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白话文:佛经概说 一、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1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白话文:佛经概说 一、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题解

  《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又称《六方礼经》、《尸迦罗球六向拜经》。全一卷。它成立的年代相当早,据推大约是在西元前三世纪阿育王前,或是更早在孔雀王朝之前。为后汉安世高所译。

  安世高,为印度西北(今伊朗地区)古王国(安息国)王子。年幼时,即以孝行著称,本质灵敏,性情和慈,又博学多闻。父殁後,舍去王位而皈依佛门,博晓经藏,尤精通阿毗昙学与禅。

  安世高於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八年),经西域诸国而到洛阳,从事翻译工作,所译的经典,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主要以传播小乘佛教说一切有部的毗昙学和禅定理论为主。我国早期佛学的流布,便是由他奠定基础,而他也是将禅观带入我国的第一人。

  印度婆罗门有晨朝洗浴,敬礼六方,增长命财之说。本经内容即敍述王舍城中有一长者之子,名尸迦罗越(善生),奉亡父遗命,每日早起向六方礼拜。佛见之,告以礼拜方位无益,为说佛法之六方礼,以父母、师长、妻妇、亲族、僮仆、沙门婆罗门等,配以东、南、西、北、上、下六方,各八五事恭敬。

  这部经文主要是阐述在家弟子於日常生活中应受持的伦理、道德、处世等教义,不仅开显佛教的慈悲本怀,也是佛教徒对家族伦理、行止礼数遵循的重要资料。

  本经收录於《大正藏》第一册。另有五种异译本:

  ㈠西晋·竺法护译《大六向拜经》。

  ㈡西晋·支法度译《善生子经》。

  曰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善生经》。录於《中阿含经》卷三十三。

  ㈣後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善生经》。录於《长阿含经》卷十九。

  ㈤译者不详的《尸迦罗越六向拜经》。

  在现存的译本中,以安世高译本为最晚出。

  概说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简单的说就是《六方礼经》,又叫《善生经》。尸迦罗越,是一个人的名字,译成中文为善生。

  这是一部很有人情味的经典,主要内容说明,有一年轻人每天向东、南、西、北、上、下六方礼拜,从不间断,一日被释迦牟尼佛看到,佛陀问这位年轻人:「你为什么要这样礼拜呢?」年轻人回答:「其实我也不懂这样礼拜的意义,只是我父亲生前都是这样礼拜,在他过世前,也曾交代我要这样做。

  佛陀首先教导尸迦罗越,如果有人能持以下四戒,今生受人恭敬,役世投生天上,受大福报:一、不杀诸众生,二、不偷盗,三、不爱他人妇女,四、不妄言、两舌,对於心中贪欲、邪淫、瞋恚、愤怒等,要懂得自制,不要任随发展。若无法作到,一个人的品德就会像农历十五以後的月亮,渐渐黯淡无光,坏名声却日有所闻;相反的,若有人懂得自我克制恶念、恶行,人格就会像渐盈的月亮,从月初到十五,逐步圆满。

  另外,身为一位在家的佛教徒,如何保有并处理家庭经济问题,不致让我们的钱财日日耗损却不自知。有六件事情必须防范:

  第一、喜饮酒。喝醉酒时,心无节制,耗竭现世财物,是众病之门,也是纷诤的根源,对於所担任的工作,既无法称职,也无法自护。此外,经常放逸饮酒的人,智慧不开,甚至消减,而使人逐渐无明。佛经里有个故事,有个人,平日循规蹈炬。一天喝醉酒,看见邻家养了一只鸡,生起想吃的念头,於是翻墙抓鸡;适时,醉醺醺的他,又见到邻人妇女的姿色姣好将她侵犯。之後,邻居寻不著鸡而询问他是否看见,却一再否认。

  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终究躲不过制裁而鎯铛入狱。不杀、盗、淫、妄、酒五戒是作人的根本,他却因喝酒而犯了其他偷盗、邪淫、妄语三大重罪,酒精之害,实在不可等闲视之。

  第二、喜博掩。佛陀开示,赌博的人,有六种灾患:一、负生怨,二、失生耻,三、眠不安,四、怨家怀喜,五、宗亲怀忧,六、在众所说,人不信用。好赌博,常常是十赌九输,耗尽钱财;好游戏,则会好吃懒做,坐吃山空,因此钱财日日耗损。

