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台湾佛教>>正文内容

台湾的“岩仔”与观音信仰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林美容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台湾的“岩仔”与观音信仰

林美容
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员
台湾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996.12 出版)
页177-193


--------------------------------------------------------------------------------

  一九九四年一月起,我开始致力于“岩仔”的调查研究工作,迄
今为止, 已经发表了两篇关于“岩仔”的文章(林美容 1995a,
1995b )。连同我自一九九一年开始的有关斋堂的整理研究工作所发
表的两篇文章(林美容、祖运辉 1992,林美容 1995c ),已明显地
呈现出我对台湾民间佛教之探索的意图。在这两项研究里,无论“岩
仔”或斋堂,观音都是被崇奉的主要对象。不过,本文仅阐述“岩仔
”里头的观音信仰的实况。

一、什么是岩仔?

   ( 一 ) 岩即山寺:《彰化县志》记载:“闽省漳泉南人,谓寺
曰岩”。可见岩是闽南人流布区特殊的用词,用来指称寺。但是仍有
许多寺不称为岩,闽南地区如此,台湾也是如此。到底岩与寺的差别
在哪里呢?同志<祀典志>云“闽人呼山寺曰岩”,显然岩是指靠山
的佛寺或寺院而言。

  “岩”漳州音为 giam, 泉州音为 gum,原意为山壁内凹而形成
的天然蔽阴之处。嘉义县竹崎乡香光寺悟因法师称,岩是山头之意,
岩仔即是山寺。现今很多称为岩的寺庙,多数靠山,或在山脚下,或
在山腰,或在山顶。例如八卦山脉有“三岩二寺”,传闻清朝嘉庆君
曾经前往游历过。虽然岩与寺并提,岩却又不同于寺。“三岩”是指
彰化县社头清水岩、白沙坑虎山岩、溪头碧山岩。中部地区又有“五
岩”的说法,即上述的三岩,加上南投县竹山德山岩及云林县斗六湖
山岩。五岩均倚山,除湖山岩之外,其余四岩皆位于八卦山脉。中央
山脉(当地人称台湾山脉)亦有三岩,即半天岩(嘉义县番路乡)、


178页


火山岩(台南县白河镇关仔岭大仙寺)、赤山岩(屏东县新园乡)。
台湾南部有所谓的“埔头岩”,即指出岩与山埔的特殊关系。
  岩既与山有关,岩寺之名常含括山之名,虽然那不一定是山的真
正名称,但号称某山,则已显示岩与山相互依倚的关系。例如基隆市
泰山岩、景山岩,台北县福山岩(三峡与汐止各一)、岐山岩、青山
岩、湖山岩、顶泰山岩、下泰山岩、金山岩,台北市碧山岩、芝山岩
、猴山岩、桃园县福山岩、寿山岩、泰山岩,台中县鼎山岩,台中市
楞山岩,彰化县茗山岩、虎山岩、碧山岩、南投县明山岩、德山岩、
福山岩,云林县湖山岩,嘉义县龙山岩(大林、竹崎各一)、碧山岩
、玉山岩、金山岩、慧山岩,台南县金山岩,高雄县大岗山岩,屏东
县高山岩,赤山岩,宜兰县南山岩、龙山岩等,台湾共有 37 座名为
“岩”的寺庙,名称中含有“山”之名。有时岩名冠以山名,有时衍
成俗称某山岩,原来之岩名逐渐不传,其例如下:普化山广承岩,大
香山慈音岩、新宜山西云岩(龟山岩)、大慈山翠壁岩、姑莲山卢文
岩、赤山龙湖岩(赤山岩)、火山大仙岩(火山岩)、观音山翠屏岩
(观音山岩)等。以上种种,俱显示岩与山的密切关系。
  岩近山,有山之处必有水,有山有水必然风景秀丽,因此“岩仔
”所在名山胜水环绕,常常成为香客进香、游客观光的据点。台湾很
多“岩仔”自古就是名胜古迹所在,风景幽美,名闻遐迩。其前后左
右,或亭或阁,山岩水洞,修竹密林,诗人墨客、士绅官民常往游历
,兴则题诗为文,留下笔墨文章。像白沙坑虎山岩“虎岩听竹”、社
头清水岩“清水春光”、溪头碧山岩“碧山曙色”,是清朝彰化县八
景之一;大岗山岩“岗山树色”、翠屏岩“翠屏夕照”则是清朝凤山
县八景之一。此外,新竹灵隐岩位于青草湖风景区,台南县关仔岭风
景区有火山岩,含新岩碧云寺和旧岩大仙寺(大仙岩)。如此风光秀
色是吸引我研究“岩仔”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岩仔”的观光人类学
研究应该也是大有可为。
  最初或专称山寺为岩,然而相沿成习,不在山者,亦统称为岩。
有些则是因袭祖庙之名而称为岩。特别是拜观音或清水祖师之寺庙,
常称为岩,例如万华清水岩、台北宝藏岩、梅山乡金山岩等,并不靠
山,亦称为岩。然而,台湾多山,综观诸岩,不在山者毕竟是少数。


