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佛教道德的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释本性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我国宗教的社会作用仍然具有两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佛教也是如此。我们应发挥佛教的积极因素、抑制消积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在这些积极因素中,也包括了优秀的传统佛教道德。那么,佛教道德的体系是什么呢?下面,我想就此谈谈我的体会。 佛教道德富有时代适应性,在发挥其社会功能时,讲究与时俱进、契理契机 佛教理论建立在因缘观基石上,因与缘结合,事物就产生,因与缘离散,事物就消失,因此,客观世界的运行自有他的规律,不以人的客观意识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要实事求是。但是,人又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在一定因缘基础上改变世界,因为改变事物的因与缘,就能取得希望的结果,因此,我们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看佛教道德,也是如此,它有很强的时代适应性。 佛教道德自有其既定的体系,丰富的内容,但2000年前的今天与2000年后的今天,其社会因缘毕竟有所不同,因此,其所要适应的社会环境也就与以前有所差别。这就要求我们,在不违背佛教道德原则精神的基础上,要侧重强调其能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部分,也就是既要实事求是使之契佛之理,又要解放思想使之契合时代脉博,为现实服务,做到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真俗不二,理事圆融。 佛陀是非常重视契理契机的,《楞伽经》就说:“彼彼诸病人,良医随处方,如来为众生,随心应量说”,该经又说:“所说非所应,于彼为非法”。《阿含经》说:“应病与药”。皆强调要据病给药,能治病便是好药,并认为,所说的东西不能适应听者,便是白说,便是错误。 佛教道德的出发点是以众生为本、犹以人类为本 佛陀的工作,为什么?为了众生、而主要是为了众生中的人类,为了人的纯洁人生、为了人的谐和生活、为了人的解脱自在。佛教名言:“不为自已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体现的就是这么一种以众生苦乐为苦乐,一切为了众生利益的精神。就如《涅槃经》说:“当为诸众生求利益,予诸众生无量利乐,于诸众生心生欢喜,自舍已乐,施于他人”。《华严经》也说:“宁舍身命,不作恼众生事”。《梵网经》亦云:“菩萨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佛说骂意经》更说:“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佛教道德的归宿点,就是普渡众生,尤其是为人类的幸福美满,并认为如不度众生就不得成就。 佛教道德的立足点在现世、在人间 佛陀是出生于人间、成长于人间、修行于人间、得道于人间、并弘法于人间,并逝世于人间,示现的是一个在人间生老病死的圣人,只不过是一个圣人而巳。《华严经》说:“佛法不异世间法、世间法不异佛法、佛法世间法无有杂乱、亦无差别”。又云:“不舍佛法,不违世法”。《金光明经》说:“若深识世法,即是佛法”。《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可见佛法的立足点在人间,佛教道德的立足点也在人间。佛教道德要求我们要“庄严国土、饶益有情”,要“具行众善、净诸世界”,要“严净一切世界”,认为“不净国土、不能得三藐三菩提”,认为一旦人间土净,就是佛国。 再者,佛教道德的立足点在现世,因为,佛教讲因果论,认为未来的结果由现在的作为产生,把握现在,做好现在,成就现在的事业,未来才有保证。《华严经》讲得好,该经说:众生要成就出世间道就要不舍一切世间事。近代印光法师也说:佛法虽然为出世间法,但实际上要在世间法中做出。美好来世的获得和往生西方净土,是在现世人间努力后水到渠成的结果。