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益西彭措堪布:祈祷加持日光 第一课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2日
来源: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益西彭措堪布:祈祷加持日光 第一课

 

  今天是大恩法王上师的生日,我们作为传承弟子,如何怀念上师呢?平时时时处处使自己的心和上师的智慧相应,这才是真正的怀念,真正和上师同在。为着这个目的,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习上师的言教,提升上师相应法的修行。所以,在学习了《生生世世摄受愿文》之后,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祈祷加持日光》。这是法王亲自撰写的一篇修法文,具有很大加持,也是上师相应法的一个重要部分。我相信大家在学习之后,能够得到很大的利益。

  首先解释名义:

  “祈祷加持日光”,这是因和果合起来命名。“祈祷”是因,这是我们弟子以见师为佛的信心,向上师如意宝虔诚地祈祷,祈祷的所求是一生圆成金刚乘的修行,顿速圆成佛道。“加持”是祈祷的果,也就是上师的心是周遍的,我们至心祈祷就在上师的心中显现,并且当即赐予加持。上师已经获得无上果位,没有任何障碍,所以他能够“千处祈求千处应”,无碍地入我们的心,以悲愿的力量同化我们的心。“日光”是譬喻,上师的加持就像强烈的阳光,能够消尽我们的业障霜雪,能够融化我们的烦恼坚冰,能够照明我们的真心本性。

  这一篇修法文,我们把它归纳成四段要义:第一,念师圣德,深心起敬重;第二,恒专依止,如意宝具义;第三,常奉师尊,加持速成证;第四,永不离师,自在勤普度。这四句话含摄了本法修持的要点和祈愿的内涵,理解了这四句话就能掌握全篇教言的要义。它的次第是有了前前的内涵,才会发起后后的祈祷,也才能真正与上师相应。这样次第生起,就像钩索连环那样,一环扣着一环。前面的到位了(就是首先心中具备了很深的认识,有了上师是佛的胜解,发起了敬重和祈求加持的愿望),后面的恒专依止、常奉师尊等就能自然发起;如果没有前面的心态,后面就很难发起和保持。

  首先的修持是“念师圣德,身心起敬重”。

  这是趣入修习本篇教言的根本条件。只有常常缘念上师有无比深重的功德,比如是三世诸佛的总集,是三宝、三根本的总集,是拔济一切苦难众生同登涅槃彼岸的大商主,是给予一切无漏大乐的黑鲁嘎,这样认识到上师是无上的如意宝后,我们心里才会生起深深的敬重。有了敬重之心,才会发起后面的祈祷、发愿等一切修行。如果没有这样的敬重,怎么可能发起“一切时、一切处唯一依止上师”的善心呢?而没有这样的依止之心,怎么可能显现加持日光呢?怎么能缘无上的上师如意宝,在自身上实现一切义利呢?

  因为你没有见师是佛的胜解信,更没有唯一依止上师的愿心,那又怎么能做到念念与上师相应呢?自己的信心不真实、不坚固、不相续,也就不可能由这一法而迅速完成佛道,圆满一切所求,消尽一切障碍。所以前提是自心深信上师是佛,由此生起极大的敬重,之后才能一心依止上师,念念与上师相应。

  其次,“恒专依止,如意宝具义”。

  这是指我们能一心依止上师、一心相应上师,就能迅速完成佛道。一个上师相应法里含摄了一切法门,所谓的断恶行善、出离心、菩提心、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等等,这一切法的内涵都能在与上师相应当中自然成办。

  在发起了恒时一心依止的心之后,就祈求如意宝赐予暂时究竟的义利。之后,就会有常奉师尊的修行。

  第三,“常奉师尊,加持速成证”。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至诚一心地忆念上师。把上师观在头顶上方,或者安住在心间。而且,所见所闻的一切都观成是上师,因为自己所希求的就是念念不离上师,念念相应上师。上师是无上的如意宝,具有最大的拔苦与乐的能力,在世间再找不到比上师更殊胜的境了。

