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台湾佛教>>正文内容

论现在台湾佛教后继者之养成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净心长老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论现在台湾佛教后继者之养成
  净心长老
  净觉佛教研究所第四届国际佛教学术研究会论文
  1987年2月24-26日
  由世尊开创的佛教,分成南传、北传弘扬到亚洲诸国之后,近代更流传至欧美等国。拥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之佛教,今天所以能普遍于全世界,乃是优秀的后继人才辈出,代代相传,把佛教弘传开来的原故。当然,有了杰出的后继人才,佛教可以兴盛,出了不理想的后继者,佛教就将衰败,假如连后继者都断绝了,佛教将会灭绝。因此,站在弘扬佛教的立场,后继者的养成将是个重大课题。今天学术会议的主题,也就是基于此理念而订定的。
  论起现在台湾佛教后继者的养成,现在台湾佛教后继者的培养机构,有传受佛教教育的佛学院以及传授三坛大戒的传戒法会。战后的台湾佛教教育,以慈航菩萨在中坜员光寺开设讲习会为发端,如今总计台湾全省的佛学院以及佛教研究所,将近有二十个佛教教育机构。但是,在这些教育机构学习的学生,不仅有出家众,而且也包括了在家众。这些在家的学生,毕业之后不一定出家,尚不能算是佛教的后继者,就那样离开佛教的也有。又,出家众虽在佛教的教育机构接受教育,如果没受过三坛大戒,比丘、比丘尼的资格无法取得,因此通过三坛大戒的传戒会,是必要之事。所以,台湾的佛学院和研究所,是提升僧尼学识的教育机构,传戒会才是真正佛教后继者养成之处。这种情形与其说它是台湾佛教的特色,不如说它是依循佛教戒律规定之下的产物。
  台湾战后的传戒会,开始于西元一九五三年。现在,依据中国佛教会的规定,每年举办一次。虽然当时求戒者不太踊跃,如今,受戒之风已开,因此,每年求戒者逐渐增加。现在,将前年妙通寺的传界会及去年元亨寺的传戒会略作介绍,藉以检讨台湾佛教后继者的养成问题。
  前年妙通寺三坛大戒的求戒者,比丘是一三二名,比丘尼是三四三名,合计四七五名。其比率,是比丘27.8%,比丘尼72.2%,比丘尼多出44.4%。
  从年龄来说,比丘僧二十岁以上,三十以下的有五十名;三十一岁到四十岁之间的有三十五名;四十一岁到五十岁之间的有十五名;五十一岁到八十岁之间的有三十二名。三十岁以下的有37.9%,三十一岁到四十岁之间的有26.5%,也就是说四十岁以下的青年僧占有64.4%。比丘尼方面,二十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有一四六名;三十一到四十岁之间的有七五名;四十一岁到五十岁之间的有四十名;五十一岁到八十岁之间的有八二名。三十岁以下的是42.6%,三十一岁到四十岁之间的有21.9%,也就是说四十岁以下的年轻者占有64.5%。
  其次,学历方面,比丘僧大学毕业者二五名占19%;高中三五名占26.5%;国中二六名占19.7%;小学四六名占34.8%。比丘尼大学毕业者四二名占12.2%;高中一二0名占35%,国中三八名占11%;小学一0八名占41.8%。
  去年元亨寺三坛大戒的求戒者,比丘一二一名,比丘尼四一七名,沙弥三名,沙弥尼六名,共计五四七名。其中,男僧占22.7%,尼僧77.3%,尼僧之数多了54.6%。
  再从年龄来说,比丘二十到三十岁之间的四五名;三十一岁到四十岁之间的二一名;四十一岁到五十岁的十五名;五十一岁以上四十名。三十岁以下的占37.2%,三十一岁到四十岁的17.4%,就是说四十岁以下的青年僧占54.6%。比丘尼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的有一五四名;三十一岁到四十岁之间的有82名;四十一岁到五十岁之间有48名;五十一岁以上的有133名。三十岁以下的占36.9%,三十一岁到四十岁之间的占19.6%。也就是说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占56.5%。同时,对于比丘五十一岁以上的老人占有37.2%,比丘尼占有31.9%之事,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学历方面,比丘:大学以上的有十三名占10.7%;佛学院八名占6.6%;高中四十名占33%;国中以下六十名占50%。比丘尼:大学以上者三七名占8.8%;佛学院五七名占13.7%;高中八三名占9.9%;国中以下二四0名占57.6%。
  传戒会的时间,曾经有二、三次是五十三天的。一般来说都定三十二天。在这三十二天的戒期中,求戒者要学习礼拜、披著法衣、过堂等一些出家者必备的基本行仪。同时,还要听讲戒法。而且在第十六天要受沙弥(尼)戒,第二十四天受具足戒,最后的第三十二天受菩萨戒。如此,取得菩萨比丘(尼)的资格,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出家人。