因此,厌弃人间、放弃现世,非佛教精华精神。 佛教道德以自利利他为大善、害人害已为大恶,崇尚集体主义 在佛教道德的善恶观中,以能自利又利他为大善,害人又害已为大恶;利人害已为善、害人利已为恶;不害人不害已、不利人不利已为无记,即非恶非善。善与大善是相对的,可以转化,如害已利人,亦可为大善。恶与大恶也是相对的,可以转化,如害人利已亦可为大恶。但善与恶是分明的,不能模糊,善就是善,值得赞美、得善果,恶就是恶,应受谴责,有恶果。 为此,在履践自利利人大善之举时,就要求我们以长远、全局的眼光看问题,在有关事宜中,要做到长远与目前的统一,全局与局部的统一,只有做到这样,才是大善。当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目前发生冲突时,就要顾全全局,选择长远,宁损自己不损他人,宁损个人不损集体,这才是善。这观点也符合佛教因缘法的规律。因缘理论认为:一个事物的因可成为另一事物的缘,一个事物的缘又可成为另一事物的因,世间万物,互为因缘、互为因果、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如一个环环相扣的因陀罗网,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关系也是如此,他们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同一条船上的难民,所以,佛陀崇尚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当然,这不等于说,佛教道德要人不要个体利益,恰恰相反,从自利利他为大善的善恶观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道德并不排除个人利益,而是肯定了个人利益,只是强调,此利益当是义利,当是保证他人利益的同时才兼顾到自己的利益。那些所谓的“人不为己天殊地灭”、“见利忘义”、“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都是非常错误的,只有自利又能利人才是双赢之举。 (五)佛教道德中社会公德的主要特征 佛教非常重视社会公德对社会谐和的重要性。佛教的社会公德特征主要体现在佛教的五戒四摄中。 五戒是:(1)不杀生:其核心是仁慈,爱心精神,反对残忍,要求珍视生命。(2)不偷盗: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得“非分而取”、“不与而取”、“无功而取”,反对巧取豪夺,如抢劫、贪污、受贿、诈骗、偷税漏税等,推广之就是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要惜福,爱护公物等,核心是义利。(3)不邪淫:核心是男女要自尊自爱同时尊重他人爱护他人,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为,反对腐朽的生活方式。(4)不妄语:要点在于诚信,反对虚伪,要求实事求是,言行一致、不混淆是非,不颠倒真理,禁戒恶毒的语言、不实之词及绮文艳语等。(5)不饮酒:本意在于禁用乱性乱情的麻醉物。佛教认为用麻醉物会导致人类迷失心智做出各种乱性的事来,目的在于要求人们保持良好的习惯,去除不良嗜好。严格来说,酒属麻醉物之列,所以,佛陀要求禁之,当然,作为药用等必备物时可例外,此谓之“药酒”。 四摄是:(1)布施:即要慷慨给予,在经济上乐于帮人,作财施,在知识上乐于帮人,作法施,从思想或行为上帮助人,解除人们思想或实际上的困难、苦痛和险境,作无畏施,核心是乐于助人。(2)爱语:待人接物,要诚心实意,而非虚情假意,无论行为或言语都要和颜悦色、平易近人,与人相处,要互相理解、互相赞叹。(3)利行:即热心服务社会,热心服务众生。(4)同事:能与大众志同道合,同甘共苦、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学习、生活、工作皆能融入群众之中。 在许多经典中,佛陀还列出了许多理想的人际关系准则,如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君臣关系、主仆关系等。 《善生经》要求学生对老师:恭敬、常念老师之恩,速办老师所嘱事,听从老师教诲并依教奉行,赞叹老师的优点。《优婆塞戒经》要求老师不失时机教导学生,尽己所知教导学生,为胜过自己的学生高兴,为学生介绍良师益友,经济上力所能及地帮助贫寒学生。 