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牟子理惑论 四、经典
白话文:牟子理惑论 四、经典
牟子广泛地阅读儒家的经传和其它各个学派的著作,无论是长卷还是短篇,没有他不愿意看的。尽管对兵法不感兴趣,但是仍然阅读兵书。虽然也看一些谈论神仙不死的书,然而并不相信,认为那是虚幻荒诞之说。当时正值汉灵帝死后,天下纷乱,只有交州一带还算安定。北方有奇特才能的人纷纷来到这里,他们大多擅长神仙辟谷的法术。有许多人向他们学习辟谷的方法,牟子却常常依据儒家的五经对他们提出诘难,那些道家术士们没有人敢于应对,就像孟轲批评杨朱和墨翟,而杨朱和墨翟无法回答一样。
在此之前,牟子是为了避开社会动乱,奉母来到交趾的。二十六岁时回到苍梧娶妻。苍梧太守听说他恪守儒学,就前往拜访,请他出任官职。牟子那时正当壮年,志在钻研学问,又目睹社会纷乱,因此无意做官,就没有应允。当时,各州郡之间互相疑忌,断绝了交往。太守因牟子博学多识,就委派他出使荆州。牟子认为,荣誉和官爵容易推让,但是使命难以推辞,于是就整理行装准备出发。正碰上交州的州牧敬重有才能的隐士,征召牟子到州里任职,牟子因此称病不出。
州牧的弟弟是豫章太守,被中郎将笮融杀害。州牧派遣骑都尉刘彦领兵讨伐笮融,由于伯引起沿途州郡的怀疑,军队不敢贸然进发。州牧为此求助于牟于说:「我弟弟被逆贼所害,手足之死令人痛心疾首。打算派刘都尉领兵讨贼,又担心其它州郡产生怀疑出来阻挡,使军队无法通过。先生文武兼备,有独立应对的辩才。现在想委屈你前往零陵、桂阳走一遭,向他们借用道路,为军队打开通路,怎么样?」
牟子说:「被这方土地养育,在这里受到知遇之恩已经很久了,有雄心壮志的人可以舍身忘死,我一定驰骋效力。」于是整装欲发。可是正在这时他母亲去世了,结果未能成行。日子久了,牟子也就打消了走仕途的念头。由于他明辨通达,看透了时事,随即悟出了自己的使命,认识到社会纷乱,不是自己显露才华、施展抱负的时候。
为此感叹道:「老子抛弃对圣名和智术的追求,修身养性,保持纯真。天下万物都不干扰他的志向、不能改变他的志趣,天子无法以他为臣,诸侯无法以他为友,所以才可贵呀!」于是牟子立志修习佛道,同时研究《老子五千文》,咀嚼玄妙的佛道如品美酒,对五经像弹琴一样予以玩味。从而遭到世俗人士的指责,认为他背离了五经,转向了异端。面对世人的非难,他想起而争辩,但是那样就不合乎佛道了。想要沉默,又不能听之任之。于是牟子采取著书撰文的方式,引用圣贤的话来证明和解说佛道,书名就叫作《牟子理惑》。
原典
牟子既修经传①诸子,书无大小,靡不好之。虽不乐兵法,然犹读焉。虽读神仙不死之书,抑而不信,以为虚诞。是时灵帝②崩后,天下扰乱,独交州③差安。北方异人咸来在焉,多为神仙辟谷④长生之术。时人多有学者,牟子常以五经⑤难之,道家术士莫敢对焉。比之于孟轲⑥距杨朱⑦、墨翟⑧。
先是时,牟子将母避世交趾⑨,年二十六归苍梧⑩娶妻。太守闻其守学,谒请署吏。时年方盛,志精于学,又见世乱,无仕宦意,竟遂不就。是时,诸州郡相疑,隔塞不通。太守以其博学多识,使致敬荆州⑾。牟子以为,荣爵易让,使命难辞,遂严当行。会被州牧优文处士辟之,复称疾不起。
牧弟为豫章⑿太守,为中郎将笮融所杀。时牧遣骑都尉刘彦将兵赴之,恐外界相疑,兵不得进。牧乃请牟子曰:「弟为逆贼所害,骨肉之痛,愤发肝心。当遣刘都尉行,恐外界疑难,行人不通。君文武兼备,有专对才,今欲相屈之零陵⒀、桂阳⒁,假涂于通路,何如?」
牟子曰:「被秣伏枥,见遇日久,烈士忘身,其必骋效。」遂严当发。会其母卒亡,遂不果行。久之退念,以辩达之故,辄见使命。方世扰攘,非显己之秋也。
乃叹曰:「老子⒂绝圣弃智,修身保真,万物不干其志,天下不易其乐,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可贵也。」于是锐志于佛道,兼研《老子五千文》⒃。含玄妙为酒浆,玩五经为琴簧。世俗之徒多非之者,以为背五经面向异道。欲争则非道,欲默则不能,遂以笔墨之间,略引圣贤之言证解之,名曰《牟子理惑》云。
注释
①经传:旧称儒家的重要代表著作为「经」,称解释经文的书为「传」。后来人们把传也称作经。
②灵帝:即刘宏,东汉皇帝,公元一六八——一八九年在位。
③交州:原为「交趾」,东汉建安八年(公元一0三年)改交趾为交州。治所在广信 (今广西梧州市),不久即迁至番禺(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的大部和越南承天以北诸省。
④辟谷:又称「断谷」、「绝谷」,即不食五谷的意思。初为中国古代的一种修养方法,辟谷时仍食药物,并兼做导引功夫。后为道教承袭,当作「修仙」的一种方法。据道教说,人体中有叫作「三尸」的邪怪,靠五谷生存,危害人体。经过辟谷修炼,可以除掉三尸,以至长生不死。
⑤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之称,始于汉武帝时。
⑥孟轲:即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孟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著作有《孟子》,儒家经典之一。
⑦杨朱:又称杨子、阳子居、阳生。战国时哲学家,魏国人。他没有著作传世,据说他主张「贵生」、「重已」,反对墨家的「兼爱」思想和儒家的伦理思想。他的观点受到孟子的猛烈抨击。
⑧墨翟:即墨子,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墨家学派有《墨子》一书传世,现存五十三篇。
⑨交趾:古时泛指五岭以南地区。在本书中是指汉武帝时所设置的十三个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东汉末年改为「交州」。
⑩苍梧:郡名,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设置。治所在广信(今广西梧州市)。
⑾荆州:汉武帝设置的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相当今湖北、湖南两省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的一部。东汉时治所在汉寿(今湖南常德市东北)。
⑿豫章:郡名,楚汉之际设置。治所在南昌(今南昌市),辖境相当今江西省地。
⒀零陵:郡名,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一一一年)设置。治所在零陵(今广西全州西南),东汉时迁至泉陵(今湖南零陵县)。
⒁桂阳:郡名,汉高帝设置。治所在郴县(今湖南郴州市)。
⒂老子:相传为道家创始人,春秋时思想家。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历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著有《老子》。但 《老子》是否为老聃所作历来有不同看法。
⒃老子五千文:书名,即《老子》,又称《道德经》。全书五千余言,分〈经〉、〈德经〉上下两篇。但在长沙马王堆二号汉墓出土的《老子》帛书中,是〈德经〉为上篇。相传此书为老聃所作,但一般认为最后成书是在战国时期。
译文
有人问:佛出生在那里?有没有先祖?属于那个国家?佛有什么行为、样子像什么?
牟子说:问题很多呀!请允许我这不聪敏的人略说大概。听说佛成为佛的样子是积累道德数千亿年的结果,其年代已经不可计算了。然而临近成佛时是出生于天竺国,藉助白净王夫人的身体生出来的。白净王的夫人白天睡觉时梦见自己骑着白色的象,白象长着六只牙,夫人感觉非常愉悦,于是交感而怀孕。在四月八日那天,佛从母亲的右胁生出来,落地就走了七步,并且举起右手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当时天地剧烈震动,宫中一片明亮。在同一天,白净王家的婢女也生下一个男孩,马廐中的白马也产下一匹乳白色的马驹。婢女生的男孩名叫车匿,白马产的马驹唤作犍陟。白净王经常让车匿和键陟跟随太子。太子的相貌超越凡俗,有三十二种显著特征、八十种细微特征。身高一丈六,全身呈金色,头顶上有肉髻,面颊如狮子,舌头能盖住脸面,手上有神奇战车轮状的纹路,头顶上射出万丈光芒。这是对佛的相貌的大略说明。
太子十七岁时,父王为他纳妃,娶的是邻国女子。太子不与妃子同座,也不和她同床,但是天大亮时,阴阳相通,妃子随即孕育一个男孩,怀了六年才出生。白净王珍爱壮美的太子,为他兴建宫殿楼台,供给他彩女和宝玩。然而太子不贪恋世间的快乐,胸中怀着对道德的追求。
十九岁时,在二月八日的半夜,太子唤来车匿,骑上犍陟,在鬼神的扶举下,飞出宫去。第二天宫中空阔寂静,已不知太子所在了。白净王和臣民们人人哽咽,追寻太子到郊野。白净王说:「没有你的时候,向天地神明祈求得到你。现在既然有了你,生得身如美玉,本该继承禄位,为什么要离去呢?」太子说:「万物都没有恒常,有存在就有消亡,而今我要学道,为的是拯救十方。」父王知道他意志已经十分坚定,只好起身回宫。太子径直去了。后来对于「道」思索了六年,继而成佛。
佛之所以在夏季的第一个月出生,是因为那个时节天气不冷不热,草木青翠茂盛,正是脱掉狐皮衣服,穿起葛布夏衫,万物都向往西方的时候。佛之所以生在天竺国,是因为天竺居于天地的中心,处在中正和谐的位置。佛所著的经典共有十二部,合计八亿四千万卷。大卷在万字以下,小卷在千字以上。佛以教化天下、度脱人民为己任,终于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在二月十五日那天湼盘。
佛所著的经典和制定的戒律流传下来,如果能遵照施行,也可以达到无为的境界,从而造福于后世。持五种戒条的信徒,一个月吃六天斋。在斋戒日里,专心一意,悔过自新。沙门则持二百五十种戒条,每天都要吃斋。沙门所持的戒律,是优婆塞们所没有听到过的。沙门作佛事时,仪式威严,程序井然,与古代的典礼没有差别。从早到晚讲道诵经,不干预外界事物。《老子》说:「有大德的行为,完全服从于道。」此话说的就是这种隋况。
原典
或问曰:佛从何出生?宁有先祖及国邑不?皆何施行,状何类乎?
牟子曰:富哉问也!请以不敏,略说其要。盖闻佛化之为状也,积累道德数千亿载,不可纪记。然临得佛时,生于天竺①,假形于白净王②夫人,昼寝梦乘白象,身有六牙,欣然悦之,遂感而孕。以四月八日从母右胁而生。堕地行七步,毕右手曰:「天上天下,靡有踰我者也。」时天地大动,宫中皆明。其日王家青衣复产一儿,廐中白马亦乳白驹。奴字车匿,马曰犍陟,王常使随太子。太子有三十二相③,八十种好④,身长丈六,体皆金色,顶有肉髻,颊车如师子,舌自覆面,手把千辐轮,项光照万里,此略说其相。
年十七,王为纳妃,邻国女也。太子坐则迁座,寝则异床,天道孔明,阴阳而通,遂怀一男,六年乃生。父王珍伟太子,为兴宫观,妓女宝玩并列于前。太子不贪世乐,意存道德。
年十九,二月八日夜半,呼车匿,勒犍陟跨之,鬼神抉举,飞而出宫。明日廓然,不知所在。王及吏民莫不歔欷,追之及田。王曰:「未有尔时,祷请神祇。今既有尔,如玉如珪,当续禄位,而去何为?」太子曰:「万物无常,有存当亡。今欲学道,度脱十方。」王知其弥坚,遂起而还。太子径去,思道六年,遂成佛焉。
所以孟夏⑤之月生者,不寒不热,草木华英,释狐裘,衣缔绤,中吕⑥之时也。所以生天竺者,天地之中,处其中和也。所著经凡有十二部⑦,合八亿四千万卷。其大卷万言已下,小卷千言已上。佛教授天下,度脱人民,因以二月十五日泥洹⑧而去。 其经戒续存,履能行之,亦得无为,福流后世。持五戒⑨者,一月六斋,斋之日,专心壹意,悔过自新。沙门⑩持二百五十戒⑾,日日斋,其戒非优婆塞⑿所得闻也。威仪进止,与古之典礼无异。终日竟夜,讲道诵经,不预世事。《老子》曰:「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其斯之谓也。
注释
①天竺:古印度别称,一名「身毒」。
②白净王:即净饭王。他是释迦牟尼佛的父亲,为公元前六至五世纪时,古印度北部迦毘罗卫国(今泥泊尔境内)国王。
③三十二相:佛教用语,相传佛的容貌不同凡俗,有三十二个显著特征,即三十二相。如「千辐轮相」(脚心有神奇战车轮状的肉纹)、「手足指缦网相」(手足指间如蹼状)等等。详见《大智度论》卷四。
④八十种好:佛教用语,指佛在容貌上的八十种细微特征。与三十二相合称「相好」。如第一好是,佛的指甲狭长薄润,光洁明净,像花色赤铜。又如第三十三好是,鼻梁修长,不见鼻孔等等。详见《大般若经》卷三百八十一。
⑤孟夏:夏季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
⑥中吕: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自《吕氏春秋》开始,古人把乐律与历法相附会,用十二个音律对应十二个月。中吕之时相当于孟夏之月,也即农历四月。《史记.律书》中说:「四月是律中的中吕,所谓中吕,乃是万物都向往西方的时候。」
⑦经凡有十二部:十二部经,又称十二分教。指佛经体例上的十二种类别。具体是指 「修多罗」 、「祇夜」等。详见《大智度论》卷三十三。
⑧泥洹:即涅槃。义译为灭度,指脱离一切烦恼,进入自由无碍的境界。也可译为圆寂。
⑨五戒:佛教在家男女教徒终身应当遵守的五项戒条。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⑩沙门:又称桑门,佛教称谓。专指出家僧侣。
⑾二百五十戒:佛教中有一种戒律叫「具足戒」,因戒品具足而得名。又可称作「大戒」,为比丘(僧)的戒律。它不同于在家佛教徒所持的五戒,也不同于沙弥和沙弥尼(二十岁以下的出家男女)所受的十戒。具足戒的戒条数目说法不一,沙门戒二百五十条是其中一种说法。
⑿优婆塞:佛教称谓,指接受五戒的在家男居士。
译文
问:怎样正确地谈论佛?佛是指什么?
