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中观四百论讲记(四十一)
益西彭措堪布:中观四百论讲记(四十一)
破常品第九
此前已经讲完了《中观四百论》前八品,圣天菩萨在前八品的两百个偈颂里,传授了世俗谛的瑜伽修法,使大家领悟到名言的真实性,以此为方便,就能顺利进行胜义谛瑜伽的修习。这就是接下来要讲的,后八品的两百个偈颂——明于方便生胜义真实性修习之瑜伽。
后八品的整体结构,在开篇讲“全论内容”的时候已经讲过,下面再简单地结合科判讲解一下。
甲二、明于方便生胜义真实性修习之瑜伽分三:一、总说甚深缘起真实性之瑜伽;二、别说无我空真实性之瑜伽;三、摄彼要义抉择之理。
胜义真实性瑜伽的修习,分为三个部分。首先通过第九品来总说一切世俗法的甚深缘起,破有常性,从而呈现出名言万法空无自性的胜义真实;其次从第十品到第十五品,分别对我、时、见、根境、边执、有为相一一进行详细地抉择,呈现出万法无我的大空真实性;最后在第十六品,以诀窍的方式,总摄胜义瑜伽修习要义而抉择。
第九品的所破是常。所谓常是三时不变异,即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没有变异的相,那么在一切有为法当中是否存在着常的实有体性呢?也就是有没有这样三时都没有丝毫变动的体性呢?第九品就是来帮助我们解答这些问题,去除心里的疑惑。
下面大家来看这一品的结构。
乙一、总说甚深缘起真实性之瑜伽分三:一、略说;二、广说如何修彼之理;三、摄要。
圣天菩萨在本品中,通过第一个偈颂的略说,揭示了凡是因缘所生的一切缘起的有为法,必定是无有常的自性,做出这样确定的论断。然后根据这个定论,通过具体的广说,一一击破各种有代表性的微细常性。最后再用一个偈颂,总摄修行的要义。
下面来讲解略说。
丙一、略说
一切为果生,所以无常性,
故除佛无有,如实号如来。
颂文直解
一切因缘积聚的名言缘起法,为果生的缘故,所以没有常的自性,是故除了佛之外,再也没有一个能够如实了达缘起实际,号为如来的人。
释义
通达了名言缘起的真实性,就能了悟一切世俗万法仅是虚假安立,是非常性、非真实、非坚固、无事、无物、虚妄性、欺诳凡夫之法,并没有一个自性存在,所以这样的缘起性,是无我见所依的基础。因此,从名言缘起中产生的一切法,必定无有常性,都显现为如影像般的虚妄之相,了达了这一点,就能见到自性空的真实性。所以经中说:“昔今及未来,诸法真实性,如实而见故,以彼号如来。”就是说,一切过去、现在、未来法的真实性,已经如实而照见的缘故,所以佛又号称为如来。
这里的第一句“一切为果生”非常重要,以这个来成立没有一个不变的常的自性。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林林总总的一切名言法,都是为着果而生,都是在趋向于果,并不是坐在那里不动的。比如说,一切种子都是为着果实的出生,换句话说,没有不动的种子,只要因缘集聚,它必然就会显现花果的;一切的山河大地呢,也都是为着它的成住坏空;人呢,也是“为死故而生”。因此,一切法就没有一个三时不变的常,整个器情的万法都在不停的运转着,根本不会呆在那不动的。所以为着果生,它就不可能有独立存在的自性,如果它有独立存在的自性呢,它就永时不变动。因此从这个现象可以证明一切有为法没有常性。而能够遍照一切缘起的就只有佛,那么佛就见到了,确实整个大千世界中,有情的法也好,无情的法也好,内法也好,外法也好,过去法也好,现在法也好,未来法也好,无量的法都是顺应着因缘而起,没有丝毫常性的存在,一切智智佛以如实的了知而作了这样的善说,所以只有佛才能得到如来的名号。
丙二、广说如何修彼之理分二:一、总破计常;二、别破计各类常。
丁一、总破计常
有的人想,为了生果而显出来的法,确实并非常性,但是既非能生,也非所生的虚空,以及虽是能生,但不是所生的极微等等,因为它们都不是从因缘中产生的,所以应该是有性的,而且是以常性存在的。而对此佛并未通达,所以佛不是一切智智。
圣天菩萨对此作回答:
无有时方物,有性非缘生,
故无时方物,有性而常住。
难词释义
时方物:即任何时间、空间里的事物。
有性:有自性。
常住:永久地保持下去。
颂文直解
在任何的时间、空间中,都不可能存在非从因缘生而有性的事物,因此,在任何的时间、空间中,绝无可能有像虚空那样所谓常性的事物。总之,只要不观待因缘,就决定无有,就像兔角不依因缘,就并不存在,那么虚空等因为不依赖因缘,所以也决定无有。
释义