  第三、喜早卧晚起。不努力精进、懈怠。懒惰会有什么结果?什么样的人最懒惰?吃太饱也不做,吃不足也不做,太冷、太热、太早、太晚都不做;嫌饱、嫌饿、嫌冷、嫌热、嫌晚。总之,找出种种的理由来推卸责任,这些都是懒惰的代名词。

  第四、喜请客,亦欲令人请之。虚荣、好吃,结交酒肉朋友,染上不良习气。结交坏朋友,带给我们的影响与过患真是无穷无尽,比如混乱、放荡纵欲、迷上酒家、做坏事、说粗鲁语,这样下去,不但经济不能稳固,所做事业也会失败,家庭伦理道德丧失,更为社会人士所唾弃。因此,我们绝不能交坏朋友。

  第五、喜与恶知识相随。有人请我们听经闻法,不肯去。反之,找我们喝酒、赌博、跳舞、逛街,说他够朋友,这就是颠倒。

  第六、骄慢轻人。凡事不肯从基层做起,且骄慢看不起人,这都不能成功的。

  如果犯了以上六种过失,不但妨碍我们的善行,钱时日日耗损,将来命终之後还会堕入恶道,受苦无穷。这六种过失,都与我们所结交的善恶知识有直接与间接的关系。什么样的人是善知识?什么样的人是恶知识?在《佛说孛经》里提到,朋友有四品:一、有友如花,有的朋友像花,盛开时,插在头上,凋萎了,只有丢弃,意思是,当你有权势、富贵,凡事随顺、奉承你,一旦没有功名富贵,失去利用价值,他便背弃离开,这种是嫌贫爱富的朋友。二、有友如秤,有的朋友像抨陀,你比他重,他便低头,你比他轻,他就高起来,意即,当你有名利、地位、权力,他卑躬屈膝,阿谀谄媚,当失去这些,他便趾高气昂,看不起人了;但是,也有朋友像山一样,广植林木,涵容一切飞禽走兽,广阔的心胸能容纳很多朋友;还有一种朋友如大地一般,大地能普载万物,在上面,我们可以栽花植木,筑楼建垦,甚至人车喧腾,污水涕唾,大地都以静默承受,毫无怨尤。像大地的朋友,愿意承载我们,为我们担当、服务,包容我们一切的好坏。如何亲近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啊!

  当尸迦罗越向佛陀请示,礼拜六方有什么意义?

  佛陀对他开导:「你这样礼拜很好,倘若再加上观想会更好。当礼拜东方时,观想这是礼拜父母亲;礼拜南方时,观想这是礼拜师长;礼拜西方,则观想这是礼拜妻子;礼拜北方时,观想这是礼拜亲戚、朋友;礼拜下方时,观想这是礼拜童仆、下人;至於礼拜上方时,观想这是礼拜沙门、出家人。」

  所谓礼六方,即:

  一、向东方礼拜:这代表的是亲子之间的关系。

  子女应如何对待父母呢?有五事:

  第一、当念治生。即是要供养父母,让父母亲衣、食四季无所缺。也就是说,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应予以满足。

  第二、早起敕令奴婢,时作饭食。这是印度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一。以现代而言,一股家庭中,母亲习惯为子女准备三餐,倘若子女长大了,早起为父母准备饭食,一定倍觉温馨。

  第三、不益父母忧。即不加添父母的担忧,比如:与其在母亲节才想到要买康乃馨送给母亲,不如在平常的时候,就做一个不台父母担忧的孩子。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为人父母,最挂念的就是孩子的安全问题,洞山良价禅师的母亲在给洞山良价的信中写到「或暂逾时不归,便作倚门之望」,把身为一位母亲的等待、焦虑的心情敍述得淋漓尽致;现在时代变了,或是出外读书,或者外出工作,出门在外,最好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处,以书信、或电话报告生活状况,不让父母亲为我们担心忧愁,这比在父、母亲节时才想到买礼物表示敬意更有意义得多。

  第四、当念父母恩。即常常感念父母的恩德。中国人是个讲孝道的民族。《诗经·蓼莪》篇中,以「昊天罔极」来形容父母恩德的极致。在《父母恩重难报经》中更提到父母亲恩德有「怀胎守护、临产受苦、生子忘忧、咽苦吐甘、回乾就湿、哺乳养育、洗濯不净、远行忆念、净加体恤、究竟怜愍等十种恩德。」所以经中说假使有人,一肩荷父,一肩荷母,尽其寿量,曾无暂舍,供给衣食,病缘医药,种种所须,犹未能报父母深恩。