179页


   ( 二 ) 岩与寺通而不同:岩既与寺有关,其岩名有时附以寺名
,而连称之,如寿山岩观音寺、半天岩紫云寺、打鼓岩元亨寺等。而
有很多岩由出家人住持管理之后,往往将岩名改为寺名,例如中和慈
云岩改为接云寺,艋舺慈云岩改为慈云寺,宝藏岩改为宝藏寺,五股
西云岩改为西云禅寺,龟山寿山岩改为观音寺,大甲鼎山岩改为金华
寺,雾峰青桐岩改为灵山寺,竹山德山岩改为德山寺,名间明山岩改
为灵山寺,斗六湖山岩改为湖山寺,大林龙山岩改为普陀寺,竹崎玉
山岩改为香光寺,关仔岭大仙岩改为大仙寺,关仔岭新岩改为碧云寺
,阿莲大岗山岩改为超峰寺,大社翠屏岩改为大觉寺,鼓山打鼓岩改
为元亨寺,屏东赤山岩改为天福寺。或将原来岩名附以“寺”字,例
如五股西云岩寺、清水清云岩寺、芬园碧山岩寺、社头清水岩寺。
  刘枝万谓,台湾佛寺规模不及大陆丛林,少有山门、大雄宝殿、
圆通宝殿、禅堂、斋堂、方丈、客殿、库堂、钟楼、鼓楼等结构具备
齐全者,其号称“某岩”(刘枝万 1963:48 )。 此虽为三十年前之
旧语,观诸今日台湾如大陆丛林之规模的佛寺,已经不可胜数。不过
,岩较寺规模小的说法,在田野调查时常听闻。
 岩多翘脊,寺则不同。这是访问竹崎县玉山岩香光寺时,住寺的
尼师指出的说法,她们说原有的玉山岩像神庙一样有翘脊,实不合佛
制。这反映出佛教的出家人心目中的寺,是不能翘脊的。
岩不可有纳骨塔,寺则无妨。这是访问番路乡半天岩时,管理的
在家人指出的说法,他们说前任住持的尼师,在岩前建纳骨塔,污染
了神圣居住之地,因为没有人会在神庙所在建纳骨塔的。这反映出来
一般人心目中的神庙不能有纳骨塔,当然这是指正神的庙而言,阴庙
除外。
 在竹山镇瑞德岩访问时,听到寺比岩大,岩又大于宫的说法。不
过,这是指规模大小,还是指神格高低,则难以定说。况且寺有大寺
小寺,岩有大岩小岩,庙有大庙小庙,难以定评。客观而言,岩据山
而建,空间较宽阔,较不为附近民宅所限囿,建筑规模比较大,而神
庙多在庄社之中,发展空间有限,故而规模较小。 
(三)岩介乎寺与庙之间,而偏向庙:由上述可知,岩实为介于佛
寺与神庙之间的寺庙,它与以出家人为主体的丛林佛教之寺院大异其


180页


趣,但与护佑地方庄众的神庙又有所不同,它藉著普度有情的观音信
仰,来护佑更广大的众生,它揭示了佛教的民间化,使佛教的观音信
仰被纳入民间信仰地域群体祭祀的范畴。它并不是介于寺与庙之间的
中间点,而是大幅的偏向庙这边的性质,前面所言翘脊、无纳体塔,
说穿了并不是岩与寺的差别,而是神庙与佛寺的对照差别。现在将寺
、庙与岩的参考照关系列表于下:


    寺        岩       庙
 ─────────────────────────────
  修身、修行   修行庙/香火庙   香火庙
  纳骨塔       有/无     不可有纳骨塔
  寺大于岩      岩大于宫
  无翘脊       多翘脊     翘脊


  (四)岩仔与岩的差别:有一天我到嘉义县梅山乡的金山岩访问的
时候,我问受访者为什么这间庙取名为岩,居民是否称此庙为岩仔?
他说命名的由来是因为金山岩从邻近半天岩分香,故亦取名为岩,但
金山岩不是“岩仔”,居民称的“岩仔”是指有名的半天岩而言。自
此我方才明白,“岩仔”并不是指所有名为岩的寺庙,而是其中较大
较有名者,才被呼为“岩仔”。台语词汇的尾音加“仔”,一般而言
,指涉的意义范围较小,意义较低微,例如“阿姑”变成“小姑仔”
。“岩仔”比“岩”大,显然是一个反例,但绝不是孤例,由于两者
的差别,我才注意到原来“街仔”比“街”要大,我的家乡草屯镇自
古至今称为街者,有北投街、新庄街、草屯街、南埔街、土城街、双
冬街,但现在全镇居民呼为“街仔”者,仅指其中最大的草屯街而言

  依此而言,台湾各地被当地居民呼为“岩仔”的寺庙,比较确定
的有台北县三峡长福岩、泰山顶岩仔与下岩仔,彰化县溪头碧山岩、
社头清水岩,南投县竹山德山岩,嘉义县番路半天岩,台南县关仔岭
大仙岩,高雄县林园清水岩,高雄市鼓山打鼓岩,屏东县新园赤山岩
等。这些“岩仔”历史悠久,而且远近驰名。但是本文所论并不仅限

