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的胜概
净土法门的胜概
潘慧安
贝叶
第七期
页34-38
--------------------------------------------------------------------------------
页34
佛法为释迦世尊随众生机而开导,依众生习性而应病与药,初无所谓宗派之分。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见维摩经佛国品第一)但至后世,佛弟子各就所专长者,加以敷陈发挥,演绎承传,故有大小二乘及显教圆密,共成为十大宗门。即是:1.俱舍,2成实,3.律宗,4.法相宗,5三论宗,6.天台宗,7.华严宗,8真言宗,9.禅宗,10.净土宗等是也。净土宗为佛住世时所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为其所依的教典。这三部经,昔日,世尊在三个地点所说;于耆阇崛山说无量寿经。在王舍城说观无量寿经。于祇树给孤独园说阿弥陀经。(就是各位日常课诵的一部)至佛灭度后,约九百年间,那时有一位大菩萨叫做世亲菩萨出世,造净土往生论,赞述三经的要义,阐扬往生的法门。所以世称净土宗所依的主要肇端教典为三经一论。而其后在中国多译出四部,即: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二卷。大阿弥陀经二卷。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鼓音声三陀罗尼经一卷。总称为净土七经。至于各家论述之著作,尤不胜枚举。
净土宗在天竺的初祖,据说是普贤菩萨。在中国是从东晋的慧远大师被尊为初祖起。到现在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历代皆有大德弘宣此宗。初祖的慧远大师因闻弥天法师讲般若经,豁然大悟,游至江西名胜的庐山,遂于东林寺结白莲社。缁素大德一百二十三人,而以慧永、慧持、道生、道敬、佛陀耶舍、佛
陀跋多罗,诸法师,及居士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等十七人,与远公称为东林十八高贤。而因其结白莲社,故净土宗亦名曰莲宗。时远公倡修净业,着法性论,倡涅盘常住之说,以及沙门不敬王者论。高风绝响,居庐山三十余年,影不出山。送客以虎溪为界。其时中国隐逸名士之陶渊明,即五柳先生居栗里,常偕其友陆修静同访远公。与大师极相投契。一日三人同行,竟过虎溪之界而不觉,不禁相与大笑。遂留为「虎溪三笑」的佳话。(厦门虎溪岩有石鑴此四字,其典故,则出此。)
其后到北魏元年,天竺菩提流支来到中土,宣扬净教。当时有一位昙鸾法师,醉心仙术,途遇菩提流支,叩以速成仙道之法,支笑之,授以观无量寿经,告为成佛究竟之道。昙鸾法师遂焚弃仙经,而专修净业。魏主重之,号曰神鸾。着有往生论注及赞阿弥陀佛偈。逮至隋朝大业年间,道绰法师继起,师行持精勤,日诵佛号七万声,为化有缘道俗,讲:观无量寿经近二百遍。遐迩景从。着有安乐集二卷。及唐初贞观十五年间,有善导大师因闻道绰法师讲诵观无量寿经,遂发心绍隆念佛法门,极尽诚笃,观想行持,三十余年如一日。写阿弥陀经十余万卷,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堵。其后每称佛名,口吐光明,世称光明和尚。着有观经疏,观念法门,念佛镜,般舟赞,往生礼忏等书。当时唐高宗皇帝非常崇仰,朝野从化,于是净土法门,不惟普遍全中国,而且传及高丽、日本、安南等地,是中国净土宗传播到外国的开始后来日本净土宗竟尊昙鸾,道绰,善导,怀感,少康,为支那五祖。怀感与怀辉二位法师,同是善导大师的门下。而少康法帅却是在大师圆寂后百余年间的后起之秀。因于洛阳白马寺见有经函放光,异之,寻其出处,启视为善导大师所作的净土发愿文。所以马上到西安礼其祖堂而发心专修净土。其后承远,法照二师亦此宗之巨擘,同受唐、代宗皇帝所崇仰,礼法照为国师而遵推承
