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四)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1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四)

 

  丙二、辨心愿为立行之标准。

  这一科的意思是说,我们心愿的邪正,是我们一个善恶行为的判断标准。

  「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但夹带利名心,便是三涂种子;但执着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种子;但一昧出离,便是二乘种子;但具自觉觉他之心,便是菩萨种子;但从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彻其源底,共回向净土,普与众生,同登极乐,便是无上菩提种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这段论文是蕅祖在【灵峰宗论】的开示。分成三段来说明。

  先看第一段,第一段是个总标。「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我们一个修行人,平常会做很多很多的善法,或者布施、或者持戒、或者拜佛、念佛等等。但是这样的修行会有两种不同的果报。第一种人会成佛作祖。就是说他临命终的时候,能够正念分明往生净土,或者是做一代的祖师,得到永恒的安乐。这种人在修学上是成功的修学。另外一种人,他在临命终的时候,反倒是堕坑落堑。堕坑落堑就是到三恶道去了,承受长劫的痛苦。一个人,他能够成佛作祖得到永恒的安乐。另一个人堕坑落堑受长劫的痛苦。这之间的差别,所争的差别,其实是我们现在一念的迷悟之心罢了。关于这一点就说出大乘佛法对生命真实相的解释。佛在出世之前,外道的论师,就提出两种的看法。第一种看法就是所谓的邪因缘论,认为生命的本质有一个主宰者,或者是大梵天,或者是释提桓因。这个主宰者,他能决定我们的快乐痛苦。换句话说,我们不管怎么努力,我们自己不能决定我们的快乐痛苦。我们唯有向大梵天的礼拜供养祈祷,希望他能够赐给我们快乐。这种思想佛法是认为是邪因缘论,这种因缘是不正确的,故名之为邪。第二种思想就是无因缘论。生命的快乐痛苦是没有一定的轨范的,他为什么会那么快乐、那么庄严、那么健康,因为他运气比较好。他为什么会那么的卑贱、丑陋,这也是没有理由的,他的运气不好。换句话说,生命本身是没有一定轨则的,这样子的话,就是人死如灯灭,生命就是今生而已,所以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及时行乐,这个就是无因缘论,这种思想比前面的思想更可怕。佛陀出世以后,把外道的这两种思想都否定了,提出了正因缘论。生命的流转有一定的轨则,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这句话,在小乘的思想认为因缘就是业力,我们由于善业的因缘,使令我们的生命快乐;由于恶业的因缘,使令我们的生命痛苦。「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我们今生的快乐跟痛苦,是由过去业力所召感。小乘的学者对于因缘的看法是这个意思,业力。业力不可思议。大乘佛法在观察这个业力就更深入,什么是业力?业力当中有身业、意业、口业。主要就是你的意业,你内心的活动,因为身、口是个工具。就像牛车,牛车会活动主要是牛,车子是跟着牛活动的。在大乘佛法的思想,就是「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就是我们的心念来决定我们的业力,由这个业力来决定我们的果报。十法界,这个人死掉以后,他升天了。他升天不是上帝的安排,因为他的善念,引导他到天上去。这个人死后到极乐世界去了,这怎么回事呢?他那一念心有信、愿、持名三种资粮,临命终跟弥陀感应道交。这个人死了到三恶道去了,怎么回事呢?内心当中有恶念,临命终的时候恶念现前,恶念的力量使令他在三恶道得果报。所以我们一念心是具足十法界。我们成佛作祖,堕坑落堑,基本上是由于我们内心的迷悟、邪正来决定的。这是一个总标。以下蕅益大师把这个观念开展出来。

  「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我们这一念心决定我们成佛作祖,或者堕坑落堑。我们这一念心的情况到底怎么回事呢?以下就解释。我们这一念心有两种情况,大部份来说有两种情况。第一个是人心,第二个是属于道心。「人心」,平常随顺我们的私欲、欲望。有些人贪烦恼重就随顺贪,瞋烦恼重就随顺瞋,痴烦恼波动就随顺痴,我们不能控制他的,就是烦恼做主,就是「人心」。另外一种情况就是「道心」。我们随顺佛法的道理,我们深信业果,勉强自己去断恶修善。随顺于理性的正念,就叫做「道心」。我们一天当中,有时候是人心起现形,有时候是道心起现形,大部份来说,我们一天的思想活动就是两种情况。人心的情况是危,危殆难安。就是活动起来的时候,很难让它安定的,势力非常的粗猛。其次道心,微弱难明。我们一个人的内心当中,如果不是经过长时间的修止修观,来调伏我们这一念心,我们内心状态的确是这样子。我们要起烦恼的时候,是很自然,一点都不必勉强,贪烦恼、瞋烦恼、高慢心、嫉妒心。但是我们内心当中要生起随顺于佛法的正念,这件事情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栽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这个修行就像蚂蚁在爬高山,每一步都充满了吃力跟辛苦。我们内心要增上,要栽培一个深信业果的正念,要栽培空观的正念,这个都是一步一步往前爬。但是我们要放弃修行,修行太苦了,调伏烦恼太苦了,你要放纵自己的时候,就像从高山往下坠,一下子而已。你一念之间的放纵,就会让你从山顶掉下来,这是很容易的。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内心有两种状态,人心的状态是危殆难安的,非常的粗猛,我们内心的正念是如此的微弱难明。这一段是说明,我们私欲的势力是强过正念的力量。

