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在岳西
禅宗在岳西
除了山还是山的岳西,处处飘逸着浓浓的佛教禅宗氛围,时时洋溢着厚厚的佛教禅宗气息。
一
从南边的中线公路,一踏上岳西的县界,十八个山凸一字儿排开,如十八尊罗汉护卫了大门,因而在门内坐禅修道,讲经说法都 “无愁”了。一走进佛国的“天堂”,迎面的桃岭头处仰卧着一尊怡情甜睡的大佛。 稍一留心观察,县内的一座座峰嵌,一个个山头,都微微偏向南方,象身披袈裟,面南禅坐,双手合十的大德高僧。最高的山峰驼尖,多支尖、明堂山、黄茅尖等是这样;就是一些较低的山,如铜安寨、清水寨、松山寨、犁头尖等也莫不如此;那些山巅建有庵堂寺庙的,如司空山、二祖山、牛草山、四望山等更是显而易见。 如果乘坐飞机经过岳西上空,俯瞰下望,许多山头又象狮子形状,并都在狮子头上建有寺庙,如司空山、妙道山、二祖山、四望山、公界山等都是这样。这大概源于释迦牟尼佛在耶伽山出生时,作狮子吼,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讲:“天上天下,唯我独”的缘故,因而都将庙宇建在向南的狮子山头上。这些狮子状的山峰,如果在南边选取一定的角度,从上往下仰视,则都象身穿袈裟的大佛。如从店前镇看司空山,从来榜羊河,花灯等处看多支尖,从主簿镇看二祖山,从太湖寺前看四望山,莫不逼真形象,灵气盈然。 除了山的顶部像大佛以外,还有许多山体、石峰也与佛像毫无二致。伫立在司空山山门那里,朝前方一看,前后两座大山,后面的那座横空仰卧,体形魁伟,神志祥和,其面容酷似如来。前面那座胸部高高耸起,秀发临风飘逸,恰如观音再现。在漂流天仙河,当竹筏漂至石人湾时,一抬头,就可看见那夹在两座山头之间的没有被绿色山林完全覆盖的一座山峰,活脱脱似一尊如来活佛禅坐神像。包家石佛村有并列的三尊大石佛矗立着,人们就在这三尊石佛处建起了一座寺庙,名为石佛寺。河图镇南山村有僧尼二石像。最奇的是该镇与湖北英山交界的高山大岗上,孤零零的一尊面南而坐的露天大秃头石像,五官俱全,栩栩如生,当地人叫“和尚石”。并流传着一个荒涎而又真实的故事。文化大革命期间,金龟村放牛娃刘 ,一日放牛爬上和尚石头上坐了下来,用割草的刀尖钻石佛的左眼,钻了许久没有留下痕迹,他想起了磨刀时常用水浸石,就能将刀刃磨砺,于是他屙了一泡尿洒在石佛左眼上,再钻,很快就把左眼破坏了。这时他感到自己的左眼不适,就牵牛回到自己的家中,身上发冷发热,左眼胀着难受。挨到晚上,左眼刺痛,且有移位的感觉。时值反对迷信的年代,加之离公社医院有五、六十里之遥,因而只有让他在家硬扛着。到第二天天亮,眼不痛了,但左眼已移到耳朵根那里,并长了一个鸡蛋般的大包,眼珠又出现在大包之上,人见人怕。所以现在已43岁的刘 ,也娶不上一个姑娘,和他哥哥一块生活着。后来“和尚石”吸引着两省数县的群众前来磕头朝拜,烧香放鞭不断。但仍露天坐在大山之巅,没有谁敢给他弄个避风遮雨之所,因怕碰坏了它而招来灾难。 如果说这山峰、石峰、山体的佛像令人觉得神奇,那么还有许多天然石壁上的群体佛像更让人惊叹不已。????登司空山从下院往上院的途中亭子处,可以看到位于山崖左侧的叫千佛岩的巨幅壁画,其佛像神态各异,或深居洞府,盘坐打禅,或放浪山水之间,云游四方,或端坐在松林之下,双弈棋正憨。无数神仙洞府和楼台亭阁镶嵌其间。那洞府石坊林立,门塔的匾额上文字隐约可见,置于半空的长栏,弯弯曲曲通往修炼禅法的藏谷幽径:那楼台亭阁层层叠叠,或隐或现时聚时散,在云雾缭绕之间飘渺不定,或藏露于浓郁苍劲大树环抱之中。 游妙道山,站在探险台上,又可从对面山峰崖壁看到一座千佛岩。不过这些佛像如座石林,以它的雄浑飘逸,壮伟身姿神志,站立在悬崖峭壁之上。 探云峰峡谷,那紧挨百年石像不远处的一幅石壁画卷,有非常清晰的洞府、云梯、松树亭阁、楼台等画像。