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教观察>>正文内容

假僧尼泛滥的根源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0日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王志成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宗教学界知名学者王志成(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编者按:2011年2月25日,凤凰网华人佛教发表了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法师的打假檄文《假冒佛教僧人骗术揭密》,一石激起千层浪,佛教打假之声响彻网络。凤凰网华人佛教频道特别邀请佛教界知名专家学者,撰文解读假僧尼产生的原因及解决之道。本文作者王志成是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宗教学界的知名学者。他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宗教哲学、宗教对话以及跨文化对话理论、当代基督教神学,并倡导第二轴心时代的理念。

或许你和我一样,曾在某个路口、某个旅游点或某个你从没有想到过的地方,突然有身著尼姑服的中年妇女向前送上一个吉祥物。你要小心了,因为你可能很快会陷入困境,需要为这个吉祥物付出点代价。这类状况,我遇到过多次,甚至我那年幼的儿子也遇到了,出于他的好奇、同情与慈悲心为此支付了他手头带的所有钱。

有朋友告诉我,国内三大佛教语系的全部出家人总数大约20万,但社会上出家总人数估计多达60万,这真是让人难以置信的事。然而,这是事实。如今,在现实中常听到有人被路边的僧尼所骗,而在网上相关的揭露文章也不时出现。人们开始反思,清静的佛门圣地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假僧尼呢?

以前没有特别关注这样的问题,然而,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值得全社会的关注,更值得佛教界本身的反思。我们需要弄明白,为什么在这个时代出现这么多的假僧尼?

理由或原因可能是众多的。但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不同的角度稍作分析:

第一是从佛教理论来分析。

佛教理论认为,如今的时代是末法时代。末法时代的佛教中自然会出现大量虚假、欺骗的现象;正法得不到弘扬,正法被扭曲也当属自然之事。正如印度教也认为的,这个年代是卡利年代,达磨(法)得不到弘扬,社会出现普遍的欺骗倾向。也如基督教认为的,这个时代是末世时代,出现堕落、虚假、欺骗和灾害是自然之事。当然,我们不能这样悲观、甚至是“宿命地”看待这个问题,尽管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世界惯来具有的欺骗性、被扭曲性,但是我们不能强调宗教中这种对世界理解的消极倾向和消极的实践态度。

第二从世俗化发展的观点分析。

世俗化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特征。在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基督教中出现普遍的世俗化现象。基督教中,不少神学家甚至放弃了耶稣的神性,基督教只剩下了道德教化。佛教早就来到中国,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在当代,同基督教等一样,也有一个世俗化的过程。近代中国,佛教继续走向世俗化,并大力发展人间佛教。这种世俗化,总体而言,到目前为止还是恰当的,符合当下的世情。“人间佛教”运动至今还在发展之中。然而,在实际世俗的生活中,一些人对“人间佛教”的理解并不正确,有些人甚至把人间佛教理解为世俗佛教、甚至是庸俗佛教。

“人间佛教”对佛教服务众生起到了良好的近距离的作用。但是,对世俗化的不当理解,可能潜在地歪曲了佛教修行的正道,从而为不良居心者所利用。

第三从佛教组织的管理角度来分析。

由于部分佛教管理人员对佛教管理松懈,入教的门槛越来越低,一些并不具备修佛素质、没有很好接受过正规佛教教育的人混入僧尼队伍,一些甚至在某些地方担当了重要角色,破坏了佛教正道的形象。可想而知,鱼龙混杂的佛教队伍对佛教的影响是什么。

第四从佛教推广角度分析。

佛教被很多心术不正之人利用,佛教被商业化、物质化、经济化。正法经常得不到普遍的弘扬,而一些迷信色彩的内容却不同程度地被强化和渲染。在这个高度商业化和世俗化的社会里,一些地方政府、公司、相关部门都希望通过宗教或者利用宗教捞到好处。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在某些地方搞得很红火。有的地方政府、相关公司或者个人,为了经济利益,会想方设法开发“宗教商品”,把佛、菩萨和经济业绩捆绑在一起。这样,自然就出现了部分“头脑聪明”的人士,利用佛教的特殊性,到处“化缘”行骗。尽管社会上出现的很多假僧尼个体,这些个体进行巨额欺骗是很困难的,然而,小欺骗则是不断的,甚至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无疑大大伤害了佛教在人们心目中纯、清、正的形象。在这一意义上,佛教只是被利用了而已。骗子很多,各个行业都有。在佛教中出现很多骗子,这是非常自然的。很多骗子是为了混口饭吃。在这里,我们应该把佛教中的骗子和其他领域的骗子放在一个平面上看待。他们之所以“化装”成僧尼,只是因为骗子们感到佛教中行骗空间大,人心善良可欺,于是他们穿上僧尼服,学一点佛教中的“话语”,善良的人们就上了当受了骗。他们和佛教本身无关。但人们却会把这些假僧尼的骗子行为归罪到佛教的头上了。

要解决当今如此众多的假僧尼泛滥问题,相当的有难度。因为,目前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上行骗的土壤普遍存在。只有消除了这样的土壤,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佛教中大量的假僧尼(行骗)的问题。而我们也看到,佛教中假僧尼存在的土壤和其他领域骗子存在的土壤具有一体性。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实就是要从整体上消除行骗的土壤问题。换言之,假僧尼的泛滥只是从一个角度暴露了社会中存在的大问题:此时,你一定会联想到在食物领域、环保领域、建筑领域等等存在的大量问题。

治理这一问题尽管有难度,但考虑到佛教也有它的特殊性,只要政府和佛教界自身做出努力,就可以相对有效地解决假僧尼的问题。例如,最简单也最容易做的一点,对于僧尼的社会活动做出明确规定,并将管理规定公开宣传,告诉广大百姓,就像银行一样,友情提醒信众,擦亮眼睛,善于识别。

从佛教应有的高度看,佛教应该更多、更广地主动走进人间弘扬正法,提升大众的佛学素养,消除迷信。佛教是智慧的宗教,佛教教导也应该充满智慧。在这个教育越来越普及的时代,佛教应该更多强调一些“智慧解脱”之份量。这从根本上,既对提高识别佛教中的骗子有帮助,也会促进人们对于佛教的正解、正信和正行。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