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世 俗 菩 提 心!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9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世 俗 菩 提 心

 
                                                                                 净界法师

 

       【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

 

        那么只有一个东西是不会被破坏的,就是虚空啊!为什么呢?因为虚空不是有为的因缘创造出来的,所以它不会有所谓的变坏。这段文是表示什么意思呢?

 

        我们的心,有的是造作出来的,有些是你本来就有的。你看你缘一个佛像,那么佛的功德相是造作出来的啊,它是有为诸法,佛陀必须有因地六波罗蜜的功德,才有这个佛的相状出来啊!那么佛像也会因为因缘而消失掉;但是有一个东西,是你本来就有的,所以只要是经过造作,才有的心态,都不能当因地发心,你要找一个你本来就是这样子的,不是造作出来的心,你安住在那个地方;这时候不管因缘怎么变化,临命终的时候──诸根败坏、眷属舍离,你的信心永远不动摇,因为你那个心,是住在一个非常坚固不可破坏的一个基础。

 

        所以这里的发菩提心,它不是一般的发菩提心,是要产生一种坚定、不可破坏的菩提心,你的菩提心要坚固,你产生的力量才会坚固。实际上,我们可以看看很多的例子:一路走来,我们看到很多在家居士,修行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能够保持最初发心的,没几个人了!在这个菩提道上,继续往前跑的…你看有些人跑得很快,但是到最后跑到…没这个人了,是生灭心嘛!问题是:

 

        一、什么是生灭的菩提心?二、什么是不生灭的菩提心?了解这二个,是很重要的!当我们开始要付出行动,开始去返妄归真、去创造未来的时候,第一个你要有一个愿力、一个愿景,在这个当中,首先你要知道你的菩提心的立足点,是生灭还是不生灭?我们看这当中有两段:

 

        壹、二种差别:(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跟胜义菩提心二种差别。)

 

        一、世俗菩提心他的思考模式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种,刚好配苦、集、灭、道。

 

        依苦谛而产生─众生无边誓愿度;

 

        依集谛产生─烦恼无尽誓愿断;

 

        依道谛产生─法门无量誓愿学;

 

        依灭谛产生─佛道无上誓愿成。

 

        那么这四弘誓愿当中,其实菩萨是有二种:

 

       (一)悲增上菩萨:他在缘境的时候,他缘的大部分是众生的相,众生的苦恼相而发心,这种人是悲增上菩萨;就是启动他修行的动力,来自于众生的苦,这种人是悲增上菩萨。

 

       (二)有些人他的发心是缘佛的功德,他为什么愿意放弃他生命的享受,还要减少睡眠、减少饮食,他要减少他福报的受用而修学呢?因为他看到佛的功德。那么缘佛的功德而发心的,是偏重在智增上。

 

        这两种菩萨有么不同呢?悲增上菩萨的修学:你看他大部分的时间,都不是在佛堂,他是在人群,那个尘劳的世界,去跟人家助念啦、参加义工啦,这种人是悲增上的,他大部分的时间是跟众生打成一片的;当然这个也没什么好、坏,人生就是你的抉择。那么这种菩萨在成佛之道当中,先成就福报再成就圣道,他成就圣道的时间会比较晚。

 

        那么智增上菩萨,他的生命当中的时间,大部分是在佛堂,或是去打佛七,或是去听经。因为他偏重在上求佛道。悲增上菩萨偏重在下化众生。所以我们讲上求下化,其实这个过程是有所偏重的,没有一个人,两方面都具足的,不太可能。

 

        总而言之,菩萨是有两种,一个缘众生相而发心,一个缘佛道相而发心,就产生悲、智。智增上的菩萨,他会先成就圣道,再成就福报。总之,只要你缘众生相也好,缘佛道也好,只要你发起了菩提心,你就是一个菩萨,你就有菩萨的戒体了。

 

【楞严经修学法要】---精选篇065
 

--------------------------------------------------------------------------------------------------------------------

扩展阅读:

净界法师视频讲座:楞严经修学法要

净界法师佛学文集

净界法师佛教问答

净界法师佛教视频专集

--------------------------------------------------------------------------------------------------------------------

推荐访问:

佛教听书手机客户端下载 http://www.fjdh.cn/zhuanti/tsweb/

最新佛教音乐在线收听下载http://vod.fjdh.com/fjdh-vl/179/

佛教音乐台 佛教音乐大全 http://vod.fjdh.com/music/

佛教电影大全 http://vod.fjdh.com/fjdh-va/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