特别是石壁画的中部,一位身着宽大僧衣的高僧正悟得此峡谷的精妙,兴奋得手舞足蹈;在高僧的下方,有一僧人早悟得佛教禅宗的真谛,准备沿着长长石板铺就的道路,下山布道;石壁的左上方,活鲜鲜现出一座洞府。洞府下方的松树下面,坐着一位僧徒,凝神聆听着师父的讲经说法。 像这样的石壁画卷,只要稍稍留心观察,岳西的千岩万壁上随处可见,如峰似五指的明堂山,最高峰的驼尖、天鹅尖、白马尖,大龙潭的马园寨,中关与响肠交界的清水寨……岳西的山好景美,无处不是佛家坐禅修炼的场所,处处与佛祖有关,山山与禅宗有缘,到处都透射出佛祖的足迹,留下禅宗的遗迹。这种佛的博大,禅的精深,大山人的虔诚, 阔了大自然,造化了整个岳西全县的佛的世界,禅的氛围。二
岳西县城东南六公里处,有座法云寺,寺里有座七层古塔。即法云寺塔,因塔上有1800多尊佛像,故又称“千佛塔”。塔的第一层北面有菊花、莲花、太极图等图案的痕迹。清咸半年间,一场大火,塔存而庙宇皆毁。据史料记载,此塔建于东晋成帝咸和九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按常规一般都是先有寺庙后才有塔。从塔的第一层的图案看,菊花指儒教,莲花指佛教,太极图指道教。这说明此寺初建并不是佛教一家所独有,后来才被佛教所取代,因为后建的塔上只有佛像,且是七层,意指七级浮屠。
儒教和道教都是中国的本土教,只有佛教才是粕来品。但佛教中禅的思想占的比重很大。换句话说,禅的思想是佛教的核心直接与释迦牟尼佛有关。传说当年佛祖释迦牟尼在灵山聚众论法,曾拈花示众,听者都不明白其中的奥秘,只有迦叶尊者默然领会微微一笑。佛祖知道他已领悟,对这个聪明的弟子格外赏识,于是宣布“吾有正法(全体佛法),眼藏(佛法能普照天地万物)付嘱摩河迦叶”,据说这种佛法就是“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禅的宗旨。 我国佛法禅学的传入,最先可追朔到东汉前后。光从译经开始,其中有汉桓帝来华译经的安世高译经三十多部,其中属禅法的就有《禅行法想经》、《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东吴康僧会为安世高所译《安般守意经》注疏作序,又介绍印度禅法玄妙门。但当时弘扬佛法,我国南北风气不同,南方重义学《佛理的辨判》,北方重修行(对禅法的讲求)。加之本土的儒教、道教均与禅学有关,这样,莫哀一是,难于时层。就希望有个场所对这些进行研究、探讨。岳西地处江淮之间,亦是中国南北的交汇处。这个中间地带,便于南北沟通,又处深山老林,减少外界干扰,因此响肠后冲村的“法云寺”应运而建,把义学与修行融于一寺。所谓“法云寺”,就是研究、实践儒、释(禅法)、道的场所,既用了各教的理的辨析,又对各教提出了讲求。“法云寺”最后让禅学、禅法占了主导地位,因此为佛教取代。这也为以后慧可大师为什么能在司空山创立中国佛教禅宗奠定了基础。 所谓禅,或禅那。这是梵语,译为中文即为静虑,即静中思虑。禅那的本体为寂静,而又具审虑之用。静就是定,也就是止;虑,就是慧,也就是观,定慧均等之体叫做禅那。所谓“坐禅”,说的是要排除世俗杂念,使自己的心境保持一种清静明彻。它最初的意义是守住“一心”,守住一心就是“观心”。因而有人将“禅宗”又称为“心宗”、“心法”。宗旨为“坐禅入定,心注一境,正审思虑”。所谓“禅宗”,说到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禅学,是一门积极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生活艺术,诚意地展示了人的困窘,人的追求与人的锤炼,人的升华,艺术地再现了真正的生命回归过程。