牟子说:佛是一种称号,称呼佛就像称呼三皇五帝一样。佛是道德的始创者、神明的祖先。佛的含义就是觉悟者。佛可以在转眼之间变化,身体能分散聚合,或存在或消失,能变大变小,变圆变方,变老变少,能隐形能现身,踏火不会被灼烧,在刀刃上行走不会受伤,陷于污秽之中不会被污染,遇到灾祸安然无恙,要出行就飞在空中,坐着的时候通体放光,故此被叫作佛。
问:什么叫作道?道像什么东西?
牟子说:道的含义就是「导」,道能够引导人们达到无为的境界。道是上不前后没有界限,无声无形的。四方极远处可以说是很大了,但是道仍然延伸到它们的外面,毫厘可以说是很细小了,但是道仍然存在于它们内部的空隙里,因此称为道。
问:孔子以五经作为道德规范,五经可以捧着诵读,可以照着它去做,而你所说的道,虚无缥缈,恍惚不定,不知道它的含义,也不知道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与圣人所说的大不一样呢?
车子说:不应当只看重自己熟悉的东西,而轻视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而失掉了事物的根本。处身立事不离开道德就犹如弹琴不违背音律,自然规律遵循四季的交替,人类社会的规范遵守人伦五常。《老子》说:「有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在没有天地之前就存在了。它可以算作天下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宇,勉强给它取个名字,称它为道。」道这个东西,居家生活可以用它事奉双亲,统治国家用它管理臣民,孤身独处时可以按照它修养身心。遵循着道来办事,道就充塞于天地之间,存在于各个方面。即使废弃而不用它,道似乎像是消失了,实际上仍然不离你的左右。你不懂罢了,我说的道与圣人所说的那有什么不同呢?
问:最实在的东西不浮华,最好的言词不需要修饰。说话筒练而恰当、用很少的笔墨阐明深刻的道理,这才是文质兼备的好文章。所以珠玉因其少而显得珍贵,瓦砾因其多而变得低贱。圣人阐述七经的旨要,不过用了三万字,但是各方面都讲得很完备。而佛经却是卷数要以万来计算,字数要以亿来计算,以一个人的精力阅读是无法承受的,我认为这是繁琐而不得要领啊!
牟子说:江海之所以有别于沟渠,在于它们水深流域广,五岳之所以与丘陵不同,在于它们山高气势伟。如果高度超不过小丘,那么跛脚的羊也能登上山顶。如果深度不过如涓涓细流,那么孩童也能在它的深处沐浴嬉戏。麒麟不会生活在园林庭院的限制中,能吞掉船只的大鱼不会在小溪中生存。剖开三寸大小的蚌寻找明珠,以矮小多刺树上的巢穴里掏取凤凰的幼仔,一定是难以获得的。为什么?因为小的处所不能容纳大的东西。
佛经要追溯数亿年上下的事情,要阐述万世万代的旨要,那时构成宇宙的物质尚未产生,自然界还没有形成,天和地刚刚开始萌生,它的微妙还不可把握,它的征兆还不可认识,佛洞察天地之外,剖析其内部的幽深奥妙,万事万物没有不记载的,所以佛经才数以万卷、数以亿言,越多就记述得越详细,越多包含的内容就越丰富,那里会不得要领呢?虽然以一人之力不能读完所有的佛经,但是就像到河边喝水,喝够了自然就会满足一样,如果修习佛经已经得到了满足,难道还非要知道全部的内容吗?
问:佛经非常多,我只想了解它的主要内容,不想知道其余的枝节,请直接讲述它的实质,去掉那些华而不实之辞。
牟子说:你错了!日月都是明亮的,但是它们的光照不同。星宿有二十八个,然而它们各司其职。自然界生长着千百种草药,可是它们能治愈的病症各不一样。狐皮大衣可以防寒,葛布夏衫能够御暑。船和车不能在同样的路上走,然而都是用于旅行。孔子不认为五经已经完备,又删修《春秋》,作了《孝经》,就是要丰富道术,满足人们的愿望啊!
佛经虽然多,最终都归于一个宗旨,犹如儒家的七部经典虽然不同,但是都崇尚道德仁义一样。对于孝之所以有多种说法,是因为要围绕人的各种行为对孝作出解释。例如子张和子游都问什么是孝,而仲尼却作出了不同的回答,这不过是针对人们不同的行为缺陷给予指正而已,那里是放弃了某种观点呢?对于佛经来说,那有什么内容可以舍弃呢?
原典
问曰:何以正言佛,佛为何谓乎?
牟子曰:佛者,谥号也。犹名三皇①神、五帝②圣也。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污不染,在祸无殃,欲行则飞,坐则扬光,故号为佛也。
问曰:何谓之为道,道何类也?
牟子曰:道之言「导」也,导人致于无为。牵之无前,引之无后,毕之无上,抑之无下,视之无形,听之无声。四表③为大,綩綖其外,毫厘为细,间关其内,故谓之道。
问曰:孔子④以五经为道教,可拱而诵,履而行。今子说道,虚无恍惚,不见其意,不指其事,何与圣人言异乎?
牟子曰:不可以所习为重,所希为轻,惑于外类,失于中情。立事不失道德,犹调弦不失宫商⑤。天道法四时,人道法五常⑥。《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之为物,居家可以事亲,宰国可以治民,独立可以治身。履而行之,充乎天地,废而不用,消而不离。子不解之,何异之有乎?
问曰:夫至实不华,至辞不饰。言约而至者丽,事寡而达者明。故珠玉少而贵,瓦砾多而贱。圣人制七经⑦之本,不过三万言,众事备焉。今佛经卷以万计,言以亿数,非一人力所能堪也,仆以为烦而不要矣。
牟子曰:江海所以异于行潦者,以其深广也;五岳⑧所以别于丘陵者,以其高大也。若高不绝山阜,跛羊凌其巅。深不绝涓流,孺子浴其渊。麒麟不处苑囿之中,吞舟之鱼不游数仞之溪。剖三寸之蚌,求明月之珠,探枳棘之巢,求凤凰之雏,必难获也。何者?小不能容大也。
佛经前说亿载之事,却道万世之要,太素未起,太始未生,乾坤肇兴,其徽不可握,其纤不可入。佛悉弥纶其广大之外,剖析其寂窃妙之内,靡不纪之,故其经卷以万计,言以亿数,多多益具,众众益富,何不要之有?虽非一人所堪,譬若临河饮水,饱而自足,焉知其余哉?
问曰:佛经众多,欲得其要,而弃其余。直说其实,而除其华。
牟子曰:否!夫日月俱明,各有所照。二十八宿,各有所主。百药并生,各有所愈。狐裘备寒,缔络御暑。舟舆异路,俱致行旅。孔子不以五经之备,复作《春秋》⑨、《孝经》⑩者,欲博道术、恣人意耳。
佛经虽多,其归为一也。犹七典虽异,其贵道德仁义亦一也。孝所以说多者,随人行而与之。若子张⑾、子游⑿俱问一孝,而仲尼苔之各异,攻其短也,何弃之有哉?
注释。
①三皇:中国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说法不一,《史记·补三皇本纪》中指为天皇、地皇、人皇;《风俗通义·皇霸》中指为伏羲、女娲、神农。 ②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有几种说法,一般足指黄帝、颛(左“王”右“页”)、帝喾、唐尧、虞舜(《史记·五帝本纪》》。
③四表:指四方极远的地方。
④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相传其弟子先后有三千人,著名的七十余人。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删修《春秋》,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他与门人弟子的问答。
⑤宫商:「宫」和「商」都是「五音」中的音阶。此处用宫商泛指音律。
⑥五常:有几种指谓,此处指「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孟子·滕文公上》中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⑦七经:指七部儒家经典。名目不一,汉代将《论语》、《孝经》连同五经一起合称七经。
⑧五岳:又作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⑨春秋:书名,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整理修订而成。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七二二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四八一年),计二百四十二年。
⑩孝经:书名,儒家经典之一。十八章,作者各说不一,一般认为是孔门后学所作。论述孝道和宗法思想。
⑾子张:春秋时陈国人,名师。孔子的学生。
⑿于游:春秋时吴国人,名偃。孔子的学生。
译文
问:佛道既然最高明博大,尧、舜、周公和孔子怎么不修习它呢?在七经里见不到有关佛道的论述。你既然沈湎于《诗》、《书》,喜爱《礼》、《乐》,为什么又好佛道、喜异术呢?怎能离开儒家经传去弘扬圣业?我认为你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牟子说:读书不必非读孔丘的书,吃药不必非吃扁鹊的药,合理的就接受,能治好病的就是良方。君子广泛吸取各家各派的长处完善自己。子贡说:「孔夫子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呢?」尧向尹寿学习,舜向务成学习,周公旦学于吕望,孔丘学于老聃,这些也都不见七经上记载。这四位老师虽然圣哲,但是与佛相比较,就犹如白鹿比之于麒辚,燕鸟比之于凤凰了。尧、舜、周公和孔子对这四人都要拜以为师,何况佛相貌奇伟、腾挪变化、神力无边,尧舜等人怎么会对佛舍而不学呢?五经的记载或许有遗漏,从中看不到有关佛的记述,有什么可疑惑和奇怪的呢?
原典
问曰:佛道至尊至大,尧①舜②周③孔④曷不修之乎?七经之中,不见其辞。子既耽《诗》⑤、《书》⑥,悦《礼》、《乐》,奚为复好佛道、喜异术,岂能踰经传、美圣业哉!窃为吾子不取也。
牟子曰:书不必孔丘之言,药不必扁鹊⑦之方,合义者从,愈病者良,君子博取众善以辅其身。子贡⑧云:「夫子何常师之有乎?」尧事尹寿⑨,舜事务成⑩,旦学吕望⑾,丘学老聃,亦俱不见于七经也。四师虽圣,比之于佛,犹白鹿之与麒麟,燕鸟之与凤凰也。尧舜周孔且犹与之,况佛身相好变化,神力无方,焉能舍而不学乎?五经事义,或有所阙,佛不见记,何足怪疑哉?
注释
①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
②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相传受四岳(指掌管四岳的官)推举,尧命他摄政,尧去世后继位。一说尧晚年失德,为舜所囚,舜夺了尧位。
③周:指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姓姬,周武王之弟,名旦,又称叔旦。因系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
④孔:指孔子。
⑤诗:《诗经》的原称,自从《诗》被列为儒家经典之后,称为《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
⑥书:《尚书》的简称,也称《书经》。儒家经典之一。「尚」即「上」,上代以来的书,故有此称。为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⑦扁鹊:战国时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人。学医于长桑君。擅长各科,医名卓著。《史记》和《战国策》中载有他的传记和医病的案例。又有人说扁鹊是古代良医的代称,因为史书所记的病案相距年代甚远,可推知不是出自一位医家。
⑧子贡:春秋时卫国人,名赐。孔子的学生。
⑨尧事尹寿:鲁哀公问子夏:五帝也都有老师吗?子夏说:黄帝学于大真,颛(左“王”右“页”)学于绿图,帝喾学于赤松子,尧学于尹寿,舜学于务成跗,禹学于西王国,汤学于威子伯,文王学于铰时子斯,武王学于郭叔,周公学于太公,仲尼学于老聃。见刘向《新序》卷五。
⑩务成:复姓。相传舜学于务成跗,一说为务成昭。
⑾吕望:周代齐国的始祖。姜姓,吕氏,名望。一说字子牙,故俗称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减商有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
译文
问:据你所说,佛的相貌超凡脱俗,有三十二种显着特征、八十种细微特征,为什么他和平常人相差这么远呢?恐怕是说得动听,并非真有那样的事吧!
牟子说:俗话说得好,少见者多怪,看见骆驼就说是马肿了背。尧的眉毛有八种彩色,舜的眼睛有双重瞳孔,皋陶长着马一样的嘴,周文王有四个乳房,禹的耳朵生着三个耳穴,周公驼背弓腰,伏羲长着龙一样的鼻子,仲尼的头顶是四周高、中间低,老子的额角高高突起,生有双鼻梁,手心和脚心都长着十种纹路,这不也都和平常人不同吗?对佛的相貌又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问:《孝经》上说,身体、毛发和皮肤,都是父母给的,岂敢毁坏或损伤。曾子临终时仍念念不忘「看看我的手,看看我的脚」。现在沙门却剃掉头发,这是多么不合圣人的训示和孝子的行为规范啊!你一向喜欢辩白是非、评论曲直,怎么反而赞成他们呢?