  第五、父母疾病,当恐惧求医师治之。不要轻忽不理,让父母伤心难过。

  很多人以为佛教不讲孝道,其实这是不了解佛教的原故,佛经中说:「孝养父母,是第一福田。」《梵网径》也说:「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已,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戒律),教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佛教认为孝顺父母分成为三等。

  在佛陀时代,有位品行端正,年轻有为的青年名□多罗,他向佛陀请示如何如法供养父母,使他们得到安乐?佛陀说:孝亲之道分有三等:一、父母健在时,以丰富的饮食供养,死後如礼安葬,能够尽到生养死葬之责,这是小孝;二、除了物质的供养外,自己能有一番丰功伟业,光耀门楣,荣宗耀祖,使父母感到与有荣焉,是为中孝:三、接引父母学佛,使他们来生免於轮回之苦,是为大孝。

  当初五祖弘忍将母亲接到寺院居住,每天规定她念十万声的佛号,不仅母亲觉得压力甚大,连同参道友也对他指责有加。直到母亲往生後,一日,弘忍大师梦见他母亲对他道谢说:「谢谢你,因为你这样对找,消除了业障,以致得以升天,将来有机会解脱,更於轮回之苦。」可见,出世间之孝,实非凡情所测。

  至於父母对待子女,也有五事:

  第一、当念令去恶就善。关心爱护子女的行为,不让子女去做坏事。有些父母有错误的观念,将小孩送到学校来,跟校长说:「花多少钱都不要紧,只要小孩能考上大学就好了。」

  在我当幼稚园园长时,曾经有一个家长将小孩子送到幼稚园来,下列三个月就跟我说:「园长!我隔壁邻居的小孩都会写名字了,我的小孩都不会写,这样是不行的。」我就跟他说:「你的小孩读幼稚园小班,小手的发育还不完整,勉强他写字,每次都会让他写的全身发汗。」孩于聪明固然很重要,但也不可揠苗助长,重视小孩人格的发展,将来做好人,以善良、道德传家更重要。

  第二、当教计书疏。教他懂得算数、记帐。也就是让孩子有个一技之长。

  第三、当救持经戒。经,就是要懂道理;戒,就是要守规炬。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小孩子天真无邪,常以父母亲作为模仿的对象,为善则善,不善则恶。今年四月,北部某学校老师投书报纸道:在学校中,老师教导小朋友在十字路口,要等绿灯亮时,才可以过。孩子却回答:「我爸爸说『没有人的时候就可以过』。」另外,老师说:「搭公车时,要排队。」孩子的回答却是「老师,公车来的时候,大人都挤在我们前面。」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孩子的心,纯净无染,就如同一面镜子,直接反应大人们加诸的观念、行为,不得不谨慎啊!

  第四、当早与娶妇。要关心子女的终身大事,当嫁则嫁,当娶则娶。

  第五、家中所有当给予之。

  City of Joy(欢喜城)这部电影,其中描述到,生活在印度社会的父亲,咬紧牙根与现实的压力搏斗中,还想尽办法筹措女儿的婚姻大事。甚至,不阶以生命与地痞奋战,保护孩子。在女儿出嫁的那一天,对她说:(上帝把你借放在我这里,真是以你为荣,我从来没有把你视为自己的财产,并将我所有的给于你。现在即将完成了上帝付予我的职责,今後,你也要负起责任,让生命不断绵延,傅承下去。」这确实写尽了父母亲为了子女婚姻慎重的心情。

  二、向南方礼拜:这是说明师生关系。

  弟子在侍候老师时,有五事:

  第一、当敬叹之,弟子对老师要恭敬赞叹。

  第二、当念其恩,怀念老师的恩情。

  第三、所教随之,老师交代吩咐的事情要去做。

  第四、思念不厌,常常思念老师所教的道理。

  第五、当从後称誉之。虽然老师不在面前,乃至身后,都要赞叹他。

  老师教导弟子有五事:

  第一、富令疾知,让学生很快的学会老师的学问。

  第二、当令胜他人弟子。

  第三、欲令知不忘,教他不忘知识。

  第四、诸疑难悉为解说之,为其排难、解惑。

  第五、欲令弟子智慧胜师,所谓「青出於蓝更胜於蓝」,有状元学生,才有状元老师。

  老师职责不只是教书,韩愈在<师说>里:「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就是这个意思。在中国的传统师生关系中,有所谓「程门立雪」的砥砺,也有「如沐春风」的和煦;而星云大师以「三分师徒,七分道友」的涵养,课徒千余众,不仅兼具两风,其对後学的尊重、包容、宽大,更是凝聚众心,促使人人发挥自己所长,致力弘法利生事业,佛光是为普照三千界,法水因之遍流五大洲。

