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张师诚:《径中径又径征义译注》上卷:析疑门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8日
来源:   作者:张师诚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析疑门

  有人听说念佛是易行法门,往往产生怀疑而不肯修,就是修行已久的人,也可能中途动摇、疑情日起。这样或前功尽弃,或趋向外道。因疑而误,流弊无穷。往生净土,原本不是立即就能成佛,所依仗的是常不离佛,永不退转,最后必定成佛而后已,这是一种极为稳妥的事情。《智者十疑论》、《天如或问》、《云栖四十八问答》不怕反复辩论,阐述得极明白极透彻。此门只采撷往圣前贤的问难杂说,汇成一篇,以断其疑。我辑录了这篇《析疑门》。

  慧觉玉禅师说,有人讲:“净土法门是圣人的权巧方便法,以此接引顿根,教化普通根器的人,如果能一超直入如来境地,又何必借用他力呢?”回答说:佛住世时的文殊、普贤,佛灭度后的马鸣、龙树,我国的智者、智觉,都发愿往生净土,难道他们都是顿根吗? 释迦佛在《大宝积经》中,劝父亲净饭王,并七万释迦族人,都生净土,莫非这些人都是普通根器的人吗? 这些圣贤,是不是都不如今天的“利根胜器”呢? 况且如果以净土法门为权,又以什么为实呢? 以前孙莘老对此也有怀疑,因与杨次公、王敏中辩论,这才消除了疑虑。

  按普贤菩萨偈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文殊菩萨偈也是这样说的。马鸣尊者著《起信论》,此书的末后,劝人求生净土。龙树尊者著《毗婆沙论》,也有称赞弥陀偈。《宝积经》记载,释迦佛说:“父王,如今应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常勤精进,一定得成佛。”这时父王与七万释迦族人,听说此法,

  信解欢喜,悟无生忍[56]。

  王龙舒说,有人怀疑问:“人在这个世界念佛,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中,为何会生出莲花一朵?”我告诉他说,这不难理解,譬如一面大明镜,凡是东西来到明镜前,都会现出影像,明镜何尝有心呢?这是很明白很自然的事情。西方阿弥陀佛国土,清净明洁,自会照见十方世界,就好比在明镜前看见自己的面像一样。所以在这个世界念佛,西方七宝池中,自然生起莲花一朵,这就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了。或者还有怀疑者问:“念往生真言的人,阿弥陀佛常在他的头顶,护佑此人。如果无量世界,有无量众生,都念往生真言,阿弥陀佛一个人,怎么能一一遍住其顶呢?” 回答说,这也很自然。譬如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但它能普遍影现于一切水中,岂不是很自然的事吗?或者又有疑问说:“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菩萨圣众前来迎接。如果十方世界,有无量众生精进念佛,如何都能知道其往生日期而去迎接呢?”答,这也很自然呀,譬如天上只有一个太阳,但能普照无量境界,岂不自然吗?更何况佛的大威神力,不止同日月一样呢!如此看来,阿弥陀佛遍住其顶,遍知归期,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净土决疑》序中说,阿弥陀佛光明,如同大圆月,月光遍照十方。如果水清而且静,月亮就全体映现水中。月亮并不是因为喜欢水清静而赶来的。如果水混浊而且动荡,则月无定光。也不是月亮嫌弃水混浊动荡而离去的。对水来说,有清浊动静,而对月来说没有取舍去来。所以优昙大师说:“变化之体即是真实,因而没有去来的差别。从真体流出变化,因而示现有往还的不同。不来而来,就好像水中现月一样顿时呈现。不见而见,则犹如行云一样忽然出现”。

  王龙舒说,人们突然听说西方极乐净土的殊胜景象,多数不相信。这并不奇怪,因为凡夫都局限于眼前所看见的,对于肉眼看不见的,也就不能相信了。岂不知佛把妄语列为大戒之一,严励戒人打妄语,他自己当然绝对不会以妄语骗人。世上的人,凡是说假话的,不是由于利害得失,就是因为避免祸患。佛无求于世,哪有什么利害得失? 佛看生死如同刀砍虚空,又有什么祸害要避免呢? 所以佛是没有必要说假话骗人的。再说世间人品在中等以上的,都不肯说假话,怕丧失德行,何况至高尊贵的佛啊! 佛言可信,不用怀疑! 况且自古至今,修净土法门的人,感应很多,尤其不可不信呀!