有些人根据前一偈颂中,一切为果而生,所以无有常性的教导,接受了为果而生的那些所生法,是因缘生的,所以不是常性的道理。但是他们觉得这并没有包含两种特殊的情况:第一种是既不是能生,也不是所生,比如虚空就不是能生,它不产生其他的法,也不是从任何因中产生的,因此就不是无常,而是常性的;第二种是虽然是能生,但并非所生,比如胜论师所认为的常我、极微,数论师所认为的自性等等,都属于这种情况。拿极微来说,胜论师认为虽然极微能生成粗大的色法之果,但它本身不是因缘生成的,因此应该是常性的。
对此,圣天菩萨回答说:非因缘所生的有性,是绝对没有的,既然有体性,就都是从因缘中产生的,那么它们就不可能有常性的存在。
这个偈颂包含了两个推理。前两句说明凡非因缘生,都是不可能有性的,后两句说明凡因缘所生的,都将坏灭,也就是生已即灭的无常性。
总之,十方三世的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的,因此在任何时、方,都找不到一个东西有自性而常住。换句话说,就是十方三世的万法都没有常的自性,原因就是“缘生故”。如果有常的自性呢,就要三时都不变,因为它不受任何因缘的影响,再多的因缘加上去之后,它也不会有任何的变异。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由于万法缘起故,万法就没有常的自性。这样是总的破常。
丁二、别破计各类常分二:一、破我为常性;二、破法为常性。
各类常,可以总的分为人我与法我两类,下面就分别来破。
戊一、破我为常性
胜论师等说:各种苦乐舍的受是有的,而它们是被我和合起来的,这证明我是有自性的;同时我又没有因,这又证明我是有常性的。
圣天菩萨对此回答说:
非无因有性,有因即非常,
故无因欲成,真见说非有。
难词释义
真见:真实照见实相者,指如来。
颂文直解
若许常我是无因,则我不可能有性,如同兔角一样,成为无事。若说常我是有因,这样我就不是常性,因为是从因而生的缘故,如同瓶子一样。是故,已见一切事真实性的一切智智,宣说了不可能无有因而成立有性。
释义
胜论外道师的这种观点,属于前面总破里的第二种情况,即能生果,但本身非因缘所生。他们认为,人在不同时间的受,本来是各自独立的,但是人们又可以对某一阶段有大体的感受,这是因为有一个实有、常性的我,将这些分散的受连接、聚合起来了。胜论师说,这就说明我起到了和合受的作用,因此证明我是存在的。同时,这个实有的我,又找不到它的因,不是因缘所生的,这样就不会坏灭,因此是有常性的。
对于这样的错误见解,圣天菩萨在第一句一针见血地指出,“非无因有性”,也就是说,无因是不可能有性的。没有因,就没有生,没有生的话,哪来的体性呢?如果连体性都不存在,那么它的常性就更是无从谈起了。这就像佛法中经常使用的石女儿的譬喻一样,石女不会生育,当然不可能生下子女。胜论外道师说存在无因的我,而且还说这个无因的我是有自性的,而且是常性的,这就像有人说见到了石女的儿子,还吹嘘说石女的儿子长得怎样怎样好看一样,就纯粹是无稽之谈了。
这样一分析,胜论外道师也认识到说无因的常我是完全错误的,于是修正了观点,说我是有因的,他们想这样应该可以避免漏洞了。于是圣天菩萨继续开示了第二句——“有因即非常”。就是说,凡是从因缘中生出来的,必然受到因缘的控制,因缘一变动,它就不得不随之而变动,因此它注定不会稳定,非是常性的。
第三、四句,是引用佛的圣教量来作总结。佛在经中就这样说过:“智者胜解缘起法,亦不依靠于边见,已知有因有缘法,非有无因无缘法。”
那么有人这样想,如果瓶子等的所作,确实是无常的话,那就意味着我、造物主等的非所作,就都变成常性的了。
下面圣天菩萨用前两句叙述这个观点,再用后两句来遮破。
见所作无常,谓非作常住,
既见无常有,应言常性无。
难词释义
见:这里是了知的意思。
所作:“所”是被,“作”是造作、创造等。“所作”意思是被造作、创造,有时也指被造作、创造出来的法。
非作:即非所作。
颂文直解
如果知道了一切无常是因缘所作之后,可以反过来承许非因缘所作的我等是常的话,那么以同样的道理,既然知道了无常的所作法为有,就应该反过来说我等常性的非所作法为无。
释义
偈颂的前两句说,世间不善于观察的人,见到无常的瓶子等都是因缘所作之后,就进行了这样简单的推理:既然瓶子这些所作是无常的,这就意味着非因缘造作的我、造物主等应该是常有的了。
这样的推理有很大的漏洞,就是无法证明非所作的存在。把“所作无常”直接反过来,说成“非作常住”,这是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认定有非所作了,并且还认为它们是常性的,这就严重缺乏根据了。
后两句给出了正确的推理,即既然知道了一切都是因缘所作的,因此必定是无常,那么就应知道不存在因缘所作之外的常,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我、造物主等等。
