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系中修行:《爱情与工作的每日禅》
一次偶然,我买了《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作者艾兹拉·贝达是一位提倡“平常心禅”的资深禅师。这本书对我影响至深,是近一年来我看过最平易近人、具有真知灼见的实修入门书。艾兹拉·贝达在书中几番提到老师净香·贝克,这使得我对她产生极大的兴趣,而《爱情与工作的每日禅》这本书,令我有机会领略她的智慧学识。
净香·贝克是美国“平常心禅”的创始人。在学禅前,她拥有丰富的人生历练,结婚、离婚,养育了四个子女,直到40多岁才开始禅修。天赋和对禅学的潜心研学,使她成为美国洛杉矶禅修中心的第三代传人。此后,她将禅学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创立了平常心禅。
平常禅,顾名思义,就是将禅学用于平常一点一滴的生活中。它没有刻板的教诲,不追求果位轮回之事,也没有阶级之分。它平易近人,深入浅出,是适合现代人的一种切实可行的修行方式。
净香·贝克不削发,不穿僧袍,拒绝被神化,也排斥通过各种强烈的灵性开启而获得解脱的捷径。她始终强调“生活在禅中”。这本书集合了净香·贝克在美国密集禅修的场所和每一个礼拜活动中所讲的话,其中也包括学生的提问与作者的回答。净香·贝克将自己人生中的经验教训拿出来与学生们分享,以身作则,将禅学扎实地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修行,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需的。面对生活的无常,出其不意抛来的伤害,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受伤。但要皈依某种宗教,或者阅读某种高深莫测,甚至有点神乎其神的宗教读物,或是像出家人那样过着出世清欲的生活,这些对于现代人来说是有抵触心理的。这个时候,“平常禅”的出现就再适合不过了。“修行”并不特指某一种宗教活动,它只是一种让人们在世间能够更好生活的方式。
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如书中描述:柴米油盐,房贷工作,人际关系。花去大量的时间在胡思乱想,再耗费掉大量的时间在愤怒、猜忌与执著中。这样,真实可贵的生命体验就流逝掉了。我们没有活在真实的生命中,而是活在了纷杂焦灼的意念当中。对此,净香·贝克如是教诲:让我们走在剃刀边缘,体验每一种升起的情绪,才有可能剔除缝隙,令痛苦的分离状态与真实的生命再度和谐地聚合在一起。当然,这需要长时间的修行与练习。修行就是这样的课程,漫长而艰辛,短时间内无法得到很大的利益回馈;但以一生来看,修行的确能够大大提升生命的质量。
我们与真实的生命有多远?尝试伸出一根指头,全神贯注盯着这根指头,大概持续不了十秒钟,就从全神贯注变为胡思乱想了。仅仅一根指头,都无法真实相对,更不要说,我们耗费了多少妄想而错失了真实的生命。
净香·贝克在书中详细地阐述了“什么不是修行”。对照什么不是修行,我们就能明白什么是修行。修行不是为了达到极乐状态;修行不是为了培养某种神通功能;修行不能免除我们永远不会生病或受到伤害。修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最真实面对生命的生活方式。修行着眼于每一天的一点一滴,每一个情绪的升起、牵动和转移。在修行中,一一破解它们,这样我们就可以安住于真实生命中,而不论是喜是悲,都会安然接受。
平常禅没有任何捷径或灵丹妙药,但方法简单,必须切实贯彻于生活中。每日保持坐禅,在坐禅中了解自己,了解情绪的无常,了解真实生命。在生活中保持觉察,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意念,每一份人际关系。修行从来都不是某一种武林秘籍。人人都能够修行,都能在修行中重新看待自己与生命。
净香·贝克不赞成人们以“开悟”为修行的彼岸,因为那又在强调目的性而加重人的执著心。作者说“枯树鲜花开”,“要不抱有希望地生活”,这才是真实地面对生活,而不是只追求生活的美好,而逃避生活的无常与苦难。在本书的最后,净香·贝克跟大家分享了一个非常好的“木心寓言”。木心一心追求开悟,离家出走,希望搭乘开悟的列车。然而一趟趟列车从他面前驶过,不停下。慢慢的,火车站聚集越来越多像木心一样寻求开悟的人们。木心开始照顾他们和他们的小孩,每天忙个不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木心终于有时间休息了,他彻夜地打坐,这时火车在他面前停下了。木心恍然大悟:哦,原来我一直在火车上,事实上我就是火车本身。生命本身的圆满根本不用向外寻求。
平常禅的出现,对于现代人是一种福音。找回属于自己的那辆生命列车吧,生命如此短暂,不可再白白浪费。
《爱情与工作的每日禅》告诉我们在一个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身体、心理、知觉和念头的真正面貌。
作者简介:
她既不削发,也不穿僧袍,却成为美国洛杉矾禅修中心的第三代传人。她以平凡的人生观与个性,强调[行而知]的入门方式。她所传授的独特易懂的[平常心禅],不仅抚慰了现代人的精神,更帮助、激励人们轻易地在工作与爱情中,达到圆满、如意的境界。
夏绿蒂·净香·贝克[Charlotte Joko Beck],美国“平常心禅”创始人,《平常禅:活出真实的自己》的作者艾兹拉·贝达的老师。她是四个孩子的母亲,曾做过老师、秘书和大学行政助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依止安谷白云及中川宗渊两位日本禅师习禅。一九八三年正式成为前角博雄的第三代传人,并开始担任洛杉矶禅修中心的住持。目前任教于美国圣地亚哥禅学中心。著有《爱情与工作的每日禅》、《生活在禅中》。
本书文摘:
我们在寻找什么呢?根据大家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生活条件,好像每个人寻找的东西都不一样;其实我们全都在寻找一个理想的生活,我们也许会把它定义成有一个理想的伴侣,有一个理想的工作和一个理想的家。即使有些人的理想听起来很奇怪,每个人对他想要寻找的东西却都非常肯定,而且每个人都在寻找中。
在我们这样的修行里,我们时常会寻找一个所谓的“开悟”状态,这是寻觅的一种较为细微的方式。可是我们得知道往哪儿找它,如果我们在圣地亚哥的晚上,往天上寻找南极光,就绝对找不到它,我们需要做的是到澳大利亚去,它就在那儿。我们必须知道寻觅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必须改变关于寻觅的观念,而修行就是一种改变。开悟并不是一样我们可以追求得到的东西,但是我们认为我们一定得追求什么,那么我们到底在干什么呢?
