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书:《宗派概论》(2)
第八课 三论宗
三论宗以龙树菩萨的《中论》、《十二门论》与提婆菩萨的《百论》开宗立派,宣扬空、无相、无所得、八不中道等义理,是具有浓厚印度传承特色的宗派。以其着重阐扬诸法性空,故又称法性宗,别称空宗、无相宗、中观宗、嘉祥宗、提婆宗、般若宗等。
西元三世纪初,龙树菩萨作《中论》、《十二门论》,倡导中道正观要义、缘起性空之旨□,而开本宗之基,即中观学派。龙树之后有二支派,一是龙智,一是提婆。龙智下传清辨,清辨传智光,智光传师子光。提婆传罗□罗多,罗□罗多传须利耶苏摩,须利耶苏摩传鸠摩罗什,鸠摩罗什于姚秦时代传译三论入中国。
中国三论宗思想的形成,溯自早期般若思想与玄学结合,形成六家七宗格义之学□,开启本宗思想发展契机。继由罗什大师译三论,奠定我国三论基础。罗什门人僧肇作《肇论》,确立空有无碍的般若思想体系,开中国三论宗思想的先河□。罗什门下僧叡等多弘法江南,僧肇等则宣教关中,形成三论宗南北二大学派。南朝刘宋时期(四○一|四八○),北派因法将欠缺而渐趋消沈,南派亦受成实宗的影响而未能发展。
六世纪时,高丽僧朗以其卓越识见评破《成实论》,得梁武帝敬信,稍振三论之势。僧朗之后,僧诠继起,门下有法朗、辨公、慧勇、慧布等四哲,其中尤以法朗为俊杰,奉陈武帝之诏,驻锡京都兴皇寺,大张讲席,常随众千余人,门下有二十五杰出传人,以嘉祥吉藏最为特出。
吉藏精研大小二乘玄旨,三十三岁驻锡嘉祥寺,大阐三论,着《中论疏》、《百论疏》、《十二门论疏》、《大乘玄论》、《二谛义》、《三论玄义》等重要钜着,融摄《涅槃》、《法华》大乘要旨,建立“不着二边”,“即假即空”的中道理论体系,三论宗思想由此建构完成。
吉藏以后,虽有智凯、知命、智实、寂师、慧远等高足继起,然因思潮变迁,法相宗、禅宗盛行,唐代中叶以后,本宗遂告沈寂。近代研究三论特出者为印顺长老,他对于中观缘起性空思想有深入的阐扬。
三论宗的教义主要有破邪显正、真俗二谛、八不中道等三科。
一、破邪显正:依《大乘玄论》所示,“破邪”即破除“有所得”的见解□,“显正”即彰显“无所得”的中道空理。破邪即显正,意即破邪之外,别无他立。
二、真俗二谛:为令众生领悟“无所得”中道的理体,于无名相中,强设名相,而说“真俗二谛”□。“真俗二谛”乃诠显无所得理的“言教”,以破除二边的执取。
三、八不中道:所谓八不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以此四双八计破除“生、灭、常、断、一、异、来、出”八计有所得的邪迷,以诠显无得正观,即是八不中道□。
本宗破除一切“有所得”执见,以“无所得”为宗旨,故不于佛陀一代圣教立权、实、真、假,或分深、浅、优、劣,然而为因应众生根机,仍立二藏、三轮的教判。二藏,即声闻藏、菩萨藏;三轮,即根本法轮、枝末法轮、摄末归本法轮□。
修习三论者,首先须摒弃物我表相的种种对待,化否定为肯定,从出世到入世,变消极为积极,却玄义而重实践,从否定中建立“有”,从肯定中了悟“空”,方能照见万法实相。在三论空观思想里,可以体悟身心、自他都是相依相待的存在,从而发菩提愿,展现出深切的入世关怀,为一切众生广行菩萨道,而不急于求解脱。
空观的建立,对于现实人生实有积极向上的正面意义。星云主张建立与“空观”相应的人生观:“以退为进、以无为有、以空为乐、以舍为得、以众为我、以教为命”,从体证解脱、承担中,彻见“同体共生”的生命价值,才是圆满与自在的人生观。
[注释]
□龙树菩萨的缘起中道观,即“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缘起是无自性,无自性所以是空,龙树菩萨从缘起和合的现象中,直指“缘起”与“性空”不是对立的,因而建立“缘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缘起;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体现真空”的中道实相论。龙树菩萨并以二谛相阐述中道义:性空是“真谛”,假有是“俗谛”,二者统一起来而成中道。
□“六家七宗”指东晋时代般若学的派别。自东汉末迄刘宋时代,《般若经》甚为流行,东汉支娄迦谶传译《道行般若经》,为印度般若学说传入中国之始,朱士行讲经,道安亦着手研究般若。当时为理解般若思想,一方面依据老庄玄学解释般若经义,产生“格义佛教”,因而对般若空的思想产生种种分歧;另一方面则出现对“空”思想的真正理解,此等派别总称为六家七宗。
□本无宗:“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夫人之所滞,滞在末有,若托心本无,则异想便息”。此宗包括道安、僧叡、慧远等之说。其义理偏于“空无”,与僧肇大师所主张的即动即静、即真即俗、不落二边的般若真义仍有距离,所以成为《肇论》所破的对象。
□即色宗:有二家,一为关内的“即色义”,谓色无自性,故称“色不自色,色而非色”,不言即色是本性空,尚未领会因缘所生,无实体性,本来是空。其二是支道林的“即色游玄论”,以即色证明般若本无的意旨,但不偏于无自性,谓“色”本为“空”,“色”自“因缘”而有,当体即空,即色宗以此家为代表。
□识含宗:为于法开之说,主张随缘迁流,生起种种妄识,使本来空寂的三界变现森罗万象,迷恋其间,不能超脱。倘若能使迷惑的识不生起,则能超出三界,三界幻象则无从生起。这类主张含有唯识思想色彩,不是般若思想的正宗。
□幻化宗:道壹主张“一切诸法,皆同幻化;同幻化故,名为世谛。心神犹真不空,是第一义。若神复空,教何所施?谁修道?谁隔凡成圣?故知神不空”。故知幻化宗但空色法,不空心法;只空俗谛,不空真谛。
□心无宗:包括竺法温、道恒、支愍度等之说。“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属空“心”不空“色”的理论,与般若思想不相契。
□缘会宗:如于道邃的缘会二谛论,“缘会故有,名为世谛;缘散即无,称第一义谛”。其第一义谛所谓空无,不同于“当体空性”、“无所得”的胜义实相。
□本无异宗:为本无宗的支派,有竺法琛、竺法汰之说。主张未有万物之前,先有“无”,从无生有,故万物出于无,曰“本无”;以无来解释经论中的“非有非无”说,所谓“非有是有”即是“无”,“非无是无”亦为“无”。僧肇评破此宗不符般若思想。
□僧肇大师为破斥六家七宗“有”、“无”二元对立的论法,于《不真空论》中,运用“不真空”阐释缘起性空义,谓万法唯假名不真,不真即空,有无不二,虽空而宛然假有,虽宛然假有而毕竟空,空有无碍,这种显“假名”宛然“毕竟空”的般若境界,成为三论宗的中心思想。
□吉藏大师的《三论玄义》,将所破的邪见分为四类:
□摧外道:破斥天竺异执(九十六外道)和震旦众师(儒、道等学说)。
□斥毗昙:破斥“执诸法实有”的毗昙。
□排成实:破斥“执空见”为正理的成实。
□诃大执:破斥堕于“有所得”的大乘。
□“二谛说”为三论宗的中心思想。《中论.观四谛品》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此乃本宗立二谛义的理论依据,即对因缘假合的世间万法,以二谛的方便来显示诸法实相。真谛又名第一义谛、胜义谛或空谛,谓森罗万象一切皆空,乃指解脱的圣者所体悟的真理或境界。俗谛又名世谛、世俗谛或有谛,指众生迷于假有的差别相。
□八不中道是本宗的理论与观行中心。“八不”出自《中论》:“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八不,主要在破除众生的自性执。
□不生不灭:诸法凭藉因缘而生,不是“实有”,所以说不生;因缘离散而诸法灭,既先已无生,何得有灭?所以说不灭。因缘生而假名生,因缘灭而假名灭,非实生实灭。故因缘生,虽生而不起,因缘灭,虽灭而不失,所以生灭而宛然不生不灭。
□不常不断:因果次第乃依因缘而起,只是假名,不可说定有因缘和合先后等,也不可说无因缘和合先后等,故世谛假名有常有断,实为不常不断。
□不一不异:众因缘生法,因果不同,能所二义,所以非一;因是果的因,果是因的果,所以非异;不一不异,名为中道。
□不来不出:众因缘生法,果不偏在因,所以不从内出;也不偏在缘,所以不从外来,不来、不出,名为中道。
□根本法轮即《华严经》;枝末法轮指《华严》之后,《法华》以前一切诸大小乘经;摄末归本法轮即《法华经》。
[习题]
一、三论宗有那些别名?因何命名?
二、试述缘起性空的中道观。
三、试述三论宗的宗旨。
四、何谓“八不中道”?
五、何谓“空”的人生观?
第九课 天台宗
天台宗因开创者智者大师居天台山而得名。此宗依《法华经》的教旨而建立思想体系,又名法华宗。
本宗教门义旨,以《法华经》为宗旨,以《大智度论》为指南,以《大般涅槃经》为辅助,以《大品般若》为观法,援诸经以增信,引诸论以助成。
论及天台宗的历史传承及思想渊源,应远溯自印度龙树菩萨所撰的《大智度论》、《中论》。此二论传入我国,经鸠摩罗什翻译弘扬,此后,得北齐慧文、南岳慧思两大师的传承,及至智者大师的发扬,创立教观双美体系□,成为天台教学的基础。
慧文,北齐人,因阅读《大智度论》,至卷二十七,恍然大悟,证得“一心三智”□的妙旨。又读《中论》时,于“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之偈,顿悟空有不二的中道义,因而成立空、假、中三谛一心,也就是“一心三观”的观法,其后传法给弟子慧思。
慧思承慧文面授观心之旨,昼则尽职僧事,夜则坐禅修定。一日,于放身倚壁的一刹那间豁然开悟,明达融通“法华三昧”大乘法门□。一生主张《般若》、《法华》是理论与实践的双轨,奠定了天台教学“教观二门”的基础。
智者大师是天台宗的集大成者,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承袭慧思的禅法,以一心三观、十如是□,发展为“一念三千”□与“三谛圆融”□。天台宗遂据此为基础,而形成独特的性具思想□。
智者大师承继南北朝时期各家的教相判释,独创天台五时八教的判教体系。五时,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是佛陀化导众生的次第。八教,是为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化仪四教□,是佛陀化导众生的方式,即顿、渐、秘密、不定;化法四教□,是佛陀教化众生的内容,即藏、通、别、圆。此五时八教的教判,是以《法华经》为圆教立场而施设的,将佛陀一代时教分门别类,适应各种不同众生的修持,并依修行次第、证道果位,加以分析比较。
智者大师一生曾多次入住天台山及庐山,致力于著书立说□,勤于修持禅定。也曾多次入宫为陈后主说法,为隋炀帝授菩萨戒,又至金陵弘法度众,可谓是禅教一致,行解并重,悲智双运,福慧双修,是大乘的菩萨行者,同时也是将佛学中国化,使天台宗具足中国佛教思想特色的第一人。
灌顶,慧解超强,一生记录整理智者大师的法华三大部□等著作,撰述《涅槃玄义》、《涅槃经疏》,编有天台宗史《国清百录》□、《智者大师别传》,对巩固天台教团很有贡献。灌顶以后有法华智威、天宫慧威、左溪玄朗。玄朗示寂后,湛然□继其法席,一生致力于弘扬天台教观,讲说撰写,著作丰富,有《金刚錍论》、《止观搜要记》、《法华文句》等多种。时人赞叹说:“荆溪不生,则圆义将永没矣!”
