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佛教与生命认识论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3日
来源:龙泉之声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如果认为生命只是一种物质现象,而单用研究物质现象的方法来认识生命现象,那将不可避免地衰减生命的内涵,乃至于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走向物质化和庸俗化。若是认为生命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那么又该如何来认识生命呢?

  《大乘百法明门论》(后简称《百法》)中有五十一心所法(简称心所),在讲完五遍行心所之后,便紧接着讲五别境心所,即: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下面对此五心所做一简要介绍。先来看“欲”,窥基大师(后简称大师)解:“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也就是说,对于自己所好乐的境界,希望能够得到,并努力去追求。“胜解”,大师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对于下了决断的境界,深深印可并坚持于心,任遇何缘均不动摇。“念”,大师解:“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对于曾经经历过的境界,内心明记不忘,并由此而引发三摩地(即是定)。“三摩地”,大师解:“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对于所现观的境界,内心专注于上,不再散乱所缘,并由此而引发智慧。“慧”,大师解:“于所观境,拣择为性,断疑为业。”对于所现观的境界,能够明确无误地抉择,从而断除疑惑,引发智慧。由于五种心所各有自己特定的所缘境,因此取名为“别境”心所。

  与五遍行心所主要是前六识认识世间不同,此五别境心所主要是在第七识和第八识上认识生命。那么如何来认识生命呢?首先要有“欲”。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欲”并不和财、色、名、食、睡等五欲相应,否则,后面的胜解、念、定、慧必不能生起。为什么呢?这五欲的满足,尽管也能给人带来快乐,但都是比较浅层次的快乐,本身并不稳定,而且快乐过去之后,往往是更大的痛苦。因此,稍有生命阅历且有思考的人,并不会以此作为生命追求的目标。既然不是这五欲,那么这个“欲”是指什么呢?即是善法欲,与善法相应的欲。内心好乐善法,不但当下快乐,将来更快乐,那么这种快乐就是永恒的、稳固的快乐,就应该是生命追求的目标。具体来说,这个善法包含有三个方面:一是诸法实相;二是三宝功德;三是因缘果报。彻证诸法实相,是生命应该追求的圆满境界;皈依三宝,是生命境界能够改善的最重要的外缘;以业果行持,是实际改善生命境界的最重要的渠道。而这三个方面,恰是《百法》所讲“信”心所的三个内涵,如大师所说:“言信者,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实”即是诸法实相,为二谛(胜义谛、世俗谛)所摄;“德”即是“三宝功德”,尤指佛之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功德;“能”即是“因缘果报”,为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业果所摄。大师随后说“信为欲依,欲为勤依”,当知“欲”之所乐,实乃“信”之所摄。

  有上面的介绍可知,“欲”之所乐境,即是善所缘境,包括诸法实相、三宝功德,及因缘果报等善法。刚开始明确这一所缘境的性质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将贯穿于随后的四个别境心所。可以说,这既是起点,同时又决定了终点。那么这三个方面,与生命本身有什么关系呢?可以说关系甚大。首先看诸法实相。人们往往渴望探求终极真理,但能否认识终极真理,关键的并不在真理那一边,而在于认识真理的主体这一边,在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以及对自身潜能的开发。古希腊哲学自创建之初,便对认识世界的本源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因此而提出了种种假说,比如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水,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德谟克利特认为是原子,毕达哥拉斯认为是数……因为对世界的认知不同,从而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学派,到了苏格拉底那里,终于对这种状况有了一个反省。苏格拉底认为,与探索世界的本源相比,另外一个问题显得更为重要,那就是“认识你自己”。为什么呢?与苏格拉底同时代的智者普洛道格拉斯说:“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诸如此类对人类认识外在世界能力的反思,将人们认识的对象由外在的世界转移到了人自身,而这恰恰是包含佛教在内的东方文化的主要品格。对生命自身的透彻认知及改造,使佛教创建者释迦牟尼佛,最终将蒙蔽生命的障碍完全消除,将潜藏内心的智慧完全开发,从而成就了一切智智,也就是通达了诸法实相,不但了知了世间的相对真理,而且了知了出世间的绝对真理。成就了一切智智的佛陀,其生命呈现出崇高的境界,即所谓三身功德:一是清净法身,虽无形无相,却能遍一切时,遍一切处;二是圆满的报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三是千百亿化身,能应众生各自善根福德,随缘化现,度化众生。如是境界虽极崇高,然对我等学人,亦不是不可企及。具体如何达到呢?就按照佛陀所讲四谛业果的道理,因地若能如是行持,果地便能如期而至。