  成道的要点,就归结为念念不离上师,心心与上师相应。这样一来,就开始跟上师同体相应,而上师智悲无量的加持力,就像雪山遇到强光的照射,加持之流会源源不断地流到我们心中。我们也就被上师强大的智悲力同化了,上师的证量我们也都能得到,最终与上师无二。

  这里要明白,我们本来就是佛,只是因为一念无明,而暂时入了生死迷梦。这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助缘,一旦和他相应,顿时就能觉醒;而醒来之后,发现自己的本性就是上师,因为上师也是彻证了这个本性,在本性上自己和上师没有两样。所以要觉悟到,佛入了我的迷梦,显现为上师的相来唤醒我,我只要一心跟上师相应,就能顿时消掉无明,回到本来的状况。也就是只要我一心唯念上师,不念其他,这样我的心就直接趋向觉悟,一旦相应到量,就顿时得到上师智慧的加持而回归本性。这是依靠外上师来证得内上师(内上师就是自己的本性)。

  所以说,在一切念当中,念上师是最直接、最殊胜的,因为上师是三世诸佛的总集,上师就是一切。现在要知道我们自己本来就是佛,只是因为一念无明而入了迷梦,正当做迷梦的时候,原来的真人就在那里,他就是佛。那么怎么才能回归呢?就是要有殊胜的因缘遇到佛现为上师的相,直接面对面地,在我的迷梦中示现身形、说法教化。这样,无论我是观他的形相、闻他的声音,还是忆念他、接触他,都成了直接唤醒自己的因素。在一切境界中,这是回归本来的最直接的因,是消除错乱的最强有力的因。

  也因此我们只要懂得这一点,就会晓得为什么要一切时一切处都奉持上师。成佛之道的关键要点,最终就落在跟真佛的化现相应,按他的指引,我们看到相和性本来不二,就开始回来了。这样在和上师的智慧相应之后,就会顿时从迷梦中回归,这一回归,发现真正的上师原来就是自己的本性,就是那个从不属于迷梦的真人,这样你就见到内在的上师了。回来之后,法界本来同体,没有分离,所以永远和上师同在,这就是究竟的依止。

  也因此,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常奉师尊,加持速成证”。

  这就是说我们还是梦中人,要出这个迷梦,在我这梦中最关键的就是得到上师示现的启示。上师入在我迷梦般的心前来唤醒我,直接要告诉我的,就是这迷梦中的一切本来是清净的,这样我才能从梦里回归。因为:如果我在梦里还认为,这梦中真实有什么杂染,有什么利害、得失等等,那我就会一直持续地迷惑颠倒,坚持以往错乱习气的惯性,也就难以返回了。入到我们梦中来现身的上师,其实就是一直在跟我们说,当下这一切就是真如,没有任何不清净,上师是以他所证的实相告诉我们原来的样子。

  其实,最终证到的时候,也就是这样。上师现成人相,无非是依我们的习气先随顺我们,使我们有缘接触到;之后依止这个相,就被上师的悲愿摄受。靠着这样的依止,就可以返回。

  这里要知道“即化、即报、即法”的妙理。正显现的这个化身相,就是报身、就是法身,这是不可分割的。显现化身的影像就是为了摄持你回归法界。上师来的愿力就是为你开示一切本来清净。也因此,你一见到上师,闻到这个法音,懂得这个要点之后,就要开始迅速地改变自己的想法,不能再颠倒迷惑了,不然你就背离了上师,也就背离了本性,结果越沉越深,做无穷无尽的迷梦。现在关键问题就是要懂得怎么回来,观上师的身,观上师的语,和上师的智慧相应,一切时一切处自己不清净的想法都要转过来,一切都观想成上师本性的化现。一切都本来清净。这就是先用一个形象化的方法来让你悟到“相就是性,相和性本来不二”。一切相既然是上师的化现,哪里有不清净的,你需要做什么不清净的想呢?所以有了“上师是佛”这个根本认识之后,要进一步知道,我们心前显现的这一切相就是上师的身,这一切的语言、声音,就是上师的真言,一切的起心动念就是上师的智慧。这样的修习要通贯到一切时处的任何现相当中。这一种“一切是上师”的心要让它强化,直到完全彻底地消除自己任何不清净的觉知。最终,要强化到一切都是清净的,也就是“一切都是上师”。这样你就会回归,最终你就会见到内在真正的上师。