  其次「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这当中把圣贤跟狂妄的人做一个定义。怎么知道这个人是一个圣人或狂妄之人?「罔念」。你出家几年,很用功修行,已经是恪遵圣贤之道,但是你在某一个情况之下,放纵你的念头,这下子你会从圣贤的境界里面掉到狂妄的境界去了。你只要一失念,你就失去了圣贤的境界。反过来,你本来是一种放逸的境界,你突然间发菩提心,开始去克制你的烦恼,这个时候你也会从狂妄的境界变成圣贤的境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圣贤跟狂妄的标准,就是你那一念心来决定。罔念就做狂,克念就做圣。这句话就是在发明前面那句话,「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把它分两部份来说明。

  以下是总结。

  「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蕅祖就引用两个人做一个证明。古时候最英明的皇帝,舜。他因为孝顺的因缘,被尧选做皇帝。他做皇帝以后,做了很多很多的善事来造福人民,无量无边的众生因为他的因缘而得到安乐。其次跟舜同一个时代的,另外一个大盗贼,叫做跖。跖他领导了九千人,在山中自立为王,到处杀人放火,伤害老百姓,也是无量无边的老百姓,因为有跖的生存,带来很大的痛苦跟威胁。这两个人都是能力很强的,雄才大略。但是一个人却能造福无量无边的众生,另外一个人是伤害无量无边的众生。这两个作用为什么差别那么多呢?之分无他。他们之间的差别,没有其他的差别,就是内心的利与善之间也。跖这个人,他的内心是从自己的利益,从个人的私欲为出发点。在做事情的时候,他是以自己的欲望来出发,随顺我欲望的,我就做;不随顺我欲望的,就不做。依止这样的念头为出发点,他自然造很多的罪业。罪业是怎么产生的?从私欲产生的。舜,他这个人为什么会造这么多善事呢?根源在那里呢?因为他有一颗慈悲善良的心,他什么事情的考虑就是以利益有情为出发点,所以他就很自然的创造很多利益众生的

  善业。这两个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行为的差别,追根究底在内心的利与善,存心的不同,就在这个地方不同。

  当然站在一种物质文明的角度,我们应该要不断的追求科技技术。但是在追求科技的情况之下,更要紧的,身为一个未来社会中坚的年轻人,应该栽培一个慈悲的心。为什么呢?他举一个例子,一把刀,这把刀如果交给一个医生,这把刀能够救人,把一个病人的肿瘤切除,利益这个病人。这把刀交给一个恶人,这把刀能够伤害人、所以刀本身不决定是善是恶,但是使用刀的人,他是慈悲心,他是一个恶心,就有不同的作用。你今天学习很多的科学技术,你可能会因为这样的技术去伤害很多众生,你也可能利用这个技术去造福老百姓,关键就是你要有一颗慈悲的心。所以我们不但是要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更重要培养一颗慈悲的心。因为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我们未来可能会走舜的道路,跟舜学习;也可能以后的路跟跖学习造恶,这为什么有很多差别呢?就是你的存心的善恶,这个地方影响出来。这个地方只是在发明蕅祖前面一句话,「成佛作祖,堕坑落堑,所争只一念间。」做一个总结。

  我们看第二段,把一念心发心的不同,分成五个差别。「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我们出了家以后,会学习很多很多的法门,或者选择戒律,过去的善根欢喜学戒、受戒、持戒,很好,从戒律下手。或者我过去的善根欢喜听教看经,从教理当中去明白道理。或者欢喜参宗坐禅,我欢喜打坐,修止观,也是好。禅、教、律都是使令我们成就圣道的法门。但是这三种法门,本身都是不决定的,是好是坏不决定的。你因地发心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果报出现。以下讲出五种。