181页


于这个狭义的“岩仔”,因为“岩”与“岩仔”两者之间,有不少相
同之处,特别是在本文所要针对的观音仰这点上。

二、“岩仔”所祀的观音

  有谓,拜观音佛祖之寺称为“岩”。这种说法的产生乃是基于民
众所熟知的“岩”,大都是以观音为主神,这是一种受囿于民众经验
的说词。称为“岩”的虽然大多数是以观音为主祀对象,也有些主祀
清水祖师,少数奉祀孚佑帝君,更有非常少数的“岩”奉祀神农大帝
、开漳圣王、法主公、妈祖等。往昔“岩仔”最常主祀观音,但是受
正统佛教影响,也有不少后来改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尊。
  台湾主祀观音之寺宇,称为寺、宫、亭、阁、堂、坛、庵、岩者
,皆有之。凡一地主要的观音庙常被称为“亭”,如清水紫云岩当地
人称为观音亭,又如彰化观音亭、内门观音亭、南投观音亭、潭子潭
水亭等,则直接以亭为名。似乎名为“亭”之观音庙多在街市之中,
此与偏向靠山的“岩”,有所对照。
  根据民国七十年底向政府登记有案的寺庙统计资料, 观音庙有
572 座,比妈祖庙 514 座还要多(仇德哉 1983 )。 可见观音信仰
在台湾民间颇受崇祀,但相关的研究却比不过妈祖研究,其原因恐怕
与一般人,甚至学界人士,均将观音归属于佛教有关,而台湾的佛教
研究大部份偏向佛教义理方面的研究,对信仰的实践之探究较少。研
究民间信仰的学者亦被这不十分恰当的佛教归属所影响,不太注意观
音信仰的研究。

  如果不是因为“岩仔”的研究,我亦无从开始对台湾观音信仰的
注意。为了讨论方便,先将整理文献与调查所得,确定主祀观音的“
岩仔”共 71 座列表如下:


表一 主祀观音的岩仔

名 称     性 质    所 在     主 神   创 建   修 建   别 名   山 名
────────────────────────────────────────────────────
仙洞岩            基隆市仁安里  观音佛祖 同治13年  明治33年  仙洞
紫竹岩    基隆市正船里  释迦观音 民国43年

#小依=慈云岩   13庄     板桥市西门街  观音佛祖 咸丰年间  接云寺
大香山慈音岩         新店市秀水路  观音大士
青山岩            新店市柴埕里  观音佛祖
慈云岩            中和市锦和村  观音佛祖 乾隆年间 咸丰6年
湖山岩            中和市内南里  观音佛祖
清山岩            土城乡清化村  观音佛祖
西龙岩            八里乡大崁村  观音佛祖 嘉庆10年
西云岩(龟山岩)村庙─佛寺  五股乡成州村  观音佛祖 乾隆33年 嘉庆16年  西云禅寺  观音山
内岩      村庙     五股乡观音村  观音佛祖 乾隆4年 明治42年  凌云寺   观音山
西灵岩     村庙/齌堂  贡寮乡和美村  观音佛祖 嘉庆15年 同治1年
观音岩            平溪乡平溪村  观音佛祖
大悲岩            平溪乡十分街
圆通岩         中山北路四段  观音佛祖 民国48年
芝山岩 公庙     士林区芝山里  观音佛祖 乾隆51年    惠济宫
慈云岩        艋舺街竹巷尾  观音佛祖 同治4年    慈云寺
宝藏岩 文山区    罗斯福路    观音佛祖 乾隆56年 道光23年 宝藏寺
清泉岩 复兴乡三民村  观音佛祖
石云岩 龟山乡兔坑村  观音释迦 大正12年
寿山岩 联庄     龟山乡岭顶村  观音佛祖 乾隆17年 嘉庆2年   观音寺
狮岩洞    新竹县狮头山顶 如来观音 光绪18年
灵隐岩    新竹市柴桥里  观音佛祖 大正13年
紫云岩 53庄     清水镇鳌峰里  观音佛祖 乾隆15年 大正6年
南海岩 角头庙    清水镇中兴里  观音佛祖 光绪19年 民国35年 观音妈坛
婉水岩     清水镇西势寮  观音佛祖 光绪19年
芦文岩 私庙 沙鹿镇烙泉里  观音佛祖 三四十年前 大肚山
鼎山岩 斋堂─佛寺 大甲镇顶山脚  释迦佛祖 光绪13年 民国44年 金华寺
青桐岩 佛寺 雾峰乡青桐林  观音佛祖 明治29年 八卦山
楞山岩 庄庙 北屯区 仔里  观音佛祖 民国42年
修水岩 村庙 彰化市南兴里  观音佛祖 光绪10年 八卦山
涌泉岩 村庙 员林镇湖水里  观音佛祖               顶庵    八卦山
隬陀岩 家庭佛堂   员林镇出水里  观音佛祖 昭和11年 八卦山
德安岩 村庙 田中镇东源里  观音佛祖   八卦山
虎山岩 村庙 花坛乡岩竹村  观音佛祖 乾隆13年 八卦山
敬竹岩 字姓庙    花坛乡三春村  观音佛祖 民国67年
清水岩 72庄     社头乡清水村  观音佛祖 乾隆10年 嘉庆24年  清水岩寺 八卦山
泰安岩 村庙     社头乡广兴村  观音佛祖 道光14年 道光21年    八卦山
碧山岩 佛寺     芬园乡溪头村  观音佛祖 乾隆17年 碧山岩寺  八卦山
瑞德岩 村庙     竹山镇瑞竹里  观音佛祖  青龙山
重兴岩 联庄庙    竹山镇鲤鱼里  观音佛祖 道光15年 鲤鱼尾岩 松柏仑
德山岩 联庄庙    竹山镇德兴里  观音佛祖 道光13年 德山岩寺
福山岩 竹山镇秀林里  观音
湖山岩 佛寺 斗六镇湖山里  观音佛祖 雍正3年 大正 7年  湖山岩寺


