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伦理思想探析
佛教伦理思想探析
佛教是成熟最早的世界性宗教,它历来都特别注重理论建树和理论宣传。池田大作指出:"佛陀本身"十分重视运用"理性和智慧","佛陀的教义本身,就是非常富于哲学性的"(《社会与宗教》第71页)如此崇尚理性与智慧的佛教,当然也特别注重伦理思想和道德实践。实事上,佛门既有引导信仰者执著追求的理想境界,又有指导信仰者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还为信仰者提供了积极修行的途径和方法。佛教的伦理思想在过去现在、方内方外都发挥过,至今也仍在发挥着相当明显的社会作用。
一、佛教伦理的基本内容
佛教历来重修养,讲德行,素有"道理宗教"之称。佛教的伦理思想极其丰富,出家教徒(僧、尼)和俗家弟子(男女居士)必须严格遵守的"戒律"、自觉奉行的"善行",诸如僧戒二百五十条,尼戒三百八十四条。男女居士信守的"五戒"、"八戒",以及僧、尼、居士都应当恪守的除"十恶"、行"十善"一类的抑恶扬善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不下数百条。概括起来说,其主要内容有:
(一)善恶观
善与恶是世俗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也是宗教伦理学的基本范畴。重伦理的佛教尤其注重善恶范畴。我们之所以把佛教视为伦理宗教,主要就是因为它始终把扬善抑恶作为最重要的行为规范。从佛祖释迦牟尼创教之日起,佛教就严格要求其信仰者必须自觉实践扬善抑恶的准则。禅宗还更明确地提出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观点(《坛经犯铰迹悍ê<恰)。
佛教所说的"善",是使人的思想、言论和行动符合佛教教理教规,是顺理,顺世;与"善"恰恰相反,"恶"是使人的思想、言论和行动违反佛教教理教规,是违理、犯规。
佛经明确指出:"顺理为善,违理为恶。"(《大乘义章》卷12)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中,佛教的善恶观念与善恶范畴也是不断变化、互有差异的。但其中也有像"五戒"和"十善"那样具有普遍适应性的善恶观念和善恶标准。"五戒"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中的要放生、布施、恭敬、实语、和合、软语、义语、修不净、慈忍、信归正道,都是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佛教徒都应当而且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从佛教的"五戒"、"十善"等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可以得趾
第一,佛教的善恶观念要求信仰者在意行(想)、语行(说)、身行(做)诸方面全方面"抑恶扬善",把意行、语行、身行统一起来;
第二,在意行和语行、身行三者中,佛教最看重的是意行,它强调思想支配言论和行动,因而它要求信仰者首先要努力除掉妄想,清净本心;
第三,佛教抑恶扬善的内容极为广阔,它要求的是除一切恶,扬一切善;
第四,佛教的善恶观是建筑在"三世轮回"和"神不灭"论基础上的,它要求信仰者要"顺益此世他世"(见《成唯识论》卷5),即顺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世世代代,反对把抑恶扬善视为短期行危
(二)平等观
早在创建时期,佛祖就针对古印度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提出了"四姓出家,同一释种"的朴素平等思想。此后,佛教一直把谋求众生平等作为自己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佛教认维一切众生,都具有人性,应一律平等,并且还应互相尊重。就是从众生平等这一基本思想出发,佛教(特别是大乘派佛教)还进一步强调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大涅经》)大乘佛教还要求信仰者要明确"人我一体"的道理,把"普济"和"普度"众生作为修养目标。池田大作认魏"所谓''菩萨'',不只是自利,而且还要为济渡一切众生而求佛道。"(《我的佛教观》第99页)。