  「第一个-但夹带利名心-便是三涂种子。」我们今天或者持戒、或者听教看经、或者参宗坐禅,内心当中不是要成就圣道,我们希望因为这样的因缘得到很多很多的人供养,为了利养。或者希望以后成就一个律师,或者是大法师,大禅师,得到别人的尊重恭敬,为了名。为了利养,为了名闻的动机,来学律、看经、坐禅,蕅祖说;你念念之间,成就一个善恶道的种子。因为你的因地有杂染,果报就有杂染。【大智度论】上说啊,一个大阿罗汉,他带一个小沙弥在山中修行。这个阿罗汉他出外应供以后,回来就把这个钵交给小沙弥去洗过。一天回来的时后,这个钵里面有几颗米饭。小沙弥因为惜福就把它拿起来吃,一吃,这米特别的香甜,不是人间的饭。这个小沙弥就打妄想,我师父到底去那里应供?得到这么殊胜的饮食。小沙弥想我师父到底到那里去应供?有好奇心。这一天他师父又要去应供的时候,他躲在他师父坐的禅椅下面。阿罗汉不入定,没有神通,他也不知道。他师父一入定以后,就神足通,一下子就飞到龙宫去。到龙宫以后,师父说:你怎么跟来了?他说:我想要知道你去那里嘛!来了就来了,就一起去应供吧!这个龙王拜阿罗汉作师父,就准备了很多丰富的饮食,带着龙女就陪同阿罗汉跟小沙弥吃饭。这个小沙弥吃到这么美好的饮食,又看到对面的龙女长的美貌,就起了一念的邪愿。我下辈子要作龙王。回来以后,这小沙弥可就精进了,本来是悠悠泛泛,一天过一天。这一天回来以后,心中有一个目标,修行就特别的精进。不管修福、不管持戒就主动积极。经过长时间的修行以后,阿罗汉就说:我以前这个徒弟是很懈怠的,最近那么精进,怎么回事呢?就入定观察,观察到小沙弥发的愿不正确。起了慈悲心就把小沙弥叫来说,你怎么能够发这个愿呢?你好好的发善愿,你因为持戒的因缘至少到忉利天去。你发这个愿,对你是不好的,会堕落的。小沙弥就跟师父说:师父,我的心就像石头一样的坚固不能改变的。阿罗汉也没办法了。小沙弥依止这个愿力以后,长时间的积集善业,有一天在大殿绕佛的时候,发觉他的脚里面出水,脚掌出水。他知道他的愿力终于要满愿,龙王的业力成熟。善业的力量要满足他的愿力。这一天,他带着他的袈裟,用袈裟把身体包起来,跑到大海去,就跳到大海去自杀。他死了以后,因为他善业的力量跟业力的因缘,使令他变成一只大的龙王。跑到龙宫去,把旧龙王给杀死了,把他的眷属全部杀死。自立为王,享受龙王的福报。龙树菩萨的意思,批评这个小沙弥,修行的因缘本来是要追求圣道,追求永恒的安乐。为了贪求一时的安乐,当然,因为他前面的善业,会让他得到暂时的善业,但是他龙王果报受完以后,一定要为他造的杀业,付出痛苦的果报,可能要到地狱去。换句话说,我们今天为了利养,而发心修行持戒、看经、坐禅。虽然学律、看经、坐禅,都是一个善法,能够使令我们得到暂时的安乐,但是我们因地发心是个杂染,这个大方向是个杂染,你究竟是要痛苦的。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我们贪图那一点的蜂蜜,整个大方向来说,我们的舌头还是会被刀子所割。从整个大方向来说,还是痛苦的,还是不值得的。「但执着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种子。」我们持戒、看经、坐禅的目的,不是追求圣道,执着取相,追求的是感应神通,这样子下辈子可能变成人天魔外种子。可能会到护法神的因缘去,好一点的话是善的护法神,不好一点是凶恶的护法神。本来我们应该是念佛、念本尊,应该本尊相应的,结果跟护法相应。为什么呢?因为你的因地发心,是以执着取相为你的根本的目标,而不是以无上菩提为目标。目标的错误,引导你的善业,庄严你护法的果报,可能你的果报很大,但是你毕竟是个鬼神。所以善业的力量要庄严到什么方向,跟你的愿力有关,跟你的动机有关。

  「但一味出离,便是二乘种子。」你内心当中,这也是很难得,一味出离,也是有出离心,一心一意的观察三界的苦谛,希望能够追求出世间的涅槃,这样子就成就二乘果报。以后你持戒、修止观的结果,使令你身心的世界消失,入空性的涅槃去了,受用永恒的涅槃寂静乐。

  「但具真实自觉觉他之心,便是菩萨种子。」这个又比前面更高,你不但能够观察自身的苦,又能够观察其实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受老病死的折磨,他们都是我过去的母亲,我有一份的责任来帮助他们。你有自觉的心,有觉他的心,有智慧、有慈悲,这样子就是一个菩萨的种子,当然以后的果报是万德庄严,不但是偏真涅槃,还万德庄严。

  「但从自觉圣趣,光明发辉,彻其源底,共回向净土,普与众生,同登极乐。便是

  无上菩提种子。」前面的菩提心是一种世俗菩提心,是从事相的观察,观察众生是我过去的母亲,种种过去的因缘上观察,这个菩提心是胜义菩提心,是从自性的理性上来观察,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个人过去或现在要学习大乘经典,明白十法界的众生跟佛是同一个佛性的。从同一个佛性的角度当中,发起同体大悲的心,去行菩萨道,这是从理性上而

  发心。前面是从事上发心。所以讲自觉圣趣,光明发辉。一方面能够悟入你的自觉圣趣,自觉圣趣是我们的清净心,然后再从自性清净心的光明当中,发挥你的大悲心。彻其源底。古德说,无不还归十法界,无不从此法界流。从这一念一真法界的清净心当中,开展出你的菩萨道。共回向净土,普与众生,同登极乐,便是无上菩提种子。这样子的一种种子是最殊胜,这个种子是【法华经】说的一佛乘。直接的趋向于无上菩提。这意思是说,今天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你是持戒也好、看经也好、坐禅也好,这三个法都是不决定的。这三个法会让你成佛作祖,但是也会让你堕坑落堑,关键在你的发心。我们在高速公路跑,车子的动力速度很快,速度是好是坏,不一定。因为决定你的去处是你的方向,你的方向盘往北边,速度就加持在北边。你的方向盘是趋向于南边,你的速度就加持在南边,就是整个目标的确认,影响到你未来的果报。