183页

名  称     性 质     所 在     主 神   创 建    修 建  别 名   山 名
─────────────────────────────────────────────────────────
奉天岩     村庙     竹崎乡缎 村  观音佛祖  光绪20年 昭和6年   红南坑庙  中央山脉
碧山岩 村庙 竹崎乡紫云村  观音佛祖  同治15年    新兴岩
镇安岩 字姓庙    竹崎乡和平村  观音佛祖  民国39年        佛祖庙
龙山岩 竹崎乡龙山村  观音神农  嘉庆22年 明治41年 
玉山岩 13庄─佛寺  竹崎乡内埔村  观音    光绪1年 香光寺   中央山脉
凌云岩 竹崎乡文峰村  观音
金山岩 村庙     梅山乡大南村  观音佛祖  道光7年 大正3年  观音妈庙
慧山岩 村庙 梅山乡碧湖村  观音佛祖  民国52年 民国82年
泰兴岩 村庙 梅山乡太兴村  观音佛祖  乾隆32年 明治38年  太兴岩
半天岩 大庙   番路乡民和村  观音佛祖  康熙21年 乾隆29年  紫云寺   中央山脉

新岩      东山乡公庙  白河镇仙草里  观音佛祖  嘉庆13年  碧云寺
大仙岩(旧岩) 白河镇公庙  白河镇仙草里  观音佛祖  康熙40年 乾隆12年  大仙寺
龙湖岩 区域庙    六甲乡赤山村  观音佛祖  永历19年 乾隆3年  赤山岩
佛山观音岩   一贯道    柳营乡麻埔   观音佛祖  民国67年             佛山
善德岩      仁德乡仁德村  佛祖
龙船岩      龙崎乡龙船村  观音佛祖  清代
岗山岩(新岩) 36庄     阿莲乡岗山村  观音佛祖  乾隆28年 光绪6年 超峰寺   大岗山
旧岩仔      田寮乡南安村  观音佛祖  乾隆元年       朝元寺
翠屏岩     13庄     大社乡神农村  观音佛祖  康熙30年   大觉寺   观音山
清水岩     24庄      林园乡潭头村  观音佛祖  道光14年 光绪14年 清水寺
慈善岩            杉林乡上平村  观音佛祖
打鼓岩     鼓山区─佛寺 高雄市鼓山区  观音佛祖  乾隆8年 大正7年 元亨寺   鼓山
龙泉岩            恒春镇惩西里  观音佛祖  大正10年
赤山岩     新园万丹公庙 新园乡田洋村  释迦观音  永历年间       天福寺   鲤鱼山
翠屏岩            高树乡泰山村  观音佛祖
龙山岩            头城镇大里里  观音佛祖  光绪15年
灵岩洞            长滨乡    观音

  台湾的观音常被称为观音佛祖、观音菩萨、观音妈、观音大士、
观世音等,亦有所谓的千手千眼观音(简称千手观音)或南海观音。
因为被称为观音佛祖,有时便简称为佛祖,如果不察,还以为是拜释
迦牟尼佛。又因为被称为观音妈,形象女性化,变成和妈祖一样,也
有分身,其分身也常被称为大妈、二妈、三妈。

  最有意思的一则关于分身的说法,是在嘉义县竹崎乡碧山岩采访
到的。碧山岩以前叫新兴岩,其主神观音是由番路乡半天岩分香而来
。最早是有三兄弟共祀三尊观音,之后大哥分得大妈(即普贤真人)
,二哥分得二妈,三弟分得三妈(即九莲菩萨),大妈即半天岩观音
,属道身,二妈为玉山岩观音,属佛身,三妈即为新兴岩观音,

184页

属道体佛身。这一句“道体佛身”,可说是对“岩仔”的观音之性质
最贴切的形容。而所谓“半天岩观音属道身,玉山岩观音属佛身”的
说词,也贴切的诠释了原来同为地方公庙的半天岩与玉山岩(详见下
节),因为后者由出家尼师成功地继续接管,而前者却在出家尼师住
持管理三、四十年之后,由地方人士收回管理权。对于本身只是村庙
性质的新兴岩而言,能将自己与十三庄共有的玉山岩及番路乡共有的
半天岩相提并论,也不无抬高身价、锦上添花的作用。
  然而,同样是三尊观音妈的说法,在半天岩所听到的却有所差异
。半天岩自称其观音为三妈,是“正佛骨”,而大妈在屏东赤山岩,
二妈在关仔岭火山岩(即大仙寺),三者为中央山脉的三大岩。用“
正佛骨”的说词,以己为尊,其实也显示民间信仰体系,对于圣(儒
教)、神(民间信仰)、仙(道教)、佛(佛教)之位阶关系的看待

