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与自然>> 动物有情>>正文内容

卡拉麦里野生动物保护之行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21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叶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当你望着窗外的雪花悠然品位咖啡的时候,可曾知道在卡拉麦里茫茫雪原上,有那苦苦寻觅、维持生命之草的藏羚羊……



当你身着温暖的冬衣在街头漫步的时候,可曾想到在卡拉麦里的漫漫荒原里,有着饥寒交迫、久久悲鸣的野驴……



当你在钢筋水泥构筑的丛林里倾听新年钟声、畅想希望的时候,可曾会感觉到那遥远的卡拉麦里,野生动物们那绝望的眼神…….



卡拉麦里——寂静坦荡,雄浑神秘,哈萨克语中将其解释为黑色的大地是新疆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横跨准噶尔盆地,南北连接天山与阿尔泰山,东临北塔山,面积约17000多平方公里。在这片象征着死亡的荒漠里,外表看来一片沉寂,但如果你不走进它,全然不会发现,这里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数亿年前,这里曾碧波浩淼,森林连绵千里,飞鸟悠闲,野花芳香随风飘散。但随着侏罗纪末期的造山运动,这里气候恶化,干旱缺水,湖泊消亡。曾经沧海难为水,在卡拉麦里这片荒漠戈壁里,大大小小的山包起伏多变,而得宜于稀疏的植被护佑,卡拉麦里的沙丘得以固定,使得这里的野生动物有了生存的希望。

为了保护这片原始区域,1981年国家在这里建立了国家级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在这人迹罕至的天然乐园中栖息2万多只鹅喉羚、数千头野驴、盘羊等国家珍贵动物,使这里俨然成了一个野生动物的乐园。

由于每年入冬以后,西北强冷的自然气候以及降雪天气,厚厚的积雪会将牧草甚至灌木丛都深深的覆盖,使得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在雪地里奔波,在每个饲草投放点撒放饲草,而这些饲草远远无法满足成群结队饥饿的野生动物争相抢食。

卡拉麦里,我们的野生动物每天每只最少需要3公斤的草,可,草在哪里?它们用蹄子在坚硬的雪面上觅食,先是蹄子上的毛被磨掉,接着是蹄甲被冰碴划破、流血. 它们有的因为伤口致死,有的被狼群或是盗猎者轻易捕食,还有的呢,被风雪严寒冻饿而死。每年4月,野生动物只能保持最低的成活率,但,如果增加对它们的救护,成活率却高达100%

作为自由的一种象征,野马应该在荒原自在的飞驰,鹅喉羚去轻盈地划过草原,而粗犷的野驴应该去擂响亘古荒原,它们应该恣意奔跑,长啸嘶鸣,而当我们面对他们的时候,这份自由,一样会带给我们心灵无穷无尽的震撼。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境,希望我们都能无惧面对,与大自然的和谐需要我们共同去谱写。

因爱心使我们的人生精彩,因善念使我们的生活充实,为了使我们的下一代有个好的成长环境,让我们一起来关心与建设共同的家园。

环保思想从小培养,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加入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

2007年一月20日,新疆佛教界与自然动物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一同,走入卡拉麦里,汇合社会各界人士、佛教徒,行程五百余公里,完成了2007年对野生动物的第一次义务救助。

冬季的新疆,天亮的格外晚,但黑暗和寒冷无法阻挡住志愿者的脚步,9点三十分,车准点出发,卡拉麦里——我们来了!

此次行程原订80人,要完成三吨草料的投放。参与活动采取报名的方式,一部分为通过报纸报名,一部分为佛教人士,以及一部分为户外爱好者。当车队汇合时,才发现来的人远远超过了预算,8辆私家车也加入了送草的队伍,而位于乌鲁木齐之外的呼图壁及石河子市的居士们听说了此次活动或,联合包了一辆大巴连夜赶来,看着浩浩荡荡的车队,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也傻了。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爱好、不同的阅历,当太多的不同遇到一起时,很多有趣的事情开始上演。

引人注目的,是四个孩子,被他们的老师带领着,孩子们因喜爱野生动物而聚到一起,成立了普氏野马研究小组,此次就是由他们的指导老师带领,深入普氏野马腹地,进行他们的课题研究。他们说希望大家一同来保护动物,不要让动物灭绝。

孩子在介绍他们的课题。

当我听到他们说“课题”这个词的时候,听到了一种郑重,课题的研究是经常出于研究部门的词汇,从孩子的口里出来的时候,俨然有一种责任。车上的一位工程设计师说,他曾听到一个报导,我们国家会给每一个从地球上消失的动物立一块碑,希望碑不会因为人类而越竖越多。

一个户外爱好者问,到底什么是佛教,佛教如何看待生存中的不择手段,圣照师父拿种子来做比喻,进行了简短的开示。佛法浩瀚,很多人不了解什么是佛,把迷信与佛教划上的坚定的等号。在这个压力巨大的时代,许多人希望借助佛教的力量解开心中的疑虑,在这个时期,出家人格外的重要。

车行进了三个小时之后,来到了唯一的一个休息站,在这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老师介绍了卡拉麦里的野生动物,大家乘着小栖,赶快武装自己的肚子。后面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才能到达保护区。

卡拉麦里到了

开始卸草

还有两位藏地的师父,加入了给野生动物放草的行列。

此次要在两个地点投放草料,这是第一个点,藏羚羊的家。

行动起来的志愿者们。

茫茫雪原,人们投入进去,显的那么的单薄。

走的远点,再远点,把草散布出去,但这些是满足不了饥饿的野生动物们的。

第二个投放点,是蒙古野驴出没的地方,普通师父在卸草。

我们真的远远望见了它们,不过好远好远,它们胆子很小的,好象是群居动物,会在一起觅食,离开也是排着队伍,距离太远了相机照出来只是几个点。

从隔壁城市赶来的,有一些是年过半百的老居士,他们没有装备,穿着踏入雪中就能进去雪的鞋子,裤子也不是防雪的,装束和年龄都不合适此次的活动,但他们无畏惧的,依然冲到了第一线。

这个小姑娘好象才上二年级,你看看她背草的姿势,俨然一个老“江湖”。

米泉市莲池寺的照空师父,抓这张照片真不容易,师父不给照,唉!

背草的师父们。

南山圣照师父

米泉莲池寺照清师父与昌吉法幢寺普通师父。

共同成就这次活动的车队。

保护所有的动物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