这以上破除了常性的人我,下面来破常性的法我。
戊二、破法为常性分四:一、破虚空等为常;二、破时为常物;三、破极微为常物;四、破解脱为常性。
另外,有些人认为常性的法,有代表性的,就是时、方、物、解脱这四类。也就是认为虽然法有因果的种种变异差别,但是却有一个永不变异的常性,这就是时间;同样认为有一个遍满方分上的常性,即虚空;又认为有一个既能组成万物,又不变动的常性,即极微尘;有的修道者执著解脱为实有,认为有一个远离系缚、永恒的常性,即解脱。所以要破除存在常性的错误见解,就要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己一、破虚空等为常
内道有部等说,三藏的论藏中说有虚空、择灭、非择灭三种无为法,所以它们是常而坚实的。
愚夫妄分别,谓空等为常,
智者依世间,亦不见此义。
难词释义
愚夫:愚痴之凡夫。
空等:等字包括另两个无为法,即择灭、非择灭。
世间:无患根识及其所见的法。
颂文直解
愚夫妄加分别,说虚空等也存在常性。智者不仅仅通过胜义正理,即使依照世间正理进行观察,也不会见到常性存在的虚空等的法。
释义
诸愚昧的凡夫,仅是把无质碍分别为虚空而已,而说虚空有常性,但并无正理成立。而诸智者于彼观察,胜义量前毫无疑问不成立,世间名言量前,实际上也不见有常性的虚空。即以任何现量与比量,都不成立。
为什么说虚空无法以现量成立呢?现量共有四种:根识现量、意识现量、自证现量、瑜伽现量。下面来一一作分析。
五根识只能取到色法,而虚空不是色法,所以虚空在根识现量前并不成立。如果没有根识现量,就没有它们的意根了,也就无法生起意识现量,因此,虚空也不可能进入到意识现量境界之中。自证现量只有识才具有,而虚空不是识,因此,以自证现量也无法成立虚空为常性;虚空非胜义,所以虚空以瑜伽现量也不成立。
要证明某法存在的比量有两种:自性因和果因,以这两种因观察,虚空也同样不成立。
自性因是以自性中具有的同体相属的因来证成,但是虚空无自相,也就没有同体相属的因,所以无法以自性因证成。果因是以彼生相属的果来证成,但是虚空不生果,也就无法以果因证成。所以虚空以比量也不能成立。
因为现量、比量都不成立有虚空的缘故,所以所谓的虚空,就仅仅是在名言中的假立,此外没有任何实际之义。
假若又想,虚空唯一是常的事,因为虚空是周遍性的,而任何无常者,都无周遍性,就像瓶子一样。针对这样的错误见解,圣天菩萨接下来就用他称比量的方式,来遮破虚空周遍性这一能立,这样也就遮遣掉所立的常性虚空了。
非唯一有分,遍满一切分,
故知一一分,各别有有分。
难词释义
唯:决定、绝对。
分:部分的意思。
有分:具有多个部分之体,所以叫有分。
颂文直解
决定没有一个具有多个部分之体的常住、真实的虚空,遍满于东方等一切的方分。因此就可以知道,每一个不同的方分,都有与它相应的虚空(也就是有分)。
释义
先解释前两句“非唯一有分,遍满一切分”。按护法菩萨的解释,是说并没有一个常、遍、实有的有分,能与一切分周遍相应。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常、遍、实有的虚空,能够铺满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这十方所摄的一切空间。为什么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事实:东方的瓶子中的这一份虚空,它周不周遍其它一切分呢?这当然不周遍。因为如果说周遍的话,就可以用他称比量,得出这样的结论:既然他声称虚空是周遍的,那么东边瓶子中的虚空,就应该有西边的瓶子等等,但这是与现量相违的,所以不可能周遍。不可能遍的意思就是说各住各位,东方的虚空就只在东方,它决定不可能遍到西方、遍到南方、遍到北方,任何一方都不能遍的。它们决定就住在各自的位子上,不能再变动,否则空间就出现错乱的相了。也就会出现下面两句里的问题。
继续解释“故知一一分,各别有有分”,“一一分”,就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坐标空间上的每一个虚空的部分,它都各别的有它的一份: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南方是南方,北方是北方,再分开来的话可以分无量的,每一个点上的虚空就都住在它那个点上,而各各又不紊乱,因此成了无量分了,怎么是独一、常性的虚空呢!所以说,就没有一体遍满一切方的常性虚空了。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