尽管我们就在自己生活的中心,但我们对它不感兴趣。此处似乎缺乏某种东西,我们感兴趣的是去寻找这个缺少的东西。我们从这个中心漫游出去,好像一个车轮的车轴一样。我们走来走去;我们试着做这个,我们拒绝做那个;这个看来不错,那个看来不行。我们寻觅又寻觅。或许我们找的是一个理想伴侣:“嗯,她是有些优点,不过在某些地方却不够好。”依照我们不安的程度,我们一直不断地寻觅着。或许我们觉得自己从来没有一个合适的工作,我们就去寻找和抱怨。我们或是想改善现有的工作,或是想:“我不会告诉任何人,然而我不会在这里再待多久了。”从某个角度看来,这样做并没有什么关系,我不是要大家永远待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不正确的并不是这种没有耐心的举止,不正确的是我们以为如此寻觅的本身是正确的。
如果我们停止这些追求、寻觅,会剩下什么呢?剩下的就是一直在我们生活中心的东西。在所有这些追寻的底下,是焦虑与不安。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看到重点不在于追寻本身,而在于启动追寻的焦虑与不安。当我们终于领悟到向外寻觅不是个好办法时,那是神奇的一刻。刚开始我只能了解一点点,随着修行的进行,这个道理就会更加清楚;期间我们还是会痛苦的。要知道不管我们寻觅的东西是什么,它终归会让我们失望,因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工作还有房子是不存在的。到头来,我们追寻的终点仍然会落在同一个地方,那就是失望。
我们只要有点头脑,终会想到:“我以前已经做过这件事了。”然后我们就会开始看到不是寻觅有错,错的是我们寻找的地方,然后我们失望的次数会越来越多。这些寻觅的底层是什么呢?是害怕、不安与焦虑。我们感觉很悲惨,我们很痛苦,而我们利用向外追寻来减轻痛苦。我们开始看清痛苦是自己捏造出来的。光是能够明白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松一大口气,甚至可以安心了。我们一直辛苦寻找的心安就在于能够认清这一点:是我们自己在折磨自己,不是别人在使我们受苦。
因此追寻开始被放弃了,我们开始了解修行不是追寻,修行是和启动追寻的不安与焦虑在一起。而这就是一个转折点。
这种转变不会一次就发生。我们想要追求的欲望是这么强烈,它会控制我们。不管我怎么说,离开这里不到五分钟,我们就都会四处寻觅一样东西来拯救自己。如同谚语所说:“欲望是无穷尽的。”我们不能以寻觅的方式来耗尽欲望,我们只能以体验欲望底下的东西来耗尽它们。
于是,我们开始对修行的重要有了一些了解。修行不是一种我们向外寻觅的东西,好像参加游泳训练班一样。有些人会对我说:“这学期我没有时间来修行,我太忙了。等我有时间,再来重新修行。”这么说表示不懂得修行的意义。修行就是和忙碌与慌张在一起,仅仅是去体验它们。
最后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了解修行的重要性吗?不是光在坐禅打坐时而已,我们了解整个人生都要修行的重要性吗?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了解修行是什么吗?我们真的了解吗?我曾经遇见过一些从事所谓“修行”已达二十年的人,但他们还不如把时间花在练习高尔夫球的挥杆上来得好些。
现在让我们每个人都来看看自己的生活。我们在追寻什么呢?我们若是识破了这些追寻,我们知道该往哪儿看吗?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做什么吗?从我们知道再也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了的信念里,我们就会心甘情愿来修行,而要能下定这种决心,说不定需要二十五年的时间。总之,这两个问题是:我们知道修行的必要性吗?我们知道修行是什么吗?
相关文章:《爱情与工作的每日禅》:24小时都在修行中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