  总结。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假设我们发心是正确的,是为了利益有情,为了成就无上菩提。一切的行法,你发心正,一切的行法都趋向于正道。反过来,我们的发心是邪恶的,是随顺我们个人的烦恼的,一切的行法就趋向于邪道。一切法可能是正,也可能是邪,就是我们一念心来决定。

  我们看【法句经】两段的经文。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

  【法句经】这部经本来是属于南传的,或者说是小乘的经典,但是当中有大乘的意在里面。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诸法,有善法、有恶法,主要是这两种法。这两个法会出现是意先导,所以我们今天会生起善业恶业,身体是不能做主的,就是你的心念要先动。你一定会动一个善念,然后才创造善业。你一定是会先生起一个恶念,然后才去造做一个恶业。所以善恶业的生起,它的根源就是意先导。牛决定你车的方向,牛不活动,车子不能活动的。

  「意主意造作」,意念不但是业力的前导,而且在整个造业的过程,他还是一个主宰者,还是一个真实的造作者。他不但是引导整个刚开始的先机,乃至于整个过程的变化、轻重,完全是你的意业来主宰,来造作。「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假设我们的因地当中,今天作这件事情是随顺烦恼的,贪烦恼生起了,控制不住了,就造一件事情。或者瞋烦恼,高慢心,为了嫉妒的因缘去造这件事情,以染污的意,所发动的口业或身业。不管这个口业、身业外表看起来是多么的良善,但是因为染污意都被这个业所染污了,最后的果报,毕竟是痛苦的果报。就像车轮永远随顺于兽足,就是因果如此。就是你的染污意一定是引导痛苦的果报出现。就像车轮永远会随顺兽足而行一样。反过来说,「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这都是一样的,一切的法都是意业来先导,整个过程由意业来主宰造作。假设我们今天的行为以慈悲心,「或语或行业」,虽然今天表面上呵责他,或者打他、骂他。但是我这样的行为,外表看起来是如此的粗暴,但是我是一念的想要利益他的心,这样子最后果报还是安乐的,对我来说还是安乐的。讲一个譬喻「如影不离形」,影子不

  能离开物体的本质。就是你依止清净意,所发动的语业、身业,你一定是快乐的。从这个地方可以知道,我们出家久了以后,不管在自己的行为上,看别人各式各样的行为上,有时候我们很难判定一个行为的善恶,有时候很难。这地方的学习就知道一个消息,什么是善业、什么是恶业,我们知道怎么判断。就是说假设他今天依止染污意,不管他的行为是多么的美妙,这个就是恶业,这样的结果,一定使令他今生、来生的生命是痛苦的。假设我们今天依止的是清净意,不管外表看起还是多么的粗暴,这样的业在佛法看起来是善业。善业的因缘会使令我们今生、来生成就安乐的果报。我们可以以染污意跟清净意来决定业的善恶,这个地方是讲出这个消息。

  在【宗镜录】永明大师也讲出一个事情,古时候,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其门而不入。治理黄河的时候,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为公为众,三次经过家门都不走进去,没有时间走进去。功劳很大。颜渊处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渊处在春秋末年,春秋五霸。表面上尊王攘夷,齐桓公,相管仲,九合诸侯,一空天下。齐桓公表面上是尊王攘夷,事实上他内心当中完全要成就自己的霸业,以尊王攘夷做一个号召。所以在春秋时代,每一个诸侯都是为个人的私欲,为自己的地位在着想,没有一个人要随顺仁义,去推行仁义之道。颜渊虽然有很多的才华,但是最后的选择,帮有道者是,帮无道者非,他退避在一个偏僻的陋巷。永明延寿大师说,这两个历史上的贤人功劳是完全一样。

  我们会想,大禹他作了很多事情,作了十三年的治水,颜渊什么事都没做,一天到晚在陋巷里面一天过一天,这两个人怎么功劳一样呢?永明大师解释,异地而居,亦复如是。如果今天大禹处在春秋的情况,他也一定是处陋巷,不敢去管这些政治的事务。今天把颜渊放在舜作皇帝的时候,舜是一个有道之士,颜渊也一定是为公为众。他们俩个的功德,内心当中是一致的。遇到不同的因缘,就表现不同的行为。功德是曰内心安立的。这一点我们应该清楚。

  【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他讲六波蜜,布施波罗蜜的体性是安立在舍心,不安立外境。为什么不安立外境?布施波罗蜜如果安立外境,这个世间上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在贫穷当中,没有一个众生能够成佛。你这尊佛六波罗蜜圆满,怎么还有这么多众生在贫穷当中?你布施波罗密是怎么修的?不是这样讲的。就是说这个菩萨,他无量无边劫当中,他修舍心,把自己的财物舍出去,虽然一块钱,他舍出去,乃至于舍自己的生命手足,舍到最后,他内心悭贪的心所完全没有了,这个时候他圆满了,跟别人没关系的。他假借施波罗蜜的因缘,来成就自己的舍心,是这个意思。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是一样。宗大师的大智慧,六波罗蜜是约内心安立的。持戒也是这样,从经论上说,无量无