页35
远,就其开山之南岳祝圣寺封为「般舟道场」。「般舟」梵语,译曰佛立。谓已得正定正受的观想三昧定力,能于定中见十方现在诸佛在其前立之庄严道场也。可知念佛法门之如何殊胜,岂可随便玩忽。及后到五代永明延寿禅师,栖心净土,倡禅净双修之法。着有宗镜录,万善同归集等百余卷。其所作「四料简」偈语,谓:「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尤为人所传诵。
宋代以后,禅宗诸大宗匠,如长芦,天衣,圆照,大通,中峰,天如,楚石诸祖师,虽弘禅宗,亦皆兼弘净土。明代的莲池,蕅益,截流,省庵,梦东诸大师,宣扬净土,尤不遗余力。
净土宗的历代祖师,与禅宗的以心印心,衣钵相传的作风有所不同。盖自东晋远公之结莲社,但期同愿,无取师承。所以千余年来,此宗虽弘传日广,并无严格的宗派传承的系统规定。
在南宋时,四明(按:即天台宗正统之别名)石芝沙门宗晓法师着乐邦文类五卷,其中编列异代同修净业而道高德重者加以推崇,列为七祖。即是: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永明寿,省常等大师。后人又列入明,清之,莲池、蕅益、截统,省庵,彻悟(即梦东禅师)合称十二祖。近代印光大师由儒入佛,专弘净土,所著印光文钞全集,风行数十万部之多,远届海表,度人无算。故佛教界公推之为莲宗十三代祖,洵非偶然。这里,我想要特别向各位比较详细介绍的,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硕德,为莲宗第九代祖师的蕅益大师。他的俗姓锺,名际明,又曰智旭。自号八不道人。是与莲池,紫柏,憨山,同称为明末四大师。他的著作丰富,见解卓越。曾作自传,谓七岁茹素,十二岁就外传,读圣贤书,初则辟佛,至十七岁阅莲池大师自知录序,及竹窗随笔,遂不敢谤佛,取其所写辟佛文章尽焚之。二十岁,诠论语,至「天下归仁」之句,不能下笔,废寝忘餐三书夜,大悟孔颜心法。冬,丧父。阅地藏本愿经,发出世之心。二十三岁,听大佛顶经,有:「世界在空,空生大觉」。遂疑何故有此大觉,为世界张本」?问绝无措,欲求究竟,乃决意出家。尝三梦憨大师,欲礼之为师,而大师已翛然往南华之曹溪矣。(按:憨山大师名德清,为复兴曹溪道场之禅德。着有楞严通议,楞伽记及憨山大师梦游集,南华注等书。)乃从憨山大师之门人雪岭师剃度。其后遍阅律藏,究心天台,为明代重兴天台教观之硕德,但不肯为台宗子孙,尽欲破除末俗相沿的门户之见也。惟致志著述,如:大乘止观法要,唯识心要,相宗八要直解,弥陀要解,净土十要,四书蕅益解,以及梵网合注,起信裂网疏,阅藏知津,法海观澜,等法门重要著述计四十余种。大师对念佛法门的卓见,是这样说:「总其大要,须具信,愿,行,三。信则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知心外无土,土外无心。性外无佛,佛外无性。因必该果,果必彻因。愿则念念回向,心心趋往。行则无量法门,会归一致。而净土正行,尤以念佛为首」。又尝开示戒慧三学与念佛的关系,是不可有所偏废的。澫益大师针砭时病,而加以痛切的譬喻与说明,他说:「戒者佛身,律者佛行,禅佛心。教者佛语。有身行,无心语,木偶傀儡而已。有心无身语,无主孤魂而已。有语无身心,风鸣谷响而已。又有身心无语,婴孩孺子而已。有身语无心,鹦鹉百舌而已。有心语无身行,癞人卖药而已!由是观之,三宗果可分乎?然自行断不可分,化他又不必合。迦叶未尝不持戒精严,博通佛法也;以禅名。(按:大迦叶尊者,出身大富豪婆罗门之家。自皈佛后,过着苦行头陀的生活,至老不改。佛尝分半座以慰勉之。其后拈花微笑,得佛正法眼藏,是为禅宗以心传心的起原。亦即禅宗在印度传承的初祖。)阿难未尝不深证六通,严持妙戒也,以教名。(按:阿难尊者为佛最小之堂弟,童真入道,参加僧团的生活。相貌端严,富同情心。为佛侍者,称为多闻第一。佛涅盘后,大迦叶会集五百上座比丘,以结集佛之遗教,在王舍城外之毕钵罗窟内。其时由阿难诵出经藏。由优婆离诵出律藏。富楼那诵出论藏。是为经律论三藏圣典的初次结集。)优婆离未尝不广解佛法,深入禅思也,以律名。(按:优婆离尊者,出身首陀罗贱族,亦被列入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初随其母为佛陀理发,由于他非常小心谨慎,全神贯注,佛陀方便问答,竟使其由初禅连入四禅的工夫。后遇舍利弗求为引见佛陀,收为弟子,佛曰:「百川河水,同流入海;四姓出家,同一释姓」。不分贫贱而为其剃度,受具足戒。他凡事严谨,被称为戒行第一。 )又此土律师如昙无谶等,何尝不