  知道自己的本性本来和上师无二之后,最后就发愿生生世世和上师恒时不离,也就是恒常安住在与上师不二的本性中。这样一来,如海一般的三昧功德就都能获得自在,这样就会像文殊上师一样,在虚空界尽之间,相续不断地遍法界精进普作一切众生的利益。

  总之,这里包括了菩提道的极深要点,按这条速疾的妙道来修行,最终就完全跟上师同一法身、功德无二、事业无二。从始至终,包含了从凡夫到彻证成佛的所有修行要点。

  一、念师圣德,深心起敬重

  三世一切诸佛总集身,无余拔济诸众胜商主,

  空行海众之主黑鲁嘎,如意宝尊于您深心敬。

  这一颂的前三句就是要我们生起上师是佛的胜解,作为至心依止、祈祷的先决条件。只有你见到上师的无上功德和恩德,才开始真正懂得如意宝的含义。

  上师现在入在我们的梦中,现出一个人的影像。但是我们看这个上师,他是什么样的体性?是不是我们肉眼见到的凡夫相呢?或者只是一种证得了部分功德的人,只是一种血肉的、有形质的躯体,或者就像我们虚妄心识见到的状况?他是暂时性的一种生灭相吗?他是仅仅在此时此处显现一下,最后也有衰败、也有死亡吗?他有局限吗?是仅仅以色法的体性住到某一个空间点上吗?这一切都不是上师的真相。我们所见到的,只是以我们的心现的一个同类影像罢了!

  其实,上师佛已经彻证法界,上师的本体横遍竖穷,具足万德,总集了一切诸佛的体性。其实,真正的上师就是一真法界。我们现在处在迷梦当中,只是被妄念隔断,所以我们就显现成此时此地的一个凡夫。因为我们有念念的妄执,就被因果系缚,不得不刹那刹那地变现下去,结果就不晓得当时当处的真相其实就是法界的全体。只有完全放弃自己的妄执,完全跟着上师,唯一返回真实,我们才有希望回到法界的老家。

  现在,心前的上师就是带我们回家的人。他的任何表示,都是在指示我们认得真心,他告诉我们的就是原来的实相!从来就是如此,一切本来成佛的那一个。他的开示是直接而断定的,他的指导是全然的、周遍的,也是当下的、不拐弯的。他对我们的要求就是听他的话,第一位就是信心,然后就是精进,一心按他的教导来回归!

  上师消尽了错乱的二取相之后,一切虚妄的生灭迁流已经消失。这个消失,不是指本来有什么实法,然后被消失,就只是指错觉没有了,回到了真实当中,而真实从来就没离开过。这样还归了法界,这就是十方三世万法的真如本体。这不是片段式的,而是全体,包含了一切。因此,上师是周遍的、常住的体性,没有哪一处不在,没有哪一时没有。现在只是应我们凡夫生灭心的梦境,而在这梦境里显现色身的影像,使得我们生灭心前见到一个同类的身,会有身体的重量、大小等,会示现跟凡夫同类的相貌、语言、行为,也会有生病、衰老、死亡等等。但是,这仅仅是以我们的生灭心见到的生灭相,只是我们心前现的一个影像。上师的真实体性是一真法界,是三世诸佛的总集。谁彻证了法界,他就和上师同在,和三世诸佛同体。