  边众生成佛,持戒波罗蜜圆满,但是很多人还受到伤害,这怎么说是持戒圆满呢?不是的。是曰着佛他内心当中,他损恼有情的心,他内心当中的恶念完全消失了。佛陀任何情况,他不生起损恼有情的心,这个佛持戒圆满,戒波罗蜜圆满,跟众生是没关系的。所们今天成就一个功德以后,我们可能有因缘表现出来,也可能表现不出来,就是这个功德是安立在你的内心的,从内心上来观察,就是临命终那一念,那一念是我们平常栽培的。我们作定课的时候,修十五分钟,修止修观,修慈悲观,修无常观,不要小看这十五分钟,你的生命就在这个地方开始改变。因为你内心的思想开始变化的时候,你的生命也变化。你说我修了十五分钟,我出来以后也是一样吃饭睡觉。是的。但是你遇到境界,你的思想增上以后,你采取的行动跟以前不一样,你以后尽未来际的行为会不一样。我们刚开始在山中修行,不要认为对社会没什么贡献,一天到晚在这边拜佛,修四念处,修大悲心,不要小看这样的因缘。因为你未来的生命当中,会利益无量无边的有情,就在你打坐的时候开始栽培。你为什么能够利益有情?为什么能够建立佛法广度众生?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你为什么会有善良的心,世间上的事情不会自然有的,就是你刚开始出家的时候,息诸缘务,在山中好好的根据佛陀的法语,去修止修观,栽培起来的。所以你现在的止观,是未来利他的基础。这个地方强调说,我们今天的果报是趋向成佛作祖的安乐,或者是趋向于堕坑落堑,就是你那一念心的善恶。这个地方,我们刚开始发心要正确。虽然我们不是马上能够断除一切恶,修习一切善,不是马上。但是你的大方向不能错,关键在这个地方,大方向不能错。

  问:?

  答:我们修行有两个东西,一个所修的法,一个能修的心。一个法、一个心。心止法,法止心。法开出来有五乘法门。但是【法华经】的意思,关键在你能止的一念心。你这念心是发大悲心,发菩提心,你持五戒,五戒是成佛的资粮。就是法门本身没有自性,是心的问题。我们今天去修一个法门,我这个法门的目的不是起善心,我是要跟他比高下。我修这个法门的目的,要让我赶快成就资粮,我要去伤害某一个人,这个法门对你来说就是恶法。就是你起恶念去修一切法门,一切法都是恶。你起善念,我起善念,我表面上去伤害别人,但是我为了要帮助他,因为这个人我不这样讲他,他不能增上的,这个法门是善。所以法门本身是不决定是善恶,是心的问题。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也是这样,你能念的心,本身没有皈依的信心,没有往生的愿力,这个佛号本身不能成就往生的资粮。以信愿的心来执持名号,蕅益大师讲,你没有信愿,它只是你未来得度的因缘。虽然它是万德洪名,但是你跟他不相应。你一定要以信愿,才能跟弥陀的功德相应。无量无边的法门,你不管修什么法门都没关系,要紧是你能修的那一念心,要正。

  问:?

  答:没有出离心,不能生起真实的大悲心,一定要有出离心作基础。因为你自己不能体悟到生死的苦,你怎么会帮助别人解脱生死的苦呢?不可能的事情。

  第二段、八种发心。我们一般的修行人发心修行,不离开这八种。省庵大师,把八种的相貌表达出来,希望能像一面镜子一样,我们观照一下,好的继续的保持,不好的加以调整。

  「八种发心,它是邪、正、伪、真、小、大、偏、圆。」

  分成四段,第一段「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这地方提出邪跟正两个相貌,先看「邪」。「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有一种修行人主动积极的修行很多的善业,或者布施、或者持戒、或者放生。但是他修行的时候,不究自心。他整个行法不是汇归到内心的调伏烦恼,去开显自性。他修行是干什么呢?但知外务。就是修行心向外求,追求外在的事务。追求什么外在的事务呢?以下讲出四种事务。「或求利养」,他追求财物、饮食、衣服的供养。「或好名闻」,他这个人对财物看的不重,好声名,希望因此修行的因缘得到别人的赞叹。「或贪现世欲乐」,或者追求今生五欲的快乐,或者是期望来生五欲的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就是你的动机向外去追求这四种的名闻利养。这个发心就不对了,不正确了。跟我们追求无上菩提的目标就不相随顺,这叫邪,邪者不正也。