牟子说:嘲讽圣贤是不仁,评论的不准确是不智,不仁不智,怎能树德?德树不起来,就属于顽固愚蠢一类了,评论是非曲直谈何容易呀!以前有齐国两父子坐船过江,父亲掉进江里,儿子抓住父亲的手臂,揪住父亲的头发,把他的身体倒转过来,使水从口里流出,从而父亲的生命得以复苏。如此地又揪头发又颠倒身体,没有比这更不孝的了,然而这样做可以保全父亲的性命。如果儿子拱着手,按照孝子的规矩去做,这个父亲一定被淹死了。孔子说,可以一起学到道的人,未必可以一起通权达变。这话的意思就是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道。《孝经》又说,先王传下了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而泰伯却留短发、文了身,追随吴国和越国的习俗,违背了圣人关于「身体发肤」的训戒。可是孔子仍然称赞泰伯说:「那可以说是品德极崇高了。」仲尼不因他留短发而批评他,由此看来,如果一个人有高尚的道德,可以不纠缠他的小节。
沙门抛弃家财,舍弃妻子,杜绝声色,可以说是谦让到极点了,怎能说沙门的行为是违背圣贤的话、不合乎孝道呢?豫让吞炭成哑,又用漆涂遍全身;聂政剥掉自己脸上的皮;伯姬宁死也不离开起火的房间;高行割掉了鼻子,自毁容颜。有德的人都认为他们勇敢而又侠义,没有谁讥讽他们的自残举动。与这四人相比,沙门剃除须发不是差得远了吗?
原典
问曰:云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何其异于人之甚也?殆富耳之语,非实之云也!
牟子曰:谚云,少所见,多所怪,睹馲驼马肿背。尧眉八彩①,舜目重瞳子,皋陶②马喙,文王③四乳,禹④耳参漏,周公背偻⑤,伏羲⑥龙鼻,仲尼反頨⑦,老子日角月玄、鼻有双柱、手把十文、足蹈二五,此非异于人乎?佛之相好,奚足疑哉!
问曰:《孝经》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曾子⑧临没,「启予手,启予足」。今沙门剃头,何其违圣人之语,不合孝子之道也。吾子常好论是非、平曲直,而反善之乎?
牟子曰:夫讪圣贤不仁,平不中不智也。不仁不智,何以树德?德将不树,顽嚣之俦也,论何容易乎!昔齐人乘船渡江,其父堕水,其子攘臂捽头颠倒,使水从口出,而父命得稣。夫捽头颠倒,不孝莫大,然以全父之身。若拱手修孝子之常,父命绝于水矣。
孔子曰:「可与适道,未可与权。」所谓时宜施者也。且《孝经》曰:「先王有至德要道。」而泰伯⑨短发文身,自从吴越之俗,违于身体发肤之义,然孔子称之「其可谓至德矣」,仲尼不以其短发毁之也。由是而观,苟有大德,不拘于小。
沙门捐家财、弃妻子、不听音、不视色,可谓让之至也,何违圣语不合孝乎?豫让⑩吞炭漆身,聂政⑾皮面自刑,伯姬⑿蹈火,高行⒀截容,君子为勇而有义,不闻讥其自毁没也。沙门剃除须发,而比之于四人,不已远乎?
注释
①尧眉八彩等句:此处说的尧眉八彩、舜目重瞳子、皋陶马喙(一作鸟喙)、文王四乳、禹耳参漏、周公背偻、伏羲龙鼻、仲尼反頨、老子日角月玄,都是指这些圣贤有不同于平常人的异相。其中多为神话传说,并且有些异相是有所象征的。例如尧眉八彩,据说象征着尧通晓历法,善于观测日月等天体。又如禹耳参漏,据《淮南子》说这表示「大通」,象征着禹能够兴利除害,疏导江河。
②皋陶:一作咎□。传说中的东方夷族首领,偃姓。曾被舜任命掌管刑法,后来被禹选为继承人,因早死,未继位。
③文王:即周文王,商末周族领袖,姓姬,名昌。商纣时为西伯,又称伯昌。在丰邑(今陕西西安西南漕水西岸)建立国都。
④禹: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姒姓,也称大禹、夏禹、戎禹,一说名文命。奉舜之命治理洪水,舜死后担任部落联盟领袖。
⑤周公背偻:《荀子·非相》中说,周公的身形像断苗一样。植物枯死叫作「苗」,身如断苗,形容背驼得厉害。
⑥伏羲:一作宓羲,又称皇羲。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传说他和女娲兄妹相婚,产生人类。并教人民渔猎、畜牧,制作八卦。相传他生着龙身、牛首、龙唇、龟齿。一说伏羲即太噑,风姓。古代传说中的部落酋长。
⑦仲尼反頨:反頨又作「反宇」。反宇是指与屋宇相反。屋宇(屋顶)是中间高,四周低,反宇则是中间低,四周高。仲尼反頨说的是孔子的头顶是中间低,四周高。见《史记·孔子世家》。
⑧曾子: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名参,字子舆。孔子的学生。以孝著称,相传<大学>是他作的。
⑨泰伯:一作太伯,春秋吴国的始祖。周太王的长子。太王欲立幼子季历,于是泰伯与弟弟仲雍同避江南,改从当地风俗,断发文身,成为当地君长。
⑩豫让:春秋战国间晋国人。晋卿智瑶的家臣。赵、韩、魏共灭智氏后,他改名换姓,用漆涂身,吞炭成哑,暗伏桥不,一再谋刺赵襄子,没有成功。被捕后,求得赵襄子衣服,用剑击衣后自杀。
⑾聂政:战国时韩国轵(今河南济源东南)人。严仲子与韩相侠累争权结怨,求聂政刺杀侠累。政因母在,未许。后母死,乃独行仗剑刺杀侠累,然后毁坏自己的容貌而自杀。
⑿伯姬:《列女传》中说,伯姬是鲁宣公的女儿,鲁成公的妹妹。嫁给宋恭公。她住的地方夜晚失火,身边的人劝她离开。她说,按照规矩,保傅(辅导王侯子弟的官员)和保母(在宫廷中抚养王侯子女的女妾)没有来到时,「妇人」在夜晚不能离开房间。后来保傅和保母终于没来,伯姬也宁死不肯破坏「妇人」的行为规范,烧死在屋子里。
⒀高行:战国时魏国人,寡居,貌美。达官贵人争着要娶她,她一概不答应。后来魏王要聘她,于是自割其鼻毁掉容颜。魏王因此「大其义,高其行」,尊称她为「高行」,故有此名号。见《列女传》十四。
译文
问:最有福气要算是有继嗣了,最不孝要数没有后代了。沙门抛弃妻子和钱财,或者终身不娶,为何要如此地与获得福气、完成孝道相背离呢?这样自己苦自己没什么了不起,这样自我拯救没什么不寻常。
牟子说:擅长用左手的人一定不擅长用右手,前肢发达的动物一定后肢不发达。孟公绰如果做晋国赵氏或魏氏的家臣,他的才干和能力是足够用的,但是如果让他做滕国或薛国的大夫就不能胜任了。妻子和财物是不值得牵挂的,清纯的灵魂和无为的境界是道的奥妙所在。《老子》说:「虚名和身体那一个更可亲?身体和财物那一个更重要?」又说:考察夏、商、周三个朝代流传下来的好风气,阅览儒家和墨家的学说,诵读《诗》、《书》,研习礼节,崇尚仁义,珍视清洁,使乡人邻里传颂其业绩,名誉漾溢四方,这是道德修养中等水平的人所追求和施行的,而为恬淡寡欲、修养上等的人所不取。
所以当面前有隋侯之珠,身后有咆哮的猛虎时,人们总是逃走而不敢拾取珠宝,这是为什么?因为先要顾惜性命然后才能考虑利益呀!许由在树上筑巢栖身,伯夷和叔齐饿死在首阳山,孔圣人称赞他们的贤德时说:「那是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啊!」未听说有谁讥笑他们没有后代、没有钱财。沙门修行道德以代替人世间的游乐,回归到清静素朴的生活方式,以取代与妻子生活的欢娱,这还不算了不起,还有什么更了不起!这还不算不寻常,还有什么更不寻常!
问:黄帝重视服饰,教人们缝制衣裳。箕子讲<洪范>,把容貌摆在「五事」的首位。孔子作《孝经》,认为穿衣服合乎礼仪是[三德」中首要的品德。并且说:「穿戴整齐,是对别人的尊重」原宪虽然贫穷,却总是戴着华丽的帽子。子路在危难中,仍然不忘打好帽带的结。而今沙门剃掉头发,身披红色的袈裟,会见人时不行坐起跪拜之礼,仪容举止呆板木然,为什么如此地违背有关容貌和穿着的规范,不合乎士大夫的服饰呢?
牟子说:《老子》书中讲过:「上德不追求形式上的德,因此就是有德。下德死守着形式上的德,因此就是无德。」三皇时代,人们吃兽肉,裹兽皮,住在洞穴里,因此崇尚质朴,那里还能讲究华丽的衣冠服饰呢?可是人们却称赞那时候的人敦厚而有德性、守信用而无欲望。沙门的行为举止就与此相似。或许有人会说,照你这样讲,像黄帝、尧、舜、周公和孔子一类的圣人不是应当抛弃了吗?不是不足以效法了吗?
牟子说:见闻广博、耳聪目明的人不会迷惑,尧、舜、周公和孔子的志向是治理国家和社会,而佛和老子则志在追求无为。由于志向和追求不同,仲尼恓恓惶惶地奔波于列国之间,而许由听见尧要让天下给他,却跑到河边去洗耳朶。对于有才德的君子来说,他们或者是积极参与世事或者是隐居不出,或者缄口不言或者发表议论,言行有度,不放纵自己的性情,所以他奉行的「道」才可贵呀!不同的学说,适用于不同的方面,那里是抛弃了尧舜周孔的圣人之道呢?
原典
间曰:夫福莫踰于继嗣,不孝莫过于无后。沙门弃妻子,捐财货,或终身不娶,何其违瞄孝之行也?自苦而无奇,自拯而无异矣。
牟子曰:夫长左者必短右,大前者必狭后。孟公绰①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膝、薛大夫。妻子财物,世之余也。清躬无为,道之妙也。《老子》曰:「名舆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又曰:观三代之遗风,览乎儒墨之道术,诵《诗》、《书》,修礼节,崇仁义,视清洁,乡人传业,名誉洋溢,此中士所施行,恬淡者所不恤。
故前有随珠②,后有虓虎,见之走而不敢取,何也?先其命而后其利也。许由③栖巢木,夷齐④饿首阳⑤,孔圣称其贤曰:「求仁得仁者也。」不闻讥其无后无货也。沙门修道德以易游世之乐,反淑贤以贸妻子之欢,是不为奇,孰与为奇?是不为异,孰与为异哉?
问曰:黄帝⑥垂衣裳,制服饰。箕子⑦陈<洪范>⑧,貌为五事⑨首。孔子作《孝经》,服为三德⑩始。又曰:「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原宪⑾虽贫,不离华冠。子路⑿遇难,不忘结缨。今沙门剃头发,被赤布,见人无跪起之礼,威仪无盘旋之容止,何其违貌服之制,乖搢绅之饰也!
牟子曰:《老子》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不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三皇之时,盒肉衣皮,巢居穴处,以崇质朴,岂复须章黼之冠、曲裘之饰哉!然其人称有德而孰疣,之信而无为。沙门之行,有似之矣。或曰:如子之言,则黄帝尧舜周之之俦,弃而不足法也。
牟子曰:夫见博则不迷,听聪则不惑。尧舜周孔,修世事也。佛与老子,无为志也。仲尼栖栖,七十余国。许由闻禅,洗耳于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不溢其情,不淫其性,故其道为贵。在乎所用,何弃之有乎!
注释
①孟公绰:春秋时鲁国大夫。受到孔子的尊敬(《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②随珠:又作隋珠,隋侯之珠。传说中的宝器,与「和氏之璧」并称为「隋和」。隋侯是汉时一姬姓诸侯,相传他救过一条大蛇,大蛇衔珠报答他。故有隋珠之称。
③许由:一作许□,上古高士。相传尧要让位给他,他不愿意接受,隐居于箕山下耕作。后来尧又任他为九州长,他到颖水之滨洗耳,表示不愿意听。
④夷齐:即伯夷和叔齐,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为长,叔齐为次。孤竹君立次子权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两人先后逃奔周国。周武王讨伐商王朝时,他们叩马阻拦。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薇为食,后来饿死在山中。
⑤首阳:山名,即首阳山,一称雷首山。在山西省永济县南。相传是伯夷和叔齐采薇隐居处。
⑥黄帝:传说为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相传炎帝扰乱各部落,他得到各部落的拥戴,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炎帝,后又在涿鹿击杀作乱的蚩尤,从此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传说养蚕、舟车、文字、医学等许多发明创造都始于黄帝时期。
⑦箕子:商纣王的诸父,官居太师,封于箕(今山西太谷东北)。纣王暴虐,箕子劝谏,波纣王囚禁。周武王灭商后被释放。
⑧洪范:《尚书》中的篇名。旧传为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近人疑为战国时的作品。
⑨五事:古代帝王修身的五件事。指貌、言、视、听、思。对这五件事的要求是:貌恭,言从,视明,听聪,思睿。
⑩三德:指三种品德,随文而异,说法不一。在《孝经》中是指服、言、行。孔子在讲到卿大夫之孝时说:不合乎先王规定的衣服,不穿;不合乎先王规章的话,不说;不合乎先王品行规范的事,不做。具备了这样三种品德,然后才能守家庙。]
⑾原宪:春秋时鲁国人,一说是宋国人。字子思,也称原思、仲宪。孔子的学生,家境贫穷。有一次子贡去看望他,他戴着华丽的帽子出来迎接(《庄子·让王》)。
⑿子路:春秋时鲁国人,仲氏,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的学生。死于卫国的一次动乱中。死前被击断了帽子上的带子,他说:君子死而冠不免,于是系好了帽带而死。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译文
问:按照佛家的说法,人死后还能复生。我不相信真有这样的事。
牟子说:一个人刚刚死去的时候,他家里的人就会到屋顶上呼叫他的名字。人已经死了还呼唤谁呢?人们会说:这是在叫他的魂魄。牟子说:神魂如果回来,人就会复生,如果神魂不回来,它又去了那里呢?人们会说:那是变成了鬼神。牟子说:这就是了。神魂是不会死的,只是身体会朽烂。身体好比五谷的根叶,神魂好比五谷的种子,根叶长到一定时候必然会死去,种子却不会灭绝。根叶死,种子存,人得了道也是这样,身体虽然死去,但是精神仍然存在。《老子》说:「我所以有大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又说:「功成名就以后就适可而止,退身出来,这是自然合理的。」有人或许会说:追求道会死,不追求道也会死,又有什么区别呢?