禅宗又是一门独特的文化现象,是研究历史、哲学、文化教育、艺术不可缺乏的一门严肃学问,它犹如无弦文琴,使人在意识与无意识的交接处跃越时空,忘却了所思、所见、所引,而这种忘却确因所思、所见、所行的引导,自己忘却自己的所思、所见、所行。用一句话来说:禅就是在开慧眼,以认识真理,只要你顿开慧眼,真理就在你的眼前。 对于禅的形成追溯和发展过程的研究,昭示着其应该回到现实生活的必然性,因为体验禅的意境,体现禅的精神和展示禅的作用,始终要以人和人的实践活动为基因,始终要面对现实生活。可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就人的身体本身而言,禅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精神实质,也就是开悟的自我的重塑。认识自我和解脱自我的自觉性,决定了自塑自我的重重机缘。释迦牟尼佛祖睹明星开悟,迦叶尊者见佛拈花示众开悟,灵云祖师见桃花开悟,孔夫子在川上见流水而逝,也曾有逝者如斯夫的感叹。这些大佛名人正是由于目睹自然界花开花落、流水无情的发展变化,从而悟出了缘生缘灭这种宇宙人生的根本法则。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说法49年,而又一字未说。这一字未说是不说之说,是心领神会,是禅的根本。所以禅宗是“不立文字”,“教外 传”。如果说释迦世尊是西域佛教禅宗的初祖,他的廿八代弟子达摩祖师就是东土佛教禅宗的初祖,那么达摩传衣钵于慧可,慧可祖师才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 达摩为印度南天竺人,在南北朝时他航海来华,初至广洲、金陵等地,后游嵩洛。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寓止少林寺,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佛法,后传衣钵给弟子慧可。三
慧可,生于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俗姓姬,初名神光,洛阳武泽(今河南荥阳)人。自幼喜欢读书,酷爱游历山水,志向高远,是个海内外兼通的学者。一天,他偶读佛书,顿时为之倾倒。在赞叹之后,索性到洛阳龙门香山寺出家为僧,拜宝静禅师为师。不久,又到永 寺受戒,在那里遍学大乘、小乘等各种经典。直到32岁又重返香山寺,打坐参禅达8年之久。40岁他遵师命,前往嵩山少林寺,拜达摩为师,以深习禅法。面对达摩的冷遇,慧可以他一片虔诚之心,立雪数霄,断臂求法,至诚高节,心至弥坚的举动感动了达摩,收他为徒工,取法号慧可。他在达摩身边“毕命永旨,从学六年,精究一乘”,深得佛学精髓。达摩入天前,认定慧可已得到禅宗的真谛,可为自己的传人,于是将衣钵和四卷《楞伽经》传给了他。并吩咐说“这是如来心地法门,要让众人开示悟入。”要他将这三件西天佛教禅宗祖师的证物,继续弘扬禅法。达摩当年(公元536年)园寂后,慧可就成了佛教禅宗历史上第一个华人祖师。 作为一个中国人,又在中国大地上弘扬佛法的慧可,首先面临的是在传统的中国文化——儒教、道教与佛教之间作出抉择。他从达摩传授的禅法里跳了出来,将禅宗的重心移向一个新的境界:那就是将传授禅法的方式,着重于如何显示他们的悟境和传递自己禅的体验上,亦即“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样,慧可的精神较达摩有了一个很大幅度的升华,进入了全新的禅之境界,促使它走出西土的“禅”,与中国本土的儒、道、佛相交融,水乳一体,别立中国佛教禅宗,这是慧可对中国佛教禅宗的重大贡献。 