应当注意,佛教所说的"众生",特别是大乘佛教所说的"一切众生",是广义的众生,不仅包括方内、方外、教徒、非教徒在内的一切人,而且包一切"有生"、"有情"之物。佛门所讲的"众生平等",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讲平等,而且要求人与一切有生之物都讲平等。佛教的"五戒"、"八戒"和"十善"中有关"不杀生"和要"放生"、"和合"、"软语"、"义语"之类的行为准则,都是要求一切人和一切有生有情之众生共同遵守的。在佛教的平等观看来,人与人之间,以及人类与其它生物之间,只能彼此平等相处、互相关爱,不应无情无义、弱肉强食、互相残害。
(三)慈悲观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大智度论》卷20)大慈大悲是佛教伦理的根本。佛经指出:"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同上,卷27)就是说,给人欢乐叫"慈",解人痛苦叫"悲"。合起来说,"慈悲"就是"与乐祛苦"。
佛教的慈悲观以同情、怜悯、利乐众生为前提,是与平等、博爱精神紧密相关的。其"戒律"所禁和"善行"所倡的,都是慈悲观的内容。像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和要放生、布施、和合等等,可以说都是"祛苦与乐"、利乐众生的。在慈悲观中,佛教尤其注重的是放生与布施。放生不仅要求不伤害,而且要求要保护一切众生。布施包括财施(要求俗家弟子布施衣食财物)、法施(要求出家弟子对人进行说法教化)和无畏施(要求所有僧俗弟子都要有助人为乐、解人困惑的精神)。在各种布施中,佛教最看重的是法施。在佛教看来,财施固然能帮助众生解决一些物质上的困难,但解除的只是其一时的"身苦";法施则能帮助众生解决精神上的困扰,解除现世与他世的"心苦"(精神上的痛苦)。
佛教所讲的慈悲是各种各样的。在《大智度论》卷20中,它把慈悲分为三种:一种是凡夫慈悲,这是对众生的慈悲,叫小慈悲;另一种是菩萨慈悲,这是觉悟到"诸法无我"之理的慈悲,叫中慈悲;第三种是佛的慈悲,这是远离"一切差别"的慈悲,叫大慈悲。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一讲到慈悲,必以"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无我"、"利他"为出发点。好善乐施者并不求得到相应的报答。
(四)价值观
哲学的价值范畴,是揭示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利用、相互满足关系的。主体,人的价值,指的就是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相互满足关系。一向重哲理的佛教,从来就特别着重人,一直都非常重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众生(包括自然界的一切有生之物)的相互关系。
已如前述,佛教自创建那天起,视野就极为广阔,它始终以"普度众生皆成佛"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从这一基本点出发,佛教才明确指出:每个个人都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即众生)密切联系着。个人的生存、修炼、成佛需要依赖他人、社会和自然;他人、社会和自然也需要每个个人来尽心尽力地予以关照。《华严经》曾形象地把"一切众生"比作"树根",把"诸佛菩萨"比作"花果"。"花果"要靠"树根"滋生养育,它亦应"以大悲水浇益众生"。就是根据这一道理,佛教才严格要求其信仰者务必弄清"我"与"众生"为一体、相依存的实在关系,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坚持用"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的"普救"、"普济"、"普度"精神,去诚心敬意地救苦救难、扶困济贫、大慈大悲、关爱众生。同时,还要求信仰者把行善与除恶结合起来,要像《奉法曳要求的那样,做到"身不犯杀、盗、淫;意不嫉、恚、痴;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五)容忍观
在妥善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的过程中,佛教还十分注意化解方方面面的矛盾,协调各种各样的纠纷,实现永世的和合。为此,佛教还特意提倡克制自我、关照众生,把宽容与忍受作为行为规范的重要内容。