湛然之后,因会昌废佛及唐末五代的战乱,典籍、章疏大多散佚,天台宗再度衰微。直到赵宋时代,清竦的热心护法,吴越王钱俶的大力支持,天台宗风才又重见曙光。清竦门下有义寂,探索天台典籍、讲演天台教学;义寂门下有高丽谛观送天台典籍回中国□,其后四明知礼复兴宋代天台大业,被尊为天台第十七祖。
天台宗在南宋以后,随着国运的衰微,亦逐渐式微,明末有智旭,自称“私淑台宗”,着《法华会义》等书,对天台教观颇有发挥。民国以后,有谛闲大师创“观宗研究社”,为作育天台学者的专门学府,后付法倓虚。在香港先后有倓虚、乐果、显慈、定西、洗尘、觉光、大光、智海、永惺等法师弘扬天台;台湾有斌宗法师继天台衣钵,门人慧岳法师,承其法系至今。
天台宗的教理门有:一念三千的性具思想、五时八教的教相论、三谛圆融论、五重玄义□的经典解释论,及圆教的六即佛论□等。实践门有: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圆顿止观,内含四种三昧□、二十五方便□、十乘观法□等。在中国八大宗派中,由于它的义理组织严密,使天台有“教、观”二门互照、“教观双美”的称誉;同时也显现其教观兼备,事理圆融,解行并重的独特风格。
[注释]
□从天台宗的立场来看,中国大乘八大宗派之中的唯识宗、三论宗、华严宗等,较偏重理论,是属于“教相门”的宗派;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等,注重修行,是属于“观心门”的宗派。天台宗注重教理,兼重修行,是教观兼备,事理圆融的宗派。
□指一心之中同时证得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等三智之果。《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北齐慧文读此文,豁然悟理之极致,以之授慧思,慧思以之传智顗,智顗乃依之证得一心三观、一境三谛等之圆理,遂成天台一宗的核心教义。
□系依据《法华经》及《观普贤经》而修持的法门,以三七日为一期,行道诵经,或行或立或坐,思惟谛观实相中道之理。
□据《法华经.方便品》:“佛所成就第一稀有难解之法,为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天台宗以此开展出十如是为诸法实相的思想,十如是即宇宙一切万有,森罗万象的十种必然真理、轨则。
□谓众生一念心中具足十法界,随着心念染净而游走上下各法界,此称“一心法界”。十法界中,每一法界各自具有其他九法界,乃成百界(百界中每一法界都具足“十如是”,称为“百界千如”)。再配合三世间,每一世间各具十法界,成三十种世间,则一念心中,具足三千迷悟诸法,宇宙万有的根源都在我们心中。
□诸法皆具空、假、中三个道理。□空谛: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所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此为“真空”。□假谛:一切事物虽即本空,然因缘聚会时,又是历历宛然,此为“假有”。□中谛:空、假是诸法的一体两面,中谛是诸法的本体,亦即超越空、假对待的实相。故空即是假,假即是空,空假不二,谓之“中”。空谛是“破法”,假谛是“立法”,中谛是“泯绝对法”。此三谛并非个别单独存在,而是每一谛中兼具其他二谛。因为三者互具互融,所以是“三谛圆融”。
□乃天台教学的基础、特色。谓真如的理性,本来具足迷悟诸法,称为“理具三千”,此“理”于日常中随缘现起,诸相宛然,称为“事造三千”。只要吾人能把握现前一念,去恶向善,转迷为悟,必能出凡入圣。
□“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此偈说明佛陀一代时教及说法的顺序:
□第一华严时:佛陀成道最初三个七日(二十一天),开讲《华严经》,如日照高山之时,惟普贤、文殊等大根性的菩萨才能承受法益,而小乘人不解其义。好比初牛身挤出之“乳”,非常营养,有些人却不敢喝。
□第二阿含时:佛陀宣说《华严经》之后,于鹿野苑为五比丘说四谛、十二因缘,十二年的时间,往来于印度十六大国讲说《四阿含经》,又作“鹿苑时”。如日轮渐升,照及幽谷,亦如用牛乳加工制成的生酪。从佛陀教化的意义而言,乃方便诱导根机较浅者,亦称“诱引时”,而喻为“酪味”。
□第三方等时:二乘人于阿含时证悟无学的小果,却误以为已达究竟涅槃。佛陀乃于阿含之后的八年间,讲说《维摩》、《楞伽》、《思益》、《胜鬘》、《宝积》等大乘经典,以破除小乘人的偏见,并使之回小向大而进入大乘。此时如日照平地,等于将酪味再精制成“酥味”,摄受渐广。因“方等”为大乘经典的通称,此时为初说大乘经的时期,故称“方等时”。
□第四般若时:指“方等时”之后二十二年间,说诸《般若经》时期。从佛陀教化的意义而言,此时为破斥大小乘分别的偏执,专说诸法皆空,融和大小乘于一味,如日照禺中之时(上午十时),喻为“熟酥味”。
□第五法华涅槃时:此一时期是指佛陀见众生根机渐熟,于讲说《般若》之后的八年间,于灵鹫山上宣说《法华经》,开演十界皆能成佛的真理;又于临入灭之前的一日一夜间,开讲《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异变之理。如日中天,普照一切,喻为“醍醐味”。《大般涅槃经.圣行品》云:“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生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悉入其中。”
□化仪四教:
□顿教:对于利根、堪受大法的人,佛陀将自内证法门直接教示,相当于《华严经》所说内容。
□渐教:对于我执、法执较重的顿根之人,佛陀教化的内容由浅而渐深,层层破除其妄执,循序渐进,示以真道。如:佛陀首先说小教《阿含经》,其次说大小混合的《方等经》,再进入纯大乘学说的《般若经》等,次第教化。
□秘密教:佛陀应众生不同根机能力,因材施教,施予个别教化,而彼此互不相知。即“同听异闻,互不相知”,彼此听到相应自己根机的教法,但互不相知。
□不定教:各种根机的众生虽同坐一席,然而随各人的能力,所体悟的教法深浅不定。或说“渐教”时得顿益,或说“顿教”时得“渐益”,如是得益不同,所以名之。即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同听异闻,彼彼相知”,各有所解。
□化法四教:
□三藏教:即小乘教。佛陀为三乘人说《阿含经》,主要宣说生灭四谛,破斥外道,以明“但空”之理(仅知空的一面,而不知同时有不空的一面),并由析空观而入无余涅槃之教。所教化的对象乃“正化声闻、缘觉乘,旁化菩萨乘”。
□通教: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通学的大乘初教:一切事物皆由因缘所成立,故为如幻的空假,观当体即空(“体空观”之教)。“通”有二义:一、通入义:此教中的钝根菩萨与二乘人仅能理解较浅的《般若经》空理,所以通入藏教;利根菩萨则能领悟较为深奥的中道妙理,最后能通入别教或圆教。二、共通义:通教为三乘共通,了知“色即是空”的真义,故名“共通”之教。通教的经典包括小乘的四阿含、《六足论》和大乘的方等。
□别教:不共二乘而独为菩萨说,于此有别于其他三教;又由差别面观察诸法,故称“别教”。次第观空、假、中三谛而悟中道之理,其中道系观“空”、“假”之外另有独立之“中”,故称“但中”。别教的经典如《华严经》。
□圆教:是大乘教中的“实大乘”,对最上利根菩萨丝毫不假方便权说,直接宣说内证究竟真实义的教法。如《法华经》、《涅槃经》就是圆教的教义,代表圆满的完成,且不属于顿、渐、秘密、不定的根器。此教说明法界万有,当下就是诸法实相,当下即能显现全体真如中道(生死即涅槃);观空、假、中三谛之理,在一谛中互具其他二谛,故此中道之理称为“不但中”。圆教菩萨以一心观空、假、中三观,故此三观称为“一心三观”,此为天台宗独特的观法。
□智者大师一生著书一百四十余卷,最重要的“天台三大部”,即《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
□即:《法华文句》,系对《法华经》经文作逐句的注释。《法华玄义》详释“妙法莲华经”的经题,并说明《法华经》幽玄的义趣。《摩诃止观》为智顗晚年所讲述,亦为其著作中体系最圆熟的论书。书中详说圆顿止观之法,阐述智顗独特的宗教体验与宗教实践。
□收录天台智顗的遗文及碑文等,系了解天台智顗一生行业最完整的资料。以智顗住天台山国清寺,故有此名。
□唐代僧。天台宗第九祖。以中兴天台宗为己任,提出无情有性之说,主张木石等无情之物亦有佛性,发展天台教义。历住兰陵、清凉诸刹,所至之处,四众景从,德誉广被。天宝、大历年间,玄宗、肃宗、代宗优诏连征,皆称疾不就。晚年居于天台国清寺。
□会昌法难及唐末五代战乱后,天台典籍章疏大多散逸。北宋太祖建隆年间,义寂劝江浙吴越王遣使者至高丽求请天台典籍,高丽王遂命谛观携天台论疏诸部来华。至天台山螺溪传教院礼谒当代天台宗大师义寂,一语倾心,遂礼之为师,于螺溪居止十年而入寂。所著《天台四教仪》,系天台学的入门书。
□是一种具有归纳、组织的科判方式,其内容为:□释名:解释一经的题目。□辨体:辨别一经所诠的体性,如《法华经》以“中道实相”为全经所诠的妙体。□明宗:阐明一宗的旨趣、目的。□论用:论说一经的功用。□判教:判立一经的教相,以定其次第。
□谓天台宗立的“圆教”菩萨六行位,即指理体不二,但于修证上,从凡夫到佛有六种层次。此六即佛位,是显修证法门的深浅,明修行的次第。内容如下:
□理即:就理论上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与诸佛如来无二无别,皆即是佛。然而理虽“即是”,日用却不知此心具三谛妙理。