《善生经》中说:朋友之道,主要有三,即见朋友有过失,要相谏;见朋友有好事,要高兴要随喜;见朋友处于困境,要帮助而非舍弃。《四分律》要求对朋友,难予的要予,难作的要为之作,难忍的要为之忍,朋友遭苦时不弃,贫贱时不轻视。在《善生经》中,佛陀例举了几种恶友,他们即那种见富贵时附,见贫贱时就弃的;见有时则敬,见无时则慢的;乐于吃喝淫赌的,经中说,对这些人,要慎交。在《佛说孛经》中,佛陀要求朋友之间要互相从善弃恶,认为这样才“义合友道”。 《善生经》中,佛陀认为,同事之道应当是:为同事不惜身命,不惜财物,帮助其于危难之际,并互相教戒。 如何是理想的君臣之道,《游行经》说君臣要经常集会,以讲论正法;要上下和同、敬顺无违;要奉法晓忌、不违制度。 《善生经》说:主人对待仆人,应该按其所能分配其工作,饮食起居要给予照顾,要随时给予必要的工作量,病痛时要给予医药,给予必要的时间休息。而仆人对主人,应当做到恭敬礼貌,先主人早起、后主人休息,语言要和顺,要听从主人的意见,并依之意见办事。 佛教道德中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 佛教中有八正道:它是令修行者达到清净和解脱的正道,在这八正道中,其中一项是正命,即以正当的职业维持生活,不算命,不以邪术骗人,不以经营军械、杀伤武器、屠宰动物、人类,麻醉品、毒品等为谋生手段。 佛陀非常重视职业道德。 对僧人,佛教有数佰条戒条,要求无论何种比丘,不得哄骗,胡言乱语,狡猾、易怒、骄傲、不冷静,要求他们依戒而言而行,要有定、有慧,否则,“非我之弟子”。 佛陀认为:好的从政者,应爱民如子,施行仁政德治,能够如《大萨遮尼乾子受记经》所说:视众生如亲子,视行恶众生如病子,对受苦众生起慈悲心,对受乐众生起欢喜心,对冤家众生起化解心,对亲友众生不护过,对资财不贪,于自身生无我心等。 佛陀要求商人具有良好信誉,被人信用,长于买卖,有辨别贷物好坏的智慧,取财于正道等。 佛陀要求军人,思报国恩,服从命令,群策群力,惭愧知耻,精于战术,入阵英勇不退却。 在《优婆塞戒经》中,佛陀要求教师们,教学生要尽心、尽力、尽智,倾己所学,利用一切机会教诲学生,能为学生介绍更好的师长益友,救助贫寒的学生,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时,是高兴而不是妒嫉。 佛陀要求职业者要精于本职工作,认为为利益众生故,当学世间“工巧明”,当遍作“一切事业”。《华严经十地品》中就例举说:“为利益众生故,世间技艺皆要学习,如文字、算术、图书种种诸论,皆所通达;又善方药疗治诸病;文笔、赞叹、歌舞、谈说、悉善其事;国城、村邑、宫宅、园苑、树、花凡所有列,咸得其宜;日、月、星宿、鸟鸣、地震、咸善观察,一无错谬”。 在《大阿弥陀经》中,佛陀说,只要全国民众各自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忠实地各习其职,为社会贡献服务,那么,举国上下,将欢乐和顺。 佛教道德中家庭美德的主要特征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的和顺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为此,佛教很强调家庭道德的重要性,诸多经典皆很具体地提及该内容。 《善生经》说:“父母为东方,妻子为西方,礼敬于诸方,敬顺不失时”。又说:作为儿女,对待父母,至少要做到五事,即要供养父母,使不乏所需;做事要先征求父母意见;尊重父母的决定;不顶撞反对父母;支持父母的正当事业。同时,父母对待子女至少也要做到五项,即要教子女为善;制止子女为恶;慈爱子女;为儿女的婚姻工作着想;扶养好儿女。 关于夫妇之道,据《善生经》和《优婆塞戒经》说,丈夫至少要以五事敬妻,一者以礼相待;二者不轻视不傲慢;三者时常送礼物予妻;四者保证妻子的衣食住行;五者关心其亲属。而妻子对丈夫则应当:尽心敬爱丈夫;处理家务从不懈慢;以诚实对待丈夫;对丈夫言语温柔和顺;能赞叹丈夫并接纳其好建议。在《佛说玉耶女经》中,佛陀要求玉耶以五种妇法对待丈夫,即爱夫如子的母妇;事夫如君的臣妇;爱夫如兄的妹妇;事夫如妾的婢妇;再就是恩爱亲昵,同心异形,称扬善名的夫妇。 《佛说玉耶女经》中,佛陀还告诉玉耶,作个媳妇,在家庭中,对公公、公婆,要早之起晚之睡,有美食先奉他们,要看好家,做好家事,言行举止要谨慎端庄,要有孝心,经中说,这是媳妇对公公、婆婆的五善之法。 