牟子说:这样看问题,可以说是没有做过一天善事的人,却企求终身都有名誉。得到了道的人虽然也难免一死,但是死后他们的魂神将归于福堂。而为非作恶的人死了以后,他们的魂神必定遭受祸殃。愚蠢的人对已经发生的事也是一无所知,聪明的人对尚未发生的事也能作出预见。掌握了道与没有掌握道相比,就好像一个是黄金一个是草芥;善行与恶行相比,就好像一个是光明一个是黑暗。怎么能说是没有区别呢!
问:孔子说:「人还不能事奉好,怎么能够事奉鬼呢?生的道理还没弄明白,怎么能够懂得死呢?」这是圣人所说的话呀!而佛家却喜欢大谈生死和鬼神,这几乎是在否定圣哲的话了。按说,修道的人应当虚无澹泊,归于质朴,为什么佛家却谈论生死问题以致于迷失了志向,又大谈那些本不该谈论的鬼神之事呢?
牟子说:你说出这样的话,正所谓只看到表面而不了解实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孔子对于路遇到事情分不清本末主次这一点不满,所以才在子路向他请教怎样事奉鬼神时,作出「人还不能事奉好,怎么能够事奉鬼」的回答,以此提醒和批评子路。
《孝经》说:「设立宗庙,按事奉鬼的礼节祭祖先人;四季祭祀,按时追思去世的亲人。」又说:「先人活着时要爱敬他们,死了以后要对他们表示哀戚。」这难道不是让人们事奉鬼神,了解生死吗?周武王病重,周公想代替武王去死,为此向周朝的先王请命时说:「我姬旦多才多艺,能事奉鬼神。」这又是什么意思呢?不也是在讲知生死、事鬼神吗?佛经上关于生死的谈论,难道不属于这一类吗?
《老子》说:「已经掌握了天下万物,又坚守着天下万物的根本,就一辈子没有危险了。」又说:「运用道所内蕴的光,洞察事物的细微和幽远,就不会给自己带来祸殃。」这也是在谈论生和死的旨趣、吉和凶的所在。道的精髓,在于崇尚清寂无为。佛家难道是爱发议论的吗?只不过是有人提出问题,不得不回答而已。钟和鼓那有自己鸣响的呢?钟槌和鼓槌敲击它才发出声音啊!
问:孔子说:「野蛮落后的国家有君主而不讲礼节,还不如中国没有君主而讲礼节呢,」孟子讥笑陈相抛弃先前所学而改学许行的「神农」之术时说:「我只听说过用中国的典章制度改变野蛮落后的国家,没听说过用野蛮落后国家的制度来改变中国的。」你从小就学习尧、舜、周公和孔子的道德和学说,现在却抛弃了它们,反倒去学习落后国家的一套,不是已经迷失方向了吗?
牟子说:这很像是我没有懂得佛道以前所说的话呀,像你这样可以说是只看到礼制的外表,而未理解道德的实质,只看到火炬、蜡烛的微光,没见过太阳的巨大光芒。孔子说那些话,目的是要矫正社会的法度。孟轲那样说,是忧虑人们只是片面地学习某一种学问。以前孔子想到九夷去居住,曾经说:「君子住到那里去,那里还有什么落后呢?」当仲尼不被鲁国和卫国所收留,孟轲不被齐国和梁国所重用的时候,难道他们没有到夷狄之地去做官吗?禹虽然到过西羌,但并不影响他成为圣哲;瞽叟虽然生了像舜这样的圣人,但他仍然是愚妄的。由余出生于狄国却能帮助秦国在狄国称霸。管叔鲜和蔡叔度虽然是周朝王室中的人,但是却散布周公的流言诽语。
据说,北极星在天的中央,在人类居住地的北边。由此看来,汉朝所辖的地域不一定居于天地的中心。根据佛经所说,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凡是血肉动物,都洒盖在佛的教法中,所以我才又开始敬佛并且学习佛经,这并不意味着尧舜周孔之道就应当舍弃呀!金和玉不会相互抵触,水精(晶)和琥珀不会相互妨碍,你说别人迷惑的时候,其实是你自己迷惑了。
问:用父亲的钱财去施舍人,不能算是宽厚爱人。双亲还健在时,代替别人去死,也称不上是仁者。而佛经上说:「太子须大拏,把他父亲的资财施舍给不相干的陌生人,把国家的宝象赐给自己的仇家,妻子也送给了别人。」不孝敬自己的双亲而孝敬其它人,叫作悖礼;不爱自己的亲人而爱旁人,叫作悖德。须大拏不孝不仁,而佛家却尊敬他,这不是很叫人惊讶吗?
牟子说:根据五经上的说法,应当册立正妻所生的长子为王位继承人。但是,周王朝的先祖「太王」因看到姬昌有大志,就把本来是小儿子的季历(姬昌之父)转立为嫡长子,以使姬昌能接续王位。后来果然由姬昌完成了建立周王朝的大业,平定了天下。按照五经,娶妻必须报告父母。而舜却不告诉父母就娶了妻,但是他也修成了高尚的道德。高人雅士需要聘请,能人贤臣有待选拔。伊尹背着锅向成汤陈说治世的学问,得到成汤的重用;宁戚敲击牛角而唱歌,抒发胸中的见识,得以成为齐桓公的重臣。由于得到这二人的辅佐,成汤因此而称王,齐国因此而成就霸业。按照「礼」的要求,男女之间不能接触,但是当嫂子溺水时则要援手相救,因为事情紧急呀!如果从大处着眼,就会不拘泥于小节,道德高尚的人怎能拘于常法呢?
须大拏不是以平常世俗的眼光看待世事,认为财货并非是个人私有的,所以随意布施,以实践至高无上的道。从而他父王的国家得到福佑,与他有仇怨的人无从挑剔,他最终得以成佛,父母兄弟也得到度脱。若说这不是孝、这不是仁,那么,什么是孝,什么是仁呢?
原典
问曰:佛道言人死当复更生,仆不信此言之审也。
牟子曰:人临死,其家上屋呼之,死已,复呼谁?或曰:呼其魂魄。牟子曰:神还则生,不还,神何之乎?曰:成鬼神。牟子曰:是也,魂神固不灭矣,但身自朽烂耳。身譬如五谷①之根叶,魂神如五谷之种实。根叶生必当死,种实岂有终亡,得道身灭耳。《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以吾有身也。若吾无身,吾有何患?」又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或曰:为道亦死,不为道亦死,有何异乎?
牟子曰:所谓无一日之善,而间终身之誉者也。有道虽死,神归福堂。为恶既死,神当其殃。愚夫闇于成事,贤智预于未萌。道与不道,如金比草;善之与恶,如白方黑,焉得不异,而言何异乎!
问曰:孔子云:「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此圣人之所纪也。今佛家辄说生死之事、鬼神之务,此殆非圣喆之语也。夫履道者,当虚无澹泊,归志质朴,何为乃道生死以乱志,说鬼神之余事乎?
牟子曰:若子之言,所谓见外未识内者也。孔子疾子路不问本末,以此抑之耳。
《孝经》曰:「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又曰:「生事爱敬,死事哀戚。」岂不教人事鬼神、知生死哉?周公为武王②请命曰:「日一多才多艺,能事鬼神。」夫何为也?佛经所说生死之趣,非此类乎?
《老子》曰:「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又曰:「用其光复其明,无遗身殃。」此道生死之所趣,吉凶之所住。至道之要,实贵寂寞。佛家岂好言乎?来问不得不对耳。钟鼓岂有自鸣者?桴加而有声矣。
问曰:孔子曰:「夷狄③之有君,不如诸夏④之亡也。」孟子讥陈相⑤更学许行⑥之术,曰:「吾闻用夏变夷,未闻用夷变夏者也。」吾子弱冠学尧舜周孔之道,而今舍之,更学夷狄之术,不已惑乎!
牟子曰:此吾未解大道时之余语耳。若子可谓见礼制之华,而闇道德之实。窥炬烛之明,未睹天庭之日也。孔子所言,矫世法矣。孟轲所云,疾专一耳。昔孔子欲居九夷⑦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及仲尼不容于鲁卫,孟轲不用于齐梁,岂复仕于夷狄乎?禹出西羌⑧而圣喆,瞽叟⑨生舜而顽嚣,由余⑩产狄国而霸泰,管蔡⑾自河洛⑿而流言。
传曰:北辰之星,在天之中,在人之北。以此观之,汉地未必为天中也。佛经所说,上下周极含血之类物,皆属佛焉。是以吾复尊而学之,何为当舍尧舜周孔之道?金王不相伤,精魄(一作珀)不相妨,谓人为惑时,自惑乎!
问曰:盖以父之财乞路人,不可谓惠。二亲尚存,杀己代人,不可谓仁。今佛经云:「太子须大拏⒀,以父之财,施与远人。国之宝象,以赐怨家。妻子匈与他人。」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谓之悖德。须大拏不孝不仁,而佛家尊之,岂不异哉?
牟子曰:五经之义,立嫡以长。「太王」⒁见昌⒂之志,转季为嫡,遂成周业,以致太平。娶妻之义,必告父母。舜不告而娶,以成大伦。贞士须聘请,贤臣待征召。伊尹⒃负鼎干汤⒄,宁戚⒅叩角要齐,汤以致王,齐以之霸。礼,男女不亲授。嫂溺则援之以手,权其急也。苟见其大,不拘于小,大人岂拘常也。
须大拏睹世之无常,财货非己宝,故态意布施,以成大道。父国受其祚,怨家不得入,至于成佛,父母兄弟皆得度世。是不为孝,是不为仁,孰为仁孝哉?
注释
①五谷:五种谷物,说法不一,通常指稻、黍、稷、麦、菽。也泛指谷物。
②武王:即周武王姬发。周文王的儿子。灭商,成为西周王朝的建立者。武王灭商二年后病重,周公欲代武王死,为此向周人先祖请命,说:「旦多才多艺,能事鬼神。」见《史记·鲁周公世家》。
③夷狄:中国古代称东方民族为「夷」,北方民族为「狄」。这里泛指四方民族。
④夏:古代汉族自称。也称华夏、诸夏。又指中国或中国人。
⑤陈相:战国时有楚人陈良,学周公、孔子之道,从学者中有陈相。后陈相遇到许行,尽弃前学,改学许行之术(《孟子·滕文公上》)。
⑥许行:战国时楚国人。曾与其弟子数十人去见滕文公,陈说「神农之术」。主张君民并耕,自食其力。
⑦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指东方的九个民族。
⑧西羌:羌,古族名,主要分布在今甘、青、川一带。西汉时对羌人泛称为西羌。东汉时羌人的一支内徙,因住地偏西,也称西羌。
⑨譬叟:舜的父亲。瞽,瞎眼。《史记·五帝本纪》中说:舜,「盲者子」。一说是舜父有目不能分别好恶,所以当时的人谓之瞽。
⑩由余:其祖上定晋人,亡入戎。奉使命至泰见秦穆公,穆公以女乐赠戎王,戎王为女乐所迷。由余数谏不听,于是逃亡入秦。秦用由余的计谋伐戎,得以称霸西戎。见《史记·秦本纪》。
⑾管蔡:即管叔鲜和蔡叔度。周武王的弟弟。武王去世,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摄政。管叔和蔡叔不服,造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与武庚一起叛乱。周公平定叛乱后,管叔被杀死(一说为自杀),蔡叔被放逐。
⑿河洛:黄河与洛水。也指这两条河之间的地区。武王灭商后,封管叔鲜于「管」(今河南郑州),封蔡叔度于「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两地都在河洛地区,故说「管蔡自河洛而流言」。
⒀须大拏:即悉达多(梵文Siddhsrtha),释迦牟尼出家前的本名。全名为「萨婆悉达多」。
⒁太王:即周太王,名古公亶父。古代周族的领袖。周文王姬昌的祖父。太王有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幼子季历。季历是姬昌的父亲。太王认为姬昌有志向,欲立季历以传姬昌,于是太伯和虞仲出走,以让季历。周武王继位后,追尊古公亶父为太王。见《史记·周本纪》。
⒂昌:即周文王姬昌。
⒃伊尹:商初大臣,名伊,尹是官名。一说名挚。出身奴隶,后被任以国政,成为成汤的辅臣。据说他曾背着锅和切肉用的砧板,向成汤陈说治世的道理,以求取重用。后来戎汤选拔他执政。
⒄汤:成汤,又称天乙,商王朝的建立者。
⒅宁戚:春秋时卫国人。家贫,替人赶牛车。至齐国,在车边喂牛,适值齐桓公到郊外迎客,宁戚敲着牛角而悲歌:「南山矸(白净的石头),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肝(小腿),从昏饭(喂)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桓公听到后,认为是个人才,于是予以重用。见《史记·邹阳传》、《淮南子·道应》。
译文
问:佛道崇尚无为,乐於施舍,遵守戒律小心翼翼,如临深渊。而沙门却沈迷于酒浆,或者畜养妻子,贱买贵卖,专做那些欺蒙哄骗的事情,这乃是世间的恶劣勾当,难道佛道把这叫作无为吗?