页36
备禅教?法师如智者,荆溪,清凉等,何尝不备禅律?禅师如六祖,南岳,百丈,伪山等,何尝不备教律?末世不求其实,求其名?识短智阇,志小虑近,既乏大菩提种,又无真实为生死心,一味随波逐浪,争趋百年活计!…………」。这样的痛切淋漓尽致的评语,可见大师对佛法各宗互相融贯的见解是非常的透彻和独到。不是平常人所说得出的。这当然也是学佛人最紧要的警策语。
至于自唐宋以来的居士弘扬及专修净土者,举其著名的,如唐之柳宗元,白居易。宋之文彦博,王虚中。明之袁中郎兄弟。清之俞行敏,彭际清。及近代杨仁山居士等,不但笃信专修,而且倾其资财,设金陵刻经处,来流通教典,弘扬佛法。使佛陀慧命延续,佛学得以昌明。远至英、法、印、日亦受其惠。其功诚
不可没。以上鄙人只就记忆所及者,略为提出。而所以耍这样不厌求详加以叙述者,是要希望各位参加念佛的莲友,善友,知道历代以来,所有净土宗大德,都是有一种卓绝崇高,如霁月光风的品德,以及怀抱伟大的志愿。也是融通各宗禅教律净以至显密圆通的深义。所以是具大智慧,具大志行的第一流人物。这些法门龙象,才是我们念佛法门的模范与准则。同时也希望各位耍明白「念佛」二字,虽然很简单,但却是包罗万象的学间,具备众德的结晶体。切切不要流于庸俗般的只是用来作口头禅的念,或作为一种形式上的表征而已,那就未免失却念佛的真义了。
上面略述净土宗的概要,使我们对这一宗法门的历史发展轨迹,有一个粗枝大叶的概念。现在再谈一谈此念佛法门的几个重要点。我们先要明白:
第一、为什么要念佛?念佛的功用在那里?
第二、我们念佛的目的是什么?
第三、我们要达到所希望的目的,需要用怎样的方法才会达到?
第四、是根据什么道理,才会实现这个所想达到的目的地?
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先明了,只是糊里胡涂的混下去,执死板的念,不但自己得不着实际的受用,而且变成一种俗套,恐怕也要牵累到佛法的式微而莫由振衰以救蔽!这是非常切要的问题。用极简括的意思来解答,那就是:
第一、我们所忆念的对象,是福德具足,智慧圆满的大觉者─佛陀。佛陀是大慈,大悲,大雄,大智。所以是我们崇拜的对象。我们因此才时时刻刻来怀念他,忆念他。其所以要懃懃恳恳的忆念他,是因为他具有最高超的道德力量,最广大而平等的度生愿力,会摄受我们指导我们向光明而究竟的大道走去。
第二、我们既然明白佛陀是证悟一切宇宙人生真理的大觉者,说出各种方便法门来引度众生:由迷途转入觉路,由苦恼转入安乐,由邪恶行入正道,由黑暗获得光明。那末我们共同的目的,应该是破邪显正,弃暗投明,转迷为觉,才会由痛苦而达到真正究竟安乐的目的地。
第三、我们要达到所希望的目的地,在佛法有无量法门中,而净土法门,称为佛教之总持法门。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不论上智下愚,都可相应的得到其所真修实践的效益。依据印光大师所说,约有以下三种:
「(1)专念自佛:谓于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诸法中,以般若智照,了达一切法当体即空。深穷实相真空的妙理,以期证悟「自性弥陀」。例如禅宗的看「念佛是谁」?来参透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所以谛理最深。须仗自己戒定慧及参究观照的功力」。这是适合上根上智的行法。
「(2)专念他佛:分有三种:
一、观想:谓依十六观经作观,或专观白毫,或但观丈六八尺之佛身,或观广大法身,及俱观十六种观法。
二、观像:谓对佛形像,想佛之相好光明等。