  这样就要知道,一切诸佛的体性完全总集在上师身上。无论是三身、五智、智悲力、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的无量无边的德相,全部圆满具足。彻证了真如妙心之后,这里面一切功德都本来圆具。

  上师的真心是远离言诠的,没有任何戏论,这就是空性,是法身。它是大无为法,并不是因缘造成的。本来不灭的光明,就是报身。在这明空不二当中,它就应着众生的因缘,任运地显现无量的幻变,这就是化身或者应身。

  这里面,根本智明见本性,就是文殊。遍入一切法的大悲的力量,这就是观音,也就是在海印三昧当中,一切众生怎样祈求,一时全部现在上师的心海中,即时给予救度,这就是“千处祈求千处应”,就是观音救世之行。从根本智开启差别智,展开周遍、无尽、广大的普贤行海,这就是普贤。大愿普遍承载一切众生,就是地藏。无名无相,就是净名或维摩诘。它有无上的力量,能摄服一切,就是金刚手。它摄持众生归入极乐净土,这就是阿弥陀佛。它应着不同众生的心,显现无量的寂静相、忿怒相,所以它就是一切的寂静、忿怒本尊海会。

  这样就知道,上师是三世一切诸佛体性的总集,正所谓“一体圆具一切法”,一切德相都在上师的体性中具足。所以,现在就要知道,上师是无量诸佛的一个集中代表。无量诸佛都遍摄在一佛当中,这就是所谓的“万法齐集在一个道场中”,上师的心就是道场,这里面有无量的德相、做无量的幻变。这就是所谓的体大、相大、用大。体大,是指横遍十方、竖穷三际,而且是绝待的,没有任何虚妄的能所对待,也就是不二的真心。这本体中具足超过恒河沙数的德相,这就是相大。也就是所谓的三身、五智等,都是本具的德相,所有一切功德妙相没有一个不具足。而且,他能够无碍地随着众生的心做无量无边的变现,这就是用大。

  “无余拔济诸众胜商主”,这体现了最大的悲心的力量。说到 “诸众”,就包括从地狱众生到十地菩萨之间的一切凡夫和圣者。他们都还沉溺在或深或浅的苦海当中。凡夫有很粗的分段生死的苦,就是一生又一生随惑业的力量轮转,根本没办法截断相续。声闻、缘觉阿罗汉和有学位菩萨都还有微细的变易生死的苦。

  现在能够把这一切都无余拔济到涅槃彼岸的,就是大恩法王上师。从这里要懂得,上师具有最大的救度能力。“无余”指没有一个救不了。“拔”是指从苦海中拔出,就是从随惑业力不自在的流转状况中脱离出来。“济”就是度到涅槃彼岸。

  上师到底有多大的能力呢?上师自从彻证了海印三昧之后,十方世界中无量无边的有情一时向上师祈求,回应和祈求完全同时,不会延迟一分一秒,上师顿时就能显现在每一个有情的心前,把祈求者从流转之苦当中救出来。能够顿时转化他的心,使得他的心态当即改变,当即就被上师无上果位的力量同化。而且能让他顿时寂灭一切分别,回归到本来一真的法界。

  这就是彻底救度众生到达彼岸的最殊胜的商主。“商主”是一个通称。“殊胜”,这里指无与伦比,是从比较上来说的。商主有各种层次,比如凡夫善知识、声闻缘觉阿罗汉或者有学道一到十地菩萨等,他们都能对众生做一定的与乐拔苦的事,但都不算是无与伦比的大商主,因为他们的救度能力和效果并没有达到彻底。他们救度的范围还十分有限,只能救度比自己程度底的众生,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做救度,比如只能救度业障较轻的众生,只能做一些有限的救度,或者只是在某一段时间里救度,需要渐次地一个个救度,不能做到一时普遍地救度,而救度的结果也只是给予某部分的利益,只能将众生成熟到某一地步。但是,能够普度法界中的一切凡圣有情,一时变现无量无边的化身,无障碍地入在无量众生心中做救拔,而且把他们救度到究竟的涅槃彼岸,又是尽未来际相续不断地救度,这样的殊胜商主就是我们的大恩上师。