  其实在修学佛道上,互相为师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如:文殊菩萨贵为七佛之师,但在释迦牟尼佛面前时,同样恭敬礼拜,请示法益;鸠摩罗什与盘头达多之间「大乘小乘互相为师」,传为美谈;六祖慧能脍炙人口「迷时师度,悟时自空」之语,不仅令五祖弘忍倍觉欣慰,更留予後代佛子,在修道上自我积极砥砺的典范;而禅门中,禅师与弟子们之间棒喝往来,机锋相对的凌厉,不仅无损於道,其中三昧还是后人参禅的最佳公案。

  唐朝闵公的儿子道明到九华山随地藏菩萨出家,多年後,自己随之披剃,尊称儿子师兄,成了千古美谈;裴休宰相的「送子出家诗」,读来令人动容不已;而在佛光山,亲戚眷属互相成就,父母、孩子、兄弟、姐妹先後出家者,不乏其数,乃至后来,父母送子女来山出家者越来越多,当他们互称「师兄」或称自己的孩子「法师」时,感动之外,彼此尊重、成就,这样「亦师亦友,亦师亦徒」的法情,实非一般世间之情所能比拟。

  三、向西方礼拜:是说明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在人生当中,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它是五伦之一,也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开始,如何建立美满和谐的夫妻生活使家家变为菩提眷属,不致因自己的性格、立场、执著,忘了对方的存在,而成为冤家仇敌。星云大师的母亲——李刘玉英老夫人,在一次大师讲说《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她说:「『无我相』」罢了,但怎么可以『无人相』呢?」它的意思是,「无人相」,即是否定别人的存在,而否定别人的存在,等於不尊重他人。在世间,凡事都是诸缘成就,如果不知尊重他人,还能成就什么事业?怎么好做人做事?当然,老奶奶讲的是世间法,对於这个现实的世间,人与人之间相互包容、尊重乃是首要之道。

  妻子如何对待丈夫?有五事:

  第一、夫从外来,当起迎之。

  第二、夫出不在,当炊蒸扫除待之。丈夫外出不在,家里要洒扫乾净,炊蒸食物,等待丈夫回来。

  第三、不得有淫心於外夫,骂言不得还骂作色。做一个妻子要固守本分,不能红杏出墙,纵使丈夫责怪厉骂,也不要还口相骂,或以难看的脸色对待。

  第四、当用夫教诫,所有杂物不得藏匿。不私藏金钱等物品,而不让丈夫知道。

  第五、夫休息,盖藏乃得卧。做一个妻子,夜晚等列丈夫休息,把杂拘收拾好,才去睡觉。

  至於丈夫如何对待妻子?也有五事:

  第一、出入当敬於妇。作先生的人,当尊重太太,例如:出门时交待去处,这不仅令太太免於担心自己的安危,也显现了先生的体贴。

  第二、饭食之,以时节与衣被。让太太有饭吃,随著节令而有不同衣服可穿著;衣食不缺,令太太感觉温暖。

  第三、当给与金银珠玑。有时为太太买装饰品,让她能庄严地穿戴整齐。

  第四、家中所有多少,悉用付之。要将自己所赚的铲,家中的田产,交拾太大来管理。

  第五、不得於外邪畜傅御。就是不在外面积养一切德行不良的宰臣等。

  从这里可看出佛陀是相当具有人情味的。一股女性,大都会喜爱购买衣服、首饰等,佛陀提醒作丈夫的人,在经济许可下,应购买一些珠宝璎珞,应时的衣服,作为庄严其身之用,而薪水最好交给妻子管理、出门交待自己的行踪,好让妻子安心……等,而作为一个妻子,对先生应温柔慰问,把家里整理乾净,烹煮美食佳肴,而且最好不藏私房钱……等,佛法不离世间人情之间,可见一斑。

  四、向北方礼拜:说明亲友关系。

  如何对待亲友?有五事:

  第一、见之做罪恶,私往於屏处,谏晓诃止之。朋友相交,若是真正的朋友,见到对方做坏事,应当要在人少或没有人的地方劝谏他,不在众人面前揭露朋友的过失,让他失去尊严。

  第二、小有急,当奔趣救护之。朋友之问,难免有紧急事情发生,应当紧急前去救护、帮助。

  第三、有私语不得为他人说。朋友深交成为知己,应固守道义,为朋友保守秘密,不得泄露朋友的隐私。

  第四、当相敬叹之。要欣赏朋友的优点,对他恭敬、赞叹。

  第五、所有好物,当多少分与之。一有好东西,要想到朋友,与朋友分享。

  五、向地礼拜:说明主从之间的关系。

  这是由於当时印度的社会背景,而存在这样的主从关系。换到现代工商社会,也可以应用在老板与雇员上下之间的关系。身为在上者如何对待下属之人呢?㈡衣食所需,下者为上者工作,上者则应为下者解决生活所需,尤其衣食应不予匮乏。㈡病给医药,即对生命健康的照顾。㈢不随便苛责,应适时奖励慰劳,让在下者有成就感。㈣在下者有个人的产物,上者不可加以夺取。㈤上者应作到公平。

  至於下位的仆从,如何对待自己的主人呢?㈠早晨要勤劳早起。㈡所负责的工作要用心去做。㈢要爱惜主人给的东西。㈣主人进出应迎送。㈤不在背後批评主人,应该常称赞主人功德。

  六、向天礼拜:说明僧信关系。

  身为信众如何对待沙门修行人,有五事:

  第一、以善心向之。以一颗清净、善良的心来跟他相处,不可随意猜疑。

  在文明进步的欧美国家的人民,对宗教徒都非常尊重、恭敬,他们认为,修行人是道德的实践者,在出入海关、公共场所,对出家人乃至其他的宗教徒,都非常礼遇 。

  第二、择好言与语。要选择好话跟修行人说,不能对出家人说不恭敬的话。

  第三、以身敬之。见到宗教徒、修行的出家人,点头、合掌、顶礼,表示恭敬。

  第四、当恋慕之。欣羡、跟随、亲近有修行的人。

  第五、沙门道士人中之雄,当恭敬承事问度世之事。有修行的人,可以作为我们的老师,所以我们要恭敬承事他所交代的事,向他请教如何解脱烦恼、如何度世等佛法的问题,而不谈世俗事。

  若是僧众,如何对待信众呢?也有六事:

  第一、教之布施,不得自慳贪。出家人教导信徒布施,自己也要布施,不得慳贪。

  第二、教之持戒,不得自犯色。出家人教导信徒持戒守规矩,自已也要持戒。

  第三、教之忍辱,不得自恚怒。出家人教导信徒忍辱,自己更不能给人不好的脸色看。

  第四、教之精进,不得自懈慢。出家人教导信徒精进,自己也要精进。

  第五、教人一心,不得自放逸。出家人教导信徒收摄身心,自己也要收摄身心,不得放荡。

  第六、教人黠慧,不得自愚痴。出家人教导信徒要有智慧,自己则不能愚痴。

  这儿说明了出家修行人,也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例如,在星云大师的《星云法语》为信徒添油香中提到:「观世音菩萨遍游法界,救苦救难;地藏菩萨久居地狱,利济众生,凡我佛子也应效法前贤,施以慈悲,给予欢喜,发心作众人的依怙,以此为大家『添油香』。」

  那么出家人为信徒添的油香是什么呢?大师提出了十点作为普同供养,都涵盖在以上六点内,一、主动的招呼,二、和悦的笑容,三、亲切的关怀,四、人格的尊重,五、真挚的慰问,六、困难的解决,七、热忱的服务,八、信仰的法财,九、完善的设施,十、智慧的建议等。

  出家修行的沙门,教人去恶为善,为人开示正道,其恩德实在大於父母。而寺院是清净庄严的安乐地,是人生旅途的加油站,更是芸芸众生的慧命之家,僧侣应设法为信徒服务奉献,一位正信的信徒也懂得护持三宝,护持道场,因此僧信之间应相互尊重,彼此在菩提道提携。

  在佛法里,重视人伦眷属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由此,是可以得到经证的。

  原典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①

  佛在王舍国鸡山中。

  时有长者子,名尸迦罗越②。早起严头,洗浴著文衣。东向四拜,南向四拜,西向四拜,北向四拜,向天四拜,向地四拜。

  佛人国分卫遥见之,往到其家问之:何为六向拜?此应何法?