  另外一种「既不求利养名闻,又不贪欲乐果报。」他的发心知道利养名闻都是无常的,败坏的。又不贪欲乐果报,只是为了追求生死,为了追求无上菩提而发心,「如是发心,名之为正。」以下的四个发心跟自己的智慧有关系,自己的判断抉择有关系。基本上,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的根本的本性,希望能够离苦得乐,不管你是没有修行,你是修行。但是安乐的定义,我们应该透过智慧去观察,什么是安乐?这件事情是很重要。【瑜伽师地论】当中,把五欲的安乐,跟涅槃的安乐,作了一个比较。这当中有两个地方是完全不同的。第一个、五欲的安乐有过患,涅槃的安乐没有过患。因为你今天追求五欲的安乐,虽然它也是一个暂时甜美的安乐,但是这个安乐当中,夹杂烦恼跟业力。你去受用这五欲安乐的时候,贪瞋的烦恼会活动。得到了就贪,失掉了就瞋。由贪瞋的毒素,发动你的罪业。所以你再受用五欲乐的时候,烦恼本身就是扰动不寂静,你的心扰动,严格来说,不名为安乐。佛法来说,安乐一定要寂静,扰动的心谈不上安乐。就像一个人生病,眼耳鼻舌身,五根有病毒,你吃在好的东西,你都不觉得快乐,因为你的诸根有病。你的感受就不能生起乐受。我们受乐五欲亦复如是,你在受用五欲乐的时候,有烦恼罪业,第一个、你现在就不安。罪业本身就不安,让你心不安。烦恼的活动让你不寂静,你现世就会被烦恼跟罪业所破坏,安乐被破坏。其次、烦恼跟罪业会引生你来世的痛苦,你因为追求今世的安乐,要付出来世的痛苦,这件事情让你不安。所以你追求五欲的乐,本身夹杂很多的过患。譬诸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这是第一点。其次、五欲的安乐是无常败坏的,涅槃的安乐是永久的。你花了很多时间修行也是不容易,你要修行很多很多的善业,早起晚睡,哦!得到了五欲的快乐,但是这五欲的快乐是一种败坏的。临老的时候,你就不快乐。你生病的时候,五欲也不能让你快乐,你死掉的时候,五欲的快乐全部丧失掉,老病死会破坏你安乐的相续。你选择涅槃安乐,老病死不能破坏。佛陀,涅槃乐,常乐我净的快乐,他的应化身虽然示现老,也示现生病,也示现死亡。但是他内心当中,也是安住在常乐我净的功德,老病死不能破坏佛的安乐,不可以。涅槃乐是不能破坏的。所以说五欲的安乐,

  第一个是有诸过患。第二个它无常败坏。所以它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印光大师说,修习佛法,积集那么大的加行,追求世间的安乐,不往生净土,就像一个人拿摩尼宝珠换糖果吃吃而已。你本来应该得到摩尼宝珠,在未来的生命当中,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恒常乐,不间断的去受用你的安乐。但是你不要,你只是去追求几十年,几百年的快乐,一颗糖果吃完就没有了。我们会发邪的愿,多数就是没有好好的考虑,就是我们有这么多资粮,应该换取什么功德,你对于五欲的快乐,涅槃的快乐,没有真实的认识,才会作出错误的抉择。

  第二段、伪、真。「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巅。如是发心,名之为真。」

  伪、真。这一对,伪就是夹杂。前面的邪,完全是为了名利,完全。这个伪夹杂了一些名利,但是也夹杂了一些菩提的善根,都有。叫做「伪」。「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这个人他有罪业,他也不忏悔。身口意三业有过失,他也不对治,反正也没有人知道。内浊外清,始勤终怠。内心当中的罪过也不去对治,表面上现出清净的相貌。始勤终怠。刚开始出家的时候很认真,到最后慢慢、慢慢懈怠下来。「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刚开始不能完全说没好心,有一点想要追求圣道的心,但是也有名利心,夹杂名利。「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也造了一些善法,但是罪业的势力还是强大,把这个善法都染污了。这个人因地发心,也有名利心,也有好心,但是名利心毕竟是熟境界,多生熏习。善心,今生才栽培,有生疏的境界,所以说烦恼的势力,毕竟是强过于善根的势力。虽然也造了善法,终究为他的罪业之所染污,如是发心名之为「伪」。这是个因地夹杂。真实就是完全不夹杂。这个人「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每一个念头当中,都真实的要追求诸佛的佛道,追求自身的永恒安乐。不但是自身的安乐,心心下化众生。也希望广度一切的有情,使令他们能够懈脱轮回之苦。「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佛道是三大阿僧祈劫,但是不怕,慢慢走,至少我大方向不能错。我精进懈怠是一回事,走快走慢是一回事,至少我的方向是趋向于佛道的一个方向。「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在末世当中的众生,刚强难调,但是也不怕,随缘尽份,不生厌倦。讲一个譬喻「如登万仞之山,必穷其顶:如上九层之塔,必造其巅。」万仞,仞,七尺。很高的山。我可能是爬的很慢,但是没关系,我一定要穷究它的山顶。就像爬九层的高塔,虽然很高,但是我迟早要达到它的颠峰。「丈夫自有冲天志,不成佛道誓不休。」我心中有这样的愿力。「如是发心,名之为真。」伪跟真,伪就是夹杂,有善根有名利心,有名利心也有善根。我们刚开始因地夹杂,看不出来,但是时间久了以后,就会看出来。你有夹杂名利的人,慢慢、慢慢就会有不同。就是等到你有资粮的时候,你的行为就会有偏差。我们讲中途变节。蕅益大师在演说中,有些人刚开始老老实实的在山中修行,但是没几年下山以后,搞名搞利,中途变节,晚节不保。蕅益大师说,表面上是中途变节,事实者因地夹杂。刚开始有夹杂名利心,他不知道,所以整个方向就有错误。因地夹杂,一般人多多少少是难免的。因为我们没有学习佛法,要我们放弃五欲乐是有困难的。因为无量劫来,就像苍蝇爱着甜食一样,习惯深重。但是我们学习佛法以后,用教理的镜子去观照以后,就应该把它调整过来。明白五欲的过患,这种夹杂毒药的美食是不应该去享用的,一个有智慧的人不应该去享用夹杂毒药的美食,不应该。不会为了暂时的安乐,付出了长时间的三恶道的苦,这是不值得的。夹杂的发心,这个人还是有救的,因为他还有善根,他还会觉醒,观照然后去忏悔检讨。前面邪的人,就很难讲,很难教育他,因为内心当中完全是为了名利,一点善根都没有,他很难接受教化。这个伪的人,经过佛法的修学,去触动他的善根,他还是可以调整过来。当然他要是不调整就会有一种情况,这个人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他也可能会造一点,有时候善根起现形,造善法,但是终究被他的罪业所染污,因为罪业的势力还是强大。