三、持名:即一心称念阿弥陀圣号。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无念而念,念而无念。直到心佛两彰,而复相泯之时,则实相妙理,觌体显露。所以法虽不同,但皆须具有真信切愿,方可与佛感应道交」之理则一。这是适合一般人的选择与行法。至于:
「(3)兼念自他佛:即是禅净双修之法」。是以禅定观照的助力,来加速念佛工夫,达到一心不乱的精纯境界。
第四、我们要进一步来推究何以应用这些方法,会达到所希望
页37
的目的地?如果是毫无根据,那末,岂不是白费工夫?简单来说,不论任何方法,总有其重要点,俗语云:擒贼先擒王,追其起原:总说一句,只有一个「心」字。经云:「心净则国土净」。又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再引一段:「正法念处经」的几句偈语,来说明:
「心能造作一切业,由心故有一切果。
如是种种诸心行,能得种种诸果报。
心为一切巧画师,能于三界起众行,
为心所使遍诸趣,处处受生无穷已」。
又云:
「心为系缚解脱本,是故说心为第一。
为善则能得解脱,造恶不善则被缚。
如是心意使众生,流转行于三界海。
愚痴爱结自在故,心使众生流转行,
不能到彼涅盘城,如生盲人失正路」。
可见心为迷悟的转折点,心为解脱或自缚的大关键。念佛如果不知破除妄念,制止妄心,那便与佛不能感应道交。如果一会儿念佛,一会儿又鼓唇弄舌,搬挑是非,制造口业,那末只有「念佛」之名,而实是背佛之行。所以无论展读大小秉经论,都是劝人要勤修戒定慧,来息灭贪瞋痴。因为先能扑灭贪瞋痴三毒的逞狂,才会断除一切烦恼执障。才是入道之门,立德之本。所以印光大师又说:「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愿行为往生之前导。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非信何由发愿?非愿何由起行?非持行妙行,何由证所信而满所愿?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信愿之深处。信愿行如鼎足三,缺一则蹶。若不注重信愿,唯欲持至一心,纵会得一心,亦难了生脱死。何以故?以烦惑未断尽,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愿既无,亦不能使佛力了生死」。可知如无真信切愿,而徒泛泛行持,也依旧在三界海中流浪生死:何况又有几人能如大师所云:「持至一心」的精勤呢?可惜一般末俗之人,只重形式,不求实际,只逐音声,不问义理。甚至连诚敬的态度,端正的威仪,以及集体的规则秩序,亦皆被置脑后,如何配得称为念佛的净侣?所谓真信,即是要有正确的认识与信仰。才会有净信净行来做净土的正因。所以正信当然与迷信有别,当然不可乱信邪魔鬼怪。依此真的信心,所发出的志愿,以及所行方向,也才不会偏差而误入歧途。所以树立正信,发大志愿,宾践胜行,为念佛法门的三大纲要。依此而以桓常久远,勇猛无畏的精神,从事净修;便如菩提心灯,破除众生无明阇室。发起光明,普照一切。例如各位在念佛后所礼颂的三皈依发愿文,若能思维其义,奋勉三业,发广大利人之心,便与菩提心相契。总而言之,念佛贵在意识,不诚则无物。这是第一首要的。
但为什么依此方法可以达到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呢?我再引述太虚大师在一篇:「由三种所依显念佛胜义」的遗着中,有很精辟的解析,扼要的提出来加以说明。
「(1)真如──为迷悟所依。真如即「一真法界」。心经云:「诸法空相」。法华经云:「诸法实相」。迷此真如法性,沦为凡夫。悟此法性,即成圣者。而迷悟的出登点是在人道。由人道而上天道,乃至声闻辟支,都是从迷入悟,再推而上之,由菩萨至佛,亦可谓从悟入悟。若由人道而下之,即是从悟入迷。至于三途辗转,那就是从迷入迷了」。这是说明依实相念佛的方法,是可证入悟的境界,超入悟的果地。