  尸迦罗越言:「父在时,教我六向拜,不知何应?今父丧亡,不敢於後违之。」

  佛言:「父教汝使六向拜,不以身拜。」

  尸迦罗越便长跪③言:「愿佛为我解此六向拜意。」

  佛言:「听之内着心中,其有长者黠人能持四戒不犯者,今世为人所敬,後世生天上。一者、不杀诸群生④。二者、不盗。三者、不爱他人妇女。四者、不妄言、两舌。心欲贪、淫、恚、怒、愚痴,自制勿听⑤。不能制此四意者,恶名日闻,如月尽时光明稍冥;能自制恶意者,如月初生其光稍明,至十五日盛满时也。」

  佛言:「复有六事,钱财日耗减。一者、喜饮洒。二者、喜博掩。三者、喜早卧晚起。四者、喜请客,亦欲令人请之。五者、喜与恶知识⑥相随。六者、憍慢轻人。犯上头四恶,复行是六事,妨其善行,亦不得忧治生,钱财日耗减。」

  「六向拜当何益乎?」

  佛言:「恶知识有四辈:一者、内有怨心,外强为知识。二者、於人前好言语,背後说言恶。三者、有急时,於人前愁苦,背後欢喜。四者、外如亲厚,内兴怨谋。

  「善知识⑦亦有四辈:一者、外如怨家,内有厚意。二者、於人前直谏,於外说人善。三者、病瘦县官为其征忪⑧忧解之。四者、见人贫贱不弃捐,当⑨念求方便欲富之。

  「恶知识复有四辈:一者、难谏晓教之作善,故与恶者相随。二者、教之莫与喜酒人为伴,故与嗜酒人相随。三者、敦之自守,益更多事。四者、教之与贤者为友,故与博掩⑩子为厚。

  「善知识亦有四辈:一者、见人贫穷卒⑾乏令治生。二者、不与人诤计挍⑿。三者、日往消息之。四者、坐起当相念。

  「善知识复有四辈:一者、为吏所捕,将归藏匿之,於後解决之。二者、有病瘦,将归养视之。三者、知识死亡,棺敛视之。四者、知识已死,复念其家。

  「善知识复有四辈:一者、欲闘止之。二者、欲随恶知识谏止之。三者、不欲治生,劝令治生。四者、不喜经道,教令信喜之。

  「恶知识复有四辈:一者、小侵之,便大怒。二者、有急倩⒀使之,不肯行。三者、见人有急时,避人走。四者、见人死亡,弃不视。」

  佛言:「择其善者从之,恶者远离之。我与善知识相随,自致成佛。」

  佛言:「东向拜者,谓子事父母,当有五事:一者、当念治生。二者、早起勅令奴婢,时作饭食。三者、不益父母忧。四者、当念父母恩。五者、父母疾病,当恐惧求医师治之。

  「父母视子亦有五事:一者、当念令去恶就善。二者、当教计书疏。三者、当教持经戒。四者、当早与娶妇。五者、家中所有,当给与之。

  「南向拜者,谓弟子事师,当有五事:一者、当敬难⒁之。二者、当念其恩。三者、所教随之。四者、思念不厌。五者、当从後称誉之。

  「师教弟子亦有五事:一者、当令疾知。二者、当令胜他人弟子。三者、欲令知不忘。四者、诸疑难悉为解说之。五者、欲令弟子智慧胜师。

  「西向拜者,谓妇事夫有五事:一者、夫从外来,当起迎之。二者、夫出不在,当炊蒸扫除待之。三者、不得有淫心於外夫,骂言不得还骂作色。四者、当用夫教诫,所有什物不得藏匿。五者、夫休息,盖藏乃得卧。

  「夫视妇亦有五事:一者、出入当敬於妇。二者、饭食之,以时节与衣被。三者、当给与金银珠玑。四者、家中所有多少,悉用付之。五者、不得於外邪畜传御。

  「北向拜者,谓人视亲属朋友当有五事:一者、见之作罪恶,私往於屏处,谏晓呵止之。二者、小有急,当奔趣救护之。三者、有私语不得为他人说。四者、当相敬难⒂。五者、所有好物,当多少分与之。

  「向地拜者,谓大夫视奴客婢使亦有五事:一者、当以时饭食与衣被。二者、病瘦当为呼医治之。三者、不得妄挝捶之。四者、有私财物,不得夺之。五者、分付之物,当使平等。

  「奴客婢使事大夫亦有五事:一者、当早起勿令大夫呼。二者、所当作自用心为之。三者、当爱惜大夫物,不得弃捐乞勾⒃人。四者、大夫出入当送迎之。五者、当称誉大夫善,不得说其恶。