  嘉义县梅山乡慧山岩也有三尊观音妈,村里如果有特别的事情才
请大妈处理,平常是由二妈及三妈出去办事(让信徒请观音到家里去
的意思),对医病很有灵验。
  台湾的观音基本上有两个形象,一是佛教化的形象,一是民间化
的形象。简单的说,前一种是佛教系统里的观音,被当作佛菩萨,后
一种是民间信仰系统里的观音,被当作神明。一般正信的佛教寺院,
根本没有主神的观念,但是大部份的“岩仔”和神庙没有什么差别,
均有主神,而观音便是“岩仔”的主祀对象。这种像神庙一样的“岩
仔”,其主神观音当然是民间化的形象。但是因为有些“岩仔”逐渐
佛教化,其观音形象也就跟著佛教化。因此,目前在“岩仔”所看到
的观音,佛教化的形象与民间化的形象,两者均有,但仍以民间化的
形象居多。
  佛教化的观音没有性别的显示,和一般的佛像一样,常是双眼半
闭,两耳垂肩,袒胸,著宽衣,趺坐,手持争瓶或柳枝,或打手印,
以大尊金色雕刻的形象呈现。至于民间化的观音,则有明显的女性化
形象,通常是粉红面或金面。不过,我也见过黑面的观音,如嘉义县
竹崎乡碧山岩的观音,因以前的神像只能用黑漆,故为黑面。衪头戴
五佛弥陀冠,左手持甘露水,右手持杨柳枝。民间化的观音常梳髻如
夫人头,有些仍然佛式宽衣,有些则已凤冠霞帔,有些仍然盘足趺坐

185页

莲座,有些则莲座已不明显,如一般神像坐像。手中所持仍然是净瓶
,或柳枝,或经书,或是打手印,不过大体上眼目已稍开大。
 “岩仔”所祀的观音一般有三个庆典日,即农历二月十九日诞辰
,六月十九日得道(一说是披剃日),九月十九日出家(一说是正位
日),有些甚且增加十一月十九日为庆典日。
 “岩仔”所祀的观音常配祀善才、良女,壁上也常雕刻十八罗汉
奉祀。倾向佛教式的观音则祀韦驮、伽蓝于其左右,除观音之外,也
常发现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地藏菩萨、弥勒佛之塑像供奉于殿中
。但是大部份的“岩仔”和一般神庙一样,常副祀各种神明,如注生
娘娘、土地公,这也是任何其他神庙在主祀神之外最常副祀的神明。
妈祖、玄天上帝、开漳圣王、王爷、五谷王、三界公、关圣帝君、文
昌帝君、清水祖师、太子爷等,也常副祀于观音之岩庙。
 因为在大部份的“岩仔”当中,观音被当作神明来祭祀,所以祭
品荤素皆有,有些以前甚至全是用荤的。近年来佛教徒日多,学佛的
风气日盛,加上现在的人营养过剩,不喜欢吃太多鱼鱼肉肉,改用素
的祭品的情况也就日益普遍。
 台湾很多有名的“岩仔”常常前殿奉观音,后殿为大雄宝殿。平
常的时候,信徒或卜杯或求签,或烧金纸,或安太岁、安光明灯,或
添油香,一如神庙。例行祭典,如千秋祭典,如中元普渡,如巡境,
如进香,与其他神庙亦少有差别。每逢周末假日或观音诞辰,前殿锣
鼓喧天,阵头来来去去,后殿却仍然一派肃穆,信徒著海青,参加法
会,诵经念佛,与前殿大异其趣。前殿中的观音,于此显现衪民间化
的本色,对于一般俗众,观音之大慈大悲与救苦救难的形象,似乎没
这样加以民间化,反而不够贴切。

三、观音信仰的地域化

 表一所列的主祀观音的“岩仔”,其实有各异的性质,大部份是
地方公庙,有些则是佛寺,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另外,有些是家庭佛
堂,有些是字姓庙,有些则是私庙。因为调查尚未全部完成,以下仅
陈述其中资料较详尽者。

  ( 一 ) 村庙: 主祀观音而又属于村庙性质的“岩仔”计有 16
座:台

186 页

北县五股乡西云岩,俗称龟山岩,原为洲仔之村庙,现已与村庄无关
,由出家人住持管理;五股乡凌云寺,一称内岩,内岩亦为地名,属
观音村的一部份;贡寮乡西灵岩,辖和美村蚊仔坑;台北市士林芝山
岩,辖芝山里;台中市北屯楞山岩,辖□仔;彰化市湳尾的修水岩,
辖南兴里与南美里;彰化县员林镇涌泉岩,为湖水坑公庙,地位仅次
于村庙开林寺,开林寺居民称为下庵,涌泉岩称为顶庵;田中镇内湾
德安岩,辖东源里、碧峰里与香山里的一部分:花坛乡白沙坑虎山岩
,以前为花坛乡公有,现仅辖岩竹村;社头乡泰安岩,辖广兴村的芋
寮与张厝庄;南投县竹山镇瑞德岩,辖瑞竹里;嘉义县竹崎乡奉天岩
,为缎繻村红南坑的公庙,俗称红南坑庙;竹崎乡田洋碧山岩,辖田
洋(紫云村全部)与鹿满产(鹿满村第八、九邻);梅金乡金山岩,
辖大南村南势坑;梅山乡奉兴岩,辖太兴村犁园寮;梅山乡慧山岩,
辖碧湖村屈尺岭。