□名字即:或从善知识,或从经卷,听闻三谛圆融妙理,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而开始修行,故称名字即佛。
□观行即:既知名字,进而依教修行,达于心观明了,理慧相应,观行相即,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言行一致,故称观行即佛。此位分为: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等五品深浅次第。
□相似即:于前述“观行即”位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而得六根清净,断除见思之惑,制伏无明,登初住位。此等人虽未能真证其理,但于理仿佛,有如真证,如将至火,先觉暖气,故称相似即佛。此位分为十信位。
□分证即:观慧倍增,初破一分无明惑,证入中道实相,见佛性理。从此以后,断一分无明,即证一分法身。其后分破四十一品无明,入于萨婆若一切智海。
□究竟即:断第四十二品无明,发“究竟圆满觉智”而成就佛果。
□天台宗所立三种止观之一。为由浅入深的观法,乃先持守五戒,修十善,次修禅定、无漏、慈悲等,乃至进而观实相的真理。
□天台宗所立三种止观之一。既非初观实相,又非次第由浅至深,而系任修一法,由过去宿习之所发,豁然开悟而证实相,得无生忍。智顗依之说《六妙门》一卷。
□为《摩诃止观》所教示的法门,天台宗“观心”必修。将众多的“止观行”依其实行方式而分为四类,藉此四法,即可正观实相,住于三昧。
□常坐三昧:又作一行三昧。依据《文殊说般若经》而修持,以九十天为一期,专心一意坐禅,系缘法界,观一切法皆是佛法,并专心称念一佛名号,令心意集中一处,观照真如法性。于一期中精勤不懈,念念无间,破除业障,显发实相之理。因仅修常坐一行,故又称一行三昧。
□常行三昧:依据《般舟三昧经》所修的三昧,又称“般舟三昧”。以九十日为一期,于道场内,身常旋行绕佛,无有间休(倦则立息,不可坐、卧),口常唱念阿弥陀佛,心忆观想阿弥陀佛,步步声声念念唯有阿弥陀佛,精勤不懈。若三昧成就,能于定中见十方诸佛显现于前,故又称“佛立三昧”。
□半行半坐三昧:依据《方等陀罗尼经》、《法华经》所修的三昧,前者称“方等三昧”,后者称“法华三昧”。“方等三昧”以七日或二十一日为一期,于道场内诵持陀罗尼咒,旋行一百二十匝,一旋一咒,疾徐适中,旋咒已,端坐思惟,观实相之理,观毕复起旋咒,如此反覆行之。“法华三昧”以七日或二十一日为一期,修行的方法包括严净道场、净身、三业供养、请佛、礼佛、六根忏悔、绕旋、诵经、坐禅、证相等。
□非行非坐三昧:指上述三种以外的一切三昧,亦即不局限于身体行仪上的行、立、坐、卧,而含摄一切事物。《大品般若经》称之为“觉意三昧”,南岳慧思名之为“随自意三昧”。即于一切时中、一切事上,随意用观,不拘期限,念起即觉,意起即修三昧。前三种均为实相的理观,仅有非行、非坐三昧,共通于“事”、“理”二观,故为四种三昧中最重要者。
□是天台宗修持止观法门的“前方便”,藉以开发善根,易得正定。概分为五类:
□具备五缘:衣食具足、持戒清戒、闲居静处、息诸缘务、得善知识,这是修习止观的基本条件。
□外诃五欲:消除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等,摒除外尘的干扰。
□内弃五盖:弃除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虑等五盖,使内心不起障碍。
□调和五事:调和身心,使之不饥不饱、不节不恣、不宽不急、不涩不滑、不沈不浮等。
□勤行五法:精进不懈,进行五法:乐欲(乐观)、积极、正念、巧慧、一心。
□乃天台宗修圆顿止观于预备条件二十五方便修毕后,为正观对象之轨范的十种观法。用此十法,由因至果,故谓十法成乘观,略称十乘观法。十法之中,观不思议境为观法之本体之正观,上根者依此即足;若尚未成功或中根者,进而修第二至第七的观法;至于下根者,则更修第八以下的观法,亦即须修备十种观法。十种观法即:
□观不思议境,即观凡夫于日常所起一念心中,具备人生所有一切,三谛相互一体化,为不思议的妙境。
□发真正菩提心,又称起慈悲心。修行者依初观未成功时,改发圆教无作的菩提心,为求菩提救度众生,立四弘誓愿。
□善巧安心止观,又称巧安止观。善巧用止观,使心安住于真实的本性。
□破法遍,即破除遍于一切诸法有所执着的心。
□识通塞,于能破之观知通塞,识别情智的得失。
□道品调适,又称修道品。即一一检讨三十七道品,而修其中适合行者的能力者。
□对治助开,又称助道对治。修卑近、具体的善法,以为去除障碍的帮助。即开辟三解脱门,以对治障碍。
□知次位,虽居凡位,然不起已登圣位的慢心,了知自己修行的阶段。即自善分别识知修证的分齐。
□能安忍,对于内外的障碍,心不动摇能安忍,成就道事。
□无法爱,又称离法爱。即去除对非真菩提的执着,而进入真正的菩提位。
[习题]
一、试述天台宗的特色。
二、何谓“一心三观”?
三、何谓“一念三千”?
四、天台宗对佛陀一生说法的次第如何判释?
五、举例说明“化法四教”的内容。
六、试举出研究天台宗应研读的典籍。
第十课 华严宗
华严宗系依据《华严经》而立名。杜顺大师作《法界观》一卷,总括华严奥旨而开宗。唐代贤首国师撰《探玄记》及章疏多种,华严法门因而大行,所以本宗又称贤首宗。又本宗以四界说明法界自在无碍法门,亦称法界宗。后以现今通行的《八十华严疏钞》是清凉国师澄观所作,故亦名清凉宗。
《华严经》是佛陀成道第二七日所宣说的自内证法门。佛陀入灭后六百年顷,龙树菩萨于龙宫中发现这部经典有三本,以上、中非凡力所能持,乃诵出其十万偈四十八品,即为后世流传的《华严经》。在中国有三种梵文译本,即:东晋佛驮跋陀罗译的《六十华严》、唐代实叉难陀译的《八十华严》、般若三藏译的《四十华严》。
唐初,杜顺大师将华严高深的理论融贯为禅定的观门,创出“真空绝相、理事无碍、周遍含容”的“法界三观”□,是一位融理论实践于一体的大德。他一生中神异事迹很多,比方说,有聋子、瞎子拜见他以后,能听能见。有一次涉水过河,河水忽然断流,等过岸后,才又水流如故。他所著述的《五教止观》、《华严法界观门》,为开展华严思想的根本要典,被尊为华严初祖。
二祖智俨,二十七岁撰《华严经搜玄记》,记述《六十华严》的纲要,成一宗的规模。智俨一生著述弘法,以教育徒众为职志,不求名闻,风范清高。
三祖贤首法藏融和杜顺、智俨思想,集其大成,完成华严教观双门的组织系统,并判释如来一代教法为三时□、五教□、十宗□,以《华严》为别教一乘的圆明具德宗。他所撰述的《华严经探玄记》、《华严五教章》、《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等,都是华严宗的重要著作。法藏一生宣讲《华严》三十余遍,常有瑞应,或有光明从口而出,或见五彩祥云凝空,或感大地震动。尤其善用实物譬喻,尝于长生殿为则天皇帝讲《华严经》,以殿前金狮子为喻,解说法界构造、六相□、十玄□的意旨,使茫然不解的皇帝因而欣然了悟。又曾
为理解力迟钝者立十面镜子,分列上下及八方,面面相对,于中央置一佛像,其后燃一炬照之,以此光影互相映现,阐释“重重无尽”的法界缘起。
四祖澄观每日必诵《华严》,一生宣讲《华严经》五十遍,身历九朝,先后为七位皇帝讲经,唐德宗曾赞誉道:“听大师讲《华严经》,心里很清凉。”因此受封为清凉国师。澄观秉承杜顺的法界三观,而述说“四法界□”,以明示法界之相有三,而总具四种之理,撰《八十华严疏》。有“华严疏主”美称□,又此疏与法藏所撰《探玄记》,被誉为华严双璧。
华严宗至五祖宗密,首倡禅教一致,并作《华严原人论》□,立足华严,会通三教,对宋明理学的形成和儒学哲理化产生重大影响。
华严宗经过五位杰出祖师的推弘,完成精深的思想体系,和天台宗同为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光辉灿烂的二大圭璧。
宗密示寂未久,唐武宗“会昌法难”起,经论销毁殆尽,诸宗皆没。至宋代,子璿重兴本宗,门人净源作疏倡导;又有道亭、观复、师会、希迪诸师各作《五教章》注解,世称宋代四大家。元代的普瑞、圆觉、本蒿、盘谷、文才、达益巴等,明代的德清、古庭、李卓吾、道通、祖住等,清代的通理、周克复、续法等诸师大德,相继或作章疏,或敷演《华严经》。此中,清代的通理和续法被认为是中兴华严者。民初复有月霞创办华严大学,门人以常惺为着。
华严宗旨甚深玄妙,其骨干则不出“法界缘起”。法界缘起者,谓宇宙万象相互融通,此一物为他万物,他万物亦为此一物缘;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自他相待相资,相入相即,并存无碍而重重无尽。为明此法界缘起的内涵,本宗立有“四法界”、“十玄门”、“六相圆融”之旨:
一、四法界:“法界”是指由佛心所显现的宇宙万法,一心含摄四种法界,即: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其中,事事无碍法界特显华严妙境(一真法界)。
二、十玄门:即以十门开演法界缘起的相状,说明万物同体,相即相入,圆融无碍之理。包括:同时具足相应门、广狭自在无碍门、一多相容不同门、诸法相即自在门、隐密显了俱成门、微细相容安立门、因陀罗网境界门、托事显法生解门、十世隔法异成门、主伴圆成具德门等十门。
三、六相圆融:六相者,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一切诸法无不具足此六相,圆融,相即,无碍。
一切诸法皆具足六相的圆融,法法具足十玄无尽的缘起。事事无碍法界,穷一体圆融之妙,此即华严“一乘别教”独特的“性起法门”□。