  如上所述,妙通寺传戒会比丘尼之数多了比丘43%,而元亨寺传戒会的比丘尼数比比丘多了55.6%。台湾战后的传戒会,除了一九六一年基隆海会寺传戒会比丘之数比比丘尼多35%之外,历年以来,每每都是比丘尼之数比比丘多了很多。而且,海会寺传戒会的男性求戒者,多数是退役军人,是一种特殊的情况。关于为何台湾女性出家者众多之事,因未曾深入研究,其正确的原因尚无法了解。但是,台湾尼僧数目之多,力量之坚强,对台湾地区佛教之活动,有著庞大的贡献,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关于五十一岁以上的求戒者,在妙通寺时,男性三十二人占24.2%,女性八二人占女众23.9%,到了元亨寺传戒会时,男性四十人占32.2%,女性一三三人占31.9%。每年的传戒会都是如此,老人出家者相当的多。本来,僧伽的责任就是要负担如来家业,弘扬佛法,济度众生。老年的出家者,把寺院作为晚年的寄托处,修行办道之事,本无可厚非,但是,如从荷担如来家业,弘法利生的贡献来说,是值得考虑的。依据现在台湾老人出家者众多之事看来,教团和寺院将因而老化,并且,将因此产生种种的问题,对于此事,有值得慎重研考的必要。
  其次,再看求戒者的社会学历,妙通寺男僧大学以上学历者19%、高中26.5%,尼僧大学以上学历12.2%,高中35%。又元亨寺男僧大学以上学历者10.7%、高中33%,尼僧大学以上学历者8.8%、高中是19.9%。这些数字,是把在求戒中占了多数,而且学历大抵皆低的老人出家者包含在内所做的百分比,如果只以年轻僧尼人数计算的话,它的%数字,会提高很多。但是佛教后继者一般学历的提升,是迫切之事。
  又,以接受佛教教育的层面观之,元亨寺求戒者男僧中有6.6%,尼僧有13.7%,当然,这也是以全部受戒者为总数计算之下的百分比,实际上,接受佛学院教育的,仅限于年轻僧尼。因此,如果总合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的年轻僧尼人数比率计算的话,男僧是18.8%,尼僧是37%,这个数字,还是很低的。
  上面所记妙通寺求戒者中,没有佛学院教育的数字,原因是我的调查资料中没有记录,但在佛学院中受教育的,我想30%左右应该是不会错的。然而,僧尼身为社会群众之领导者,负有弘扬佛法的责任,今后非致力于学历的提高不可。
  在过去中国本土有很多的大丛林,出家者受完戒后,就依止于大丛林,学习行仪,修行办道。又,各大从林皆有严格的清规,全体住众必须严加遵守,所以在大丛林中住得愈久,愈能锻炼出优秀的僧伽,大丛林也就成为优秀僧尼的养成处。而现在的台湾,因为没有大丛林,出家者对于基本行仪的学习,唯有仰赖传戒会。但是,传戒会的期间三十二天,看起来似乎不短,然而,在这三十二天里,除了要学习出家者应具备的基本行仪法则之外,又要听讲沙弥(尼)律仪及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还有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其间,戒律的传授就要用掉六天,说实在,虽然有三十二天,但时间仍然不太足够。因此,受完戒后,还必须亲近良师,继续学习行仪、研究佛学、认真修行。又求戒者之中,要求延长戒会时间者大有人在,因此,对于此事有认真考虑的必要。
  现在台湾,因为只要受完三坛大戒,取得僧尼资格后,不需经过住持资格的考试,就可担当住持,因此,受戒后不久,就被聘任某寺住持,或自建寺院,自任住持的不乏其人。由于没有住持资格的限制以及能自由的创设寺院的原故,这数十年来,寺院的数目已大大的增加了。尤其是利用民屋设立佛堂、精舍的,有显著的增加。但是,寺院虽然增多,寺院的人(僧尼)却普遍的不足,这对台湾佛教的发展,并不是好现象。
  妙通寺传戒会中,二十岁到三十岁的男性求戒者有五十人,元亨寺传界会中,二十岁到三十岁的受戒者也有四十五人。每年的戒会都有四、五十个年轻比丘,照理说,男僧后继者应该是没问题才对,但事实上,男僧的流动性特别大,有受戒后不久,随即还俗的,或者自行到山中修苦行的,或者离开师长,四处云游的。能够定下心来,真诚的随侍师侧,精进佛道的,或在佛学院求学的寥寥无几。所以,现在台湾佛教男僧后继者之缺乏,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目前,台湾佛教后继者之问题,有僧尼学养之提高,僧团制度之建立,以及青年之增加等事项。对于僧尼学养之提升,除了目前的佛学院等佛教教育机构之外,设立佛教大学是迫切需要的。对于此事,中国佛教会正积极的筹备进行中,其实现之期应该是指日可待了。
  至于僧团的制度,我国近代高僧太虚大师的时候,就有感于必要性,师著作了整理僧伽制度论(1915年著)、僧制今论(1927年著)、救僧运动(1927年讲述)、建僧大纲(1930年讲述),建立现代佛教住持大纲(1930年著)等书,期望能建立僧团制度,巩固中国佛教僧团。很遗憾的是,此事终究未能实现。僧伽制度,对于中国佛机的延续和发展,是非常重要之事,因此站在佛教最高指导机关的中国佛教会,就于此事的推动,必须积极的、全神投入才行。
  现在,台湾青年僧之缺乏问题,可以说是最大的问题。然而,这不仅是台湾,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华侨佛教圈中,其问题更是严重。听说日本的寺院子弟们,大部份不想继承父亲住持之职者不少,这不就显示著日本佛教也出现了后继者问题了吗?
  这种后继者问题,不但是佛教,就是天主教等宗教团里也存在著。一九六三年,我以中国佛教访问团的成员之一,访问亚洲诸国时,参观了菲律宾的神学院。根据其负责人所说,神学院的学生逐渐地在减少,也就是说想成为传教士的寄望者已在减少中。最近,台北天主教教会的王主教也说,台湾天主教会方面,也为了后继者问题感到困扰。问其如何采采取对策时,回答的是,由于目前家庭计划的关系,一般家庭只有男女各一人,如果让唯一的男孩去当传教士,那是非常困难之事,只好奖励教徒多养一男孩,让其成为传教士。宗教后继者之欠缺,是因年轻人远离宗教所引起的问题。让年轻人生起信仰心,培养宗教热诚的后继者,是赋与现在宗教领导这的重要课题。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