牟子说:工输班能给人斧头和绳墨,但是不能使人成为能工巧匠;圣人能够向人们传授道,但不能保证人们一定遵循道来行动。皋陶能把盗贼治罪,但不能使贪婪者成为像伯夷和叔齐那样谦让的人;五刑能诛灭罪不可言的恶棍,但不能使恶人变成曾子和闵子那样的贤者。尧不能感化丹朱,周公不能训导管叔鲜和蔡叔度,并不是唐尧的教导无方,也不是周代的典章制度不完善啊!然而用在恶人身上是不会有效果的。
这就好比世上的人学通了七经却仍然沈迷在财色之中,能够因此就说六艺是淫邪的吗?河伯虽然神通广大,但是他不能淹死在陆地上的人;狂风虽然迅疾,但是它不能使清湛的水面扬起灰尘。应当忧虑的是人们不遵守、不施行佛道,怎么能说是佛道本身包含邪恶呢?
问:孔子说:「奢侈就显得不谦逊,俭朴就显得寒伧,与其不谦逊,宁可寒伧。」叔孙说:「俭仆是奉行德的表现,奢侈是很丑恶的行为。」而佛家认为,尽散家财广为布施是一种光荣,把财货都送给别人是崇高行为。这样做怎么能有福气呢?
牟子说:彼一时此一时啊:仲尼说这些话,是对那种奢侈而又礼节失度的做法表示不满。叔孙发这样的议论,是指责鲁庄公大肆铺张、雕刻厅堂前的柱子那件事,并不是主张禁布施。舜在历山耕田度日的时候,即使是他的乡亲邻里,也得不到他的恩惠;姜太公靠宰牛过活的时候,连他的妻子都照顾不了。可是在他们被起用以后,其恩泽遍及四面八方。有丰富的资财,贵在能施舍帮助别人;经常处于贫困中的人,贵在能遵循道德。许由不贪图占有天下;伯夷不贪求继承王位;虞卿为了帮助面临危难的人,甘愿放弃高官和封地,这是人各有志啊!
僖负羇当年赠送饭食的举动,使所有的街坊在后来的战乱中得到保全;宣孟当年拖舍饭菜给一个饥饿的人,使自己在以后身处险境时得以逃脱。无意中的小小施舍,尚且得到感恩戴德的厚重回报,更何况佛家倾尽家财,广施善心呢!其功德不是比嵩山、泰山还高,比大江、大海还深吗?心怀善意的会得到善报,心存恶念的会得到恶报。没有种下稻子却收获麦子的,没有做坏事而得到幸福的。
原典
问曰:佛道崇无为,乐施与,持戒兢兢,如临深渊者。今沙门耽好酒浆,或畜妻子,取贱卖贵,专行诈给(一作诡),此乃世之伪,而佛道谓之无为邪?
牟子曰:工输①能与人斧斤绳墨,而不能使人巧;圣人能授人道,不能使人履而行之也。皋陶能罪盗人,不能使贪夫为夷齐;五刑②能诛无状,不能使恶人为曾③闵④。尧不能化丹朱⑤,周公不能训管蔡。岂唐教之不着、周道之不备哉?然无如恶人何也。
譬之世人学通七经而迷于财色,可谓六艺⑥之邪淫乎!河伯⑦虽神,不能溺陆地人;飘风虽疾,不能使湛水扬尘。当患人不能行,岂可谓佛道有恶乎!
问曰:孔子称:「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叔孙⑧曰:「俭者德之恭,侈者恶之大也。」今佛家以空财布施为名,尽货与人为贵,岂有福哉?
牟子曰:彼一时也,此一时也。仲尼之言,疾奢而无礼。叔孙之论,刺严公⑨之刻楹,非禁布施也。舜耕历山⑩,思不及州里;太公屠牛,惠不逮妻子。及其见用,恩流八荒,惠施四海。饶财多货,贵其能与;贫困屡空,贵其履道。许由不贪四海,伯夷不甘其国,虞卿⑾捐万户之封,救穷人之急,各其志也。
僖负覉⑿以一餐之惠,全其所居之闾;宣孟⒀以一饭之故,活其不赀之躯。阴施出于不意,阳报皎如白日。况倾家财,发善意,其功德巍巍如嵩泰,悠悠如江海矣。怀善者应之以祚,挟恶者报之以殃。未有种稻而得麦,施祸而获福者也。
注释
①工输:即公输班,春秋时鲁国人,古代著名的工匠。又称公输般,俗称鲁班。
②五刑:中国古代的五种刑罚。商周时期指墨刑、劓刑、荆刑、宫刑、大辟。隋以后指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
③曾:即曾参。
④闵:即闵子骞,春秋时鲁国人,名损。孔子的学生,在孔门中以德行高尚著称。
⑤丹朱:传说为尧的儿子,名朱,因居于丹水,故称丹朱。傲慢荒淫。尧因其不肖,因而传位于舜。
⑥六艺:即六经,指《礼》、《乐》、《书》、《诗》、《易》、《春秋》。古代学校所教授的礼、乐、射、御、书、数也称六艺。
⑦河伯: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又叫冯夷。
⑧叔孙:鲁桓公之孙,叔牙之子。名兹。
⑨严公:即鲁庄公。这里称严公,是为了避汉明帝刘庄的讳。春秋鲁庄公二十四年(公一兀前六七○年)三月,庄公刻桓宫桷,也就是雕刻宫殿屋檐的方形椽子。叔孙为此进谏,认为这样做过于奢侈。「严公刻楹」指的就是这件事。
⑩历山:山名。相传舜曾在历山耕作。处所甚多,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都有历山,并且都流传说是舜的耕作之地。 ⑾虞卿:战国时人,善于游说。因进说赵孝成王,被任为上卿,后又得封一城。当时魏相魏齐与秦应侯有仇,泰国急欲得到魏齐。魏齐求助于虞卿,虞卿为解救魏齐,放弃了官位和封地,与魏齐悄悄出走。见《史记·虞卿传》。
⑿僖负羇:春秋时曹国人。晋国公子重耳避难到曹国时,曹恭公听说重耳的胁骨是连在一起成为一块骨头的,就很不礼貌地观看重耳洗澡。僖负羇的妻子对僖负羇说:我看晋公子周围的人一定能帮助他得到国家,他登上王位后一定会因为曹恭公的无礼而讨伐曹国。你应当亲近晋公子,向他表示敬意。于是僖负羁就送饭给重耳,重耳接受了。后来果然重耳即位,举兵讨伐曹国。由于重耳受过僖负羇一饭之恩,就传令军队不得侵犯僖负羇和他的邻里。曹国人听说后,纷纷投奔僖负羇,于是保全了七百多家。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韩非子·十过》。
⒀宣孟:即赵宣子,名盾。春秋时晋国人,赵衰之子。在晋襄公时任中军元帅,执掌国政。后来晋灵公要杀他,就请他喝酒,暗暗埋伏下了甲兵。这时一个名叫灵辄的甲士反戈一击,帮助赵盾逃脱了。赵盾问他为什么要出手援助,灵辄说,我就是当年那个饥饿的人啊。以前赵盾曾在桑阴居住,碰到已经饿了三天的灵辄,就拿饭给他吃,并送饭食给灵辄的母亲。灵辄感戴赵盾的恩德,才有了保护赵盾逃脱的事。见《左传。宣公二年》。
译文
问:做事最讲究真诚,说话最讲究真实。老子摒除华丽的词藻,崇尚质朴的语言。而佛经上的言词却不具体指称什么事物,只是广泛地进行比喻,运用比喻谈经论道,并不能阐明道的根本内容,把不同的东西作为同类进行类比,对于说明道理没有什么益处。广泛比喻虽然听起来言词丰富,但是就像一车玉屑一样,华而不实,算不上真正的珠宝。
牟子说:如果两个人都见过某物,那么其中一个就可以直接对另一个说明该物的真实面貌。而在一个人见过某物,另一个人却没见过的情况下,就很难说得让他相信了。以前有人没见过麟,就问曾经见过的人:「麟是什么样子的?」见过的人说:「麟就像麟。」问的人说:「如果我曾经见过麟,就不会问你了。而你却回答麟像麟,难道这样可以解释清楚吗?」见过麟的人说:「麟长着麏一样的身子、牛一样的尾巴、鹿一样的蹄子、马一样的背。」问的人听了这一回答,立刻就懂了。孔子说:「不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不高兴,不也是有修养的君子吗?」
《老子》书里说:「天地之间,不正像风箱一样吗?」又说:「天下万物都归于道,正如所有的小河流都归人大海一样。」这些话岂不也是华丽的修饰吗?《论语》说:「国君用道德来治理国家,也就会像北极星一般(被众星环绕)。」这是援引天上的现象来比喻人间的事情。子夏也说过:「(学术)犹如草木,应该区别对待。」再看《诗经》三百篇,把不同种类的事物牵连在一起,从各学派的纤纬之说,到圣人的秘事要闻,没有不引譬取喻的,你为什么单单指责佛在说经时使用比喻呢?
问:人活在世上,都是爱富贵而嫌贫贱、贪享乐而怕劳苦的。黄帝保养身体、涵养性情,以吃五味荤菜为主。孔子说:「粮食不怕舂得精,鱼和肉不怕切得细。」而沙门身披袈裟,每天只吃一餐,放弃了各种情欲,与世隔绝。像这样生活还有什么寄托呢?
牟子说:发财和做官是人人向往的,但是,不通过正当途径去获得它,君子就不接受;贫穷和下贱是人人厌恶的,但是,不经过正当的努力去摆脱它,君子就宁可不摆脱。」《老子》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品使人口伤,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去偷去抢。圣人只求温饱,不追求耳目之娱。」这话难道是虚妄的吗?
柳下惠不为高官厚爵所诱惑而改变自己的品行,段干木为了名节,不接受魏文侯给他的爵禄官职。许由、巢父在树上栖身,自己觉得比住在帝王的宫殿还舒适。伯夷、叔齐在首阳山上挨饿,自认为还要饱过周文王和周武王。这是因为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志向,那里会没有寄托呢?
问:假如佛经真的是深妙绝伦,你为什么不到朝廷上去演讲,说给君王听呢?为什么不促使宫廷内外都学习它,让羣臣都接受呢?还学儒家经传和其它各派的学说做什么?
牟子说:你不了解根本,只知道一些皮毛,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把祭祀用的器皿陈列在军营的大门旁边,把各种旗帜树立在朝廷宫殿之上,穿起狐皮大衣来抵挡夏天的暑热,披上葛布夏衫来抵御冬天的寒冷,这并非不漂亮,然而摆的不是地方,穿的不是时候啊!所以信奉孔子学说的人投到商鞅的门下,持有孟轲观点的人去拜投苏秦和张仪,不仅不能建立一点儿功劳,反而会承担很大的过失。
《老子》说:「资质优秀的上等之士听见了道,就努力去实行;资质平常的中等之士听见了道,会将信将疑;资质浅薄的下等之士听见了道,会因无知而大笑。」我怕听到这种大笑,所以不同这样的人谈论道。干渴时不必非要到江河中饮水,井水泉水也都可以解渴,所以我才又研习儒家经传啊!
问曰:夫事莫过于诚,说莫过于实。老子除华饰之辞,崇质朴之语。佛经说不指其事,徒广取譬喻。譬喻,非道之要。合异为同,非事之妙。虽辞多语博,犹玉屑一车,不以为宝矣。
牟子曰:事尝共见者,可说以实。一人见一人不见者,难与诚言也。昔人未见麟,问尝见者:「麟何类乎?」见者曰:「麟如麟也。」问者曰:「若吾尝见麟,则不问子吴。页云麟如麟,宁可解哉?」见者曰:「麟,麏身、牛尾、鹿啼、马背。」问者霍解。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老子》云:「天地之间,其犹槖仑乎?」又曰:「譬道于天下,犹川谷与江海。」岂复华饰乎!《论语》①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引天以比人也。子夏②曰:「譬诸草木③,区以别之矣。」《诗》之三百,牵物合类,自诸子谶纬、圣人秘要,莫不引譬取喻,子独恶佛说经牵譬喻邪?
问曰:人之处世,莫不好富贵而恶贫贱,乐欢逸而惮劳倦。黄帝养性,以五肴为上。孔子云:「食不厌精,鲙不厌细。」今沙门被赤布,日一食,闭六情,自毕于世。若兹,何聊之有?
车子曰:宣与贵是入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不以其道得④之,不去也。《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⑤令入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圣人为腹不为目。」此言岂虚哉?
柳下惠⑥不以三公之位易其行,段干木⑦不以其身易魏文⑧之富。许由、巢父⑨栖木而居,自谓安于帝宇。夷齐饿于首阳,自谓饱于文武。盖各得其志而已,何不聊之有乎?
问曰:若佛经深妙靡丽,子胡不谈之于朝廷,论之于君父,修之于闺门,接之于朋友?何复学经传、读诸子乎?