「(2)藏识──为因果所依。藏识含一切善恶诸法的种子,为一切诸法生长的根本。由种子藏识的因,变成现行诸识的果,复由现行转识的因,熏成种子藏识的果。因因果果,果果因因,互相辗转,是亲因缘。故谈真正彻底的因果,即在于此」。这是说明以善行来净化身心,为净土的正因,及时时念佛的熏修,而可以转识成智的原理。
「(3)意根──为染净所依。不净之法谓之染,即我,法二执及烦恼,所知二障,所蔽染之诸法。反之破二执,断二障,由摩诃般若大智慧所显所成之诸法,谓之日净。染净之总枢,即在第七之染污意根。由意根之染污,使余识不能清净。即起清净之法,亦被其染污而不纯净。须转染污意根,成本等性智之清净意根,方成为清净般若之智慧。伏断执障,破除烦恼。……可知众生病源,在于染污意根,二执二障所宅故」。这所以说明戒定慧
页38
三无漏学的实践净行,来助成念佛伏断染污意根所潜伏的二执二障,以显现平等性智的清净意根。盖戒乃制止一切染污之继续产生,定为澄静一切意根的清净,而后才会使般若大智朗然开豁,并不是可以侥幸而致的。
从上面几个观点来看,即可证明果真会依照经义及诸大善知识所指导的途径去行,那末「西方圣境,昭示目前」,是有其确切的论据而毫无疑问的。
关于所提的第三点:「念佛与禅定及持明的关系」,这一个问题,上文多已提过。其实三位亦可称一体,可以互相融会而贯通。因为禅定就是对治妄心,克除妄想,即是以定力来助念佛的净境。禅定的观照与持明的观想,(持明又名持咒)都是对念佛有同样的功用。不过方法有所不同,禅定的工夫,是靠自力的参究,直至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如如不动,悟自心性。了彻诸法实相的本体,不受外境外缘之所影响与羁绊,而能洞达一切,自在无碍。而持咒,却是全仗佛菩萨的圆满功德力来加持行者。以「果地觉」来作为我们「因地行者」的增上助缘。不过持咒,咒即佛之真言,又名陀罗尼。蕴藏着诸佛秘密法义。行者必须先了解其中妙谛,才不致产生执着。又切不可存有贪念侥幸之想,未立福慧善行之基,便妄想神通奇幻之巧,难免不为魔障所乘,那就追悔莫及了!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现在就涉猎所及,以及过去听过善知识所说的来探讨。就我的记忆;例如以我们日常时时念诵的观世音菩萨六字大明神咒;来加以约略的叙述,愿我们由于理会其中妙义,身心更获自在。六字大明神咒,是:「唵嘛呢叺▓[口*尔]吽」。全文甚长,即称为观音灵感真言。根据经典所云,此六字大明,是观音菩萨微妙本心。持诵之人,七代种族,皆得解脱。自然具六波罗密圆满功德,无尽辩才,清净智聚。口中所出之气,触他人身,就会离诸瞋毒,即是化烦恼为清凉。不过持诵之人,亦绝对不可马马虎虎,应该依法奉行,就这六字的含义,复述于下:
第一、「唵」字,譬如春雷震动,大地万类昭苏,犹如梦觉。这是要来引发我们本觉的觉性,有一种警觉,猛醒,及启迪开悟的意义。又云:「唵」字具含无量法门,法法亘融,是一切真言之母。一切如来皆因观想这字而得成佛。又大悲咒内第七句的「唵」字,是说诸鬼神合掌听诵真言。所以诸位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在念佛时就应该肃静而生诚敬之心了。
第二、「嘛呢」,译为摩尼心珠,遍体明彻,光光交互,照见法界,光明无碍。象征圆融智慧诸法悉皆通达,事理圆融无碍,而心地正大光明。
第三、「叺▓[口*尔]」,译为莲华。好比莲华的清净,行者虽然处身五浊恶世,而不为俗恶的过患所染污,保持清净而自在。如周敦颐说莲一文,所云「中通外直,不蔓不支,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样的庄严清丽,卓立不凡。含有敦品励行的积极的意义。
第四、吽字,简言是疾速成就,凡所立的大愿,所行的善事,这是正当的愿求,皆获疾速成就。以上不过是简单的解释,如果依照密宗经典所说,谓每一真言梵字,都含有无量义。
由此,就足以证明我们不论是持咒或念佛,或禅净双修,必须研明其理,才会解行相应,才不致仅重形式而失却其最重要的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