“认识重重无尽华严会,恍悟自身佛法富贵人。”能认识佛心所显现的华藏世界(一真法界),就能扩大生命领域,证悟生命的永恒,进而脱离贫贱、富贵、有无、生死、多少、高低等一切对待世界的束缚,而达到心灵上的圆融无碍,欢喜自在。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每年召开年会,星云先后提出了“欢喜与融和”、“同体与共生”、“尊重与包容”、“平等与和平”、“圆满与自在”、“自然与生命”等主题,希望人类不分彼此,能够落实于尊重生命,而展现生机;能够慈悲包容,而涵摄十方;能够敬业乐群,而广利一切众生。
[注释]
□杜顺大师的《华严法界观门》记述“华严法界”的观法,即:
□真空观:即观照“理法界”。谓观诸法本性即空。于此观法中,又可分为“会色归空观”、”明空即色观”、“空色无碍观”、“泯绝无寄观”等四种。
□理事无碍观:即观照“理事无碍法界”。谓若仅观于“事”,则起世俗之心,而执着于享乐之境;若仅观于“理”,则起出世之心,而恐局囿于喜爱无漏小果之境。若“理”与”事”并观,则能达圆融无碍之境,心无所偏着,自能悲、智相辅,成就无住行,而证无住处。
□周遍含容观:即观照“事事无碍法界”。谓以“事”望“事”,使观全“事”之理,随“事”而一一可见;全理之“事”,随“理”而一一可容;一多无碍,大小相容,玄妙而莫能测度。
□即“日出三照判”,用太阳照物的比喻,把佛陀一代教法分为三个时期:
□日出先照时:旭日初升,先照射于高山之顶,比喻佛陀最初证悟,先以无碍智慧光明为圆根大乘菩萨转“无上根本法轮”,是为“直显教”,即《华严经》。
□日升转照时:依所照先后,又分初转、中转、后转三时,依序射及幽谷、高原、大地平原;比喻佛陀为下、中、上三根人说法,接引不同的众生,属方便教。初转“小乘法轮”,名为“隐实教”,为钝根者所说的《阿含经》、《俱舍论》等四谛、十二因缘等教理,令彼凡夫外道转凡成圣。中转“三乘法轮”,名为“引摄教”,如《方广》、《深密》等经,《瑜伽》、《唯识》等论,令彼声闻、缘觉二乘人等回小向大,学菩萨道。后转”大乘法轮”,名为”融通教”,如《般若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令彼利根菩萨转权为实。
□日没还照时:日落之际还照高山,比喻佛陀于涅槃前开示的圆满教法,为上上根众生转”摄末归本法轮”,名为“开会教”,意即开权教显实教,会三乘归一乘,如《法华》、《涅槃》诸经,令彼偏教五乘人等,转偏成圆。三时与五教关系如下:日出先照时与日没还照时均为大乘圆教,日升初转时为愚法小乘教,中转时为大乘始教和终教,后转时为大乘顿教。
□五教之判,源自初祖杜顺和尚,由《五教止观》判分五教;二祖智俨继而于《华严孔目章》中,以五教判释佛陀一代教法;法藏大师更于《探玄记》、《五教章》中详述,大成华严一家的判教体系。
□愚法小乘教:此教唯知”人空”之理,而不明”法空”之义。如《阿含》、《婆沙》、《俱舍》、《成实》等。
□大乘始教:大乘中初门之教,广谈法相,少及法性,或明”破相遣执”,未尽大乘法理,属权教。又分”空始教”(言一切皆空,如《般若》、《中论》等)与”相始教”(言诸法性相,如《深密》、《瑜伽》、《唯识》等)。
□大乘终教:此教说“真如缘起”法门,以及大乘实相,是对根机成熟者所说的教法,为大乘渐教中的终极教义。如《楞伽》、《密严》、《胜鬘》、《起信》、《宝性》等。
□大乘顿教:不依次第阶位,顿修顿悟之教,离言绝相,一念不生,本来即佛。如《维摩》等。
□大乘圆教:此明华严所立法门,一真法界,相即相入,重重无尽,事事圆融无碍。前四教是方便教,此教是一乘真实教,又开“同”、“别”二门。别教一乘是直显门,指《华严》教义;同教一乘是寄显门,指阐释会三归一的《法华》宗义。
□十宗的内容如下:
□我法俱有宗:佛陀说五戒十善等法,以教化人天,顺俗情而未说“我空”、“法空”之理,故为“我法俱有”。已入佛法的人天乘及部派中犊子部、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及根本经部等属之。
□法有我无宗:主张一切诸法通于三世,其体恒有、实有,并不执我。部派中说一切有部、雪山部、多闻部等属之。
□法无去来宗:主张过去及未来诸法,体、用俱“无”,惟现在诸有为法与无为法为“有”。部派中大众、说转、鸡胤、制多山、西山、北山、法藏、饮光部等属之。
□现通假实宗:主张“过去”、“未来”无实体,“现在”的有为法中有“假”也有“实”;以五蕴为“实”,十二处、十八界为“假”。如《成实论》等。
□俗妄真实宗:主张世间诸法但有假名,是虚妄;出世法与道相应,为真实。部派中说出世部等属之。
□诸法但名宗:主张一切诸法唯有假名,都无实体,析有明空。一说部等属之。
□一切皆空宗:主张一切诸法皆空、无相,即有是空。《般若经》及三论宗等属之。
□真德不空宗:主张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德,迷、妄、染、净一切诸法,都从“真如”缘起;而真如之“理”,与万有之“事”,无碍鎔融。《胜鬘》、《楞伽》、《起信》、《宝性》、《佛性》等属之。
□相想俱绝宗:主张一念不生即佛,绝离一切言说,是语观双绝的法门。《维摩》属之。
□圆明具德宗:圆满显现法界自体所具之德用的缘起妙理。《华严》属之。
□六相是对一物作六方面的考察:所成的法为“总相”,能成的法为“别相”,就能成的法而言,本质相等曰“同相”,作用不同曰“异相”;就依缘所成的法而言,缘具则生为“成相”,条件不足者为“坏相”。由此可知,“总”、“别”是诸法的“体”;“同”、“异”是诸法的“相”;“成”、“坏”是缘起的“用”。
□乃从十种层面说明法界缘起的深义。谓通达万物同体,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的原理,乃可进入《华严》玄海,故名“玄门”。又此十门相即相入,互为作用,互不相碍,相互为缘而起,故称“十玄缘起无碍法门”,又称”十玄缘起”。兹据法藏大师所立的“新十玄”说明如下:
□同时具足相应门:宇宙万有互为缘起而成立,同时相应,同时具足;“一”与“多”互为一体,过去含容现在、未来,亦联结于过去,无先后之别,无始无终,如“一滴海水,具百川味”,为“全体性”原理。这是十玄门的总说,余九门为别说。
□广狭自在无碍门:说明在“事事无碍”法界中,就其空间而言,能小中容大,狭中容广,三千世界亦能入一微尘,而不失各物性能。如“径尺之镜,见千里影”,这是“超量性”原理。
□一多相容不同门:一切万有,同时相应,自他互相容受,就其“用”而言,“一”中能容多,“多”中能摄一,一多相入无碍,然其体不同,不失一、多之相。如“一室千灯,光光相摄”,这是“相入性”原理。
□诸法相即自在门:一切万法在本体上“空”、“有”相即。“一”即一切,故“体”同而不坏”差别相”;“一切”即一,故不坏差别相而体“一”。如“金与金色 ,二不相离”,这是“相即性”原理。
□隐密显了俱成门:有关缘起的现象,隐密为里,显了为表;隐不离显,显不离隐,
隐显同时。若以“一”为表,则“多”为里;若以“多”为表,则“一”为里,二者相互隐显。如是为表为里,隐显一体,故说“俱成”。如“片月澄空,晦明相并”,这是“表里性”原理。
□微细相容安立门:就缘起现象说明“相入”之理,特别着眼于“不坏自相”的特点。即以“小”入“大”、以“一”摄“多”,而大、小相互而不乱,亦不坏一、多之相,而秩序整然。如“玻璃之瓶,盛多芥子”,这是“各存性”原理。
□因陀罗网境界门:森罗万象一一互相显发,重重无尽,如因陀罗网(帝释天宫殿中宝珠之网)无数明珠,互照互映,圆融无碍。如“两镜互照,传耀相泻”,这是“无尽性”原理。
□托事显法生解门:深妙的理可托卑近的事法加以彰显,所托的事与所显的理无别无二,如“立像竖臂,触目皆道”,这是“具体性”原理。
□十世隔法异成门: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一一各有过、现、未三世,合为九世。此九世互融互入,摄入一念,总成一世,合九世与一念为十世。此十世,诸法不出”一念”,虽有时间之间隔,然而彼此相即相入,先、后、长、短,同时具足显现,亦不失长、短、前、后等差别,故名“异成”。如“一夕之梦,翱翔百年”,这是“超时性”的原理。
□ 主伴圆明具德门:一尘生时,万法随之而生。任举一法,皆是宇宙的全相,而成主、伴的关系。如“北辰所居,众星拱之”,这是“主伴性”原理。
□四法界即华严宗的宇宙观,华严宗认为全宇宙系统一于一心,若由现象与本体观察之
,则可别为四种层次:□事法界:指宇宙万物千差万别的现象。□理法界:宇宙万物虽异,然而真如本体只有一个||宇宙法界唯有一心而已。□理事无碍法界:现象与本体不二。□事事无碍法界:谓万事万物依缘而起,虽各有差别,但彼此有从多缘相助一缘者,有从一缘遍助多缘者,其“体”不二,其“用”互相交涉,故事事无碍、重重无尽、事理圆融、性空平等、自他兼济,又称“无尽法界”。
□澄观于七八四年正月起,撰写《八十华严疏》,于七八七年十二月完成。当他完成六十卷《华严经疏》以后,特地举行一个《华严经》注解落成法会。在这个法会中,与会的高僧大德竟多达千余位,乃有“华严疏主”的美誉。
□《华严原人论》一书,主旨在破除儒、道二教及佛教中各派的妄执,究寻人类本源,谓依华严的意旨,一切有情本自具有灵明觉知之性,为无明妄想所蒙蔽而轮回生死。设若人心与佛心相契合,由此而寻回觉性,进入圆通无碍的妙境。
□性起为缘起的对称,乃“从性而起”的意思,亦即从“佛果位”的境界说明事物的现起。“缘起”为“依缘而起”的意思,亦即从“佛因位”的立场论说事物的现起。一切法随顺其真实本性而显现,并应众生的根机、能力生起作用,即为性起。
[习题]
一、试述华严宗主旨。
二、何谓“法界缘起”?
三、举生活实例说明大小互入、一多相容的原理。
四、举例说明宇宙万物重重无尽的原理。
五、华严宗五位祖师是谁?各有何贡献?