  所以,“无余拔济”的含义就是没有一个剩下,没有一点做不到。因此,这是一种无余的救度、彻底的救度、任运的救度。

  “空行海众之主黑鲁嘎”:“黑鲁嘎”是金刚乘无上瑜伽一切金刚本尊的通称(比如我们熟知的胜乐金刚、马头金刚、密集金刚等)。“黑”表示远离言诠的空性。“鲁”表示大乐,因为这不是因缘所生,本来没有迁变。“嘎”解释成大乐和空性无二。

  又有翻译成“饮血者”,这也是表征真如义理的名词。所谓的“饮”指受用无漏大乐;而“血”表示诸佛慧命的精华。其实他就是普贤如来所显,成为一切空行海众的尊主。赐予的不仅仅是世间有漏的乐,而是最终使行者能成就大乐智慧身,到达大乐的彼岸。这不仅仅是消除了有漏的苦、集,而且寂灭了最细的迁变之苦,最终实现了安乐波罗蜜多,也就是使行者最终也证得本性的黑鲁嘎——空乐无别。

  经过这一番解释我们就知道,法王是真正无上的如意宝尊。因为他是三世诸佛的总集,他有最大的力量,能够拔济一切苦难,赐予究竟的无漏大乐。因此,就以这世间中最无上的如意宝来做比喻,称他为“如意宝尊”。

  一般的如意宝是世间的妙宝,能够给予祈求者各种所求的物质,只是一种物质的体性。然而上师是诸佛的总集,这样一种如意宝性是世界上最灵妙的、最周遍的,没有任何障碍的实行利他,在这体性之中遍具了一切,无所不包,无所不含。他的能力是能够没有任何障碍地遍入到一切众生心中,能够赐予暂时究竟的一切利乐,能够拔除粗分细分的一切诸苦,能够让你顿除生死、顿证本性、立地成佛,他给予的安乐不止是身心上的一种有漏乐受,而是能得到无量的、不可思议的证道的大乐,最终圆满成就大乐智慧身。这才是世间最不可思议的如意宝,它比虚空还要高广,比天地还要恩深,比任何妙宝都要微妙无数倍,没办法用语言来表达和叙述他的功德、神力。

  这一颂金刚句有非常甚深的内涵。前三句当中,第一句指出上师是三世诸佛体性的总集,没有一种德相不含摄在里面,无数诸佛在一位上师的体性中含摄无余。后两句表示他有无上的救度力量,能够究竟地拔除一切苦、给与无上乐。其中,第二句是从究竟拔苦上说,是无与伦比的大商主;第三句从究竟与乐来说,是空行海众之主的黑日嘎。

  或者可以这样解释,第一句是指“明空不二”,就是已经证得最极清净的离垢法身。第二句是说“空悲不二”,能随众生心无碍地变现出应化身。在凡夫和二乘心前示现千百亿化身,在登地菩萨心前显现他受用报身,这样以无边的方便来拔济一切有情出离苦海,这就是究竟的化身成就。第三句是表“乐空不二”,已经彻底圆证了报身,证得大乐智慧身。

  像这样,已经圆证三身的上师佛,就是真正的如意宝尊。如果你有这种认识,后面“于您深心敬”五个字的内涵就出来了。“深心”就是深深地信解上师是佛,这时心就会变得非常殷重,连丝毫庸俗的想都没有,一刹那的轻慢心都不敢生。因为上师的境重如泰山,所以我们常常称上师为“尊重”。这是无比深重的境,他比大海还要深,比虚空还要广,极其不可思议,他重于一切、高于一切、深于一切。所以我们不要把上师看成只是眼前的一个普通人,或者认为上师还有什么缺点、不足,甚至他还不如我,他还有一些愚痴,或者脾气很大等等。这就是轻慢,有很大罪过。

