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用懒瓒禅师的典故,劝范温“当遗外形骸,不必以病目戚戚”[51]。显然,范温也相当熟悉禅典。他师从黄庭坚,不仅学得“句法”,也学会以“法眼”去观照诗歌。《潜溪诗眼》中多处转述山谷语,可证明这一点。 ...自志,其略曰:“东坡醉墨浩琳琅,千首空余万丈光。雪里芭蕉失寒暑,眼中骐骥略玄黄。”云云。[55] 这段话有几点值得注意:第一,提出“妙观逸想”的构思理论,认为诗中的世界是诗人内在生命的展示,诗歌创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456020.html
-
波澜浩大,变化不测,如作杂剧,打猛诨入,却打猛诨出也。”[51]又据何薳《春渚纪闻》记载:“(东坡)先生在黄日,每有燕集,醉墨淋漓,不惜与人,至于营妓供侍,扇书带画,亦时有之。有李琪者,小慧而颇知书札,...关”、晦堂祖心的“触背关”都有言语道断,不入思维的特点[55],黄庭坚诗生新瘦硬的语言风格,与其精神为近。 禅家的“游戏三昧”观念引入诗歌创作,无疑造成了“以文字为戏”的泛滥。“以文字为戏”在某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756022.html
-
特别是在阐释古德公案的方法上,多有一致之处。因此,尽管黄庭坚曾声称“余旧不喜曹洞言句,常怀泾渭不同流之意”,但也最终承认洞山老人“作百衲被,岁久天寒,方知用处”[51]。曹洞禅法主张“事理俱融”,“...万人丛中一人晓。”[53]江西诗派诗人曾几(吉甫)认为这两句“此正山谷诗法也”[54]。另一江西诗派诗人李彭也在诗中说过类似的话:“十事欲言还九休。”[55]值得注意的是,“十度欲言九度休”正好用的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956023.html
-
。”[51]又《题沈君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52]黄庭坚的《题王居士所藏王友画桃杏花二首》其一:“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从此春风春雨后,...临终之偈云:“我有一间舍,父母为修盖。住来八十年,近来觉损坏。早拟移住处,事涉有憎爱。待他摧毁时,彼此无相碍。”[55]这里的比喻与前引王梵志“此身如馆舍”的诗句如出一辙,人生无常的感慨化为禅宗的无憎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30156024.html
-
缘,30 多年以后,又 用她的非凡号召力把中国佛教推向了历史上的最高峰。皇泽寺石窟的大部分 造像,也都是在唐代制作出来的。俗称“五佛窟”的第 51 窟,和俗称“大佛 洞”的第 28 窟,是这些唐代...信仰的是 伊斯兰教,但在更古的时候,它也是一个佛教国家。在首都喀布尔西北 240 公里处的巴米羊河谷的南岸,坐落着一处约有 750 所左右的石窟群,称作巴 米羊石窟。那里最令人瞩目的,是身高 55 米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32256037.html
-
依止,是不终没,是归趣,是无燋热,是无忧恼,是无忧悲苦恼,及余诸行。思惟涅槃,得定心住、正住,是名无相定。[51] 无相定是“以圣涅槃为境界”来修习的定法。有生、住、灭三相,是有为行;涅槃没有三相─...,为什么连异生亦可有“不证择灭而见灭时,即彼所见诸随眠灭”呢?是这样的,因为“世俗智”是可以缘灭的,[54]且一样可以获得择灭(*有部主张凡夫以世俗道亦可断惑,故可证得择灭)[55] ;这缘灭的范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12656274.html
-
本生》,第43品《兔菩萨好静本生》,第48品《比丘妙光本生》,第44品《普会王本生》,第49品《莲花本生》,第45品《双童本生》,第50品《好世文本生》(壁书已毁),第51品《梵施王本生》,第56品《婆罗门本生》,第52品《好寻法菩萨本生》,第57品《寂慧本生》,第53品《具慧本生》,第58品《龙王本生》,第54品《云本生》,第59品《鹧鸪本生》,第55品《镜面本生》,第60品《智能导师本生》,第...
熊文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32556338.html
-
.)受……(3a.b.c.)心……(4a.)内法……(4b.)外法……(4c.)内外法 观念住,精勤方便,正念正知,调伏世间忧悲。 是名比丘修四念处。[51] 四念处(cattaro ... 人性善、恶随缘,知、情、意或健康或病态,而修行的目的在于人格完善,人性的健全。由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等“前三觉支”互动合作之下,带动“三十七菩提分法的整体运作”[55] ,成就“究竟的善根”─...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50756394.html
-
本身是不够的,应转向讨论“认知者”本身的认知策略与意义体系,不同类型的认知者与认知策略即便是对同一认知对象都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内容,世俗知识“不真性”就产生了。此外,主客对立的认知型态[51],在僧肇...未尝无。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54],僧肇认为般若之学的重点不在心中是否无物[55],反而是应从万物的因缘生灭(不真)来思考,此外“即色宗”被僧肇批评为“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也。...
周延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75956493.html
-
之心性,昔之为客尘所染者,业集所熏者,成生死而与净心别体;今则客尘业集之熏染净心,幻现虚妄生死,而净心则为一切之实体(不一不异)。至此,真常心乃可以说‘唯心’。”[51]“‘真常唯心论’者,以空、有之...,“真常唯心论”之“真我”与佛教的诸法无我的理论是相违的,“而其自身之理论即不成立”。所以“夫立我,则同外道。无我,又坏因果。”[54] 为了解决“无我无作无受者,善恶业报亦不失”[55]这个问题...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0856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