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水滴
智慧的水滴
詹彬菡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如何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何与周围环境、与人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回到丰富的古典美学宝藏中,在那瑰丽的文学宝库中邀游,让我想起了瓦尔特·本雅明的著名比喻,“一张巨大的网撒入水中,拉起来却什么鱼都没有,唯有水滴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中国古典美学诸多思想流派,在历史的长河中百花齐放。儒家思想始终不脱离人与社会的关系去观察美的问题,对实现社会和谐有重大作用;道家思想崇尚自我意识的觉醒,主张自然、真性情、心灵观照,对和谐交往的实践有着深远影响:唐以后,佛学(主要是禅宗)也渗透到美学中,它那一整套内省体验的认识方法,对构建人际和谐之美也具有深远指导意义。希望自己也能做一回撒网人,我相信,渔网上任何一滴水滴都是不可磨灭的,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一、孔子——“和”与“群”的处世哲学
1.“中和”的美
孔予以前的人们已经注意到应以德行为人之本,把礼和乐当做文明的核心,提出人们应自觉地将礼乐作为行为的规范,以保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之美。孔子在继续关注礼乐,提倡“仁”的同时,对如何构建人际之间的和谐之美,更有独到而实用的见解。
《学而》篇记载:“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这里,“中和”被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不仅与“礼”联系,与“美”联系,更与先王之道联系。《论语》虽然没有明确提及“和”这一概念,但是孔子关于“和”的思想对指导我们构建和谐的人际之美具有重大意义。在《八佾》有一段话:“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被认为是孔子较具体说明“和”的地方。朱注中针对这一段的解释也涉及“和”字。朱注:“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另外,李泽厚也认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体现了“中庸”的“哲学尺度”,也是“乐从和”“所讲求身心、人际、天人的和谐”的“标准尺度”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雍也》
过犹不及——《先进》
至险而不僻,至奇而不差,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至近而意远,至放而不迁,至难而状易——皎然《诗式》
孔子的哲学中有很多关于“中和”的思想,引领着我们做一个与周围环境相处更加“美”的人。
“中和”的美,在于它告诉我们与任何人相处,不可以太过亲密,更不可因为他人而失去自我;“中和”的美,在于它告诉我们与人相处应保持一个独立的自我,尊重彼此的人格。最恰当的距离是在彼此不伤害的情况下,保持彼此的温暖。“花未全开月未圆”是人生最美好的境界。在几千年前的孔子关于“中和”的古典美学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处理和谐人际关系有重要指导意义。学习“中和”,我们的人际也会开出娇美之花。
2.“群”的美
群居相切磋。——孔安国注
和而不流——朱熹注
群而不党——《卫灵公》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
孔子学说关注的是“群体”,肯定“社会”对“个人”的优先性。自然而然地,孔子也相当重视“群体”对和谐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诚如余英时所说,孔子的思想“是一套全面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体系”。葛兆光在谈论中国古代仪式时说到“表现于外在仪礼上的原则,其实就是为了整顿人间的秩序。”这里也提到了孔子对“群体”的重视,将精神上的修身养性作为维持社会和谐的手段。
诚然,一个人不可能离群索居。特别是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从小我们便耳熟能详的熟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定程度上阐明了孔子“群”的重要性。在今天人们更加重视人脉,将其视为黄金,甚至比黄金更加重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群”不意味着一味顺从他人的意思,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根据孔子的观点,“群”的最佳状态是一个人既要学会人格独立,又要从普如流,如流水一般,随物赋形。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每个人都标榜着个性,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疏远。为了人际和谐之美,我们应汲取孔子的合理思想,回到“群”,以疗救现代的“文明病”,相信终能战胜“恶之花”,开出鲜艳的和谐之花。
跟着孔子学习如何与周围的环境更加和谐的相处。孔子的很多主张,是疗救人际的良方,可以充当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开掘、培养人性中的温情。学习“中和”的美,学习“群”的美,和谐之花正在逐步生根发芽。
二、庄子——自我意识觉醒的处世哲学