佛门所说的宽容,就是对一切人、事、物都能看透、识破、想楷不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就像慈颜常笑的弥勒佛那样,做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佛门所说的忍受,就是安于受苦受难受耻辱而无怨恨情绪和行为的意思。"六波罗密"即"六度"之一就叫"忍辱度",它要求信仰者心甘情愿地忍受奇耻大辱。《六度集经》第三章颂之曰:"忍不可忍者,万福之原。"众所周脂佛门普遍都是把宽容和忍受当作美德来宣扬的。
(六)生死观
佛教认魏世俗世界,性本是苦;人生于世,一切皆苦。所谓一切皆苦,包括自然苦、社会苦、身苦和心苦。这是众生有肉体、有情欲、有物欲的必然产物。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四圣谛"指出,生活在现世的一切众生,都必然会遇到生、老、并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和五盛阴等八苦,而且还要经受多达八万四千个烦恼的折磨,故佛门有所谓"苦海无边"之说。在无边"苦海"中生活,是无幸福可言的。要想超越这无边的"苦海",就要遵照佛法的启示,使众生努力摆脱世俗利益的纠缠,以求"佛性"大彻大悟,为"涅圆寂",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作好准备。
对"涅圆寂",佛门各派的具体阐释虽然互有差异,小乘派视之为"死亡"的代词,大乘派视之为"成佛"的标志,说到底,都是离开"人世",归于"神世"的意思。这说明,在生死问题上,佛教是轻生、厌生、重死、贵死的。它的确要求一切众生都要为死后永生于"西方极乐世界"而放弃现世的一切追求,把肉体、情欲、物欲一概置之度外。
(七)孝敬观
传来中国以前,印度佛教以出家修行为主,一般是不大讲孝父母敬王者的,也没有把孝亲敬王纳入伦理范畴;传来中国以后,由于受中华传统伦理思想特别是儒家孝亲忠君思想的强烈冲击和影响,佛教较快地吸纳了有中国特色的孝亲敬王思想,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的组成部分。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高僧道安就明确提出:"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高僧传》卷五)道安的意向非常清楚,那就是为立法事而敬国主。道安的高足、名僧慧远也强调说:"悦释迦之风者,辄先奉亲而敬君。"(《沙门不敬王者论》)此后,唐代名僧宗密强调:"始于混沌,塞乎天地,通神人,贯贵贱,儒释皆宗之,其唯孝道矣。"(《盂兰经疏》卷上)北宋名僧契嵩也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完全有理由说,在中国佛教伦理中,孝亲忠君思想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此外,像佛教历来倡导的正思、抑贪、功果、报应、精进等等,也都是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二、佛教伦理的主要特征
佛教的伦理思想,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还很有自己的特色,其主要特征有:
第一,佛教伦理是重哲理、重逻辑的宗教伦理。它以佛教的基本教义--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法印为指导思想,以众生易于认识的生活经验为立论依据,以进入"极乐世界"为最高道德理想,以修行成佛为最终追求目标。佛门用当年佛祖在菩提树下得道成佛时悟出的"真谛"教化信仰者,使他们感到合乎情理,易于把握。那苦、集、灭、道"四谛"说,先让人们正视世俗世界一切皆苦,再告诉人们造成这一切痛苦的原因,继而又启迪人们要决心断灭苦根,最后还为人们指出了断灭苦根的道路和方法,让人感到很合逻辑。在规范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众生以及是与非、因与果、生与死、善与恶、福与祸、苦与乐、利与害、荣与辱、慈与悲、得与失一类的相互关系问题时,佛门强调的是自觉觉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为己为人、救己救人、荣神益人这样的人我如一、二元一体思想,这是富有辩证性、哲理性的伦理思想。