  如果你理解了前三句,那就会认识到上师的境比泰山还要崇高,这样才晓得,一切时一切处的显现无不是上师的体性。我们一再讲了“即化、即报、即法”的真相,就是指我们心前显现的上师相,其实就是法身、就是报身,因为三身本来无别,没办法分割开来。上师彻证了法界,连丝毫的客尘垢染都没有。原本的法界如何,他已经彻底回归了,所以这就是万法不二的本体,遍含了十方三世一切法,这个妙体上具足无量的自性功德法。

  我们看上师是一个凡夫的形象,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就像当年莲花生大士示现在世间时,有的人看他是人的形象,心清净的人能看到他就是报身,就是法身。益西措嘉空行母对莲师有完全的敬信,她见到莲师的每一个毛孔里,都现出无数亿刹土、无数亿莲师,重重无尽。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上师是如意宝尊,这样才有以后的一切祈祷。你才知道,这就是我唯一的怙主,没有这功德更高的上师了。也因此,上师一切的语言全部是法,不会在这之外还要修什么。因为上师已经是诸佛的总集,他已经有最圆满的与乐拔苦的能力,我再没有别的希求,我唯一指望一心依止上师。而且自己会确认到:这个上师相应法是最直接、最简要、顿速成佛的妙道,因为自己依止的是已经成就无上果位的上师佛,只要与他心心相应,在妄识顿断的刹那,就从迷梦中回归到本来。

  就像刚才比喻那样,我们本来的这个真人,忽然一念间睡过去了,但真人一直在,真人根本没离开。这个真人就是上师的体性,也就是我们的本性,真正的上师就是“他”。我们落在迷梦之中,上师以悲心入在我们梦里,现成人的形象来摄持我们。所以,在我的迷梦生涯里,要念的最殊胜的一个就是上师。这以后,不念六凡的法界,也不念三圣的法界,这一切都不念,我唯一念上师,其实就是唯一念佛法界,就是时时要记得一切都是真实上师的化现,都是清净的,这就是时时唤醒自己。能像这样时时记得念上师,一切庸俗的分别念都会无余消失。最终就以这个上师相应法,在全然相应的那一刻,顿然就回归本来了。梦消失了,就能见到自己的本性。这本性就是真正的上师。真正的上师就是这个内涵,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

  所以,上师相应法含摄了一切佛道的要点。一切显密修法,一切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没有一个不包含在里面。它是一切佛道的根本,是迅速成证的要诀,是一具一切的总持法门,方便到极点,微妙到极点,高深到极点。它绝对不会延缓你的修证。它是一切修证的要道,是你迅速开悟见性的根本条件,绝不可缺。所以,这一颂的要点就落在“深心敬”这三个字上。

  怎么才能做到“深心起敬重”呢?就是要做好前面的四个字:“念师圣德”。常常想到上师是佛,这个“念师是佛”的心一旦坚固了、到量了,就会具备“深心”的内涵,从此不对上师作凡庸想。“起敬重”,就是要有深厚的恭敬心,这也是你能够发起祈祷和得到真实利益的关键因素。这个“敬”字是根本。有了深度的恭敬,对于上师的顶礼、供养、依教奉行、常随师学等等,都会自然而然地出生。

  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上师是真正的无上的如意宝,是能够实现一切所求的最强大的增上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得到利益呢?就像一个人应经站在了如意宝前,他需要具备的就是信心和恭敬心。不能有任何怀疑,也不能有任何轻慢或戏弄,在如意宝要用完全的信心和恭敬心来祈求,如意宝自然就会应着祈求者的心来给予。