第十一课 真言宗
真言宗,专持真言密咒□,建立曼荼罗□,并以三密加持□、修五相成观□,以期即身成佛的大乘宗派。真言咒语是诸佛菩萨自内证的密语,恐未具正知正见者妄修入邪,或生毁谤,故密而不可对未受灌顶者说,因而称本宗为“密宗”或“秘密乘”。
早在佛陀时代,真言密咒已流行于印度民间,用以守护、消灾、治毒等。四世纪时,出现专说咒法的《孔雀明王经》,主张口念真言,内心统一,建立方圆的土坛供养诸尊,严修仪轨,即可产生不可思议的力量。七世纪时,密教结合大乘教理的精粹,组织了完整的理论系统,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主,成立“胎藏界”□和“金刚界”□密法两大部,形成一个独立的宗派,又称“金刚乘”。
八世纪后半叶,密教为了配合印度民族思潮,力求大众化、通俗化,融入印度教学说。其后逐渐转化为“时轮教”□,将大众化的金刚乘加以体系化,以“乐空不二”的无上瑜伽密法□为中心,强调《金刚顶经》中的大乐说,是为“左道密教”,此派后来传入西藏。
密宗法门特别重视事相仪轨的传承,且必须以显教为基础□,并经上师灌顶□正式传授才能修习。因此,欲学密者须先通晓大乘教理,然后修满十万遍以上的四加行□,即:四皈依法、大礼拜法、献曼荼罗法、金刚萨埵百字明咒念诵法,加行圆满后,上师始依根器传授“五部无上金刚法”□的任何一部,作为行者的本尊专修法。藏密宁玛派将佛陀一代教法分为三部九乘□;阿底峡尊者所著《菩提道灯论》,将学佛的次第分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等“三士道”□;日本东密祖师空海所立的“十住心”□。此等皆说明修持密宗必须以显教义理为基础,次第渐进,不可踰越。
中国佛教在三国时代已有经咒传译,但并无系统。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西元八世纪),密法从印度传入,密宗才正式在中国发展开来,成为八大宗派之一。
我国密宗尊龙树为初祖□,龙树传两部密法给龙智;八世纪初,印度善无畏、金刚智乃至不空皆曾于印度得其真传(传说龙智活了七、八百年)。唐玄宗时,善无畏与金刚智先后将胎藏部、金刚部密法传入中国,奠定密宗基础。不空依止金刚智出家,尽得其密法,其后遵奉金刚智遗命到南印度广求密教经典,回中国后专志翻译,被尊为四大翻译家之一。
中国密宗在不空的发扬光大下,顺利扩展,玄宗、肃宗、代宗及德宗太子皆受其灌顶,礼为帝师;不空派弟子于五台山造金阁寺、玉华寺,流传至清末,五台山均为密教重镇。
唐代的密宗祖师还有一行、惠果。其中,惠果为不空的传法弟子,受金刚界密法,系密教付法第七祖。他从善无畏的弟子玄超受胎藏及苏悉地诸法,并融会二法,建立“金胎不二”的理论。此金胎不二的理念,由弟子空海带回日本,成为东密开祖。此外,新罗僧惠日、悟真等亦传此宗入新罗(今韩国)。
会昌法难后,密宗仅存“瑜伽焰口”、“施食仪轨”及楞严、大悲、十小咒等流传下来。元、明、清三代,由于政治因素,帝王崇尊藏密,密法再度传入□。萨迦班智达和八思巴接受元帝封爵,并授以政治权力治理西藏;明代藏教有八大法王受册封;清朝曾册封四大活佛: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胡士克图;因上有帝王的崇信,乃有臣民百姓望风披靡,加速密教的盛行。
近代有法尊法师参学西藏,译出数部藏密要典,首度沟通汉藏文化;星云亦曾致力显密融和□;一九九七年三月,藏密精神领袖达赖喇嘛来台访问后,遂掀起密教在台湾发展的热潮。
密教以显教为基础,忽略显教教法而盲目追求灌顶咒法,或迷信双修法,而求即身成佛乃至神通,都将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偏离佛陀教法本怀。唯有显密佛教的共同发扬,才能为全世界人类福祉带来贡献。
[注释]
□真言即陀罗尼,意译为总持、能持,即能总摄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的念慧力。《大智度论》卷五、《佛地经论》卷五载,陀罗尼为一种记忆术,即于一法之中,持一切法;于一文之中,持一切文;于一义之中,持一切义;故由记忆此一法一文一义,而能联想一切之法,总持无量佛法而不散失。
□意为“坛”或“坛场”。古代印度密教修行者修密法时,为防止众魔侵入圣坛,乃在修法处划一圆圈或建立土坛,有时则在上面绘佛、菩萨像,做完法事后再消去。后人乃把佛、菩萨像绘在纸帛上,亦称曼荼罗。曼荼罗的设计图,一般以圆形或正方形为主,对称、有中心点,用以观想、产生宗教定力。密宗以“四曼荼罗”为“六大本体”上所呈现的差别相状,圆备诸佛的身口意三密。依《大日经》所说,“六大”所成的形像为大曼荼罗,是诸佛的身密;“印”,三昧耶曼陀罗,是诸佛的的意密;“字”,法曼荼罗,是诸佛的语密;佛陀的德业,羯摩曼陀罗,是其余三曼的业用。广义而言,四曼涵宇宙万象;狭义而言,密宗曼陀罗即是以佛、菩萨、明王、天王、夜叉、人、非人等,来表达事相。密教以此四种曼荼罗赅摄一切曼荼罗。
□即所谓“三密加持妙行”,系指行者手结印,口诵诸佛真言,心住三摩地,期己之身口意与诸佛的身口意相应,以达到即身成佛。三密可从三方面解释:
□法佛三密:是如来自证的三密,六大法界的体相,总摄一切色法,森罗万象,是佛的“身密”;总摄一切音声,如溪声、水流、风涌,是佛的“语密”;总摄一切法,是佛的“意密”。此三密尽摄一切万法的业用。
□有相三密:行者手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语密)、意观本尊入三摩地(意密)。意为佛的三密加持于行者身、口、意三业上,是为“三密加持”,期佛与众生互融,入于瑜伽境界。
□无相三密:众生所有身、语的行为,内心所思考者,都是三密。行者经过长期修习,藉三密加持的作用,与佛的三密相契合,无二无别,当下就是“三密相应”,转此凡夫身而成就佛身。
□指观想自心化为具体的月轮、种子、金刚杵、莲花等,佛或法的象征,配合持咒,与佛性相应,由此渐入佛境的修持。此含摄“五相”修法:
□通达菩提心:于理上通达自性本具菩提心,但为烦恼所覆,而观想自心如月轮住于轻雾(喻无明)。
□修菩提心:观想自心离诸烦恼垢染,光明显现,有如轻雾消散后的满月。
□成金刚心:为使菩提心牢固,继而于满月轮中观想莲花或金刚杵等,是名“金刚观”。次观金刚杵渐舒渐大,同于法界,此称“广金刚观”。次观大如法界的金刚杵,渐渐收敛,进入自心,此即“敛金刚观”。
□证金刚身:行者将宇宙的一切收敛于心,与佛的三昧耶(金刚杵或莲花为表征)合而为一。
□佛身圆满:至此位,前证“金刚三昧耶身”,转成相好具足的“本尊羯摩身”,自体和佛体合而为一,此即“即身成佛”的涵义。
□为密教供奉的本尊与最上根本佛。音译作摩诃毗卢遮那,又作毗卢遮那佛。密教主张“六大缘起”,以地、水、火、风、空、识六大,为一切万法的本体,诸法的根源,而周遍法界。宇宙万法的当体即是大日如来的显现,前五大,表大日如来的“理”,即“胎藏界”;“识大”,表大日如来的“智”,即“金刚界”;以智观理,以理显智,如是理智不二(金胎不二),即为大日如来,是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德性,一切法界依此而建立。
□乃依据《大日经》而成立,阐述众生本自具足的如来清净理性,须由大悲哺育,方能显发。譬如胎儿怀在母胎内、莲花种子蕴含在花内,犹如胎藏,具有含藏、本觉、理、因等诸义,又名“因曼荼罗”。其理论可能承自《华严经》,主张在现实事相上直观宇宙真相。
□乃依据《金刚顶经》而成立,旨在表现如来内证的智德,其体坚固,不为外物所摧。密教据此成立金刚界曼荼罗,俱有智、果、始觉、自证等义,又名“果曼荼罗”。
□时轮密法成立的年代推断最早为一○二七年,内容系了义的般若(母怛特罗)与方便(父怛特罗)的双入无二,以实现真实的智慧为最高目的。实现的方法为观察宇宙的结构与活动,即日月星辰的运行及其迁流变化,并控制与此对应的人体脉管、轮、气息的迁流变化,以期达到究极合一的境界,故提供了天文学上有关历学的记述,为此密法本质上的重要性。
□系以双修大乐及瑜伽观法为基础,其代表经典为密集、胜乐轮、时轮等。
□学密之前,必须要有深厚的显教教理作基础,如西藏佛学院,学密之前必须以十年以上的时间修学五部显教大论:□《现观庄严论》(六-七年);□《入中论》(二-三年);□《俱舍论》(二-三年);□《释量论》;□《戒律本论》(二-三年)。学完五部大论,对于修学的次第及中观空性的正见有所认识之后,再修学密法,则不致于被境界外相所迷惑,而生起我慢心以及各种与烦恼相应的邪行、邪见。
□即以水灌洒头顶,原为古印度继承王位的仪式。又据《华严经.十地品》载,菩萨进入第十地法云地时,诸佛以智水灌其顶,作为受法王职的证明,称为“受职灌顶”,后来发展为佛教皈依入门的仪式。
□一般密宗的修法,主要由三大部份所构成,即:加行、正行、后行。“加行”是“正行”的基础,亦称“前行”,是修持一切密法的基础。加行修满后才能进入“正行”,开始修行本尊法仪规,并以“后行”回向。四加行的内容如下:
□四皈依法:即皈依金刚上师,皈依佛法僧三宝,以坚定行者对上师及三宝的信心。其修法是念诵四皈依咒,并观想上师及空中三宝诸尊融和为一,化为五色大光明,灌满行者全身。
□大礼拜法:以五体投地方式作大礼拜。
□献曼荼罗法:行者透过身结手印、口诵真言、心意观想,以供奉上师和三宝等。
□金刚萨埵百字明咒念诵法:结手印,念诵百字明咒,同时观想空中金刚萨埵化为光明灌入行者全身,融和为一。
□五部无上金刚法即: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时轮金刚、密集金刚、欢喜金刚。此外,另有空行母的“乐空双修法”。
□九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作瑜伽乘(事部)、方便瑜伽乘(行部)、瑜伽乘、大瑜伽乘(生起大瑜伽)、随瑜伽乘(教阿耨瑜伽)、无上瑜伽乘(大圆满阿底伽)。其中,声闻、独觉、菩萨乘为第一部,属显教,为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所说,称为共三乘;作瑜伽、方便瑜伽、瑜伽乘为第二部,属密教,为报身佛金刚萨埵及大日如来所说,称为密咒外三乘或外密乘;大瑜伽、随瑜伽、无上瑜伽乘为第三部,乃法身佛普贤所说,称为无上内三乘或内密乘,此为宁玛派独有的密法。依此显密九乘循序修习,而以无上瑜伽中的喜金刚法为最究竟。
□三士道是一个大乘行者的修行阶段与过程,不可忽略任何一士道。
□下士道:具有人天属性,厌三恶趣苦而深信因果,皈依三宝,行五戒、十善,只求解脱个人一时的苦难,以人天乘的利乐为目的。
□中士道:具有声闻、缘觉属性,但求个人的生死解脱而思惟四谛、十二因缘。
□上士道:具有大乘属性,发菩提心,修四摄法、四无量心、六度万行,渐入佛地。依显教教理修持为基础后,更依密乘“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以达到平等不二的境界。
□详见《佛教.宗派.密宗》。
□据传毗卢遮那佛将金刚界、胎藏界二部的灌顶法,传授给上首金刚萨埵,令其结集《大日经》、《金刚顶经》,藏于南印度铁塔中,待人弘传。三世纪左右,龙树开启铁塔之门,亲礼金刚萨埵,受二大部法,故为密宗开祖。
□西藏为蒙古帝国领土的一部分,自窝阔台汗的次子阔端汗采取以藏治藏的政策,授与藏教萨迦班智达统治西藏十三万户的权位后,蒙古王朝与藏传密教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元世祖忽必烈尊奉萨迦八思巴为国师,令造蒙古文字,以利佛典翻译及经咒学习,随着元朝的迁都燕京(今北平),藏密东传,密教遂盛行于宫廷之中。明朝继元朝之后,采取“以僧化俗”的策略来治理西藏,广封法王,重要者有八大法王,即:大乘法王、大宝法王、大慈法王、阐法王、赞善王、护教王、阐教王、辅教王等。清朝曾册封四大活佛,这几位活佛的转世,加强密教的普及与盛行。
□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三日,“中华汉藏文化协会”在台北正式成立,星云当选首任理事长,历任六年后,复应聘为荣誉理事长,至一九九八年八月一日第五届会员大会再度被推选为理事长。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世界显密佛学会议”在佛光山举行,主题是“显密融和与世界文化发展”,世界各国学者专家三百余人参加,密教四大法王共同莅临,星云并于会中发表主题演说“显密融和”。三十一日起,在台北举行“祈求世界和平显密大法会”三天。一九八九年七月五日,西藏佛教领袖达赖喇嘛访问佛光山美国西来寺,星云亲自接待,为显密佛教的融和写下新的一页。七月十五日,佛光山美国西来寺举行国际显密英文佛学座谈会,主题是“加强对显密佛学的认识”,星云应邀发表主题演说。一九九三年一月一日,“佛光山禅净密三修万人献灯法会”首次在彰化举行,由星云演讲禅、净、密三宗的修行方法,有一万多人参加,以后每年分区举行,持续至今。
[习题]
一、修持密宗应具备那些条件?其修持方法为何?