牟子曰:子未达其源而问其流也。夫陈俎豆于垒门,建旌旗于朝堂,衣狐裘以当蕤宾,被絺络以御黄锺,非不丽也,乖其处、非其时也。故持孔子之术商鞅⑩之门,窦孟轲之说诣苏⑾张⑿之庭,功无分寸,过有丈尺矣。
《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吾惧大笑,故不为谈也。渴不必待江河而饮,井泉之水何所不饱,是以复治经传耳。
注释
①论语:书名,儒家经典之一。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于言行的记录。
②子夏:卜氏,名商。春秋时卫国人,孔子的学生。
③譬诸草木:此语出自《论语·子张》。子夏说,草木有大小,学问有深浅,那一项先传授给弟子,那一项后进行教诲,应该像对待草木那样加以区别。
④得:应是「去」之误。
⑤五音:又称五声,即中国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羽。
⑥柳下惠:即展禽。春秋时鲁国大夫。展氏,名获,字禽。封地在柳不,谥号为惠。
⑦段干木:姓段干,名木。战国初年魏国人。原为市侩,后求学于子夏,成为贤士。魏文侯给他爵禄官职,他不接受。
⑧魏文:即魏文侯,名斯。战国时魏国的建立者。
⑨巢父:古代隐士。相传因巢居树上而得名。尧要让位给他,他不接受。
⑩商鞅:战国时政治家。卫国人,后入秦国。公孙氏,名秧,又称卫秧。
⑾苏:即苏秦。战国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字季子。纵横家。
⑿张:即张仪。战国时魏国贵族后代。秦惠文君十年(公元前三二八年)任秦相。纵横家。
译文
问:中国最初是怎么听说有佛道的呢?
牟子说:昔日孝明皇帝梦见一个神人,神人身上放射出太阳一般的金光,飞到了大殿上,孝明皇帝感到非常愉悦。第二天,遍问羣臣:「这是什么神?」有个博览古今名叫傅毅的人回答道:「臣不听说天竺国有个领悟了道的人,叫作佛,能在空中飞行,身上披着金光,大概就是这个神了。」于是孝明皇帝恍然大悟,随即派遣使者张骞、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到大月支国抄写佛经四十二章,后来收藏在兰台石室的第十四间内。
同时在洛阳城西的雍门外建造佛寺,佛寺的墙壁上画着万千车马,足足绕塔三周,又在南宫清凉台,以及开阳城门上画了佛像。孝明皇帝在世时,预先修造寿陵,陵的名称叫作「显节」,在寿陵上也画了佛像。当时国泰民安,远方的野蛮部落无不仰慕汉朝的威仪,学习佛道的人也由此而多起来。
问:《老子》中讲过:「懂得的不说,说的不懂得。」又说:「最善辩的好似言语迟钝,最灵巧的好似笨拙。」君子以所说的超过所做的为耻。假如沙门掌握了至高无上的道,怎么不守定它、贯彻它,何必又辩论是非、评论曲直呢?我认为这是德行浅薄的表现。
牟子说:来年春天闹饥荒,今年秋天就不吃粮,为了应付十一月仲冬的寒冷,在五月仲夏就穿起皮衣裳,预备的固然是很早了,但是不免过于迂腐。老子说的那些话,都是针对已经体解道的人而言的,尚未体解道的人怎么能算是「知者」呢?他们又知道什么呢?道的要义一经说出来,普天下都会心悦诚服,这岂不正是「最善辩」吗?难道老子他就不发议论吗?他说:「事业成功以后就退身出来,这才是合乎自然的。」既然已经身退,又何必再「说」呢?而当今的沙门,还未达到掌握道的程度,怎么就不能「说」呢?老子也是发议论的,如果他不言不语,《老子五千文》又如何能阐述出来?倘若是懂得而不说,那是可以的。如果既不懂得又不会说,就是愚蠢的了。
所以说,善于说而不善于做的是国家中授业解惑的人才;善于做而不善于说的是实干型的人才;善于做又善于说的,就堪称国宝了。这三种品位的人才各有特长、各有其所,「德行浅薄」的话从何谈起呢?唯有那种既不善于说又不善于做的人,才可以说是德行浅薄的。
问:照你这样讲,只学习论辩之术、研究说话修辞的学问就行了,怎么又需要陶冶性情、修行道德呢?
牟子说:你的领悟能力怎么这样差呀!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谈论什么,不谈论什么,这都要根据具体的时间和环境而定啊!璩瑗说:「国家政治清明就像箭一样直,国家政治黑暗就把自己的本领收藏起来。」宁武子说:「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就显露聪明,当国家政治黑暗时就装儍」孔子说:「可以同他谈话而不同他谈,就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谈话却同他谈了话,就浪费了语言。」可见,是显露聪明才智还是装儍扮痴,这是取决于特定时间的。什么时候该谈论以及该谈论什么内容,这其中是有深意的。那里是应当说而不应当做呢?
问:你说佛道最值得尊敬、最称人意,无为而又恬静,然而世人和学者大都讥讽它,说它言语空泛难以把握,虚无缥缈难以置信,这是什么原因呢?
牟子说:最美好的味道也不合所有人的口味,最动听的音乐也不会被所有人都欣赏。弹唱「咸池」、「文章」、「萧韶」、「九成」这些上古帝王的宫廷乐曲,没有人能够唱和。而奏起郑国和卫国的曲调,唱起市井流行的歌曲,人们一定是不约而同的拍手唱和。所以宋玉说:「有客人来到郢这个地方唱歌,唱民间歌谣时,应和者数千人,等到运用商、角这些音调唱起高雅的曲子时,众人就不能应和了。」这都是因为多数人只懂得不里巴人一类的粗俗音乐,不懂得阳春白雪一类的高雅音乐。
韩非以他的一孔之见毁谤尧舜,接舆以微不足道的见识讽刺仲尼,都是只盯住小的方面而忽略了大的方面。听到「商」声却说成是「角」声,不是弹琴的过错,而是听者没有听懂。看到和氏璧却把它叫作石头,不是璧本身粗贱,而是看的人不识货。神蛇能把断了的身体接续起来,但是不能使人不打断它。灵龟能托梦给宋元君,但是不能躲过被豫且网住的灾难。
道,博大精深、崇尚无为,不是平常人所能理解的。它不因人们的赞誉而显得高贵,也不因人们的毁谤而变得低贱。它能否见用於世取决於于时;它能否行得通取决于时运;它能否与人沟通则取决于每个人的缘份了。
问:您以儒家经传解释佛学,言辞丰富而又清楚明白,既有文采而又议论生动,但是讲得这么好恐怕不是由于佛学本身确实美妙,而是因为你善辩罢了。
牟子说:不是我善辩,只是由于我见闻广博,所以才不困惑!
又问:要做到见闻广博,有什么方法吗?
牟子说:这就要研习佛经了。我在没有领悟佛经以前,比你还更加迷茫呢。虽然曾诵读五经,以为能获得真才实学,但是并未如愿。后来就读佛经,看《老子》,陶冶恬淡的性情,效法无为的举止。此后,我再环顾周围的事物人情时,就好像站在天井上俯视溪谷、登上高山一览小丘。如果把五经比作五味,那么佛道就好比五谷了。我自从领悟了道以来,好似拨开云雾见到了太阳,犹如火炬照进了暗室,豁然开朗。
原典
问曰:汉地始闻佛道,其所从出邪?
牟子曰:昔孝明皇帝①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羣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于大月支②写佛经四十二章,藏在兰台石室③第十四间。
时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于其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又于南宫④清凉台,及开阳⑤城门上作佛像。明帝存时,预修造寿陵,陵曰「显节」,亦于其上作佛图像。时国丰民宁,远夷慕义,学者由此(而滋)。
问曰:《老子》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又曰:「大辩若讷,大巧若拙。」君子耻言过行。设沙门有至道,奚不坐而行之,何复谈是非、论曲直乎!仆以为此德行之贱也。
牟子曰:来春当大饥,今秋不食,黄锺应寒,蕤宾重裘,备预虽早,不免于愚。老于所云,谓得道者耳,末得道者何知之有乎?大道一言而天下悦,岂非大辩乎?老子不云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身既退矣,又何言哉?今之沙门,未及得道,何得不言?老氏亦犹言也,如其无言,五千何述焉?若知而不言,可也。既不能知,愚人也。
故能言不能行,国之师也;能行不能言,国之用也;能行能言,国之宝也。三品各有所施,何德之贱乎?唯不能言又不能行,是谓贱也。
问曰:如子之言,徒当学辩达、修言论,岂复治情性、履道德乎?
牟子曰:何难悟之甚乎!奉言语谈论,各有时也。璩瑗⑥曰:「国有道则直,国无道则卷而怀之。」宁武子⑦曰:「国有道则智,国无道则愚。」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故智愚自有时,谈论各有意,何为当言论而不行哉!
问曰:子云佛道至尊至快,无为澹泊。世人学士多讥毁之,云其辞说廓落难用,虚无难信,何乎?
牟子曰:至味不合于众口,大音不比于众耳。作「咸池」⑧,设「大章」,发「箫韶」⑨,咏「九成」,莫之和也。张郑卫之弦,歌时俗之音,必不期而拊手也。故宋玉⑩云:「客歌于郢⑾,为下里之曲,和者千人。引商征角,众莫之应。」此皆悦邪声,不晓于大度者也。
韩非⑿以管窥之见而谤尧舜,接舆⒀以毛牦之分而刺仲尼,皆耽小而忽大者也。夫闻清商而谓之角,非弹弦之过,听者之不聪矣。见和璧⒁而名之石,非璧之贱也,视者之不明矣。神蛇能断而复续,不能使人不断也。灵龟发梦于宋元,不能免豫且⒂之网。
大道无为,非俗所见,不为誉者贵,不为毁者贱。用不用自天也,行不行乃时也,信不信其命也。
问曰:吾子以经传理佛之说,其辞富而义显,其文炽而说美,得无非其诚,是子之辨也。
牟子曰:非吾辨也,见博故不惑耳。
问曰:见博其有术乎?
牟子曰:由佛经也。吾未解佛经之时,惑甚于子,虽诵五经,适以为华,未成实矣。吾既睹佛经之说,览《老子》之要,守恬淡之性,观无为之行,还视世事,犹临天井⒃而闚溪谷,登嵩岱而见丘垤矣。五经则五味,佛道则五谷矣。吾自闻道已来,如开云见白日,炬火入冥室焉。
注释
①孝明皇帝:即汉明帝。
②大月支:即大月氏。月氏是古族名,原居于今甘肃敦煌县与青海祁连县之间,汉文帝时大部西迁至今伊犁河上游,称大月氏。余部进入祁连山区,称小月氏。
③兰台石室:汉代宫庭藏书处。
④南宫:秦汉时的宫殿名,在洛阳。
⑤开阳:东汉时洛阳城门名。
⑥璩瑗:即蘧伯玉,名瑗。春秋时卫国大夫。此处所引璩瑗语,见《论语。卫灵公》。
⑦宁武子:春秋时卫国大夫,名俞。是孔子所称赞的人(《论语·公冶长》)。
⑧咸池:周代[六舞」之一。相传为黄帝时的乐曲,一说为尧时乐曲。《庄子·天下》说:「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
⑨箫韶:即大韶,周代六舞之一。相传是舜时的乐舞。有箫韶「九成」一说,九成相当于九章。
⑩宋玉:战国时楚国人,辞赋家。后于屈原,或称屈原的弟子。
⑾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别邑。故址在今湖北江陵东此。
⑿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出身韩国,后入泰国。著作有《韩非子》。在该书<王蠹>篇中,发表了对尧、舜的不同看法。
⒀接舆:春秋时隐士,楚国人。他佯狂不仕,故又称楚狂。他一面走过孔子的车子,一面唱歌讽刺孔子(《论语·微子》)。一说接舆既非姓又非名,只因他迎着孔子乘的车吏过去,故称接舆。《神仙传》中则说他姓陆名通,字接舆。
⒁和璧:即和氏之璧。因楚国人和氏从山中得到它,而称为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
⒂豫且:又作余且。古代传说中的打渔人。《史记·龟策传》载:「宋元王二年,神龟至泉阳,被渔人豫且网到,置于笼中。半夜时,龟托梦于宋元王求救。」
⒃天井:指四周为山,中间低洼之地。
译文
问:你说佛经浩大如江海,文章华美似锦绣,那你为什么不根据佛经回答我的问题,却引用《诗》、《书》进行类比呢?
牟子说:干渴的人不必非要到江海中去饮水,饥饿的人不必非要到粮仓中去填饱肚子,道是为聪明人设立的,道理是说给明白人听的,书是为看得懂的人写的,事情要碰到有见识的人才能剖明。我考虑到你了解《诗》、《书》,所以才引用它的内容解释佛经。如果直接讲佛经的内容和[无为」的含义,那就好比对盲人谈论色彩,为聋人演奏音乐了。
师旷虽然技艺高超,但是不能弹没有弦的琴,狐狢的皮毛虽然温暖,但是不能暖热已经断气的人。公明仪对牛弹琴,牛依然埋头吃草,无动于衷,并不是牛没有听见琴声,而是它听不懂。如果换成蚊虻的嗡嗡声或者小牛的哞哞叫声,它即刻就会支起耳朶,摆动尾巴,徘徊踱步地谛听。同样道理,我引用《诗》、《书》讲佛经,也是为了使你能够听得懂。
问:我以前在京城时,到过东观,参观过太学,我注意到才子们的仪容,留心听过学子们的言论,发现他们并不尊崇佛道,也没有衣着简陋自毁容貌的,你为什么还迷恋佛道呢?走迷了路可以纠正方向,学术上入错了门可以回归正统,你不该反省一不吗?
牟子说:机警灵活的人不会被狡诈所欺骗,领悟了道的人不会被怪异所惊吓,有分辨力的人不会被花言巧语所迷惑,信守节义的人不会见利忘义。《老子》书中说:「追求虚名是人生的祸害,贪图利益是丑恶的行为。」又说:「与耍阴谋弄权术相比,清静无为是最崇高的。」整治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和时俗的规矩,做一些修补和调整,力求使它们符合当时的习惯,这是资质不等的人才做的事,资质中等之士是不做这些事的。更何况最高的道广大幽远,上等的圣贤追求这样的道,还能考虑那些琐碎小事吗?