  李卓吾说:“当时释迦牟尼佛金口称赞,说有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国土,专门接引念佛众生。以此来看,是有极乐国土呢?还是没有极乐国土?如果说没有西方极乐国土,那阿弥陀佛就是假名,莲花就是假相,接引众生就是假话,互相欺骗,佛一定造弥天大罪,也会即时败露,怎么还能引起万亿聪明豪杰、僧俗男女,共同生起信向呢?何必还要问我有没有真实存在的极乐国土呢?”

  王龙舒说,或有人讲:“人念佛名,一直念诵,这好比呼叫一个人的名字,如果不停地呼喊他,这个人一定会发怒。所以说一直称念佛名,未必就是善。”回答说,其实不然,众生自无始以来,口业过恶,积如高山大海。多多称念佛名,以荡涤自己的罪业,还怕念得不够,怎么可以同呼叫凡夫的名字相比呢?何况诸佛自开设此念佛法门,用以引导扶持众生善其口业,再渐渐善其身业。因此,说一直称念佛名未必是为善的人,这是世俗的说法,不是诸佛引导扶持众生的言论。

  王龙舒先生说:“我曾在镇江,听见卖虾的人喊卖虾。叫喊卖虾一声,就知道他三业都恶。为什么?肩挑虾担,身业恶;心想卖虾,意业恶;口中叫喊卖虾,口业恶。三业皆恶,这就是佛所说的地狱中人呀!若是口念佛名,口业善。口念佛时,又能心想佛像,意业善。端正其身,手提数珠,身业善。常能善其身口意三业,以修净土,必定上品往生。”

  莲池大师讲,有人说:“既是唯心净土,就不可能在十万亿佛土外,还有一个极乐净土。”大师说,这种唯心净土的说法,原是出自佛经上的话,是真实不错的。但是援引而作为依据的人,错会了意思。即心即境,并无心外之境。即境即心,也无境外之心。既然境全是心,何必一定执着心而排斥境呢? 若排除境而说心,你是没有理解什么是心呀! 或是又说:“临终所看见的净土,都是自心,所以没有净土。”大师说,你不想想古今念佛往生的人,临命终时,圣众前来迎接,以及天乐异香幢幡楼阁等,如果仅你一个人独自所见,可以说是自心,然而事实是当时大众全都看见听见。有听到天乐隐隐向西而去的,有异香满室多日不散的。为何天乐不向其他方向,单向西方而去? 人已亡故,此香还在。难道还认为没有西方净土吗? 圆照本禅师,在他未去世前,就有人看见他的名字写在西方净土的莲花之上,难道别人的心,成了圆照本禅师的心了吗? 又试问,你临命终地狱相现前的,不是心吗? 回答:“是心。”这个人堕地狱了吗? 答:“堕地狱了。”那么既然堕入地狱,说明地狱确实存在,极乐净土就不存在吗? 心现地狱的人,堕入真实存在的地狱。心现净土的人,难道不往生真实存在的净土吗?