第二,佛教伦理是重理喻、重教化的宗教伦理。佛教伦理不仅重哲理、重逻辑,而且还特别重理喻、重教化。"缘起论"经常启示众生:思想支配言语和行危思想正,则言行必正;反之,则言行必不正。所以佛教一直坚持不懈地用教义、教理、善行、戒律教育僧俗弟子,以求启迪其智慧,净化其心灵,提高其悟性,端正其言行,引导他们自觉按照佛教的教义教理想事行事。在引导众生断灭苦根的"八正道"中,佛教要求众生首先要用正确的见解("正见")和纯真的思想("正思维")作指导,接着是要来用纯正的语言("正语")、端正的行为("正业")、过正当的生活("正命"),继而是要遵循正确的思想,采取正确的行动,积极努力地进行修炼("正精进")。在启示众生领悟"三世两重轮回"的"十二因缘"时,佛教也是先从思想着眼,把"无明"(心态上的迷糊、烦恼、惑乱)和由它引发的"行"(贪、嗔、痴、杀、淫、盗之类的行为)视为世世代代因缘流转的起始原因。据此,佛门告诫人们:正确的人生道路就在于净化自己,断灭无明、端正言行,力争从一切皆迷转为一切皆悟。在佛教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中,是有倡导也有禁戒的,比如,倡自觉觉他,戒自迷迷他;倡自度度他,戒自误误他;倡自利利他,戒自害害他,等等。事实证明,不管是倡导还是禁戒,佛门都非常注重以理喻人,随机教化,净化自身,觉醒众生。
第三,佛教伦理是反空谈,重实行的宗教伦理。池田大作在论述大乘佛教"救济民众的利他实践之行"时曾经说过:"佛法是一种深奥的思想,同时也是一种帮助我们打开现实生活中每天产生的种种烦恼之结的实践理论。"(《我的佛教观》第128页)这位虔诚的佛教徒对佛教的评价虽然有言过其实之嫌,但了是不无道理的。以我们看,佛教伦理的确具有反对空谈,提倡"业"、"行"、"修行"或曰"实践"的特征。佛教的业或行,分意行(也叫心行)、语行(也叫口行)和身行(即我们所说的"做"或"行动")三种。关于意行,如前所述,佛教力主净化心灵,断灭私欲、直指人心等等;关于语行,佛教强调不妄语(不胡说八道)、不两舌(不拨弄是非)、不恶口(不粗言恶语)、不绮语(不花言巧语)、要实语(要心口如一)等等;关于身行,佛教要求众生心注一境、身体力行地扶正祛邪、扬善抑恶,切实做到"难容能容"、"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等等。从基本教义教理教规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佛门一直是主张心想、口说、身行三一致的。佛教的一些教派甚至是主张"苦修"、"苦行"的。
第四,佛教伦理是随机性、适应性很强的宗教伦理。大约从公元前245年(阿育王十七年)起,佛教开始从印度向国外传播。向南传入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向北传到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十九世纪以来,又传入欧美一些国家,而今,佛教的教徒人数虽然没有基督教、伊斯兰教那么多,但其影响之深远也是丝毫不能低估的。在传播过程中,佛教始终坚持既不动用武力,也不公然冲撞传入国母本文化的原则。佛教之所以传播到哪里就能在哪里很快扎根发展,最重要的就是靠它有很强的随机性和适应性,靠它能以宽容的姿态因时度势地主动靠拢传入国母本文化,吸取其有益于强健自身的营养,同时又用自己擅长理喻和教化的特点,给传入国母本文化以一定影响。就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而论,佛教尤其注意寻找自身与传入国伦理道德相近、相似、相容之处,尽力促使双方相协调、融汇、统一。
佛教初传入中国时,就曾通过它在中国的信徒(主要是信佛的儒生),积极宣传佛门和儒家伦理思想的一致性。魏晋时期就有人宣扬:"佛有五戒,去杀、盗、淫、妄语、饮酒、大意与仁、义、礼、智、信同,名为异耳。"(《魏书肥屠现尽)南北朝时期,北齐的颜之推更具体更明确地强调:"仁者,不杀之禁也;义者,不盗之禁也;礼者,不邪之禁也;智者,不酒之禁也;信者,不妄之禁也。"(《颜氏家训饭樾钠)这显然是把佛门的"五戒"同儒家的"五常"直接融合在一起了。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佛门在中国宣传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一类的思想和实行的"兴办学校,经营企业"一类的行维也都不容争辩地证明,佛教伦理是随机性、适应性很强的宗教伦理。
