,持是诸衣往白世尊:“此衣满十日,今当云何?”佛告比丘:“若知识比丘边作净施法,若复舍故受新,十日一易。”[96] ...291b-292a。 [96] 见T22, 1425, 292a16-19。 [97] 见T22, 1425, 452a13-15。 [98] 笔者所说“衣时”包含“作衣时”和“施衣时”,各部律的...
释继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247850.html
-
妙严寺本因整卷缺而以赵安国本补足的有第59卷等,共21卷,因某些 版次缺而补版的有第58卷等,共8卷。 《大宝积经》120卷,第96卷的第7、8版和崇善寺本第104卷的第5版是延圣院宋刻本,而第 ...
何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0047889.html
-
就是杂染,依无分别智作用就是清净。96其次再定义“遍计所执相”(遍计所执性): 此中何者遍计所执相?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97 义,梵文为artha,也可说是境相。98在没有境只有识中,却有相似...) 95参 印顺法师《摄大乘论讲记》pp.181~182。 96《摄大乘论本》“从自熏习种子所生,依他缘起故名依他起。生刹那后无有功能,自然住故名依他起。”(CBETA, T31, no. ...
释法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3947972.html
-
19, 96a。毘51,263c。毘144, 741b。成7, 296b。毘113, 587a。俱16, 84b。俱17, 88c。成8, 298a。成7, 294a。
毘122, 634b。俱...。(日文原本為「96」,應為「9b」之誤」。)(「相似相續論者作如是言:心、心所法,但為同類等無間緣,謂心與心非心所,心所與心所非心。」)
18 案:「意識相應善有漏慧,非皆是見。如譬喻者,彼作...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247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