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282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石刻的圣迹——中国石窟寺巡礼

    。甚至当佛教在其诞生地印度销声匿迹之后,却还在这个泱泱东方大国中久久不衰,至今俯拾皆是。   丝路开通与法驾西来   "丝绸之路"在地理学上,主要是指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3~14世纪横贯欧亚的...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42292664.html
  • 贵州佛教——文学艺术

    》2卷,赤松撰。(11)《草鞋吟》,宝林撰。(12)《嵩目诗集》,嵩目撰。(13)《雪斋诗存》2卷,性莲(字雪斋)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贵阳扶风山刻本。(14)《平水集》,大友撰。(15)《...炳耀牂犍。企斯陈迹,视我铭镌。” 黎庶昌书。   福泉流来石摩崖   在市城北7公里杨义司小学后面,有一岩石,称“流来石”。南面石壁上刻有“南无阿弥陀佛”6字,行书,套摩阳刻,每字大13厘米见方。...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5792781.html
  • 贵州佛教著名寺庙

    玉皇阁在大佛殿后,原为单檐悬山顶殿堂,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后改为二层三檐歇山顶阁楼,面阔3间8米,进深近7米。右侧为经堂,建于清乾隆年间(1795年),面阔5间约13米,进深近9米。后为仓房...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5792782.html
  • 《慧远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并罗什答》(续六)

    中,未来如不在如来如中;如来如不在现在如中,现在如不在如来如中。过去未来现在如、如来如,一如,无二无别。」   13第十七章次问遍学并答   译文   遍学菩萨虽然已经进入无间道和解脱道,对这二...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6562093153.html
  • 现代中国佛教慈善观念的“返本开新”

    参见《佛学丛报》1912年第2期,《专件一》第1-13页。《专件二》第1-2页。《专件三》第1-2页。《专件四》第1页。) 后来相继成立的佛教协进会、维持佛教同盟会、中华佛教总会等,都竞相将兴办慈善...

    佚名

    |佛教观点|佛教慈善|返本开新|现代中国|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7455293214.html
  • 内蒙古阿尔寨石窟八思巴壁画探秘

    手法凿刻出的覆钵式佛塔24座,高约1.5~1.8米,样式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密檐式佛塔;一为舍利式佛塔。一些塔的腹部凿有椭圆形石洞,内装高僧骨灰和绢纸残片。此外,山头上还有用整块巨石雕刻的阁楼式13层...

    格桑益希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321893342.html
  • 不空三藏是长安佛教和五台山佛教的一位重要高僧

    密宗道场。   不空三藏为我国佛教的四大译师之一。从天宝五载至大历九年(746—774),总共译出经论111部140卷。其中,显教经典13部20卷,密教经轨88部120卷。关于文殊菩萨的经典有《金刚顶...

    崔正森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323493391.html
  • 刘碑寺造像碑

    帔帛绕肩沿体侧下垂,一手自然下垂握帛带,一手屈肘上举,手持未敷莲花荷叶,跣足而立。碑身下部刻刘碑造像铭及造像主题名,正书,42行,满行13字,铭文下刻题名7列,列49行。录文附后。   碑之两侧面:上部...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13164693556.html
  • 净土宗的域外渊源与长安立宗及其后世传承

    末唐初,原隋朝从南方请来的高僧保恭“归心泉石,遂避官於蓝田悟真寺,栖息林岫,将事终焉,而御众摄持,声光帝里。”[13]据宋时重修多宝塔碑文载:“唐时扩建,命尉迟敬德监修”。唐代贞观(627~649)...《佛祖统纪》卷27,《大正藏》第49册,第274页下。   [12]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二,《大正藏》第50册,第517页中。   [13]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一,《大正藏》第...

    文豪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261593661.html
  • 僧肇与玄学化的中国佛学

    rdquo;[13],完全用传统的语言文字,解说佛教无人相、无我相、超越有无的终极追求。同时他还指出,“至趣无言,言则乖旨”,涅槃之道,“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   [12]《老子》14章原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13]四流,指欲、有、见、无明四类烦恼。   [14]接上句名可名云云,显然应当这样读。   [15]《般若波罗蜜多心...

    麻天祥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261993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