  第三:小、大。「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

  「小、大」都是属于真正发心,都是真实的,都是正的。就是在真跟正之间,把它开出小跟大。小的发心,「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小乘的学者观四圣谛,观苦谛,观察有情众生在轮回当中,得到一个果报体,他的身心世界是不净、是苦、是无常无我的,所以说这三界的果报就像牢狱一样。我们这个色身对一个人的系缚,就像一个人被关起来,不得自在。阿罗汉得到圣道以后,他对这个臭皮囊非常厌恶,就像这个臭皮囊把他的内心关起来。他要是把这个臭皮囊丢掉以后,他的内心游于甚深法性三昧,多么自在。阿罗汉他不想度众生,他是期待死亡来临,赶快放下臭皮囊入涅槃的境界。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看到生死轮回,就像冤家恐怖,不敢再跟他接触,不敢再相遇,永远不敢来三

  界。只想要自己解脱,无量无边的有情,在轮回当中,跟我没有关系。「如是发心,名之为小。」虽然是真正,但是你的发心只考虑到你自身的安乐,虽然是有智慧,但是功德不圆满。所以叫做小。这个车子能够载到彼岸,但是这个车子只够你一个人坐,你不能够载很多人,小乘。「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另外一个菩萨,他的思想就是苦恼的众生,穷尽了,都解脱了以后,我的愿力才穷尽。无上的菩提到成就了,我愿方成。前面是利他,这边是自利。「如是发心名之为大。」大乘的发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小乘的愿力跟大乘的愿力,影响到未来的果报,影响到涅槃。【阿含经】阿罗汉要入涅槃,心里是欢喜的。不像我们凡夫,凡夫遇到死亡,是恐怖、不安的、放舍不下。阿罗汉圣人对于死亡,内心是起极大欢喜心,期待已久。「我身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不受后有。」我无量劫在三界当中,「成男做女经千遍,戴角披毛历万端」,到现在终于结束,我不要再得果报。我身已尽,我无量无边的生命终于是已经结束了。梵行已立,清净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五分法身成就。所作皆办,不受后有。我修行的法门结束了,我从今以后不要再做功课。不受后有,不再召感三界生死。讲完以后,就用三昧火,把身体烧掉,入无余涅槃,就全面的修行。在涅槃当中,没有烦恼的障碍,没有罪业的障碍、没有老病死果报的障碍。烦恼障、业障、报障。愿消三障诸烦恼,都消灭了。但是他也不能去示现八相成道,广度众生,不可能。自己去受用涅槃寂静乐,自受用。这涅槃只能够自受用,大乘的涅槃可不同,你看阿弥陀佛他也是在大般涅槃,但是他大般涅槃当中,用法身去创造一个应化身,去创造一个七宝池八功德水的极乐世界的国土,有法身的功德,有净土的功德,能够创造依正庄严。去摄受很多很的众生,到净土去教化。但是他自己也是安住在涅槃,大乘的涅槃叫无住处大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虽然内心当中是寂静乐,但是他能够不动道场,身遍四方。安住在涅槃的当下,又能够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虽然广度众生,内心当中还是涅槃寂静乐。这是一个真空妙有的不思议境界。舍利弗在【法华经】上说:我等同入法性。舍利弗说,我跟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证得空性。三乘共坐解脱船。怎么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我阿罗汉就不行呢?舍利弗在法华会上有这样的疑惑。佛陀意思是说:这个是你们因地的发心不同,不是佛陀有偏心。就是在因地的时候,你的发心就是,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因为你的因地只为你自己着想,所以未来得涅槃的时候,这个涅槃只足够你自己受用。你刚开始发心的时候,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你一开始就会考虑到无量有情,所以你得到涅槃以后,你自然这个涅槃也能够他受用。如来现起他受用。你自己受用常乐我净,而这个涅槃又能创造出无量无边的国土,无量无边的应化身来广度众生。因为你的因地发心就是这样子的,就是众生界尽,我愿方尽。所以得果报的时候,你的涅槃能够自受用,能够他受用。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发菩提心是对的,你以后的果报就大,你因地发心小,你种出来的水果就是小。虽然是共同的成就涅槃,解脱生死,但是这两个作用可不一样。

  第四:偏、圆。「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如是发心,名之为偏。」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见一法,离心别有。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如是发心,名之为圆。」