  宋朝圆照本禅师,驻锡慧林,平时密修净业。当时雷峰才法师,神游净土,看见一座宫殿殊胜伟丽。问旁人,回答说:“这是等待净慈本禅师的。”还有资福曦公到慧林,曦公向禅师顶礼并供养金钱后离去。人问其故,曦公回答说:“我在定中看见金莲花,说这是专等慧林本公的。其他莲花无数,说是等待受度的人,还有枯萎的莲花,说是修行退堕的人。”后来圆照本禅师,临终安坐而逝。

  《天如净土或问》说,人都以为修行净业只在死后才有用处,而对眼前目下,没有利益。回答说,这是由于你的见识不广,怎么没有看见经中说,受持佛名的人,现世当获十种殊胜利益:一、常得诸天神隐形守护。二、常得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得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四、一切恶鬼皆不能害,一切蛇龙毒药悉不能中。五、水火冤贼,刀箭牢狱,横死枉生,悉皆不受。六、先所作业,悉皆消灭,所杀冤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七、夜梦正直,或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像。八、心常欢喜,所作吉利。九、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欢喜礼拜。十、命终之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得见阿弥陀佛及诸圣众持金莲花,接引往生西方净土。以上十种利益,是佛经上具体记载的,是佛金口所宣。念佛对现生或是来世,都有大利益,所以说世出世间的殊胜法门都不如念佛。只应精进,不要怀疑。

  《龙舒净土文》中,有讲述现世念佛感应一卷。有念佛驱走鬼的,如陈企。有念佛脱难的,如邵希文。有念佛睡得很安稳的,如刘仲慧。有念佛房屋倒塌没有被压死的,如失明妇人。有念佛疟疾很快就好的,如李子清。有念佛眼睛复明的,如阮嫂。有念佛治好经久难治的病,如梁氏女。有念佛治病得痊愈的,如秀州僧人。有念佛孙儿免难的,如乡下老者。有看见杀生念佛得福报的,如郑邻。由此推论,念佛的殊胜利益,哪里仅仅这十种呀!

  慈照宗主《净土十门》告诫说,念佛人临命终时,如果有三种怀疑,就不得往生净土。一、怀疑我这一生所作恶业极重,修行的时间很短,恐怕不得往生。二、怀疑我虽念阿弥陀佛,但还有心愿未了,以及贪嗔痴爱未息灭,恐怕不得往生。三、怀疑我虽念弥陀,临命终时,担心阿弥陀佛不来迎接。如果有这三种疑虑,因怀疑而形成障碍,失掉正念,是不得往生的。所以念佛的人,一定要深信佛经明旨,不要生疑心。佛经上说:“念阿弥陀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上至一心不乱,下至十念成功,统统接引往生九品莲,永远脱离五浊恶世。假使能心心不昧、念念无差,则疑情永断,决定可得往生了。

  无为县的杨次公说,满载柴草的车着火可以扑灭,装在船上的石头不会沉水。现世杀生,现世受报的人,没有超过张馗的,临命终时地狱相现,他至心念佛十声,超生净土。死后入地狱的人,没有比雄俊更快的了,他因念佛而死而复生证得妙因。世人的罪过,不过如此。担心自己不能往生的人,又何必自暴自弃呢!

  陈瓒,明代进士,一意修持净业。一客人说:“你没有听说大鉴禅师谈论“唯心”吗?为什么还要厌弃秽土而欣乐净土呢?”陈瓒回答说:“唯心净土的说法,出自大鉴禅师,而不是从大鉴禅师才开始有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佛早就说过了,只是担心人用不清净的心求生净土,并不是说土无垢净呀! 况且极乐国土之所以快乐,不单是花池珠阁、鸟音风树等。我庆幸自己将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被无量光,经无数佛,证无生忍,成无上道,济无边众,这才是真快乐呀!客人以客之禅乐垢土,我以我之禅乐净土,您就不用指责我了!”

  陈瓒,万历年中,官至刑部侍郎。后卧病在床,念佛更为虔诚。根据当时制度规定,京师大臣三品以上的,在盛夏,皇上赐冰解暑。陈瓒家里的人,把冰块放置在他的床前,众人看见冰中涌现出七级宝塔,上面的栏杆曲折相连,窗格玲珑精致。不久,冰块渐渐消融,塔影渐渐变小。一会儿,陈瓒气尽,塔影也消失了。

 

注释:

 [56] 无生忍:把心安住于不生不灭的道理上。忍就是把心安住于道理而不动的意思。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