第五,佛教伦理是特别重视强化自身的宗教伦理。一般宗教都把人生分为现世和来世,都把来世"升天堂"还是"入地狱"看得比什么都要紧,也都要用争得来世"乐"、免遭来世"苦"来强化自己的伦理思想。佛教尤为重视强化自己的伦理思想。可说是有史以来,佛门就经常用"因果报应"说来强化其伦理道德的教化和劝诫作用,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时候一到,一切皆报,"变成了劝世喻人的口头禅。这在中国,在东方,甚至在全世界,几乎都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其劝诫作用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为了更进一步强化"善恶有报"的劝阻作用,许多佛门高僧还常常把"修善"与"天宫"、"行恶"与"地狱"联系起来,用"修善则有天宫永乐","行恶则有地狱长苦"来"明劝阻"。高僧们自己也惊呼,能以此来"明劝阻",其作用"不亦大哉!(《康僧会传》)
宗教伦理虽然都以超现实的姿态出现,以追求精神解脱为伦理目的,但说到底,它同世俗伦理一样,也是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反映。佛教伦理原本是古印度社会人际关系的反映,凝聚的是古印度人的精神追求。传来中国后,又与以儒家伦理为主的中华传统伦理相融溶,融汇入许多中华传统伦理的内容。古印度佛教伦理和中国佛教伦理的特征,就是我们概括佛教伦理特征的主要根据。
三、佛教伦理的社会作用
佛教伦理,其善恶观、平等观、慈悲观、价值观、容忍观、生死观、孝敬观等等,对于调整教徒之间,以及教徒与非教徒之间,乃至僧俗大众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当然,也有其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
首先应当看到,佛教伦理有其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佛教伦理有其有利于开导僧俗大众树立纯正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理想境界的一面。佛门历来都特别重理智、重悟性、擅理喻、擅教化。其经典教义反复强调"正见"、"正思"、"正念"、"灭无明",其僧尼居士也经常劝导人们去恶存善、去邪存正、去假存真、去染存净,随时随地都要把净化心灵、提高觉悟、转变认识、端正意念作为伦理道德的指导思想。佛家的这类思想,对各个历史时期,也包括对当今社会的思想文化和道德品质教育,都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第二,佛教伦理也有其有利于人们增进团结和合、互爱互助、减少犯罪、安定社会的一面。一则佛教的"五戒"、"十善"与舍己、利他、忍让、宽容、普度、普救等行为规范,有利于佛教徒清杂念、净人心、讲和合、重互助、规范言行、和睦相处;二则上述这些戒律与善行,还常常被佛教徒推向世俗社会,通过影响教外群众,化生有利于净化世俗人心,理顺教俗关系,促进教俗团结的积极效应;三则佛教的戒律与善行,特别是有关不杀、不偷、不妄、不贪、以及恶来善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染来净度等行为准则,又有利于减少社会犯罪,申张社会正义、维持社会安定。
第三,佛教伦理也有其有利于激励僧俗讲精进、重勤奋、尽义务、作奉献的一面。由于佛门讲识破、求超脱,所以常常被人们称为"出世"的宗教。其实佛教也有"入世"的一面。其僧俗弟子不仅也很关心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而且也直接间接地以各种形式参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事实上,佛门从来都很重实行,求精进,力争达到理想境界,为此,佛门还一再告诫众生:要实现理想,就得用达摩面壁、玄奘取经、鉴真过海那样的精神和毅力,尽心尽力地为僧俗大众尽义务、作奉献。佛门倡导的这种用辛勤耕耘,换丰硕成果,以劳苦修炼,求功德圆满的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不仅对佛门后来及世俗大众,就是对市场经济的运作和发展,也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和正面效用。
