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013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圆测唯识思想研究(2)

    调伏光的原因,已经无法考察。根据胜又俊教对《述记》中除护法外涉及其他论师之处的研究,发现其中涉及安慧的有23处,难陀有15处,火辨有3处,亲胜1处,净月1处,最胜子2处,十大论师中的德慧、智月、胜友三师...窥基所明确主张的。   胜又俊教博士的研究还指出,《述记》中作为安慧说指出的23处中,有17处是作为有义而提出的文句,其他六处则没有特别提示。他又从内容上对这23处进行了整理归类,将其分成十四个问题,...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0949333.html
  • 回鹘佛教徒礼忏文研究

    37cm,交河故城出土,27行;  5.T II Y 54b,写本残片1叶,24×35cm,交河故城出土,25行;  6.T I D 100,写本1叶,14. 5×23cm,高昌故城出土,16行;  7...  23.T II Y 62,残片1叶,交河故城出土;  24.T II Y 5. 502(U 3067),残片1叶,交河故城出土(以上三件尚未刊布)。  另外6件分别收藏于日本(中村不折藏品,无编号...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5050265.html
  • 慈悲的意义与实践

    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大正25,256c16~23)声闻见自身老病死苦不得解脱,而欣求涅槃;菩萨见...成就无量甚深禅定、解脱诸三昧,生清净乐,弃舍不受;入聚落城邑中,种种譬喻、因缘说法;变化其身,无量音声,将迎一切,忍诸众生骂詈诽谤,乃至自作伎乐,皆是大慈、大悲力。(大正25,256c23~27)二乘...

    陈美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2451799.html
  • 《金版大藏经》史迹考

    1 万字 , 全部经卷 约 6000 多万字。经卷为卷轴式装帧 , 每轴由若干版粘合成卷。 绝大部分版式为每版刻字 23 行 , 行 14 字 , 有上下栏单线。版 头刻经名、卷次、版次和千字文编号...北宋年代雕 造、刷印和其它题记。除此之外 , 也还杂有少数别种版本在内。 《开宝藏》的标准版式虽为每版 23 行 , 行 14 字 , 但威平以后入 藏的宋代新译经、律、论、疏释、杂著等 , 也有不遵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5751868.html
  • 永明延寿与中国佛教新趋向的形成

    恐成稽滞”[注23]。因此,一切修行都是必要的。  二是禅者片面强调“善恶莫思”,否认佛教的根本信条:“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禅宗为了达到心理上的宁静,追求自在超脱,认为“善恶同源,是非一旨”[注24...] 参见同 [注17]。  [注21] 同 [注17]。  [注22] 同 [注17]。  [注23]《万善同归集》卷二。  [注24]《万善同归集》卷四。  [注25] 同 [注24]。  [注26...

    陈荣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1852002.html
  • 从佛教之伦理精神对中国当代社会之反省

    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23]财施是一般之社会救济;法施,是教育界、宗教界之教育;无畏施是宗教,尤其佛教的慧空解脱之空相应。   因为布施有四种功德:“云...商人行,至布萨日,有恐怖难,商人行不待,得行作布萨」乃至或睡或坐均可自行方便作布萨,不必按一定宗教形式。又如《十诵律》卷61,《大正藏》卷23,页457,中~下:“有比丘,以此布萨日,欲共...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63855798.html
  • 三自性中的染净因果观

    ,从缘生故;说为实有。若无实法,假法亦无。假依实因而施设故。圆成实性,唯是实有。不依他缘而施设故。”(P23)  三性之异同说:《摄论疏》曰:“此辨三性同异。云此三性非异非不异者,谓即此一依他起,由...20)  三性与二智所行:《成唯识论》卷八曰:如是三性,何智所行?遍计所执,都非智所行。以无自体,非所缘缘故。愚夫执有,圣者达无;亦得说为凡圣智境。依他起性,二智所行。圆成实性,唯圣智境。(P23)  ...

    圆礼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14355979.html
  • 汉月禅法之形成

    之外,于〈临济宗旨〉一文中,又言:“古塔主误认玄沙三句为三玄,故但分三玄而遗落三要,丛林安之不以为非,为可太息。”[23] 惠洪批评承古误以玄沙三句为三玄,然而玄沙师备(835~908)的“纲宗三句”[...23,页687上~下。  [12])  参邓克铭,1986,页8。  [13])  关于惠洪“文字禅”产生的背景及理论实践的成果,可参第二章第三节。  [14])  “于密”乃汉月自号,此书今已佚失。...

    释见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4057259.html
  • 唐代寺院结构及其运作

    》,台北:鼎文书局印行,1972。  22 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  23 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  24 李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 1995...》,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2 佐佐木教悟(等着)、释达和(译),《印度佛教史概说》,台北:佛光出版社,1998。  23 佐藤达玄(着)、释见憨、僮修三、欧先足、林正昭(译),《戒律在中国...

    林韵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32559343.html
  • 论法藏对《大乘起信论》中“真妄和合”思想的探讨

    妄和合”观念之探原 13  第一节 《胜鬘经》的“和合”思想 15  一、如来藏三义16  二、清净如来法身与烦恼的关系20  三、生死涅盘依如来藏23  第二节 《楞伽经》的“和合”思想 26  一...,页59-66。  智 铭〈谈无明与明〉,《内明》第158期,香港:内明杂志社,1985年5月,页22-28。  叶阿月〈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比较诸经论的心性清净说〉,《文史哲学报》第 23期,台北...

    廖宫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416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