二、何谓两部密法?
三、何谓灌顶?
四、略述密宗的起源,及其特色。
第十二课 禅宗
禅宗的“禅”,溯源自印度释迦牟尼佛于灵山会上的“拈花微笑”□,发扬光大于中国唐朝的惠能大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禅”,由此逐渐形成为“五家七宗”的庞大宗派禅宗。其后再陆续传到日本、韩国、越南,乃至近代普遍传至欧、美、澳、非等世界各地。
禅宗尊奉北魏时来华的菩提达摩为始祖。达摩以四卷《楞伽经》传给二祖慧可、三祖僧璨,令人从“藉教悟宗”澄观静虑、止息杂念的“理入”□,或从以德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的“行入”□,以求得精神解脱。四祖道信“择地开居,营宇立象”,接引道俗,举扬禅风。其禅法以一行三昧□、五门禅□为特色。五祖弘忍的东山法门□是依道信的一行三昧为基础发展而成,东山法门承继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重视达摩的领宗得意,形成中国禅学的主流,在当时佛教界有崇高的威望。
此后禅宗分为两派,弘忍的弟子神秀及其弟子以长安、洛阳两京为中心的北方传法,称为北宗,禅法主张渐悟;惠能及其弟子在南方传法,称为南宗,禅法主张顿悟□。唐中期以后,南宗逐渐成为禅宗主流,北宗逐渐衰微,乃至湮没无闻。惠能的革新顿教禅法思想,主要是《坛经》中所叙述的:□强调众生皆有成佛的可能性,皆可自修自悟的“无相戒”;□主张顿教法门,说“一悟即至佛地”;□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为实践理念。
惠能门下,主张惠能传南宗正统性的人是荷泽神会□。他曾于七三二年于滑台大云寺与北宗论辩,争取南宗的正统性,并极力宣扬南宗禅。四祖道信傍出的牛头法融一派□,在江东润州牛头山勃兴,对南宗门下有极重大意义。此外,继承惠能法嗣的是唐末五代青原行思、南岳怀让两大弟子系统下产生的五宗七派□。青原行思门下,分别流出云门宗、曹洞宗、法眼宗。南岳怀让门下,马祖道一以“平常心是道”体现他禅法的特色,从日常生活行事中认识“起心动念、弹指瞬目”皆是佛性之用的禅旨。其弟子百丈怀海依此精神建立僧堂的禅院规制,有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马祖的禅法经百丈而分出沩仰、临济二宗,临济门下日后又分出黄龙、杨岐两派,宗脉相承,至今不绝。
北宋是五宗七派的全盛时代,南宋则是看话禅与默照禅□分立的时期。曹洞门下宏智正觉提倡默照禅的禅观功夫,而临济杨岐派门人大慧宗杲,以参公案的方式,引导行人起疑情、看话头,力求彻然大悟。
元明以后,禅法渐微,其间虽有海云印简、万松行秀、破菴祖先、无准师范等一代宗师相继崛起,毕竟已呈儒释调和、教禅一致的定局,渐失其独立风格。近代禅宗大师首推清末民初的虚云、来果二位硕德,绍隆宗风。
随着时代的迁移,现代无论是西方世界、东方世界,乃至十方世界,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纷乱,心里无法得到安宁,因此,每一个人更需要禅的力量来安顿浮荡不定的身心。目前台湾及世界各国正掀起一股“禅学热”,多数学佛人士热衷于禅坐冥思,讲说撰述。佛光山属临济法脉,秉承菩萨道思想、人间佛教精神,因应时代之需,开创出“人间生活禅”禅风□;并于世界五大洲分设僧信二众禅堂,以合乎现代思潮的规约,来接引禅修行者,找回自家的本来面目。
[注释]
□有关“禅”的起源,根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所说:一日,佛陀在灵鹫山,时有大梵天王,为令今世、后世众生获得利益,以金婆罗华献佛,舍身为床座,恭请佛陀为众生说法。佛陀登座,拈华示众,与会百万人天大众皆面面相觑,无法会意。唯有迦叶尊者当下灵犀相应,破颜而笑,于是佛陀开口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如是,禅在“拈花微笑”师资心意刹那交会之间传了下来。
□菩提达摩入道之途,不出理入与行入。理入,谓藉由经教体悟佛的境界,深信众生皆有佛性,但为客尘烦恼所覆蔽,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凝住壁观,则无自无他,圣凡等一,坚住不移,此即与理相契,无有分别,寂然无为,称为理入。理入属于教理的思惟,要求舍伪归真,认识、解决问题;行入属于教法的实践,教人去掉一切爱憎情欲,依佛教教义实践。
□行入,即:□报冤行,谓修道之人,若受苦时,当念:“此系我宿殃恶业果熟,所以甘心忍受,都无冤诉。”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而进道,故称报冤行。□随缘行,谓众生无我,皆由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皆是过去宿因所感,缘尽还无。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故称随缘行。□无所求行,谓世人长迷,处处贪着,称之为求。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愿乐,是真无求,顺道而行,故称无所求行。□称法行,性净之理,称之为法。此理众相皆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智者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自利利他,庄严菩提之道,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故名称法行。
□一行三昧又作“真如三昧”、“一相三昧”,乃定心观法界平等一相的三昧。入此三昧,则知一切诸佛法身与众生身为平等无二,无差别相,故于行、立、坐、卧等一切处,不动道场,当下即是。此禅之旨趣,系顿悟自心本来清净,无有烦恼,具足无漏的智性,且此种清净心与佛无异,此心即佛,故宗密称之为“如来清净禅”(略称如来禅),并以之为达摩门下相传之禅,并判摄为“最上乘禅”。自中唐以后,禅宗因盛行以棒喝、坐禅等方式接化众生,又当时如来禅仅滞于义解名相,而未至达摩祖师西来所传的真禅味,故仰山慧寂禅师另立“祖师禅”的名称,以此为达摩所传的心印,表示祖祖相传、以心印心的意思,以别于教内其他诸禅。
□即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念佛观。
□东山位于湖北黄梅的双峰山。原称冯茂山(又称冯墓山、冯母山),位于县境之东,故又称东山。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皆住此山接引学人,举扬禅风,世称其所传禅法为东山法门,又称东山净门。其教法以指导初发心者为主,具有渐悟的倾向。唐上元二年(六七五)弘忍示寂,门人神秀等葬其遗骸于此,故亦称五祖山。
□主张以坐禅观心为主的五种禅要,即:知心体、知心用、常觉不停、常观身空寂、守一不移等。
□六祖惠能认为心性本净,本来是佛,识心则能见性,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说,其理论与实践都将禅宗具体的中国化,是为南宗禅。神秀认为佛性虽人人本具,但为客尘所覆,需时时修习,拂尘除垢,才能成佛,主张渐修渐悟,是为北宗禅,此为禅宗史上“南顿北渐”之说。
□惠能的嗣法弟子有四十余人,以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南阳慧忠、永嘉玄觉、荷泽神会至为杰出。其中,荷泽神会开“荷泽宗”,极力提倡顿悟法门,而以“一念不起”为“坐”,“了见本性”为“禅”。
□“牛头禅”又称作“牛头宗”。宗祖法融于江宁牛头(首)山的石室枯坐,感百鸟衔花之瑞。唐贞观年间,四祖道信闻之,前往付其法,法席大盛,自成一派,与同出师门的五祖弘忍“东山宗”并立,特称为“牛头宗”。法融以“欲得心净,无心用功”为要旨,据宗密的《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载:“牛头宗意者,体诸法如梦,本来无事,心境本寂,非今始空。迷之为有,即见荣枯贵贱等事。(中略)乃至设有一法过于涅槃,亦如梦如幻。”牛头宗于唐代盛极一时,至宋代以后则法脉不振。
□五宗七派各立门户,各有接引后学家风。所谓家风,乃指祖师接引后学的权宜之法。古人评论五家家风如是:“曹洞叮咛,临济势胜,云门突急,法眼巧便,沩仰回互。”此外,百丈的“是什么”、无业的“莫妄想”、赵州“吃茶”、云门“胡饼”,皆是典型的接引家风。五宗七派的成立次第如下:
□沩仰宗:南岳怀让从六祖受心印后,住般若寺,度马祖道一。马祖道一举扬禅法于江西龚公山,开棒喝竖拂之禅风,世称“洪州宗”。马祖创建禅刹,百丈怀海订立清规,禅宗始脱离禅僧寄住律寺之制。百丈门下有黄檗希运、沩山灵佑等得意弟子,其中,沩山灵佑独栖潭州(湖南),参学者多达一千五百人,门下以仰山慧寂为最著名,此系即称沩仰宗。沩仰宗家风温和,《人天眼目》云:“沩仰宗者,父慈子孝,上令下从。尔欲捧饭,我便与羹;尔欲渡江,我便撑船;隔山见烟,便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
□临济宗:百丈怀海的弟子黄檗希运门下有临济义玄。义玄设立三玄三要、四料简等接化徒众,机锋峻严,门徒众多,蔚成临济宗。临济应机多用喝,“喝”,始于马祖接百丈,同为以心印心,无言之教。临济入室便喝,家风猛烈,五祖法演谓临济家风为“五逆闻雷”之喝,一喝之下,如五逆罪人为雷所劈。