   ( 二 ) 联庄庙:主祀观音而属于联庄庙性质的“岩仔”计有 6
座: 台北县板桥市慈云岩, 辖板桥漳州籍 13 庄(林衡道、郭嘉雄
1977:26 );桃园县龟山乡寿山岩,辖五大庄,即塔寮境、旧路坑、
枫树坑、兔仔坑(含社后坑)、新路坑(卓克华 1992:33 ); 南投
县竹山镇德山岩,辖车店仔、柯仔坑、中崎、和溪厝、枋寮仔、冷水
坑及桃仔园;竹山镇鲤鱼尾重兴岩,辖鲤鱼尾、劳水坑、桶头、田子
、山坪顶、福兴(刘枝万 1961:54,庄英章 1977:152 );嘉义县竹
崎乡玉山岩,辖 13 庄,包含白杞寮、山仔顶、黄心寮、旧猪灶、顶
埔、菜公坑、旧社、内埔、溪州、圳头王厝、双连井仔、软欧、崁脚
、新寮坑、竹头尾、桃仔斜、泉州厝、树林、学仔、芋仔岭、井仔头
、忠心仑、后山笼仔、田仔坑、土豆寮、顶坪、无底潭、下坪、番仔
路科、赖厝、塘下寮,大抵在竹崎乡内 ( 池永歆 1996) ;高雄县大
社乡翠屏岩,辖 13 庄,包含大社乡神农村、翠屏村、三奶村、观音
村、中里村及仁武、后庄、楠梓、大社等。
   ( 三 ) 大庙: 主祀观音而属于乡镇性大庙的“岩仔”计有 5
座:台北市福和桥下宝藏岩,旧为文山地区之公庙;嘉义县番路乡半
天岩,辖番路乡全部;台南县白河镇旧岩大仙寺,辖白河镇 24 里及
嘉义县中埔乡深坑村与三层村(涂顺从 1994:100 );关仔岭火山新
岩碧云寺,辖东山乡全部及白河镇一部份共 19 村里(台南县政府民
政局

187 页

1987:153 );及高雄市鼓山区打鼓岩,辖鼓山区全部。
   ( 四 ) 区域庙:主祀观音而属于超乡镇性的区域庙的“岩仔”
计有 6 座: 彰化县社头乡清水岩以前的祭祀范围在武东、武西堡共
72 庄, 范围含盖社头乡、员林镇、永靖乡、田尾乡、埔心乡,与枋
桥头天门宫同,不过现在仅由邻近的山湖村、清水村与埤斗村共祀;
台中县清水镇紫云岩辖 53 庄;台南县六甲乡赤山龙湖岩辖官田乡、
六甲乡 23 堡头(台南县政府民政局 1987: 150-151, 涂顺从
1994:136 ); 高雄县阿莲乡大岗山岩辖 36 庄,范围含盖阿莲乡与
冈山镇的一部分:林园乡清水岩辖二十四保,范围含盖林园乡全部及
大寮乡的义仁、昭明、新庄三村;屏东县新园乡赤山岩是新园乡与万
丹乡的公庙。
   ( 五 ) 佛寺: 主祀观音而属于佛教寺院的“岩仔”计有 7 座
:台北县五股乡西云岩,今名西云禅寺;台中县大甲镇鼎山岩,今名
金华寺,雾峰乡青桐岩,今名灵山寺;彰化县芬园乡碧山岩,今名碧
山岩寺;云林县斗六镇湖山岩,今名湖山寺(注一);高雄县阿莲乡
岗山岩,今名超峰寺;高雄市打鼓岩,今名元亨寺。可以说今天台湾
的佛教寺院,有不少原来都是“岩仔”。
   ( 六 ) 家庭佛堂:主祀观音而属于家庭佛堂性质的“岩仔”只
有一个,即彰化县员林镇出水弥陀岩。
   ( 七 ) 字姓庙或角头庙:主祀观音而属于字姓庙的“岩仔”有
二座,即彰化县花坛乡三家春敬竹岩,是柯姓所建,柯姓祖籍安溪,
所祀观音系自原乡正阳寺分香;嘉义县竹崎乡镇安岩,所祀观音系许
姓祖先自大陆奉渡来台。主祀观音而属于角头庙的“岩仔”有一座,
即清水街上南海岩,为附近信众祭祀管理。
   ( 八 ) 私庙:主祀观音而属于私庙的“岩仔”仅有一座,即台
中县沙鹿镇的卢文岩。
   ( 九 ) 一贯道道场:主祀观音而属于一贯道道场的“岩仔”仅
有一座,即台南县柳营乡的佛山观音岩。
   ( 十 ) 混合型:有的“岩仔”兼具地方公庙与佛寺的特性,例
如嘉义县竹崎乡玉山岩,即是十三庄的公庙,也是出家人住持管理的
佛寺;高雄县阿莲乡大岗山岩既是有名的超峰寺,也是三十六庄的公
庙。