慧可承受达摩所传心法的那年,已是50岁的人了。他开始弘扬佛法,隐居在黄河一带,一边韬光养晦,一边随时随地向前来问道的众人开示佛法,传播心要。当时,中国“合国盛宏讲授”佛法,而慧可的传播禅法的形式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与时势大相径庭,故得不到人们的理解而无法弘扬。甚至还经常受到种种非议和迫害。在邺城(今河南安阳)时,慧可传播心法,遭到“徒侣千 ”的道恒禅师的迫害,几乎伤命。同时,慧可传授禅宗方式,是随缘而往,独来独往,过着近于云水的生活,后来竟由“长期行化,随宣讲学”发展到“变易仪相, 光混迹”的地步。加之北周武帝惧怕佛教的发展影响到皇权的利益,于是下令灭佛。这是继北魏太武帝灭佛以来,中国佛教的第二次法难。当时北周境内四万余座寺庵被没收,大量经书佛像被毁,财产入官,约三百万僧尼被迫还俗,只有少数沙门南逃,才幸免于难。 为避当时宗教之间的强烈对抗和派别斗争,也为了逃脱当时朝延对佛教的法难,慧可和后来的三祖僧粲夹在少数沙门南逃当中,于公元561年由豫入皖,经商城金寨、霍山等地,直到公元577年才到司空山。在这十多年中,慧可师徒在霍山(当时叫潜县)的头陀、界岭头和二祖山(现均属岳西),其中在二祖山驻留时间较长。????二祖山的山巅为整个花岗崖石,朝南的顶端稍下处有凹陷进去的一个大洞,约四十平方米,洞中一泓泉水,从壁缝向上冒出,再沿岩壁向下淌,甘甜清洌,像亮闪闪的琴弦,甚至能弹出天籁般的音韵。洞前,峭壁千仞,深幽莫测,人们叫千丈岩。山巅四周,一色的黄山松美轮美奂,棵棵临风玉立,株株裸根虬枝。慧可开始看中了这个“身坐东北连三县,面对西南望九江”的江淮分水的境地。但这里周围数十里都没有人家,不仅传道无缘,而且连生存都很困难,伴随慧可师徒坐禅的只有孤寂、清冷的意境。于是无奈,只得另辟禅地,翻越界岭,进入长江流域的皖国。虽有近在咫尺的法云寺,弘扬的禅理也基本相同,但方式方法不一样,且受人制约,因而上了离此不远的陈晋熙——司空山。 人们为了纪念慧可在这三县交界的高山上驻留过的一段不短的时间,所以叫此山为二祖山。据说唐朝曾有僧人在此及界岭头两处建过名为二祖的寺庵,塑过二祖佛像,清朝后期有刘诚意大仙在此修行过。四
????司空山以它的巍然、秀俊和佛禅的氛围、气息迎来了慧可大师。他自己也感慨地吟诗一首:“跃过三汀七泽中,两肩担月上司空,禅衣破处裁云补,冷腹饥时嚼雪充。”这既是苦行僧的真实写照,又是表明自己弘扬佛法的坚定信念。
卓锡司空初,慧可住在一个天然石洞里,即二祖佛洞,僧粲坐禅于二祖佛洞后侧另一石洞中。师徒在此静坐修禅业。生活持以苦行,开荒山垦草地,种菜麦自食,所入不足自供,吃糠秕野菜,或采薇掘蕨摘郎菜充饥。如此含辛茹苦,慈风远扬。四方朝山拜佛者络绎不绝。于是居士、信士遍募资财,竭力凿石开山,在佛洞前营建殿宇及香厨静宝,即后人所称的二祖寺。于是慧可一改在北方居无定处,行化讲学的方法,在司空山正式开设道场,传经授法。
当时中国佛教思想和学风可分为二大趋势,南方佛教哲学思想同南方的玄学相适应,比较重视义理的理解;北方佛教哲学思想同北方的经学相适应,比较重视戒行与禅定。而慧可在开阐讲学中,把我国南北两地的佛教学风融会贯通,将复杂繁难的佛教修养方法,改为简便易行的修养方法。重禅定,轻义理,不礼佛,不立文字,提倡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以无念为宗,”“ 心是佛,”以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由于立学新颖,因此二言满天下,从学如流,皈依日众,使禅宗佛法昌盛发达。 七十三岁高龄的慧可,已在考虑“退居二线”之事,加上追随和事奉慧可多年的法器的僧璨,因而承受衣法的主观条件均已具备。