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律宗>>正文内容

中国佛教戒律及其伦理意义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袁升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国佛教戒律及其伦理意义
  袁升祺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730030)
  摘 要:佛教戒律是佛教道德规范,是调控佛教信众之间、信众与社会大众、统治阶层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佛教戒律不但是佛教徒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广大社会公民所普遍接受的社会伦理规范。佛教戒律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佛教戒律;伦理;现实意义
  一、中国佛教戒律的特色
  佛教戒律是佛教道德规范,是调控佛教信众之间、信众与社会大众、统治阶层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要旨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佛教戒律基于反对破坏社会正常生活的杀、盗、欺、淫的行为,进而根治恶的心念和培养善的意识,既认同世俗的道德规范,又特别强调对自己思想的净化,以道德自觉性为持戒之本,以期达到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架,亦即伦理意义上的终极善。
  中国佛教戒律上承印度佛教戒律,又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的内涵。“有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法律也……大乘义章一云:言毗尼者,名别有四:一曰毗尼,二曰木叉,三曰尸罗,四曰律。……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非,焚烧行人,事等如热,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所言律者,是外国名优婆罗叉,此翻为律”。佛教将众生的思想行为分为身(行为)、口(语言)、意(思想意识)三业,“业”是“造作”之意。不善的“业”如火焚身。“戒”用以防非止恶,故其性为“清凉”。“律”是佛教为维持僧团秩序而规定的种种规律条项,犯禁的行为以“律”判断其性质的轻重和进行处罚,故“律”能调伏诸恶。佛教之初,“戒”指以自律之心遵守规则,“律”指以他律的形式规范行为。后来,戒律泛指佛教为所有信众制定的行为规范。据佛典记载,释迦牟尼佛在传道之初,信奉者道德自觉性较高,佛陀教示僧众的只是如何从正面修养身心。后来因信众增加,良莠混杂,行为失范。佛陀就开始制定一些禁条,以确保僧团的秩序,使修行者有正确的行为规范,即“如来制戒,本在摄僧”,所有戒律是佛陀在“随犯而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佛陀涅架时,教诲僧众以戒为师,众僧尊其生前所说戒律,总结出了《十诵律》、《四分律》、《五分律》等,亦称小乘戒。后来,大乘佛教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大乘菩萨戒。大小乘戒律是有区别的,但都遵守“诸戒之本”的“五戒”:“五戒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前四戒是所有信众都必须遵守的,是佛教中最重的戒条,破之本身即罪,称“性戒”。第五戒不饮酒则为“遮戒”,本身非罪,是佛教为防止因酒乱性而定其为戒。这五戒是佛教其它各种戒律的基础:“五戒法是三世诸佛之父。”五戒是佛教徒恒常所持的戒条,之上还有“八关斋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著香华鬟、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妓、不故往观听;不坐高广大床。”此外,在五戒和八戒的基础上,戒律又细化为远离十种恶行的“十善业”,是佛教在家信众所应遵守的规范。出家修行者所持的戒律称具足戒,通常比丘戒有250戒,比丘尼戒有348戒。这是把“五戒”、“十善”具体落实到细微的行为中,贯彻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层次的戒条十分完备,具足了全面的佛教道德规范,对受持者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准则,是佛教独具的行为规范。以上诸戒一般称为小乘的“声闻戒”。不过,中国化佛教所注重的是大乘的“菩萨戒”,其要旨是“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菩萨戒以这三种戒为纲领。“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在具体的律条上与“小乘戒”差别不大,旨在止恶修善,而“饶益有情戒”则包融了诸多利他度人的大乘菩萨行为,这是大乘戒的一大特色。大乘菩萨戒法的主要精神是智慧的觉悟、心智的培育和利他行为。《梵网经》说:“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净。”即戒法源于自性清净的佛性,即自性清净心。这种“无相戒”的旨趣深刻地影响了中土佛教,特别是在禅宗中几乎达到极致。六祖慧能《坛经》中反复强调了“戒本自性清净”、“心地无非自性戒”等观点。
  “无相戒”要求“自净其心”,将觉悟与道德自觉融为一体,这种思想彻底破除了印度原始佛教的声闻戒律条文的束缚,使佛教更易融人中国本土文化。但是,禅门涤荡戒律的结果也使佛教戒律的约束力大大削弱,《坛经》中的“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观念,使僧人以“心不懈慢”为由而轻慢持戒对言行的约束。为此,名僧怀海创立了禅宗丛林清规——《百丈清规》,以约束僧人的行为。“清规”是禅宗特有的行为规范,是禅院的组织规程及内部日常生活的管理规则。这些规范是广义的戒律,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佛门规制。《百丈清规》的特色在于从义理上对“忠”、“孝”的认同,强调现实的践行,并以清规戒律的形式规定下来。首两章“祝厘”、“报恩”讲忠,次两章“报本”、“尊祖”讲孝,从三个方面体现了丛林清规中国化的趋向。1.明确指出佛教僧众因皇恩浩荡才得以生存,故报皇恩为禅门第一大事。具体做法,一是祝福圣君,《百丈清规》首章《祝厘章》开卷即言:“圣恩广博,莫可名言。……导民于无为之化,跻世于仁寿之域,然后可以报万一也。”并列出了“圣节启诞”、“圣节圆满”等六项内容,还对每一项祝福都规定了各种要求,如山门挂匾、念经击鼓等。二是祈报国恩,祷求太平:“礼重祭祀,所以报恩酬德。而一切恩中,国恩为最。”祈祷的项目,有“中秋祈月”、遇日蚀月蚀的“护日护月”、为风调雨顺的“祈晴”、“祈雨”等,表达了佛教信众为君分忧的“裕民福国之心”。2.表达“饮水思源,承恩追远”精神的祭祀祖师节日。在“报本”与“尊祖”两章中,不仅列出了“释迦佛诞”、“观音圣诞”、“初祖达磨忌”等祭祀节日,还专门规定了“父母忌日”。糅进了儒家忠孝伦常的思想内容与中土家族伦理的组织形式,使儒家忠孝观念与清规戒律融为一体。3.在戒律仪轨上有所创新,将“行普请法”、“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劳作伦理观念贯穿于清规中,把持戒修行融合在农禅并作中。印度佛教戒律因怕杀伤虫蚁而禁止耕作,“持净戒者不得贩卖、贸易、安置田宅,畜养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种植及诸财宝,皆当远离,如避为坑,不得斩伐草木、垦土掘地”。”““’为使佛教生生不灭,不仅要讲求忠君爱国,还必须自食其力。《百丈清规》要求僧人“上下均力”、“务于勤俭”,百丈大师自己对这些规定身体力行,为众僧树立了农禅结合的榜样。《百丈清规》针对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融会了传统文化的宗法礼制,折衷了佛教大小乘戒律的精神,是儒家忠孝思想与佛教清规戒律高度结合的产物。这些规范体现了尊老敬长、自食其力、农禅并重等特点。特别是“祝厘”、“报恩”、“报本”、“尊祖”四章,在很大程度上把禅宗的清规纲常化、忠孝化,因而更适应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与伦理传统。