四、观音信仰与阴灵普渡

188页

  在调查“岩仔”时很鲜明的一个印象,就是很多“岩仔”设有纳
骨塔,没有纳骨塔的话,殿内也常设有过世信徒之位牌,或是开山有
功者之长生禄位。虽然后者于一般神庙中也常见到,表示对庙宇有功
绩者的教意,让他们也得以享祀人间。不过“岩仔”里的长生禄位,
位置比较显著,与观音佛祖的距离比较近,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像彰
化县员林镇涌泉岩,小小的堂宇之内除了观音,就只有一位献地者及
两位前任管理人的牌位。而属于家庭佛堂性质的“岩仔”,奉祀家族
的历代公妈牌位,当然更不为过。
  前面说过,受到佛教影响或比较佛教化的“岩仔”,常有纳骨塔
。虽然佛教化的“岩仔”数量比较少,但是因为它们大多为有名的“
岩仔”,也是一般人常去朝拜进香观光的地方,庙产丰富,其纳骨塔
越建越高,越建越宏伟,应该是寺宇收入的重要来源。
  高雄县有三大岩,即林园清水岩、大社翠屏岩、阿莲大冈山岩。
这三个“岩仔”除了林园清水岩看起来比较像一般神庙,翠屏岩与大
冈山岩如今都是由出家人住持管理,也都有纳骨塔。
  在高雄县听到对这三个“岩仔”有“埔头岩”的说法,前面已说
过这是因为“岩仔”位在“山头岭尾”,而有的称呼。“埔头”一词
让我联想起“山埔”、“墓埔”,以及与其相关的阴灵信仰。恰巧这
三个“岩仔”之联庄组织又分别与其它三个神庙共有或重叠,例如大
社三奶坛青云宫(主祀神农大帝),亦辖十三庄,范围与翠屏岩相同
;阿莲土库北极殿(主祀玄天上帝)亦辖三十六庄,范围与大岗山岩
相同;林园王公广应庙(主祀谢府王公)辖三甲内,范围亦在林园乡
内,与清水岩重叠(林美容 1996a )。
  这三个“岩仔”都主祀观音,观音普度阴灵的信仰特性彷佛藉著
站在“山头岭尾”的空间属性,表达了她对有情众生的看顾,与保护
山下庄众的神庙成对,构成阴阳具备的神灵保护网。此一发现正是催
促我展开台湾“岩仔”的全面性调查的原因,欲了解“岩仔”的空间
性与信仰的象征性,到底是普遍的还是只是高雄地区的特殊现象。
  一般民间认为山间水际是邪灵“歹物仔”出没的地方,特别在高
雄县,有在山边水际“刈山香”、“刈水香”的习俗,即是神的舆轿
下到水里, 将水中的孤魂野鬼收起来当神的兵马(林美容 1996b )

  相对于神明对阴灵世界的“仪式性转换”,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

189页

萨具有超度阴灵的力量,我不知道其灵力是来自大悲咒,或纯然只是
亡灵往生西方的渴求。不过,台湾民间所建构的死后世界,似乎兼具
阴间地府与西方极乐世界的两面性。在民间信仰的系统,既然连可能
作祟危害人间的“歹物仔”,都可能经过转换,成为协助神明镇守地
方,驱邪除煞的神兵神将,按理该在地狱受苦的阴魂,如何不能受佛
感召,一念之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这大感召的力量将它赋给
具慈悲母性的观音,似乎也是人性之常。
  然而,“岩仔”在性质上与护佑地方庄众的神庙又有所不同,由
于观音出自佛教,被乡民呼为“佛祖”,实为观音佛祖之简称,佛教
中国化的结果,使得这些佛菩萨具有超度死后亡灵超升西方极乐世界
的灵力,而观音是民间崇奉最殷的佛菩萨,中国化得最彻底,甚且被
赋予女性的形象,对于悠幽亡魂,具有母性、女性特质的观音佛祖,
其接引超度,对生者而言,无疑具有一股钜大的慰抚力量( 注二)。
在做为观音庙的“岩仔”之前,普度好兄弟、举行建醮,或在其辖境
内“迎佛祖”,成为重要的祭典活动也就不足为奇了。本文略述了高
雄县三个“岩仔”之观音信仰普度阴灵的信仰特性,与护卫庄众的神
庙,构成阴阳共济的象征世界,虽然具体的资料仅限与高雄县,但是
未来若是时间许可,更多详细的田野资料,能够调查清楚这些“岩仔
”辖域内地方公庙的祭祀情形,也许更能印证此一“阴阳共济说”。