□曹洞宗:青原行思传石头希迁,撰《参同契》,与马祖并称当世二大龙象。希迁传药山惟俨至洞山良价,再传曹山本寂时,创曹洞宗。其家风一敲一唱,回互绵密。《人天眼目》卷三云:“曹洞者,家风细密,言行相应,随机应物,就语接人。”
□云门宗:石头希迁门下的另一支天皇道悟,传龙潭崇信,经德山宣鉴、雪峰义存,至云门文偃创云门宗。以“截断众流,不容拟义,凡圣无路,情解不通”为接引家风。
□法眼宗:与云门文偃同一师门的玄沙师备,传罗汉桂琛,其弟子法眼文益,住金陵清凉寺,以“六相”及“四料简”接引后学,创法眼宗。此宗高僧辈出,如天台德韶被称为智顗再来;永明延寿撰有《宗镜录》,重视教学;永安道原着《景德传灯录》,明示达摩禅的系谱。“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乃法眼家风。
□黄龙派:宋代时,自临济义玄,七传至石霜楚圆,门下黄龙慧南、杨岐方会复各衍出黄龙、杨岐二派(二宗皆以严峻家风闻名,时人以龙喻慧南,以虎喻方会),而与曹洞、云门等宗并立。黄龙派后来由荣西传至日本,开日本临济宗之端。
□杨岐派:杨岐派自杨岐方会开宗立派后,陆续有五祖法演、圜悟克勤、大慧宗杲等大扬禅旨,蔚为禅的主流。
□我国禅宗自六祖惠能之后百余年间,禅者仅以道法相授受,多岩居穴处,或寄住于律宗寺院,龃龉时生。马祖道一不局于旧制,别立禅居,开创丛林,以安禅侣。其法嗣百丈怀海,折衷大小乘经律,制定清规,成为后世丛林修持的典范。自此,丛林之制于焉大备。其后,经唐末五代,至宋代,丛林建置益臻完备,禅众亦以集中居住为常,名德住持的丛林,多在千人以上。
□默,指沈默专心坐禅;照,即以慧来鉴照原本清净的灵知心性。默照禅重视观心、看心、凝住壁观,主张以“坐空尘虑”来默然静照,兀兀坐定,不必期求大悟,唯以无所得、无所悟的态度来坐禅。看话禅的关键在“疑”,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例如参“念佛是谁”、“无”等,于上生出疑团,大死一番,方能大彻大悟。看,见的意思。话,公案的意思。即专就一则古人的话头,历久真实参究,终于获得开悟,或作“参公案”。此禅风先慧后定,与默照禅的先定后慧大异其趣。宋代大慧宗杲极力主张专门参看一则话头,后之临济宗皆奉为圭臬。尔后其风益盛,如明代中峰明本特为揭橥麻三斤、柏子树、须弥山、平常心是道、云门顾、赵州无等古公案,颇影响一代的禅风。明、清以至于今,此禅风犹未绝。此外,宋代以后,禅净合习的思潮甚盛,以“阿弥陀佛”四字为公案的风气极盛一时,此亦为看话禅的一种。
□人间生活禅的禅风,即:
禅修思想,在于平常、平实、平衡的意境涵养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禅修内涵,在于信心、道心、悲心的长养增进不变随缘,慈悲喜舍。
禅修生活,在于规律、简朴、惜福的用心实践依戒生活,知足澹泊。
禅修精神,在于承担、无畏、精进的落实行履自心是佛,直下承担。
禅修运用,在于生活、生趣、生机的权变妙用触处皆道,机趣无限。
[习题]
一、试述菩提达摩所传禅法的特色。
二、何谓“渐悟”、“顿悟”?
三、试述六祖惠能禅法的特色。
四、试述禅修的利益。
五、开悟与成佛有何不同?
六、试举二则禅话或公案。
第十三课 净土宗
净土宗是以往生极乐净土为目的的宗派。因为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结白莲社,取义生西方净土□者皆由莲花所化生,而极乐国土亦名莲邦,所以又称莲宗。本宗特别以称念佛名为主要修行法,藉弥陀本愿的他力,祈获生于西方极乐净土,故又称念佛宗。
净土思想广见于大乘诸经。净土,是指清净国土,也就是以清净功德所庄严的处所□。其中极乐世界弥陀净土自古以来即被视为诸佛净土的代表。
弥陀净土思想乃依据《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三经所成立。《无量寿经》主要叙述阿弥陀佛成道的本缘、四十八大愿□,广宣秽土五恶、五痛、五烧的剧苦,劝修往生法门,及揭示三辈往生的条件□。《阿弥陀经》以阿弥陀佛的西方胜境为主体,以往生不退为宗,以“净土三资粮”||信、愿、行□为用。《观无量寿佛经》则陈述往生西方的净业正因“三福行”□及“十六观行”法门□。四世纪间,世亲菩萨造《往生论》□,力劝往生西方。此“三经一论”先后传入中国,成为净土宗成立的重要典据。
东晋弘扬弥陀净土最力者,是庐山慧远大师。他在庐山与大众共修念佛三昧,据《般舟三昧经》修行,以期能往生见佛,是我国“结社念佛”□的始祖,也是我国净土的主流。
北魏永平年间,菩提流支来华,授昙鸾《观无量寿佛经》□,传承完备的净土经论,使中国净土法门有划时代的进展。昙鸾依龙树的《十住毗婆沙论》明示难、易二道,他力、自力的差别,主张依靠他力本愿为五浊恶世中修行的易行道,并专重持名念佛,以求生净土。其后,道绰着《安乐集》一书,开示末世众生的要路,依难易二道的说法,立圣道、净土二门的教判□。至唐代善导大师集其大成,立正行、杂行,撰有《观无量寿佛经疏》□、《净土法事赞》及《往生礼赞偈》等,甚受净土宗重视,故经其阐扬而确立的净土宗,特称善导流,对净土宗影响至钜。
唐开元初,慧日大师自印归国,见当时禅家视净土为引导愚心的“方便说”,于是提倡念佛往生的必要,主张戒净并行、禅净双修、教禅一致,以一切修行皆回向往生净土。于是中国净土宗在唐代形成三种教系,即:慧远系统、善导系统、慈愍系统□。
其后,三祖承远大师承慈愍慧日三藏之说,专修净土,营立“弥陀台”,远近皆附。四祖法照大师于南岳般舟念佛道场勤修般舟三昧,禅定中感应弥陀亲授五会念佛方法,乃创“五会念佛”法门□。五祖少康大师于乌龙山建念佛道场,率众日夜行道唱赞。
六祖宋永明延寿大师,撰《万善同归集》,主张理事兼融、禅净双修,又作《四料简》□,宋代僧俗的禅净双修皆承其遗风□。七祖省常大师结社集众专修净业,往昔庐山白莲社的盛况于焉再现。八祖明代莲池大师(即云栖袾宏)精修念佛三昧,一生行持净土,重视经教,撰《阿弥陀经疏钞》,强调“信、愿、行”三资粮为往生净土之要;力倡“禅净同归”之说□,融和二宗,令净土宗凌驾诸宗之上,成为主流。蕅益智旭大师承袭莲池教说,着《阿弥陀经要解》,选定《净土十要》,为净土行者必读之书;又精研八宗教义,著作等身,主张禅、教、律三学一源说,并将此三学归结于净土法门,是为净土宗九祖。
清代以来,净土信仰受到在家居士热心提倡,如彭际清居士等,尊截流行策、省庵思齐、际醒彻悟为净土祖师。其中,省庵大师结莲社,制定︿净业堂规约﹀,互相策励,屏绝诸缘,专修净业,世人皆谓永明大师之再来。民国初年有印光大师,主张以净土法门统摄禅、教、律各宗,力倡持名念佛,又致力社会慈济事业,各地僧俗渐次兴起结社念佛的风气,被尊为净土宗第十三祖。政府迁台后,净土宗在台湾持续受到广大欢迎。
综观净土宗的发展,千余年来,阐扬净土法门的高僧大德难以计数,也有广大的信众,但此宗不若他宗有师徒授受的法系,因此没有祖师的直接传承系统,一直到宋朝宗晓法师才将历代弘扬净土法门有重大贡献者列为莲宗七祖,即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大师。后人复举明代云栖袾宏大师为八祖、蕅益智旭大师为九祖,清代行策大师为十祖、省庵大师为十一祖、彻悟大师为十二祖,近代则推清末民初印光大师为十三祖。这是净土宗不同于其他宗派之处。
净土法门历久不衰的原因,在于易修易持,有所谓“千经万论,导归极乐”的统摄八宗之势。除了祖师大德亲见弥陀、放光见佛、往生瑞相等事迹外□,历代缁素及物类的往生实录□,也都令人生起无比信心。
净土宗的行持以念佛法门为主,一般可分为四种念佛法,即:
一、持名念佛:系心一佛,专心称念名号,净念相续,如《阿弥陀经》所云。
二、观像念佛:谛观佛像,历历分明。
三、观想念佛:以观像念佛为基础,对所观佛像留下深刻印象,再至静处闭目忆念观想,如《观无量寿佛经》第十六观及《观佛三昧海经》所云。
四、实相念佛:观自身及一切万法的真实自性。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念佛法,又名“法身观佛”。
其中以持名念佛最为普遍,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深入民间,影响最广。
历代以来,净土修行者对于持名念佛也有多种方法,如:明持、默持、半明半默持,观想念、追顶念、礼拜念、记十念、十口气念等□。星云则主张在不同的心境也可以有不同的念佛方式来修持,如:
一、欢欢喜喜的念(如历净土)
二、悲悲切切的念(如子忆母)
三、空空虚虚的念(如入法界)
四、诚诚恳恳的念(如见弥陀)
修持净土法门者,应广发菩提心,以“上求下化”的愿心来称念佛号,才能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相应。念佛,不一定要到寺院里;但是,到寺院参加念佛法会,藉着大众共修的力量,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极乐世界是我们幸福的国土,是身心永久的故乡;清净佛国是我们究竟的依止,是身心永恒的归宿。但是极乐世界的往生,需要靠现世人生的千番历炼,万般修行,才能达到莲华化生,不生不灭的境地。佛国的完成不在他方世界,也不在未来时光,而在当下人间净土的建立,现世人生的庄严。因此,净土行人希望求生净土,就要以现实的世界做为立足点,老实念佛、修持,净化我们现世生活。尤其对现代的家庭,对忙乱的社会人生,净土是安定我们身心的殊胜法门。
[注释]