  二、佛教戒律所蕴含的社会道德内涵
  1.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有利于社会成员道德素质的普遍提高,有利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有利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是人类维护生存与发展的经验总结,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不但是佛教徒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广大社会公民所普遍接受的社会伦理规范,具有‘全球伦理’的意义。”2.十善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包含着身、口、意三个方面内容,前三者是身体方面的善行,中间四至七条是语言方面的善行,后三项是思想方面的善行。台湾星云大师提倡的“三好”运动,即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就是十善的通俗概括。就十善的基本内容而言,提倡的是普遍的社会公德。3.菩萨戒之四摄六度。四摄,则是大乘菩萨行者在修行过程中,与一切众生相处时应当遵守的四种行为准则:第一是布施,富者施贫者以财,贤者施愚者以道德教化,由此团体成员互相扶助,有无相通,使团体生活得以向上圆满;第二是爱语,互相以和悦的言词谈论慰藉,这是团体融洽的基础;第三是利行,顾全公益,即为社会服务;第四是同事,自身同化于团体,即依从团体之规则及习惯而行动,这是一种团体精神的表现。四摄体现了一种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这对于社会存在贫富悬殊、弱势群体生存艰难的情况下,对于协调人际关系,缓和人群矛盾,化解社会动乱,都是有积极意义。六度,指大乘菩萨从生死轮回之此岸抵达涅槃寂静之彼岸的六种修行途径,具体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在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是大乘佛教徒的道德准则,是佛教徒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精进、禅定、般若是佛教的宗教修行实践,是佛教信众的道德修养方法和原则。前五度可归结为慈悲,第六度是般若智慧。慈悲和智慧、悲与智是大乘菩萨道修持的根本,是六度的精髓。六度一方面要求在实践上牺牲自我,服务他人,一方面在认识上具有洞察人生和宇宙实相的智慧,以臻于济度众生、人己同一的崇高精神境界。佛教道德规范可以说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服务社会为重的思想,适应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些都为建立和完善社会道德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佛教伦理的现实意义
  1. 克己利他,提升个人的道德素质。“克己”,包括克制欲望、行为和意识。佛教认为,人之所以陷入生死轮回之中,是因为人有烦恼,而烦恼之源为贪,要消除烦恼必须克制自己的贪欲,克制自己对财富、权利、地位和名声等的过分贪欲。“利他”也是大乘佛教所强调的。大乘佛教认为,自己与他人并不相互对立,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因此,自己的解脱与他人的解脱不能分开,利他就是利己,爱众生就是爱自己。2.协调人与人的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共荣。佛教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没有不变的本质,只是相对的存在。即万物无自性,缘起性空。大乘佛教称为我空、法空,即人无我,法无我,启发人们消除对“自我”的执着、对外物的追逐、对贪欲的痴迷。在现代人类道德困境下,有助于消解“自我中心主义”,建立人与人之间友爱和谐的关系;消除民族间的歧视和仇杀,建立各民族的相互尊重和价值认同。3.调适人与自然的矛盾,树立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亡的自然观和人生观。、.人类科技的发展带来物质文明的高度繁荣,满足了人们日益膨胀的欲求,但也带来了始料不及的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导致地球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失衡,制约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珍爱自然、尊重生命是佛教的基本精神。佛教强调众生平等,万物皆有佛性,众生皆能成佛,对众生要有普遍的无差别的爱心,认可非人类生命的生存权利和存在价值。因此,佛教的不杀生、素食主义和放生等对生态环保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而且在道德上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对于人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维护自然,都是有启导意义的。
  综上所述,佛教伦理不仅对佛教信众的思想和行为起到约束作用,而且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和发掘佛教伦理准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因素,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服务于社会人类。
  参考文献:
  [1]大正藏(卷4)法句经[M].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大正14年.
  [2]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电子版.
  [3]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M].大正藏(卷24)[M]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大正14年.
  [4]百丈清规(卷1)[M].金陵刻经处本.
  [5]大正藏(卷40)佛遗教经疏要[M].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大正14年。
  [6]圣凯.佛教伦理:一种全球伦理资源的意义[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3).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