  「向天拜者,谓人事沙门⒄道士,当用五事:一者、以善心向之。二者、择好言与语。三者、以身敬之。四者、当恋慕之。五者、沙门道士人中之雄,当恭敬承事问度世之事。

  「沙门道士当以六意视凡民:一者、教之布施,不得自慳贪。二者、教之持戒,不得自犯色。三者、教之忍辱,不得自恚怒。四者、教之精进,不得自懈慢。五者、教人一心,不得自放意。六者、教人黠慧,不得自愚痴。

  「沙门道士教人去恶为善,开示正道,恩大於父母。如是行之,为知⒅汝父在时六向拜之教也,何忧不富乎?」尸迦罗越即受五戒⒆,作礼而去。

  佛说呗偈:

  鸡鸣当早起,被衣来下床;澡漱令心净,两乎奉花香。

  佛尊过诸天,鬼神不能当;低头遶塔字,叉手⒇礼十方。

  贤者不精进,譬如树无根;根断枝叶落,何时当复连。

  采华著日中,能有几时鲜;放心自纵意,命过复何言?

  人当虑非常,对来无有期;犯过不自觉,命过为自欺。

  今当入泥犁(21),何时有出期;贤者受佛语,持戒慎勿疑。

  佛如好华树,无不爱乐者;处处人民闻,一切皆欢喜。

  令我得佛时,愿使如法王(22);过度诸生死,无不解脱者。

  戒德可恃怙,福报常随己;现法为人长,终远三恶道。

  戒慎除恐畏,福德(23)三界(24)尊;鬼神邪毒害,不犯有戒人。

  堕俗生世苦,命速如电光(25);老病死时至,对来无豪强。

  无亲可恃怙,无处可隐藏:天福尚有尽,人命岂久长。

  父母家室居,譬如寄客人;宿伞寿以尽,舍故当受新。

  各追所作行,无际如车轮;起灭从罪福,生死十二因(26)。

  现身游免乱,济育一切人;慈伤坠众邪,流没于深渊。

  勉进以六度(27),修行致自然;是故稽首礼,归命天中天。

  人身既难得,得人复嗜欲;食淫於意识,痛想无厌足。

  豫种後世栽,欢喜诣地狱;六情(28)幸完具,何为自困辱?

  一切能正心,三世神吉祥;不与八难(29)贪,随行生十方(30)。

  所生趣精追,六度为桥梁;广劝无极慧,一切蒙神光。

  注释

  ①经:梵语sutra。一般译为契经、正经、贯经。佛教圣典可总括为经、律、论三藏 ,经藏乃其中之一。释尊演说之教理,本称「法」(达磨)即教法之意。後世以之为教理纲要书,而称为「经」(修多罗)。修多罗原为婆罗门教之用语,後为佛教采纳,逐渐演变而指冗长之文,取其「连缀文义不散」之意。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佛地经论》卷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华严经疏》卷一举,「修多罗」原意为「线」、「条」、「丝」等,引申其义为「贯穿摄持」。以众生由教之摄持,而不散流於恶趣;义理由教之贯穿,而不散失隐没,故称圣教为契经。

  ②尸迦罗越:梵名singalaka。为佛陀时代印度王舍城长者之子,俗称善生童子。佛见其学婆罗门每朝洗浴礼拜六方之法,遂教以佛法之六方礼。

  ③长跪:礼法之一。两足屈膝著地以示礼敬。

  ④群生:普通指迷界有情,一般乃以为无明烦恼所覆、流转生死为众生。

  ⑤听:音:任随之意。

  ⑥恶知识:为「善知识」之对称。又作恶友、恶师、恶师友。即说恶法与邪法,使人陷於魔道之恶德者。《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载,对舍离恶知识而亲近善友之人,方可为其说法。又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记载,菩萨摩诃萨於恶象等,其心并无怖惧,於恶知识则生畏惧之心。

  ⑦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巴利语kalyana—mitta。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华严经·入法界品》记述善财童子於求道过程中,共参访五十五位善知识(一般作五十三位善知识),即上至佛、菩萨,下至人、天,不论以何种姿态出现,凡能引导众生舍恶修善、入於佛道者,均可称为善知识。又《释氏要览》卷上引《瑜伽师地论》,举出善知识具有调伏、寂静、惑除、德增、有勇、经富、觉真、善说、悲深、离退等十种功德。另据《四分律》卷四十一载,善亲友须具备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告、递相覆藏、遭苦不舍、贫贱不轻等七个条件 ,即所谓「善友七事」。