要与人和谐相处,一些人际交往技巧当然很重要,但是我们也要练好自身的内功,“厚积而薄发”,如果本身具有受欢迎的人格因素,那么相信人际关系不会太差,是走向真正和谐的奠基石。庄子哲学,是提倡自我意识觉醒的哲学。用今天时尚的话来说,庄子的哲学,是教我们“悦己”的哲学,自身和谐,修炼好了内功,具备了受人欢迎的人格因素,和谐的人际关系自然而然就建立起来了。庄子的哲学美学象征着中华民族早熟性格,这种早熟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个体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上。不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而是渗透着具有严重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独立意识和个性追求。
1.做一个散发真性情的人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庄子·渔父》
庄子提倡做一个真性情的人。所谓真,就是精诚的极点。不精不诚,不能感动人。所以,勉强啼哭的人虽然外表悲痛其实并不哀伤,勉强发怒的人虽然外表严厉其实并不威严,勉强亲热的人虽然笑容满面其实并不和善。真正的悲痛没有哭声而哀伤,真正的怒气未曾发作而威严,真正的亲热未曾含笑而和善。然而真性存在于内心,神情的表露流于外在,这就是看重真情本性的原因。
发自内心地真诚与人交往,对方也会感受到你的真心,这将有助于和谐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
2.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把自己对朋友的仇恨写在沙子上,可以让大海把它冲走;而对别人的感激要一辈子刻在石头上,一辈子要记得朋友对你的好。在与朋友相处时,应该把心胸打开。一直很喜欢的四个字,海阔天空。
庄子借北海若之口说道“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意思是说,井里的青蛙,不可以跟它们谈论大海,因为它们拘泥于有限的空间:也不要跟夏虫谈论冰雪,因为它们生存的时间有局限;也不要跟一曲之士谈论至深至尊的道理,因为他们修养有限、境界不高、孤陋寡闻。如果硬要与一曲之士谈论至深至尊的大道理,在庄子看来,那也只会陷入自贵而相贱、自是而相非的无休止的争执困扰之中,反而会增长自己的坏脾气。但是,庄子认为,如果能够换一种思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看待大干世界的一切,实现世界观的真正转变,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庄子写道:“以道观之,
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把庄子的理论应用于构建人际关系之美上。人人生而平等,不可因社会地位、财富、外貌等悬殊而轻视他人。如果一个人因为这些外因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的话,可以想象,最终他的人际是不可能真正的和谐的。
道家的宇宙观、人生观的基本主张是人和宇宙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以此进而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使自己的内在保持平衡状态。这就是庄子所倡导的三和:宇宙的和谐(“天和”)、人间的和谐(“人和”)及内心的和谐(“心和”)。庄子更多的是从独立人格与个人修养上来解读美。我们更多的可以从自身着手,练好内功。换种话说,只有先悦己,才能让你周围凝聚吸引人的气场。好的个性是吸引人,先从自身入手,这是庄子告诉我们的美学哲学。
三、禅宗——圆通静达的处世哲学
一直以来对禅宗里的一首诗非常着迷。不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惹尘埃。
总觉得中国佛教(禅宗)有一种飘忽而超脱的境界,而这种境界非常让人着迷。
禅宗的主要观点,一是“本性是佛”说。“佛在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坛经·般若品》);“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古尊宿语录》卷3)。意思是人性即佛性,心中自有佛性;万事万物随心而生灭。二是“无念为宗”说。“无念”即心不为外物所牵,“不在境上生心”;还要“无相”,即心中不存任何物象,“外离一切象”。如此,则虽然处身尘世,但心中一尘不染,精神超然而自由。三是“顿悟成佛”说。不需累世修行,不用繁琐仪式,不做财物布施,只凭自己的灵知,刹那间有所领悟,便达到成佛的境地。
禅宗对和谐人际的美学指导意义在于给我们开启了一条道路。“万事万物随心而生灭”。那么我们首先一定要有一颗我们始终会建立起和谐人际的信念。不管现在是顺利的,抑或是不顺利的,我们都应该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我们要始终相信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肯定是光明的。心中要有坚定不灭的信念,那么才有可能真正迎来出头天。“不为外物所牵”。与人交往不可抱着不单纯的动机,不能出于对方身份、地位、金钱等原因而与对方交往,这不可能做到和谐,也曲解了和谐之美的真正内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境界和格调。总之,禅宗认为,人的心性清净空寂,心中灵明的佛性永不泯灭,只要静悟心中佛性就可成佛。这种禅理与艺术思维、审美感悟的共通之处就是感性中的直觉领悟:刹那间见千古,平凡中出奇幻,自然中有妙谛,简易中含深趣。运用禅宗的理论去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很美妙的。可以说,禅宗圆通静达的启悟,是处世遇物的生存智慧。
四、结束语
古典美学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藏。跟孔子学习“和”与“群”的处世哲学,跟庄子学习自我意识觉醒的处世哲学,跟禅宗学习圆通静达的处世哲学。这些古典美学的哲理在现代处世哲学中散发美的气息,对构建和谐处世具有重要意义。
阳光下,渔网上的水滴闪闪发光。
出自: 《青年文学家 》 2010年11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