高深的道广远如天空,深邃似大海,这样的道不适合那些站得不高、看得不远的人,这意味着有什么样的修养适合做什么样的事。那些人刚刚到达佛道的门边,我已经登堂入室领略了佛道的奥妙;他们只接触到外表现象,我则把握了佛道的实质;他们追求面面俱到,我则守着佛道的精髓要旨。需要反省的不是我,倒是你应当赶快改弦是辙,我请你从现在就做起。你一荆始以为是对的,后来发现却是错的,可见是福是祸,很难预料啊!
问:你藉助经传上的说法,以华美的言辞称颂佛的行为,赞誉他的道德,说什么佛的德行高过青天、广大无垠,难道没有超过佛的本来面貌、言过其实吗?而我对佛的讽刺和指责却是颇为切中要害的!
牟子说:吁!我对佛的褒扬,就像给巍峨的高山添了一把尘土,往江海中投了几点露珠。你对佛的毁谤,就好像拿着勺子和杯子去淘江海,扛着锄头去铲高山,或者就像举起一只手去遮日光,捡起土块去塞河道。我的赞誉不能使佛更尊贵,你的毁谤也无损于佛的毫毛。
问:王乔和赤松入了仙籍,神书一百七十卷,讲述神仙长生不死,这与佛经所说的是否相同呢?
牟子说:拿神仙之书与佛经相比,从品位上说,犹如五霸比之于五帝、阳货比之于仲尼;从形式上看,犹如以小丘比高山、以小溪比江海;从文采上比,就像没毛的虎皮比之于羊皮、或者是麻布比之于锦绣。道术有九十六种,说到尊贵博大,没有超过佛道的。有关神仙的书,听起来挺吸引人,但是一经认真检验,就会发现那都是捕风捉影了。因此崇高博大的道不采纳它,崇尚无为的佛道对它不以为然,神仙之书与佛经之间怎能同日而语呢?
问:修行神仙道术的人不食五谷而饮酒吃肉,这些道家方士也自称是遵从老子的学说。然而佛道却是戒酒肉、食五谷,怎么如此不同呢?
牟子说:各种各样的道繁多杂陈,计有九十六种,若论恬静无为,没有超过佛道的。我读过老子的上不篇(《道德经》),只看到[禁五味」的内容,没见到「绝五谷」的说法,在圣人撰写的七部经典中,没有提到不食五谷的法术,老子所作的五千文里,也没有讲到辟谷这种事。圣人说:吃粮食的聪明,吃草的痴呆,吃肉的强悍,食气的长寿。一般人不懂这些,看见六禽闭住气不呼吸,在秋冬季节里不吃东西,就想效仿它们,不知道万物各有各的特性,正如用磁石去吸引砖瓦,不能使砖瓦移动一丝一毫。
问:那么,五谷到底能不能弃之不食呢?
牟子说:我在尚未领悟佛道之前,也曾经学过辟谷。辟谷的方法有千百种,但是按照那些方法去做,都没有效果,也没有出现据说是辟谷后会出现的征兆,因此就放弃了。从我所拜的三位师傅来看,他们或自称已经七百岁,或自称五百岁、三百岁,可是我跟他们学了不到三年,他们就一个个地死去了。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他们拒绝吃五谷,只吃各种野果,贪肉嗜酒,导致精神昏迷混乱,气力不足,耳目老朽退化,不节制淫邪。我曾经问过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他们回答说:《老子》讲过:「减少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所以应当日日亏损自己。
然而照我的看法,应该天天增加营养而不应该减少,所以他们都没活到「知天命」的岁数就死去了。连尧、舜、周公和孔子这样的圣人都不能寿享百岁,那些生在末世的愚昧的人,却想通过辟谷求得长生不死,可悲呀!
原典
问曰:子云佛经如江海,其文如锦绣,何不以佛经荅吾问,而复引《诗》、《书》,合异为同乎?
牟子曰:渴者不必须江海而饮,饥者不必待放仓而饱。道为智者设,辩为达者通,书为晓者传,事为见者明。吾以予知其意,故引其事。若说佛经之语,谈无为之要,譬对盲者说五色,为聋者奏五音也。
师旷①虽巧,不能弹无弦之琴。狐狢虽煴,不能热无气之人。公明仪②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是以《诗》、《书》理子耳。
问曰:吾昔在京师,入东观③,游太学④,视俊士之所规,听儒林之所论,未闻修佛道以为贵,自损容以为上也。吾子曷为耽之哉?夫行迷则改路,术穷则反故,可不思欤?
牟子曰:夫长于变者不可示以诈,通于道者不可惊以怪,审于辞者不可惑以言,达于义者不可动以利也。《老子》曰:「名者身之害,利者行之秽。」又曰:「设诈立权,虚无自贵。」修闺门之礼术、时俗之际会,赴趣间隙,务合当世,此下士之所行,中士之所废也。况至道之荡荡,上圣之所行乎?
杳兮如天,渊兮如海,不合窥墙之士、数仞之夫,因其宜也。彼见其门,我睹其室,彼采其华,我取其实;彼求其备,我守其一。子速改路,吾请履之。故祸福之源,未知何若矣。
问曰:子以经传之辞、华丽之说,褒赞佛行,称誉其德,高者陵青云,广者踰地圻,得无踰其本、过其实平?而仆讥刺,颇得疹中而其病也。
牟子曰:吁!吾之所褒,犹以尘埃附嵩泰,收朝露投江海。子之所谤,犹握瓢觚欲减江海,蹑耕耒欲损昆仑,侧一掌以翳日光,举土块以塞河冲。吾所褒不能使佛高,子之毁不能令其不也。
问曰:王乔⑤、赤松⑥八仙之箓,神书百七十卷⑦,长生之事,与佛经岂同乎?
牟子曰:比其类,犹五霸⑧之与五帝,阳货⑨之与仲尼;比其形,犹丘垤之与华恒,涓渎之与江海;比其文,犹虎鞹之舆羊皮,斑纻之与锦绣也。道有九十六种⑩,至于尊大,莫尚佛道也。神仙之书,听之则洋洋盈耳,求其效,犹握风而捕影。是以大道之所不取,无为之所不贵。焉得同哉!
问曰:为道者,或辟谷不食而饮酒啖肉,亦云老氏之术也。然佛道以酒肉为上戒,而反盒谷,何其乖异乎?
牟子曰:众道丛残,凡有九十六种,澹泊无为,莫尚于佛。吾观老氏上下之篇,闻其禁五味之戒,未睹其绝五谷之语。圣人制七典之文,无止粮之术。老子着五千之文,无辟谷之事。圣人云:「食谷者智,食草者痴,食肉者悍,盒气者寿。」世人不达其事,见六禽闭气不息,秋冬不食,欲效而为之。不知物类各自有性,犹磁石取铁,不能移毫毛矣⑾。
问曰:谷宁可绝不?
牟子曰:吾未解大道之时,亦尝学焉。辟谷之法,数千百术,行之无效,为之无征,故废之耳。观吾所从学师三人,或自称七百、五百、三百岁,然吾从其学,未三载间,各自殒没。所以然者,盖由绝谷不食而啖百果,享肉则重盘,饮酒则倾罇,精乱神昏,谷气不充,耳目迷惑,媱邪不禁。吾间其故何?答曰:《老子》云:「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徒当日损耳。
然吾观之,但日益而不损也。是以各不至知命而死矣。且尧舜周孔各不能百载,而末世愚惑,欲服盒辟谷,求无穷之寿,哀哉!
注释
①师旷:春秋时晋国乐师,字子野。目盲,善弹琴辨音。
②公明仪:春秋时鲁国贤士。曾为子张写墓志(《礼记·檀弓》)。他所弹的「清角之操」,相传是黄帝在泰山聚会众鬼神时产生的乐曲。据说曲调悲烈(《韩非子·十过》)。 ③东观:在汉代洛阳南宫,东汉明帝时,班固在此修撰《汉记》。章帝以后成为藏书之所。
④太学:即国学,古代学校名。汉武帝始置太学。
⑤王乔:又称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列仙传》中说他是周灵王的太子,名晋。
⑥赤松:即赤松子,又作赤诵子。传说中的仙人,神农时候为雨师。
⑦神书百七十卷:汉顺帝时,干吉在曲阳泉中得到神书一百七十卷,名叫《太平清领书》。论阴阳,讲巫术。千吉的徒弟宫崇把书献给了顺帝。有大臣上奏顺帝,说这部书妖妄不经,于是被收藏起来。后来张角得到了这部书的大部分。见《后汉书·襄楷传》。
⑧五霸:一作五伯,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说法不一,通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⑨阳货:又作阳虎,春秋时鲁国人。季氏的家臣,事奉季平子。季平子死后掌握了鲁国的国政。
⑩道有九十六种:指九十六种外道。佛家用语。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有六个反婆罗门教正统学说的派别,它们的代表人物统称「六师」。由于其主张与佛教不同,故被称为「外道」。六师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每一师有十五种教。六师分别传授弟子十五种教,是为九十种。六师又各有一法与弟子不同,合为九十六种。实际九十六种外道是个概数,也有作九十五种的。见《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五。
⑾犹磁石取铁,不能移毫毛矣:此句中「铁」应是「木」「瓦」一类之误。其意应为:正如用磁石吸引砖瓦,不能使砖瓦移动一丝一毫。如果按原句,似可译为:正如磁石可以吸引铁,但却不能吸动绒毛。但是这样翻译,与原文语气不合。
译文
问:道家术上自称不会生病,即使生了病也是不用吃药针灸就能自愈的,有这样的事吗?为什么佛家有病却要吃药针灸呢?
牟子说:《老子》说过:「事物壮大了,必然走向衰老,这就不合乎道了,不合乎道,必然很快死亡。」只有得了道的人,不生长也不壮大,不壮大也不衰老,不衰老也不生病,不生病也不腐朽。所以老子才认为有身体是人的大祸患。
周武王病了,周公为他向神明乞求宽宥生命。仲尼患病,子路请求仲尼允许他向鬼神祷告。我看到圣人都会生病,未见过他们不会生病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有数十次几乎死掉;黄帝敬重岐伯的医道,接受他的诊治。这几位圣人,难道还不如今天的道士吗?考察道士不会生病这一说法,足以知道那是荒诞不经之谈了。
问:道都讲究无为,在这方面各种道是一致的。你为什么却把它们区别开来,大谈它们的差异呢?这会使学道的人产生更多疑惑,我认为是多此一举,有害无益的。
牟子说:同样叫作草,但是各种各样的草有着数不完的特性;同样都叫作金属,但是众多金属的特性也不可胜数。同属一类事物而特性不同,万物都是如此,难道只有道才是这样的吗?过去杨朱和墨翟曾拦住儒生进行辩论,使车子不能过去,人也走不动。孟轲驳倒杨朱和墨翟,儒生们才知道了应该何去何从。
师旷弹琴,期待以后碰到知音。圣人制定法典,希望仁人君子能够读到。宝玉被混放在石头里,猗顿为此哽咽。紫色夺去了红色的光彩,仲尼为之叹息。日月并非不明亮,日月暗淡时是因为乌云遮住了它的光芒。佛道并非不正确,佛道被误解是因为受到左道旁门的连累和影响。所以我要把它们区别开来。仲尼不认为臧文是聪明的,对微生的率直也不以为然,仲尼对臧文的「智」和微生的「直」所作的分析,都是具有匡世正人作用的言论,能说是多余而又无益的吗?
问:你嘲讽神仙,贬抑怪诞,不相信有长生不死的方法,这是对的。但是你为什么偏偏相信佛道能够使人脱离尘世呢?佛在别的国家,你没有到过那里,更没见过佛,仅仅看过佛所写的经文就相信了他。然而看外表是不能知道真实内容的,看影子是不能知道真实形状的,你不担心佛的事迹不真实吗?
牟子说:孔子说过:「看一个人交些什么朋友,了解他的生活经历,观察他安心做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人的品性怎么还能隐蔽得了呢?」当年吕望和周公互相询问对方打算如何治理国家,从对方的回答中,他们就都知道了对方国家的以后结局;颜渊乘车外出,看到了东野毕驾车的情形,就断定了东野毕将要出车祸;在邾隐公朝见鲁定公的仪式上,子贡根据公和定公的神情举止,就预言了他们将不久于人世;仲尼听了师旷弹的琴曲,就感受出曲子是周文王所作,并从中了解了周文王的为人;季子听了周代的传统音乐,就剖析了周朝和各诸侯国的盛衰大势。要了解一个人或一件事,何必非要亲临其境、亲眼目睹呢?
原典
问曰:为道之人,云能却疾不病,弗御针药而愈。信有之乎?何以佛家有病而进针药邪?
牟子曰:《老子》云:「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唯有得道者,不生亦不壮,不壮亦不老,不老亦不病,不病亦不朽。是以老子以身为大患焉。
武王居病,周公乞命。仲尼有疾,子路请祷。吾见圣人皆有疾矣,未睹其无病也。神农①尝草,殆死者数十。黄帝稽首,受针于岐伯②。此之三圣,岂当不如今之道士乎?察省斯言,亦足以废矣。
问曰:道皆无为,一也。子何以分别罗列,云其异乎?更令学者狐疑,仆以为费而无益也。
矣子曰:俱谓之草,众草之性不可胜言;俱谓之金,众金之性不可胜言。同类殊性,万物皆然。岂徒道乎?昔杨墨塞羣儒之路,车不得前,人不得步,孟轲辟之,乃知所从。
师旷弹琴,俟知音之在后③;圣人制法,冀君子之将睹也。玉石同匮,猗顿④为之于悒;朱紫相夺⑤,仲尼为之叹息。日月非不明,众阴蔽其光。佛道非不正,众私掩其公。是以吾分而别之。臧文⑥之智,微生⑦之直,仲尼不假者,皆正世之语。何费而无益乎?