就在佛洞后的大石台上,将禅宗单传镇门之宝——木棉袈裟,还有盛有食物化缘的钵孟和《楞伽经》四卷传给了僧璨,并曰:“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这就是禅宗三祖。现在“传衣石”三个大字仍清晰如昨。 传授之后,慧可又回到河南,采取先前方式,随缘说法,渡化众生,达34年之久。在此期间,他由僧脱俗,又由俗返僧,自调心境,最后死于河南, 城县(今郑洲)葬于河北 洲滏阳县。享年107岁。所以佛教禅宗二祖慧可是一位有理想、有觉悟,勇于学习外国禅学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人物,是一位思想解放,洋为中国、开拓进取、勇于为事业献身的高尚的人。没有慧可就没有中国的祥、禅学、禅宗、禅文化。司空山上那座高高耸立的七级浮屠,恰如一尊玉柱,以示慧可的功德。这样,司空山自然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二祖道场成为“天下禅宗第一道场”,慧可是佛教禅宗的中国第一人,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难怪诗仙李白卜居司空时看见二祖道场、三祖求法受钵之地,发出“玉案赤文字,世人不可读”的感叹,香港宝莲寺著名高僧圣一法师朝拜司空山,感慨非常,写下了“司空名山,二祖道场,衣钵单传,佛法远扬”的诗句。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于1990年10月1日前往司空山视察时,对在场的负责同志说:“司空山是中国禅宗祖师的道场,是大师弘扬佛法的地方,二祖是中国禅宗的初祖,达摩是印度人,其实慧可大师才是中国禅宗第一人,没有他就没有佛教禅宗今天的发展……”。可见,慧可和司空山在中国佛教禅宗史上的地位。 僧璨得慧可所传衣钵,前往皖公山脚下,开辟自己的道场。然而他的时运不济,当他准备在那里弘扬佛法之时,正值周武帝宇文 下旨灭佛之日。在这种形势下,僧璨为避风头,赶紧又回到司空山一带(在田头乡也驻足过,那里有三祖寺的遗址),踪迹飘浮不定,住处经常变换,埋名隐居,直到年方14岁的道信去拜偈。道信在僧璨身旁学法五年,才将衣钵传给了他,定道信为禅宗四祖。道信一改前面三位祖师秘传方式,创建寺院,开坛讲禅,培养弟子,探讨佛理,并 头陀苦行的参禅做法,让禅和菩萨戒相结合,形成禅宗的禅戒合一法。一时间僧众云集,禅法播及全国,一跃而为中国佛教的主流。道信传弘忍,弘忍传慧能。一百年间传到六祖,应了达摩祖师的“一花开五叶,五叶结正果”的预言。五
司空山成为禅宗发祥地,因而皖公山的三祖道场,黄梅东山的四、五祖道场均临近司空山。但司空山的真正大兴,是在慧可卓锡司空山的一百八十年之后的大唐帝国。唐朝盛世,政治清明,气氛宽松,对外开放。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文化宗教,都获得空前的大发展。禅宗也在这个朝代,进入它的黄金时代。隋文帝虽赐慧可为“正宗普觉大师”,而唐德宗又加赐镒慧可为“大祖禅师”。 六祖慧能门下有一位本净禅师,他追求慧可的足迹,来到司空山当主持。正巧,遇上唐朝中史杨廷光奉唐玄宗之命,来到司空山寻觅长生不老之药。邂逅本净禅师,论道终日。廷光倍受益,又在本净禅师的指点下,采得长春藤。他回朝如实奏报,唐玄宗当即下旨,召本净禅师传奉绍入京,与京都白莲寺名僧硕学,阐扬法理,听皆称善。得唐玄宗尝识,赐号大晓,拜国师还山,敕建“无相禅寺”。本净禅师满载荣耀返回司空山,将玄宗赐银建了“无相禅寺”,造僧房五千零四十八间,下设九庵四寺。一时间,司空山名扬海宇,僧尼云集,香客盈门,盛况空前。