在《善生经》中,佛陀还说,对亲戚,至少要做到五个方面,即:互相帮助,互利,不欺,互相教诫,相互赞叹。 佛教道德的核心是报恩精神 从佛陀到历代祖师,对报恩思想,同样也非常重视,一部佛教史就是一部广大佛教徒知恩报恩的历史,至于知恩报恩得善果,恩将仇报得恶果的系列故事,经典中更是比比皆是。 关于报恩之论,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佛陀说,世间的恩情,有四种,一是父母恩,二是众生恩,三是国家恩,四是佛法僧三宝恩。在《杂阿含经》中,佛说:野狐尚知知恩报恩,何况我们,所以,作个比丘,当“知恩报恩”,“小恩尚报,何况大恩”。 在报父母恩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父亲有慈恩,母亲有悲恩”。说:“世间严父、悲母,念爱子女无比”,所以要“孝养父母”。并认为:孝养父母与供养诸佛无异。在《五分律》中,佛告知比丘说:如人在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极世间最珍奇衣食供养父母,还不能报答父母对子女的须臾养育护爱之恩,认为:如不供养父母,得重罪。《佛说梵网经》也认为:“孝顺父母、师长、三宝,为至道之法”,认为孝本身即为戒。所以《四十二章经》说:“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也”。 在报众生恩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六道,于多生中,互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一切男子皆慈父,一切女人皆慈母,众生之恩,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所以,我们当报众生恩,以众生苦乐为自己之苦乐。 在报国家恩上,《增一阿含经》中,有个故事说:印度琉璃王率大军要去攻占迦毗罗越——即佛陀故国,佛陀知道后,即往琉璃王率军路上的一枯树下静坐,琉璃王见佛在,便行礼并问候佛说:佛陀,有那么多枝繁叶茂之树,你为何不在其下打坐,而到这枯树下。佛陀回答说:亲族的荫护,胜过外人啊!琉璃王明白了佛陀护己母国的苦心,便率兵回头了。佛教中,有部《仁王护国经》,佛陀在其中教诲了我们许多关于君王及臣民该如何护国报国爱民等的道理。历代佛门宗师也都非常强调报国恩的思想,如大慧宗杲说:“予虽学佛者,然爱君忧国之心,与忠义士大夫等同”。弘一法师更说:“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 当代佛教大德赵朴初居士认为,知恩报恩是佛教的一大优良传统,所以,他要求佛教界给予发扬,并多次为佛教界题词“报众生恩”、“知恩报恩”。我以为,报恩精神是佛教道德的核心。 佛教的道德教育论 伦理道德与法律不同,法律可以强制要求遵守和执行,而道德却是人们出于内心意愿而给予自觉遵守、履行的。佛教认为,虽然人性本善,但因后天污染,人已产生不良习气,并产生自觉或不自觉的不道德行为,这样,如要使人返本归原,不断发挥其本性善良的一面,就需要不断克服不良习气,如扫明镜上的灰尘一样。因此,道德的自觉是需要长期的耐心的教育的。在佛教,教育就是修行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的修炼过程。 佛教认为,人是可以被教育成功的,因为佛陀认为,人人有佛性,这佛性,本性是善的是道德的,有被教育好的基础。另外,人是五蕴合成的,是物质和精神即灵与肉的结合体,能区分善恶,有可塑性,如果教育得当,便可除却不良习气,止恶行善,提升精神境界,一路向上,直至成为道德高尚之人。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屡屡强调:众生皆有佛性,只要通过修行,皆可成佛。 以上所述,是佛教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中的精华部分,我以为,如果我们有征对性地给予强调,充分发扬其教化社会、调节人心的功能,使之深入人心,那么,对提高信众和公民的道德水准和综合素质,是有促进作用的,对丰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也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