  现在上师如意宝已经圆满地具足了一切拔苦与乐的能力,在我们身上需要的就是“深心敬”这三个字。“深心”可以代表信心,我们自身具有信心和恭敬心,就会得到利益。

  这里的信心和恭敬要有深度,只有这样充分地开启信心和恭敬心,才能得到最圆满的加持。我们通常说,你看待上师是佛,就得到佛的加持;你视上师为菩萨,就得到菩萨的加持;你认为上师是凡夫,就只能得到凡夫的加持,这就叫“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意宝没有任何分别和功用,只是随着众生当下的心如何,自然就在心前显现出相应的所知量。

  就像一面明镜,它没有分别,你是什么样的身形,就现出什么样的影像。又像空旷的山谷,它也是无心的,你发出什么样的音声,就传来什么样的回应。同样,上师如意宝没有分别、造作,一切都是自自然然的,随着众生的心而有相应的显现,不会有丝毫的差错。所以,无著菩萨当年修弥勒本尊十二年,一直没相应,因为他的心不清净,所以不出现本尊的身相。后来业障稍微清净,见到了一只狗。当他发起猛烈悲心的那一刻,就见到了金光赫奕的弥勒菩萨。

  同样的,我们的心在还有很重业障、有垢染、有邪见的时候,心前显现的上师就像是普通人,甚至有很多缺点、过失,这只是因为自己的心不清净。如果真的这么认为,那就不会在自己心中出现加持日光。本篇所说的加持日光是非常强烈的,能够顿时照明你的心地。就像强光一出来,大地上的霜雪顿时融化,一切万物无余呈现。同样,上师佛日的加持一旦出现,你心中就会万德齐彰,信心、悲心、智慧、三昧等的无量功德都会显现。恒河沙劫的罪业能够一时顿消,等同虚空的福德一刹那间就能遍满在你的心中,这就叫“加持日光”。

  因此说,你忆念上师一次,超过了忆念百千亿本尊的功德。你用一毛尘的油来供养上师的身,超过以虚空界的财物对诸佛作供养。因为上师对你的恩德最深重,跟你的因缘最切近,所以在当下生起“上师是佛”的信心时,你当时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具体感受,不是一种口头抽象的言语。因此,从因缘、起用、效果来看,当然唯一依止上师就会发生最大的效果。深心的敬重是一个非常深的心,这来自于你对上师非常深的了解。你有一种非常深的智慧来看待。

  世间中没有比这更深的了。因为世间的境相只是我们眼耳等根识的境,说出来也不稀奇。然而我们根本测不到上师的边际,他就像无比深邃、广阔的大海那样,根本测不到他的量、他的秘密庄严心,根本就没有心思可琢磨之处。所以,我们带着无比的敬信,上师的每一句话语、每一种行为、每一种姿态都视为具有极其甚深的密意,那怎么是我一个凡夫能够测度的呢!这样的话,就能全心地信受上师,这叫做“深心”。

  所谓的胜义谛唯一依靠信心来证入,这不是依靠能说会道,或者竭尽分别心的寻思所能达到。在我们这一生当中,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法王上师,在一切世间之中没有比这更殊胜的境了,也没有比这更具强大的力量,没有比这更有深远的意义。你只要以深心来恭敬上师,你就已经被上师的钩子钩住了,决定会被安置在四身的果地。所以,我们一定要这样深入地理解,发自内心地生起非常殷重、恭敬的心。

  见到上师的时候,就是真佛出现在面前,这时连稍微喘口粗气或者身体稍微动一下都不敢。为什么呢?因为上师这个境太深太重了,稍微起一点轻慢的心和行为,就会招来无边的罪过,而发起一念恭敬,就有无边的福德。想一想,下至礼拜一次、赞叹一次、忆念一次,都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就是因为这个境实在太深太重了。如果能尽这一生相续不断地做、不断地修上师相应法,那有多么殊胜!你要知道这上面因果的利害,知道缘起力量的巨大,又发现在这世间中没有比这更深、更重的境。由此,你自然会生起深深的恭敬。之后的这一切,就不再是口头上的戏谈了,而是真正从心里发出来。

-----------------------------------------------------------------------------------------------------------------

更多益西彭措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