当时禅宗佛理、佛法传入朝鲜、日本等地,东渡西来者络绎不绝,把中华禅宗扩大到东南亚及欧、美等地。 稍后,道行禅师在长安又得到唐明皇的尝识,拜国师还山后,奉敕扩建了无相寺。 正由于有此盛景,大诗人李白随永王麟兵败后,从乱军中逃出,慕名避居司空山,留下了《卜居司空原言怀》和《司空山瀑布》两首诗,引来了历代骚人墨客,拜佛祖、访仙踪,为司空山留下了无数墨宝和碑文。 自唐朝后期至宋朝,于司空山修炼的众多住持,诸如:正德、真际、园通、清晓等高僧相继在此敕光祖刹,被拜为国师。由于司空山在佛教禅宗中的特殊地位,因而在当时及其后世的许多高僧大德纷至沓来,禅寺也因之在我县星罗棋布,梵声相闻。比较著名的有黄茅尖下的朝阳寺,公界山下的白云庵,妙道山的金璧寺,明堂山上的古井庵、茶园庵,汤池的资福寺、天云寺,五河的云溪寺、灵山庵,白帽的金竹寺等。 南宋末年,元军入侵中原,宋王朝腐败无能,迁都江南临安,企图偏安。元军大举南侵,而各地宋军将官在元军压境时多叛变投降。时有淮西安抚使张德兴选择了地势险要的司空山聚兵抗元。并有前河付家岭的农民义军付高积极响应,又与潜山野人寨的农民义军领袖刘源联合,抗击元军,但最后归于失败。失败后,元军上山烧毁古刹,使之成为一片焦土。司空山的再次复兴,为明朝天启(公元1662年),一位名叫大宝如浩的禅师,为重振司空山盛景,四处奔波,在明太守阮自华和柱史颜远大力相助之下,建造了祖师殿、大雄宝殿,并建了一座石坊。在他的影响下,五河的永言庵,莲云的祈永庵,河图的蒙山庵等一批寺庙又建造了起来。 各处寺庵的发展,又促使司空山向最完善的层次迈进。在清康熙帝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禅宗法嗣目唐戒可禅师,来此进一步是兴石室,复建“二祖寺”,并造“祖师殿”、“观音楼”、“大士阁”,还有两廓横楼僧舍,香橱静室,金客玉像。恢复、发扬光大了昔日旺盛的香火。随即又在太平天国时期,遭到兵火焚毁。在晚清和民国动乱的岁月里,殿宇年久失修,佛事萧条,香火冷落。到了文革,司空山仅存的一座大雄宝殿和近六十尊佛像也被一些无知狂徒破坏。随着党对宗教政策的落实,政府和佛教界对司空山的恢复极为重视。一九八九年九月,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高僧,在九华山召开佛教禅宗二祖道场论证会,决定尽快修复二祖寺;一九九Ο年,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又亲临司空山,作了重要讲话;一九九二年又赋诗曰:“大勇立雪人,断臂心得安;天下称第一,是禅不是拳。”也正如明代诗人程相所赋的《颂禅》诗云:“可笑九年间而壁,却怜二祖与安心。而来一曲调千古,白雪阳春和到今”。六
由于慧可的高深学问及司空山在佛教禅宗中的特殊地位,许多高僧大德都向往岳西山水的灵气和佛浓厚的氛围,因而各个朝代都有人来拜佛祖,建道场,弘扬佛法。其中北宋时的临济祖师卓锡妙道山,建立道场,弘扬佛法是很突出的一位。 临济原名唐义玄,又名唐子霞,住镇洲(今河北正定)呼陀河畔的临济院。他刻苦学习禅法,渐渐形成自已的独特风格。其禅风痛快峻烈,以“棒喝”,“看话头”著称,有的放矢地导人开学,使人忽然开悟。他本属南宗南岳一系,后来发展为自成一家,是禅师宗五家七宗之一。他师承黄蘖希运,希运师承百丈怀海,怀海师承马祖道一,道一就是六祖慧能的门下直接弟子。 临济义玄创立临济宗,卓锡妙道山修炼,广收弟子,开坛说禅,弘扬佛法。妙道山,因其玄术超群,其妙无穷而得名。开始他结茅为庐,以雌狮之口的洞穴,进行传道注经。 临济宗鼎盛时期,为北宋宋仁宗赵祯时期,当时连赵祯皇帝的小舅子李三道人,也来到妙道山中,因此宋仁宗诏敕,赐妙道山禅基,建成了临济寺之一的金璧寺,其“金璧禅林”的金字匾额,为仁宗亲笔敕赐。