□西方净土,乃净土宗所特别重视者。净土,指由菩萨所修的因行而感果报的报土;或指佛为救度众生而假现的应化土;或指位于西方,经过十万亿土,于彼方实有的净土;或更指于众生心中所现的净土等,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净土宗认为净土系于西方实在的报土,生于此净土者能受诸乐,《往生要集》卷上举有十乐:□圣众来迎乐,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二菩萨来迎,引导至净土。□莲华初开乐,托生莲华,往生净土,故于莲华初开之际,可见净土的庄严。□身相神通乐,可得三十二相之身与天眼等五种神通。□五妙境界乐,可得色、声、香、味、触等五境胜妙。□快乐无退乐,受乐无穷。□引接结缘乐,从前结缘的恩人亲至净土迎接。□圣众俱会乐,众多菩萨俱会于一处之乐。□见佛闻法乐,得见佛闻法。□随心供佛乐,随心供养十方诸佛。□增进佛道乐,修行精进,终得佛果。
□净土方位、庄严情形、住民种别,依诸经所述,各有差异,系由因位发愿的不同而产生。《阿□佛国经》卷上、《放光般若经》卷十九、《无量寿经》卷上等,均以净土乃诸佛于因位行菩萨道,发愿严净佛土,成就众生,积功累德所建立的庄严清净世界。《维摩经》卷上︿佛国品﹀则谓心净土净,娑婆即常寂光净土,若众生心不净,此土即秽恶不净;佛所见清净,即成无量功德庄严。《法华经》的灵山净土、《华严经》的莲华藏世界、《大乘密严经》的密严净土等,即以“心净土净说”为本。至于他方的净土,则有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阿□佛的东方妙喜世界、药师佛的东方净琉璃世界、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的兜率净土等。
□四十八愿依阿弥陀佛摄取对象的不同,可略分为三类:□摄法身愿:系阿弥陀佛成就法身之愿。□摄净土愿:系阿弥陀佛成就依报庄严之愿。□摄众生愿:系利益众生之愿。
□三辈往生的条件:
□上辈往生:出家修道,上求下化,专念弥陀,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前来迎接,莲华化生,得不退转,智光庄严,神通自在。
□中辈往生:发菩提心,专念圣号,修善积福,奉持斋戒,供养三宝,所有功德,回向西方。临命终时,化佛来迎,住不退地,具福德智慧。
□下辈往生:发菩提心,称佛名号乃至十念;或闻法深信,乃至一念愿生彼国。临命终时,梦见弥陀,系愿往生。
□信愿行是往生净土的三资粮,即:信||信有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以及念佛决定往生。愿||回向、发愿往生彼国。行||执持名号至一心不乱,积聚善趣福德因缘。
□《观无量寿佛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福乃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也就是西方净土成就的正因。
□十六观行中,第一观至第七观属“依报观”,分别是日想观、水想观、宝地观、宝树观、宝池观、宝楼观、华座观。第八观至第十三观属“正报观”,分别是像想观(粗想极乐世界相状)、真身观(佛身观)、观音观、势至观、自往生观(观自身生于极乐世界)、杂想观(观池水上丈六金身的佛菩萨)。第十四观至第十六观说明依行持不同,于临终时,诸佛圣众迎接往生的情景互异,分别是上品生观、中品生观、下品生观,每品各分上、中、下生,共计三辈九品。上三品是着重于“能解第一义”的修行者,其往生后以证“无生法忍”为目标;中三品是能持戒、行善而遵循人间伦常道德者,往生后以先证得“阿罗汉果”为目的;下三品是虽曾行恶、犯戒,然因得遇善知识,而闻佛经或佛名者,往生后,在渐薰渐修下,发无上菩提之心。十六观的主旨在于借助观想,来达到除恶灭罪,往生净土的目的。
□全名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系世亲依《无量寿经》所作,阐说修习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等五念门,以求生西方净生。
□慧远大师隐居于庐山东林寺,三十余年不出山门一步,构筑龛室,立图写佛影,日夜率众修行,道俗闻风云集,于是与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等缁素一百二十三人于般若台上,阿弥陀佛像前,共结白莲社,立誓往生西方,期生净土。刘遗民修念佛三昧,常于定中见佛;慧远一生中亦三见圣容,亲见弥陀告曰:“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七日后,汝当生我国。”
□昙鸾大师家近于五台山,常闻神迹灵异之事,十余岁即登山出家。苦节力学,精通诸经。尝读《大集经》,为之注解,书未成即染疾,遍求不治。一日,忽见天门洞开,其疾顿愈,乃发心求长生不死之法。闻人传言仙方之学可长寿不老,乃往江南,于句容山访陶弘景,从之受仙经十卷。归途过洛阳,谒菩提流支,受得《观无量寿佛经》,乃尽弃仙学而专修净土。
□凡依经教圣道,在此土积累功勋,断惑证真,修行“难忍能忍”,历经三大阿僧只劫行菩萨道者,为“难行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念佛名号,乘佛愿力,便得往生清净国土,仗佛神力,终得不退转,此则为“易行道”。
□《观无量寿佛经疏》,通称《观经四帖疏》。乃解释他力信仰的要义,主张一切善恶凡夫皆可依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极乐净土(他力法门),以称名念佛为正业(正行),以读经、礼拜、赞叹、观察为助业(杂行)。并强调如能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于行、立、坐、卧间,不问时节久暂,皆念念不舍者,即可往生净土(易行道),此说对后世影响很大,为阐发净土教相、教义的根本典籍。
□慈愍慧日三藏以西方净土一门为出离生死的捷径,故提倡称名念佛法门。上至尽形寿,下至十念,念佛必定往生净土。净土宗承远、法照、飞锡等法师继承其说,以念佛三昧为无上深妙的禅门,极力排斥禅者的空腹高心。于是,中国净土宗在唐代形成三种教系,即:慧远系统||“常识性理论派”,善导系统||“体解信仰的佛愿派”,慈愍系统||“不舍万行的妙有派”。
□法照大师模仿《无量寿经》中风吹宝树,出五音声,而定五会念佛之法,令道俗欣羡净土。此仪式每集合音声优美的道俗数人,威仪齐肃,分为五会,依五种高低缓急的音调而念佛。第一会以平声缓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第二会以平上声缓念;第三会非急非缓念,盘旋如奏乐;第四会渐急念;第五会转成“阿弥陀佛”四字佛号,急声加速念。此五会念佛颇具调摄身心之效,流传至今。
□︿四料简﹀为:“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永明延寿大师主张禅净双修,宋代僧俗承其遗风,大行此法,净土念佛法门广受他宗奉行,如天台宗多有信奉净土及解义者,以宋代四明知礼所撰《观经疏妙宗钞》最着,其约心观佛说,即是台净融和论,向为台家所重。元代以降,禅净双修之风流行愈广,中峰明本、天如惟则等法师皆归心西方。至明代,楚山绍琦、空谷景隆、一元宗本、云栖袾宏、憨山德清、鼓山元贤等诸法师,相继倡说禅净合行。
□莲池大师主张:若念佛至一心不乱,念而无念,则自性即是弥陀,当下即为净土,与禅宗“明心见性”、“直指人心”,殊途同归。此论不仅调和禅净二宗长久以来的互斥,更达到“透禅融净”、“二宗平等”的境界。
□净宗祖师修持念佛法门,多有感应事迹,如:善导一生戒行精严,至诚念佛,时有瑞相感应,乃至念佛口中放光,被尊为“弥陀化身”、“光明和尚”,度化甚众。四祖法照大师专修念佛三昧,感得钵中见五台胜境,文殊、普贤二大菩萨赞叹宣说念佛法门,又舒金色臂摩其顶,谓大师以念佛力将证菩提正觉。五祖少康大师,于新定化人念佛,后建念佛道场,逢斋日,集信众三千共修,每念一佛号,口随出一佛,时人皆谓“后善导”。六祖永明延寿大师勤修净业三年后,于禅观中见观世音菩萨以甘露灌其口,遂得无碍辩才。八祖莲池大师尝被村民请予祷雨,师曰:“但知念佛,无他术也。”遂持木鱼循田念佛,所到之处,时雨如注。十二祖际醒大师临命终时,见诸佛圣众亲迎,手结弥陀印,安详而逝。众闻异香浮空,供奉七日,面貌如生,发白变黑。十三祖印光大师,于念佛声中往生,如入禅定,笑容宛然。荼毗后,顶骨裂成五瓣莲花,五色舍利数千。
□集录历代相信阿弥陀佛而往生极乐净土的传记有:后唐道诜删补的《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北宋戒珠的《净土往生传》、北宋王古的《新修净土往生传》、南宋陆师寿的《新编古今往生净土宝珠集》、明代袾宏的《往生集》、道衍的《诸上善人咏》、清代彭希涑的《净土圣贤录》、胡珽的《净土圣贤录续编》、瑞璋的《西舫汇征》、咫观的《修西闻见录》等。
□明持,谓出声称念佛号,行者念佛时,若昏沉欲睡,或妄想散乱,可高声唱念。默持,是唇动但不出声,唯持圣号于心中,了了分明,可于二六时中行持。半明半默持即金刚持念法,念佛绵绵密密,声在唇齿之间。观想念乃持名念佛与观想念佛的综合。追顶念,以金刚持念法,紧密持念,一字追一字,一句顶一句,声声追顶,无稍休息,努力直前。礼拜念,即边念佛,边礼佛。记十念,以念珠计数念佛以达专心。十口气念,是以追顶念法,尽一口气念佛号,如是十次,名为十口气。
[习题]
一、何谓净土?
二、试述净土宗的起源。
三、试述净土宗的宗义。
四、如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五、试述念佛法门的内容及修持方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