五、结论:台湾民间的观音信仰

  对于“岩仔”的信仰形态,除了“民间佛教”一词,我找不到更
贴切的用词。民间佛教代表佛教的民间化,这一民间化的历史过程,
牵涉了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之中国化的过程,也牵涉到闽南佛教传
入台湾之台湾化的过程。民间佛教之形成过程的探讨,牵涉到很多中
国佛教史与台湾佛教史的知识。我不愿意简化的说,观音的女性化、
佛教的超度思想是中国化的结果之一,而台湾化明显的表现在“佛教
”庙宇(如岩仔)之地缘组织的形成。然而民间佛教向为学者特别是
佛教学者所忽略,教界人士也不愿意承认有“民间佛教”这样的佛教
,他们基于弘法利生的想法,心里面认为只有正信的佛教,才是正统
的佛教、真正的佛教。不过,从“岩仔”的研究看来,每当有庙产


190页

或管理权之争的时候,出家人的这方常认为那是“佛教的”寺庙,是
他们辛苦经营的结果,对于“岩仔”时期的历史予以抹杀。教界人士
缺乏历史意识,调查“岩仔”时采访困难,这些因素多少影响我们对
台湾佛教的真确认识。除了“岩仔”,我想台湾许许多多的传统的佛
寺其历史的真貌与现代的实践都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希望佛教界
未来能更重视历史,可以减少学者研究时的困难。也惟其对历史的真
诚,才能让我们更清楚佛教在今日世界的定位。
   1992 年 7 月下旬我访问厦门大学, 南靖县“对台办”的林嘉
书先生和冯主任接待我访问草屯林姓和简姓的祖籍地,自和溪经县城
回到厦门之前,经过山城,顺道参访了紫荆山登云岩。那时我尚未认
识到“岩仔”的独特性,也还没有开始展开“岩仔”的调查研究工作
。到登云岩纯粹只是一个偶然的访问。我对“岩仔”研究之问题意识
的形成,是从高雄县三大岩的了解而开始的,与登云岩毫不相干。如
今想起来,当然闽南原乡有很多的“岩仔”,从福建目前的“岩仔”
,或可让我们了解台湾“岩仔”的原始形态和闽南佛教民间化的背景
样貌。以下简单的描述我所见到的登云岩:  登云岩在紫荆山上,
紫荆山俗称水尖山,山下有荆溪,故此地旧名荆城,今名山城。登云
岩前有榕树,正殿祀主神观音及伽篮尊者与福德正神,右侧祀乾隆时
代的紫云禅师、苏府千岁、注生娘娘、婆姐及花公、花婆,后殿祀地
藏王、大众爷公及阎罗王(俗称万岁爷)。
  台湾佛教源自闽南,闽南佛教的发展轨迹与持色,自然是台湾佛
教出发的原点,而对闽南佛教之历史传承之认知的真诚,并不会影响
我对台湾自身佛教发展之特色的探索。

谢辞:本文之撰写承王月美小姐润饰中文,张慧筑小姐协助排版,谨
此致谢。

191页

注释:

(注一)、斗六湖山岩往昔信徒包括斗六堡、溪洲堡、西螺堡、他里雾堡、
打猫东顶堡、布屿堡等五十三庄(嘉义厅 1915 )。

(注二)、相较于地藏菩萨的“阴神化”两者虽然对阴力所作用,然而观音
菩萨藉著升天得道,而在民间的崇祀显得“正神化”,而地藏菩
萨却随著「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誓愿,而成为冥界阴灵的守
护神。


参考书目

仇德哉
 1983台湾之寺庙与神明,台中:台湾省文献会。
台南县政府民政局
 1983台南县的寺庙与神明,新营:台南县政府。
池永歆
  1996 聚落存在空间的贞定与诠释:以嘉义内埔仔十三在头十四缘
巡境活动为例,思与言 34 ?:199-234。
林美容
  1995a 台湾本土佛教的传统与变迁─岩仔的调查研究, 《第一届
台湾本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 701-722,台北:师大文学院。
1995b从南部地区的“岩仔”来看台湾的民间佛教,思与言33(2):
1-40。
 1995c台湾斋堂总表台湾史料研究6:26-41。
 1996a高雄县民间信仰,凤山:高雄县政府(出版中)。
  1996b 妈祖信仰与地方社区─高雄县妈祖庙的分析, 中研院文哲
所“宗教与二十一世纪的台湾”成果发表会发表论文(未出版)。
林美容、祖运辉
  1992 在家佛教─彰化朝天堂所传的龙华派斋教,山西大学编《中
国佛教思想与文化》页 214-222 (初稿), 修订稿刊于江灿腾、王
见川编《台湾斋教的历史观察与展望》页 191-249 台北: 新文丰(
1994 )。
林衡道、郭嘉雄
 1977台湾古迹集第一辑,台中:台湾省文献会。
卓克华
 1992三级古迹寿山岩的史迹研究,台北文献(直)100:29-43。
涂顺从
 1994南瀛古庙志,新营:台南县立文化中心。

193页


庄英章
  1977 林圮埔─一个台湾市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史,台北:中研院民
族所。
嘉义厅
 1915嘉义厅社寺庙宇,关取调书。
刘枝万
 1961德山岩,南投县文献丛辑9:52-53。
1963 清代台湾之寺庙,台北文献 4:101-120,5:45-110,6:48-6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