问曰:吾子讪神仙、抑奇怪,不信有不死之道,是也。何为独信佛道当得度世乎?佛在异域,子足未履其地,目不见其所,徒观其文而信其行。夫观华者不能知实,视影者不能审形,殆其不诚乎?
牟子曰: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昔吕望、周公问于施政⑧,各知其后所以终;颜渊乘驷之日,见东野车⑨之驭,知其将败;子贡观邾鲁之会⑩,而昭其所以丧;仲尼闻师旷之弦,而识文王之操⑾;季子⑿听乐,览众国之风。何必足履目见乎?
注释
①神农: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②岐伯:传说中的名医。曾与黄帝讨论医道。见《太平御览·帝王世纪》。
③师旷弹琴:俟知音之在后:《吕氏春秋·仲冬纪》中说:晋平公铸大钟,让人们听钟的音调正不正。别人都说音调正,师旷则说不正,应当重新铸一口钟。平公说:大家都说音调正啊!师旷说:后世有懂得音律的人,将会知道这口钟的音调不正,到那时我都会替您感到羞耻!后来出了个叫师涓的人,果然指出了这口钟的音调不正。所以说师旷想调准音调,是担心以后有懂音律的人指出错误。
④猗顿:春秋时鲁国人。原本贫穷,经营畜牧业成为豪富(《史记·货殖列传》一说经营盐业而发家)。
⑤朱紫相夺:春秋时候,诸侯原以朱色作为衣服的正色。后来被紫色衣服代替了。孔子因此说:紫色夺去了大红色(朱色)的地位,可憎。见《论语· 阳货》。
⑥臧文:即臧文仲,又称臧孙辰。春秋时鲁国大夫。他替一种叫作「蔡」的乌龟盖了一间屋,雕刻着山形的斗拱。孔子对此不以为然,说:这个人的「聪明」怎么是这样的呀!见《论语·公冶长》。「臧文之智」,「孔子不假者」即指此。
⑦微生:即微生高。姓微生,名高。春秋时鲁国人。以直爽著称。但是孔子不以为然,说:谁说微生高直爽?有人向他讨一点醋,他却向邻居讨了醋转给人家。见《论语·公冶长》。「微生之直」,「孔子不假者」就是指这件事。
⑧吕望、周公间于施政:吕望受封于齐,周公受封于鲁。他们二人一向交好,互问对方将如何治理国家。吕望说;我将尊重贤士,崇尚功绩。周公说:我将讲究仁义,崇尚德惠。吕望说:如果这样,鲁国自此就会削弱了。周公说:鲁国虽然会削弱,可是按你的办法治国,齐国就会被旁姓篡夺,不再是吕家的天下了。后来,齐国果然日益强大,进而称霸,但是传到二十四世时,田成子占有了齐国。鲁国也果然渐渐削弱,传到三十四代时就亡国了。见《吕氏春秋·仲冬纪》。
⑨东野车:姓东野,名毕。或作东野稷。春秋时鲁国人。善于驾车。东野车之称可能因其善驾车而得,又或许「车」是「毕」之误。《孔子家语》卷五载:鲁定公问颜回:你也听说过东野毕善于驾驭吗?颜回说:他虽然善于驾驭,但是我看他的马肯定会跑伤的。定公听了不高兴。一二天后,东野毕驾车的马果然跑垮了。定公急忙把颜回请来求教。颜回说:我见他让马一路急跑,马的力气快用尽了,仍然催马不止,所以知道会有这种结果。
⑩子贡观邾鲁之会:邾隐公在春天来朝见鲁定公,邾隐公进献礼品时抬着头,仰着脸,鲁定公接受进献时却低着头。子贡看到了这一情景就说:根据生死存亡的道理来看,这两个人都快死了。高仰说明邾隐公骄傲,卑俯表明鲁定公衰弱。骄傲就离动乱不远了,衰弱就快要生病了。鲁定公是主人,他将先一步死去。果然,到了这一年的夏天鲁定公就死了。孔子说:赐(子贡)不幸而言中啊!见《左传·定公十五年)。
⑾仲尼识文王之操,《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向师襄子(春秋时卫国乐官,本书记为师旷,并非同一人)学琴,有一天忽有心得说:我从琴曲中知道作者的为人了。面孔黯黑,身材颀长,高视远望,犹如统治了四海,除了周文王还能有谁呢?师襄子听了肃然起敬,说:这支曲子正是周文王所作的<文王操>啊!
⑿季子:即季札,又称公子札。春秋时吴国人。吴王诸樊的弟弟。因曾经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又称延陵季子。他出使鲁国时,欣赏到周代各地的传统音乐,根据乐曲,他就预见到了周朝和各个诸侯国的盛衰大势。见《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译文
问:我曾经游历于阗国,屡次与沙门、道士打交道,我提出问题请教他们,那些沙门和道上都无言以对,大多数人改变了志趣和信仰,唯独你难以改变吗?
牟子说:羽毛在高空中遇到风就被吹跑了;小石子在小溪里被水一冲就滚动了,而泰山不会被大风吹动,盘石不会被急流冲走。梅树和李树遇到霜雪就会落叶,而松柏在霜雪中却不会凋零。你所见到的那些道人,一定是学而不通、见识不广,所以才会退缩。即使像我这么愚笨的人,你都问不倒,何况碰到那些已经精通了道的人呢!你自己不思悔改,反而想改变别人,我从没听说过仲尼追随盗跖,汤、武效法桀、纣的。
问:神仙作起法术,可以在秋冬两季不吃东西,或者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许多天不出来,可以说是恬静寡欲到极点了。我认为这是值得崇敬的。大概佛道是赶不上了!
牟子说:把南说成了北,还自以为没有迷惑;把西当成了东,还自以为不糊涂。你这是用鹦枭来嘲笑凤凰,拿蝼蚁来嘲笑龟龙啊!蝉可以不吃东西,但是君子不认为它是尊贵的。蛙和蟒可以在洞穴中冬眠,但是圣人并不敬重它们。孔子说:「天地间有生命的东西中,人是最尊贵的。」没听说有谁主张敬重蝉和蟒,况且生活中本来就有人吃菖蒲而不吃桂姜,也有人不饮雨露而喝醋浆。
毫毛虽然细小,然而仔细看是可以看到的。泰山虽然高大,但是用后背对着它也就看不见它。人的志向或者长久或者不长久,人的意志或者坚定或者不坚定。鲁国敬重季氏而鄙视仲尼,吴国把宰嚭看成贤人而认为伍子胥是不肖之徒。你的看法不也是属于这一类吗?
问:道家说,尧、舜、周公、孔子及其七十二个弟子,都是不死而成仙的。佛家则说,人都有一死,谁也免不了。那一种说法对呢?
牟子说:尧舜等人不死成仙的说法乃是妖妄之言,圣人从来没有这样说过。《老子》说:「天和地尚且不能长久,何况人呢?」孔子说:「贤人逃避恶浊的社会而隐居起来。」就「仁和孝常存」了。
我看过六艺,读过圣贤们的传记,知道尧终有一死;舜死后葬在苍梧山;禹在会稽山有陵寝;伯夷和叔齐在首阳山有坟墓;周文王没来得及诛灭商纣王就死了;周武王没等他的儿子周成王长大就去世了;周公死后,被改葬在与他的要求不同的地方;仲尼临死前,曾梦见自己被停柩在两柱之间;伯鱼比他的父亲先死;于路被剁成肉酱而亡;伯牛病重时,孔子执着他的手说「活不得了」;曾参临终前有「看看我的脚」的说法;颜渊不幸短命而死,孔于把他的短命比喻为「庄稼出苗而不开花」。这些都写在经典里,都是圣人所说的。我以经传上的记载为据,以世上的人都有一死为证,那种认为人可以不死的说法,岂不是很荒唐吗?
问:你的解说,相当详细完备,像我这样的人确实没有听到过。然而你的见解为什么只著述三十七条,这也有所根据吗?
牟子说:蓬被风卷起会在空中飘转,受这一现象的启发,人们造出了车轮。看到凹形的木头在水中漂流,人们造出了舟船。受到蜘蛛结网的启发,人们学会了张布罗网。受到鸟爪印迹的启示,人们发明了文字。可见,有了可资效法的典范,做什么事就容易,否则就困难。我阅览佛经,看到所讲的「道品」共有三十七项,老子的<道经>也是三十七篇,所以就效法了它们。
听到这里,那个困惑的问者大惊失色,赶紧离开座席,拱手致敬,随即拜倒在地说:鄙人有眼无珠,生活在黑暗中,竟敢提出那么多愚蠢的问题,说出那些不考虑祸福后果的蠢话。今天听到教诲,就像热水浇在雪上,豁然化解。请允许我改变信仰,洗心革面,接受五戒,作一个优婆塞。
原典
问曰:仆尝游于阗①之国,数与沙门、道人相见,以吾事难之,皆莫对而词退,多改志而移意,子独难改革乎?
牟子曰:轻羽在高,遇风则飞;细石在溪,得流则转。唯泰山不为飘风动,盘石不为疾流移。梅李遇霜而落叶,唯松柏之难凋矣。子所见道人,必学未浃、见未博,故有屈退耳。以吾之顽,且不可穷,况明道者乎!子不自改而欲改人,吾未闻仲尼追盗跖②,汤武③法桀纣④者矣。
问曰:神仙之术,秋冬不食,或入室累旬而不出,可谓澹泊之至也。仆以为可尊而贵,殆佛道之不若乎!
牟子曰:指南为北,自谓不惑;以西为东,自谓不蒙;以鸦枭而笑凤凰,执蝼蚓而调龟龙。蝉之不食,君子不贵。蛙蟒穴藏,圣人不重。孔子曰:「天地之性,以人为贵。」不闻尊蝉蟒也。然世人固有啖菖蒲而弃桂姜,覆甘露而啜酢浆者矣。
毫毛虽小,视之可察;泰山之大,背之不见。志有留与不留,意有锐与不锐。鲁拿季氏⑤而卑仲尼;吴贤宰嚭⑥,不肖子胥⑦。子之所疑,不亦宜乎!
问曰:道家云,尧舜周孔七十二弟子,皆不死而仙。佛家云,人皆当死,莫能免。何哉?
牟子曰:此妖妄之言,非圣人所语也。《老子》曰:「天地尚不能长久,而况人乎!」孔子曰:「贤者避世。」「仁孝常在」。
吾览六艺,观传记,尧有殂落,舜有苍梧⑧之山,禹有会稽⑨之陵,伯夷、叔齐有首阳之墓,文王不及诛纣而没,武王不能待成王⑩大而崩,周公有改葬之篇⑾,仲尼有两蕴之梦⑿,伯鱼⒀有先父之年,子路有菹醢之语,伯牛⒁有亡命之文,曾参有启足之诃,颜渊有不幸短命之记、苗而不秀之喻,皆着在经典,圣人至言也。吾以经传为证,世人为验,云而不死者,岂不惑哉!
问曰:子之所解,诚悉备焉,固非仆等之所闻也。然子所理,何以止着三十七条,亦有法乎?
牟子曰:夫转蓬漂而车轮成,笟木流而舟楫设,蜘蛛布而嶎罗陈,鸟迹见而文字作,故有法成易,无法成难。吾览佛经之要有三十七品⒂,老氏<道经>亦三十七篇,故法之焉。
于是惑人闻之,蹙然失色,叉手避席,逡巡俯伏曰:鄙人蒙瞽,生于幽仄。敢出愚言,弗虑祸福。今也闻命,霍如汤雪。请得革情,洒心自敕。愿受五戒,作优婆塞。
注释
①于阗:又作于真,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和田一带。
②盗跖:相传为春秋末期人,名跖。柳不屯(今山东西部)人。
③汤武:即商汤和周武王。
④桀纣;即夏桀和商纣。均为暴君,后作为暴君的代称。 ⑤季氏:即季孙氏,春秋后期鲁国掌握政权的贵族。从季文子起,季武子、季平子、季桓子、季康子等相继执政。
⑥宰嚭:即伯嚭。春秋时楚国人,后逃到吴国。吴王夫差时被任为太宰,故有宰嚭之称。
⑦子胥:即伍子胥,名员。春秋时楚国人,后逃入吴国成为大夫。吴王夫差信宰嚭而疏远伍子胥,经宰嚭进谗言,夫差赐剑命伍子胥自杀。
⑧苍梧:山名,又称九疑,在今湖南宁远县境。相传舜葬于苍梧之野。
⑨会稽:山名,或作茅山、防山,在浙江省中部。相传禹死于会稽。
⑩成王:即周成王姬诵,周武王的儿子。武王死时,成王年幼,由其叔父周公旦摄政。
⑾改葬之篇:周公将死时,提出死后葬在成周(西周的东都,今河南洛阳市洛水此岸),表示自己不敢离开成王。但是周公死后,成王把他葬在毕(周文王葬于此,在今陕西咸阳县西北),表示不敢以周公为臣(《史记:鲁周公世家》)。
⑿两楹之梦:孔子病重,子贡来见。孔子对子贡说:我快要死了,我梦见自己死后停柩在两个柱子之间。夏人停柩在东阶上,周人停柩在西阶上,而殷人停在两柱之间。我的祖先是殷人哪!见《孔子家语》卷十。(孔子是宋国人,宋国的开国者是殷人微子。)
⒀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鱼。比孔子先死。
⒁伯牛:即冉耕,字伯牛,春秋时鲁国人。孔子的学生。伯牛病重时,孔子拿着他的手说:难得活了!难得活了!见《论语·雍也》。
⒂二十七品:即三十七道品,佛教用语。指达到佛教觉悟,趋向涅槃的途径。分七种,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共三十七项。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