  ⑧征讼:同「怔忪」,惶惧也。

  ⑨「当」,又作「常」。见《大正藏》第一册,第二五一页下。

  ⑩博掩:古博戏名。博指六博,掩指意钱。《後漠书·王符传》:「或以进博持掩焉事。」

  ⑾穷卒:卒,「又作「悴」。困苦。《魏书·羊谦之传》:「百姓穷悴。」

  ⑿挍:音:比也。

  ⒀倩:音。暂雇使令曰倩。

  ⒁「难」,又作「叹」。见《大正藏》第一册,第二五一页下。

  ⒂同上。

  ⒃乞匈:音同「乞丐」。《後汉书·向栩传》:「或骑驴入市,乞勾於人。

  ⒄沙门:梵语sramana。意译勤劳、勤恳、静志、息恶、勤息、修道。为出家者之总称,通於内、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期以行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

  ⒅「知」,又作「如」。见《大正藏》第一册,第二五一页下。

  ⒆五戒:pancasilani。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种制戒。即:杀生,偷盗(不与取),邪淫(非梵行)、妄语(虚诳语)、饮酒。又作优婆塞五戒、优婆塞戒。我国古来以五戒配列於仁、义、礼、智、信五常,复以不杀配东方,不盗配北方,不邪淫配西方,不饮酒配南方,不妄语配中央。

  ⒇叉手:两手交叉之意,为印度致敬法之一种,又称「金刚合掌」,即合掌交叉两手的指头。

  (21)泥犁:梵语niraya,意即地狱,喜乐之类一切全无,是十界中最劣的境界。

  (22)法王:佛的尊称。王有最胜、自在之义,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之。

  (23)福德:指过去世及现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及由於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

  (24)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巴利语tisso dhatuyo。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分之三阶级;系迷於生死轮回等生存界(即有)之分类,故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又三界迷苦之领域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又称苦界、苦海。

  (25)电光:又作「电光石火」,喻事情之急速。《碧岩录》第二十六则颂:「电光石火存机变,堪笑人来捋虎须。」

  (26)十二因:梵语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十二种因缘生起之意。又作二六之缘、十二支缘起、十二因缘起、十二缘起、十二缘生、十二缘门、十二因生。即构成有情生存之十二条件(即十二有支)。阿含经所说根本佛教之基本教义,即:无明(梵avidya)、行(梵samskara)、识(梵vijnana)、名色(梵nama-rupa)、六处(梵sad-aYatana)、触(梵Sparsa)、受(梵vedana)、爱(梵trsna)、取(梵upadana)、有(梵bhava)、生(梵jati)、老死(梵jara-marana)。据《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载,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阴缘。即此十二支中,各前者为後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後者亦灭,故经中以(大二.六七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中略)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之语,说明其相依相待之关系。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缘所成立,故说无常、苦、无我。《杂阿含经》卷十二谓,缘起法乃永恒不变之真理,佛观察此真理而开悟,并为众生开示此法。又若自有情生存之价值与意义方面观察十二缘起之意义,则指人类生存之苦恼如何成立(流转门),又如何灭除苦恼而至证悟(还灭门)。即有情之生存(有)乃由识(精神之主体)之活动开始,识之活动成为生活经验(行),复由活动之蓄积形成识之内容。然识之活动乃识透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六处)接触认识之对象(即一切心、物﹝名色﹞),此系主观上感受之事。凡夫之识以无明(对佛教真理无自觉)为内相,以渴爱(求无厌之我欲)为外相,渴爱即识之根本相,且发展而取一切为我,成为我执(取),故由此染污识之活动所薰习之识,必应经验生、老、死等所代表之人间苦、无常苦。反之,圣者因灭无明及渴爱,故人间苦亦灭。

  (27)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波罗蜜。

  (28)六情:即六根,旧译经论多译为六根为六情,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皆具有情识,故称之。

  (29)八难:梵语astav aksanah,巴利语atthakkhana。指不得遇佛、不闻正法之八种障难。八难即:在地狱难、在饿鬼难、在畜生难、在长寿天难、在边地之□单越难、盲聋瘖痖难、世智辩聪难、生在佛前佛後难。

  (30)十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佛教主张十方有无数世界及净土,称十方世界、十方法界、十方净土等。

返回目录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