第四,佛教伦理也有其有利于人类社会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面。佛教的"五戒"之首是"不杀生","十善"之首是"要放生"。这里所说的"不杀"和"要放"之"生",并非单单是指人类,而是泛指的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在内的一切有生之物。可以说,对生命的珍惜,佛教是出类拔萃的。当然,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一味强调不杀、不割、不渔、不猎,不利于农民、屠夫、渔夫、猎户和商人们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不让严惩那些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各种罪犯,更不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就是说,不分青、红、皂、白地禁"杀"、放"生"是不近情理的。但是,一联想到阶级社会的历史事实,特别是近现代社会的历史与现状,面对那乱征伐、乱屠杀、乱渔猎、乱宰杀,以及乱砍、乱伐、乱开发、乱拿生命作试验之类的事实和由此而引发的自然环境严重污染、生态平衡惨遭破坏、大量生物濒临灭绝、人类健康遭受威胁一类的后果,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佛教关于禁"杀"、放"生"、修不净之类的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也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正确对待与发挥其积极作用,对治理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推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显然是有利无害的。
此外,像佛教伦理思想和行为规范中的戒邪见、妄言、贪求、邪淫和重正见、正思、正语、正命(正当生活)等等,对规劝、教化、引导和影响僧俗弟子和教外众生自觉理顺社会关系、搞好团结、顺应形势、增益人世,也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就是对揭批"法轮功"之类非法邪教组织的歪理邪说,也是有其明显正面效应的。
在肯定佛教伦理有规劝、教化、引导僧俗人等净心、正行、顺世态、奔前程这一方面作用的同时,还应当看到,佛教伦理毕竟是以唯心主义、神秘主义为哲理根据的宗教伦理,它以拽引僧俗弟子追求解脱、修持成佛为宗旨,必然也要以出尘世、修来世、求善报一类的行为规范,对僧俗弟子、也对受其影响的世俗人等产生程度不同的消极作用。
第一,作为成熟的世界性宗教,佛教也是在阶级社会里产生、发展与传播的,也必然深受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统治阶级的制约。事实正如方立天先生所说,在历史上,佛教也深受历代统治阶级的兴佛或灭佛的政策和措施的制约。凡获得统治阶级的支持,佛教就繁荣,反之,就衰竭。"(《佛教哲学》第235页)统治阶级所以会支持佛教,是因为佛教能用自己的教义、教规、哲学、伦理为其服务。在为统治阶级服务上,佛教比基督教要隐蔽而且文雅得多,它似乎不关心政治,更不使用而且根本没有宗教法庭,主要是用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佛教伦理挥洒的是名副其实的"无情世界里的感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页),它总是真心实意地规劝被压迫生灵,要他们对奴役自己的统治者也要慈、善、容、忍、让,甚至要难忍能忍,忍辱无诤,不要进行反抗,更不能开杀戒、动刀枪。这类事实表明,佛教伦理也是有"鸦片"性能,麻醉作用的。
、苦与乐、善与恶时,尽可能地把现世描绘成"无边苦海",把来世即"彼岸"构想为"极乐世界",再要求信仰者通过净心(禁欲)修持(苦行)解脱现世痛苦,换取"西天极乐"。这种思路虽然可以给信仰者以莫大的精神安慰,使之得到似是而非的满足,但是,似这样以忍受现世苦换取来世乐的伦理思想,对僧俗,对社会也是有消极作用的。
第三,佛教伦理那种力图超越现实、寻求精神解脱的特征,使它不能不带有浓重的虚幻不实色彩。这又使它的一系列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往往易于脱离尘世的社会生活,脱离现实的经济、政治、思想实际而陷入玄虚。它引导信仰者苦心修持的不期现世报酬,不求尘世功德以及平等、济世、自利、利他等等往往会同时落空,难以落实。
综上所述,佛教伦理是一种蕴含有深刻智慧与哲理的宗教伦理,它有不容否定的积极作用;但佛教伦理毕竟也是宗教伦理,它也以唯心主义哲学与宗教神学为理论依据,又不可能没有消极作用。我们认维像对待一切传统文化那样,对佛教伦理也应采取辩证的"扬弃"态度。
吕鸿儒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