  对所乐的境界认识清楚以后,还要进一步对此发生决定解。也就是说,通过审慎的思考,发现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了。唯有如此,无论将来遇到什么样的境界,内心才不会动摇,这就是胜解心。对于所追求的境界一旦发了决定解,那么这些境界就会成为心心念念所缘的对象,因此而能成就强大的念力。在佛教中,通常还有另外一个词来描述这种生命的状态,那就是戒。戒之根本精神,与其说在外在的行相,不如说是在于内心明确无误的正念。那么念什么呢?就是念那个决定了的所缘境,同时也是心之所乐的所缘境。如是念力增盛,便能进入三摩地,即是入定。人在定中,方能对所念的境界进行直觉观照。此时因外境干扰作用不显,心之专注力至为强盛,生命潜在的智慧便能显发。智慧显发之时,便是对所观的境界进行如实知见之时,由此而完成从“应如是”到“实如是”的转变。也就是说,自己的生命与所观的境界——也即是所乐的境界——合而为一。与这种境界相应,佛教里通常叫做“见道”。见道之后,生命便进入了十地中的第一地,即是欢喜地。为什么叫欢喜地呢?因为彻见大道,尽佛境界,而得法喜。欢喜地又名极喜地,世间的快乐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快乐了,所以叫做极喜。

  谈到这里,又想起《大学》里开宗明义的第一段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此一段与认识生命的五别境心所亦多有暗通之处。对于一个希望成就生命大体大用的人来说,内心所乐的境界,便是至善的境界。有了这个至善的境界,便是“知止”,此与欲心所相应。因为“知止”的缘故,内心不再会为其他境界所转,即是“有定”,此与胜解心所相应。内心因为胜解力的作用,不为外缘所转,便能生“静”,并“安”住在已产生胜解的境界之上,即是成就念与定心所。心安住于所缘境,并对此境界进行观照,便是“虑”,因“虑”故,而生“得”,此二与慧心所相应。生命的智慧一旦开显,对万物之根本与枝末,对万事之终始与先后,便能了如指掌,此时即是见道。尽管见道,尚未行道,故又称“近道”。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认识生命的途径与认识世间的途径多有不同。认识世间大致有三个步骤:一是选定认识对象,此与作意心所有关;二是收集与对象相关的各种信息,即是感性认识,此与触、受、想心所有关;三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与归纳,即是理性认识,此与思心所有关。而认识生命也可以分成三个步骤,但内涵却绝然不同:一是闻,即是广博地学习,从而了解生命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此与欲心所有关;二是思,即是审慎地思考,对于所应到达的生命的境界起决定解,此与胜解心所有关;三是修,即是让生命的境界与所追求的境界合而为一,此与念、三摩地、慧心所有关。由此可知,如果说认知世间是一个不断探索未知世界、不断超越外在的过程的话,那么认识生命则是一个不断传承前辈经验、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如果说为了更好地认知世间,需要与世间万物打交道的话,那么为了更好地认识生命,则需要与自己的生命乃至世间所有的生命打交道。大体来说,西方文化因注重对外在世界的认知,在认知世间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东方文化因主动对内在世界的认知,在认知生命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当今之日,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时代大背景下,各取所长,融会贯通,不仅对时代的发展有益,对人类的幸福亦有益。

标签:佛教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