金璧寺占地12000平方米,宏伟壮观,殿宇有前、后、中三重,寺院建筑高达十余米,寺内供奉着四大金刚,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如来、观音、临济祖师神像,史称金璧辉煌。当时寺僧弟子达800多人,下设天竺庵、楞顶庵、雪山庵、石镜庵、茶园庵等24个脚庵,置田庄千座。20多里的盘山路上,朝至者、敬香者、拜佛者,络绎不绝,终年香火不衰,延续了800多年,直到1940年,让国民党的伪潜山县长陈汉流率自己队为剿灭红军游击队而付之一炬,大火延续三个月,才将此寺毁灭。但临济祖师在妙道山播下的禅宗种子,经过数代传授,最后远渡重洋,传入日本、东南亚各国甚至欧、美等地,在那里生根开花。而妙道山最后留下石塔、石棺、石盆、寺基石等。石塔又在文革中被拆除,石棺也让造反派打断了其石盖。按照佛教史料所说,这个雕刻精美的小石棺应该是盛装佛家高僧火葬后所得的舍利或舍利子之物的。但这小石棺内的舍利到哪里去了,而又是谁的舍利子呢?还有地下宫殿、万年灯、七级石塔等等都是至目前为止的不解之迷,这都有得于人们去一一破译、揭晓谜底。
与妙道山仅一河之隔的四望山,就是“临济法派”的卓锡之地,在宋代就建创了“楞顶庵”。楞顶庵取达摩授于慧可的《楞伽经》而慧可的“楞伽”创解又誉满天下而得名。后因五龙抱珠处是一块风水宝地,于元代仁宗延佑四年(公元1317年)将楞顶庵下迁五龙抱珠处,改名为“五龙寺”。相传为江西九江高僧费贤所建,当时他咏诗二首,其一为:“踏遍中华地,沦桑云海间。宛若蓬莱境,就是此仙山。”其二为:“登临绝顶一身轻,精神舒畅兴未穷。似寄形于天地外,俨然身在白云中。”他既是得道高僧,又是杏林高手,很受群众欢迎。到明万历甲午(公元1594年)有临济法派传人真理、真叶在当地群众支持下,扩建庵堂殿宇僧房、斋舍40余间;周围陡续建造了川心庵、雪山庵、来月庵、长岭庵、广慧庵、普济庵、洁云庵、慧穆庵、延寿庵、圹埂庵等十几座脚庵。五龙寺有请太湖笈状元赵文楷亲书《弗去》的匾额和“谷虚繁地籁,红尘不到真仙镜;境地散无香,静土菩提好道场”的楹联。安庆知府陈金庭送了千斤钟鼎,潜山县令张文彬赠四人抬的大鼓一面。现存于五龙寺的佛门文物,有明石雕两座,一为伽蓝接引如来,另一为50cm2的每方雕有两神像的正方体;还有石雕佛像两尊,本质塑像四尊,特别是保留有自明有光和尚及(清末)20代名僧143人的木刻红漆牌凸字位一面。三宝木质印一枚,铁钟、铜鼎、香炉、烛台等。更为可观和突出的是在五龙寺周围大小山峦中,有如此众多的和尚塔和墓铭。现初步查找,标记历代方丈、住持的两层莲花塔24座,监院二层莲花塔数十座,一层莲花塔及莲花座或双鲤吐珠及人面兽身形的石刻墓碑一百多座。这些塔和墓铭雕刻精细,字迹清晰,记载了塔下葬和尚的生辰年月日和立塔时间。 如果说司空山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那么,妙道山就是禅宗临济宗的生发地,而四望山又是禅宗一脉相承的发展地。但四望山一直没有遭到战火兵燹的毁坏,因而在他的影响下,岳西的寺庙在整个清代,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白帽的广佛庵,凉亭的崇福庵,包家的甘露寺,青天的河口寺,头陀的茅庵,黄羊的诚意寺,天堂的慧明寺、石壁庵,前河的天台庵、莲花庵,莲云的永济庵,巍岭的天然寺,黄尾的祖师殿等。 司空山这块风水宝地长出了“一花五叶”的第一片绿叶。红花绿叶扶,绿叶衬花花更艳。慧可祖师献身于弘扬佛法的事业,使禅宗这朵艳丽的花越开越俊俏,早已红遍世界,而在岳西这片热土更是红遍了每个角落。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