  偏、圆都是属于大乘菩萨的发心,只是偏,偏在事相,在有所得的事相上去发心。圆是观察理性,观察自性,从理性上发心,所以比较圆,涵盖的范围比较圆满。密宗讲,世俗菩提心是偏,胜义菩提心是圆。

  「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菩萨发心,认为众生是在心外,佛道也是心外,这都不是约内心安立的,心外真实有众生可度,心外真实有佛道可成。「功勋不忘,知见不泯。」对于所作的功德念念不忘,我今天又做了什么善事。知见不泯,功勋是约所修的善法,知见是约能修的心,就是我见。我能够度众生,你是我度的。有一个我,有一个所。「如是发心,名之为偏。」就是说这个菩萨都是在有相的境界活动,虽然有慈悲心,但是智慧是不够的,他就是在事相上发心。「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菩萨他有慈悲心以后,学习大乘经典,读【法华经】、【金刚经】、【华严经】。【金刚经】说,若菩萨广度一切众生以后,他心中,而实无众生得度化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虽然广度众生,他会往内心自性清净心去会。说自性是众生,就是说观察众生的果报跟佛的果报,不离开我们的自性清净心。在因果上来说,众生是苦恼的果报,佛是万德庄严的果报。但是要讲到这一念清净心,那是无差别的。只是迷、悟,迷了以后是众生,悟了以后是佛道。所以说,不管是众生,不管是佛道,不离开我们一念的清净心。所以不见一法,离心别有。我们放蒙山的时候也是这样,一开始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曰事相发心。其次,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从自性清净心的角度发动四弘誓愿,这有不一样。为什么呢?不见一法,离心别有。所以以虚空之心,发虚空之愿,行虚空之行,证虚空之果,亦无虚空之相可得。「虚空」是一个譬喻,因为虚空是无形无相,比喻菩萨,菩萨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因无所住而生其心。他的发心是不住在有相的境界发心,安住在自性的理性上发心。所以以虚空来比喻我们的清净心是虚空,表示它无所有。「如是发心,名之为圆。」菩萨发心,刚开始我们佛法的学习不够,一定是从事相发心。但是事相发心有一个问题,你容易退转。因为你遇到逆境的时候,你说这个众生我对他那么好,我心心念念为他着想,他竟然对我讲出这样的话,对我太不起,可能你容易退转菩提心。以有所得的心来度化众生,因为众生的烦恼他控制不住,他也不是有意要讲这句话来伤害

  你,但是他的烦恼控制不住,他自己也是一个没有调伏的众生,讲出一些非礼的话。这个菩萨本身发心是有所得的时候,八风一吹就使令你退转,退转菩提心,我不修菩萨道,众生难度。我看我自己好好的观一切法空,我自己入涅槃算了,你就会有这种情况。之前忏公也讲过一句话,「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从不变的角度,清净心的角度是无有少法可得。但是修行,利益众生尽份,随缘尽份,尽份随缘。就是在清净心当中,我们好好的尽份,利益众生随缘。这样子就是法法消归自性,我们利益有情的当下,是增长自己的菩提心,众生得度与否,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释迦牟尼佛在度化众生,有些众生不听释迦牟尼佛教化的。有的外道,指着佛陀骂佛陀。佛陀对他起慈悲心,这个外道还是一样,以凶恶的身口来面对佛陀,佛陀内心当中也是一样安住的。这个意思是不见一法,离心别有。这是理性的发心,不容易退转。

  第三结示法要,修行有三个次第,发心、修行、证果。发心是成就圣道的一个亲因缘,就像一个种子。就像果树的种子,木瓜的种子,或者是苹果的种子。发心以后,开始修行,或者持戒、或者诵经、或者坐禅。这是个增上缘。环境,这个种子经过泥土、阳光、水分的滋润以后就证果。这个果实是什么果实跟你的种子有关。当然你修行的精进、懈怠,这个环境会影响结果速度的快慢,但是本质是由种子决定的。种瓜一定是得瓜,种豆一定是得豆。不管你的泥土是多么的肥沃,种瓜是不能得豆的,种子不能改变的。你刚开始在起步的时候,一定要把你不正确的发心调整过来。因为你种子错了,以后不管你怎么栽培,它这个果报就有问题。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所以法华会上那些阿罗汉非常的后悔,你看舍利弗尊者,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受记作佛,而我等不与斯事,甚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我过去经常亲近佛陀,佛陀为文殊菩萨受记作佛,为普贤菩萨,为大菩萨受记,都没有为我们阿罗汉受记作佛,难道我们阿罗汉天生注定只做阿罗汉,怎么努力都不能成佛吗?我们只有天生注定孤孤独独的入涅槃,然后什么都没有,就这样子而已吗?舍利弗尊者非常感伤。佛陀就说,不是这样子的,我的法语就像雨水一样,普遍的滋润一切的草木。草木的根性不同,吸收的水分不同。因地不同,在佛法当中你吸收的养分不同,不是佛陀有偏心。所以阿罗汉从新发心,回小向大。佛陀为阿罗汉再一一的重新受记。舍利弗后来很高兴,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他小乘的心放弃以后,发了菩提心,他的生命就有变化,就有成佛的可能。我们的发心,会决定我们行为的善恶,还有行为的圆满不圆满,就是你的因地发心是很重要的。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