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五)
达真堪布:《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五)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讲正行宣说三士道第三部分,大士道修空性大悲双运而解脱有寂之边,此部分又分三:一、意乐发殊胜菩提心;二、加行修二菩提心;三、修学菩提心学处。
一、意乐发殊胜菩提心: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自何乐?
是故为度无边众,发菩提心佛子行。
上一讲中讲,在六道中只有痛苦没有安乐,所有属于世间的这些快乐都是无常的,都是不可靠的。所以不能对世间、对轮回有贪念,要追求解脱。只有解脱了才能得到真正无伪的功德与永恒的快乐。那么,今天我们为了自己能够了脱生死,或者摆脱这些痛苦而学法修行,那就不是很合理。因为我们宿世的很多父母正在六道中,在恶趣中,感受着无穷无尽的痛苦;我们不能见死不救。每一个众生都曾经当过我们的父母,而且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与恩德;所以,我们一定要考虑这些父母。
佛在经中也讲过,现在我们通过教证和理证,也能说明这些众生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而且不止一次地做过我们的父母。我们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吃的、没有穿的而流的泪水,若是能够积累在一起的话,比四大海洋的水还多。我们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仅仅转生为傍生或蚂蚁的尸体,若是能够堆积在一起的话,比须弥山还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是靠父母而生。这些众生做我们父母的时候,非常慈爱地抚养我们,对我们都有无量的恩德。
现在,我们和他们不同,我们得到了人身,而且闻到了佛法,还遇到了良师。我们有解脱的机会,有成佛的机缘了,但是他们却在地狱里感受着地狱的痛苦。
众生是无量无边的,但是地狱的众生第一多。地狱的众生犹如整个大地的微尘那么多,大部分的众生都在地狱里,感受着地狱的痛苦。饿鬼第二多,犹如恒河沙一样多。傍生第三多,像漫天的大雪一样多。傍生有海居傍生,还有隐居傍生。我们不说别的动物,光说蚂蚁。仅仅一个蚁穴里的蚂蚁,就远远超过了整个南瞻部洲人的数量!傍生这么多,饿鬼更多,地狱的众生就更不用说了。天人和人就像指甲上的微尘这么多。这样相比,天人和人就没有几个了。
很多的父母众生,连三宝的名字都听不到,哪有修行的机会啊!我们讲人身难得的时候也讲过,都是无闲暇处,根本没有学佛的空闲与机缘。
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机缘,有这么好的机会与条件的时候,不能忘记我们宿世的父母。若是忘记了就太不像话了!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这些父母众生,为所有的众生发心:“为了度化无量无边的父母众生而修持成佛!为了修持成佛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跟随我们历代的传承上师们,跟随那些诸佛菩萨们,发这样的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这才是真正的佛子行,这是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我们是渴望解脱的人。我们要解脱、要成佛就要靠众生。若是没有众生,我们无法能够学法修行。若是没有众生,我们怎么发出离心,怎么发菩提心呢?若是不发菩提心,我们怎么能成就,怎么能成佛呢?我们能够发这样的心,发这样的愿,才能打开心胸。这也是训练自己这颗心唯一最殊胜的方法。
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从小到大,为什么总是有想不开、想不通的呢?为什么总有烦恼、痛苦呢?为什么不是苦就是愁呢?因为自私自利、心胸狭隘;因为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对方;因为不会圆融,不能容纳——所以总是有烦恼,有痛苦。我们想解开这个束缚,想真正让自己的心解脱,就要发大心、发大愿,发饶益众生的心,统统忘掉我执我爱、自私自利。那么,去掉自私自利唯一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发菩提心!真正能够发出菩提心,这个时候才能去掉自私自利。没有自私自利,才没有烦恼,才没有痛苦。所以,如果你真心想解脱的话,必须要发菩提心。——这是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我们都想解脱,都想成佛;但是平白无故,没有任何原因,没有任何理由能解脱、能成佛吗?当然不能。那怎样才能解脱,怎样才能成佛呢?一方面,要积累资粮——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积累资粮最最殊胜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发菩提心!发愿、行菩提心,这样才能快速地积累资粮。另一个方面,就是消业。我们业障深重、罪孽深重。
佛在经中讲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你认为自己没有造业是不是?你认为自己很清白是不是?我们不说生生世世积累的恶业,只说今生今世所造的身口意这些恶业,若是没有把握好,每一个起心动念都在造业啊!我们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积累了多少恶业?如果能够堆积的话,比须弥山还高,整个虚空也容纳不了。那么多的罪业,我们怎么承担这些果报啊!
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忏悔,通过忏悔能忏除这些罪业;但是忏悔要靠菩提心。我们说金刚萨垛除障法是最最殊胜的忏悔方法,但是也得有菩提心的摄持!若是没有菩提心摄持,不会有太大的效果,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修任何法都一样,有了菩提心的摄持,才能达到最终的效果,否则不可能。
我们现在也是,天天修金刚萨垛除障法消业,天天修曼茶罗积福,天天修上师瑜伽和上师相应,但是都没有太多的收获,没有达到真正的效果。为什么呢?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内心不清净,发心不到位。没有发菩提心,或者菩提心没有发到位;所以说菩提心是修各种法唯一的条件。没有菩提心无法能够学佛修行,没有菩提心无法能够解脱成就。首先要发菩提心,这个非常重要。
二、加行修两种菩提心,就是修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
修世俗菩提心又分两种:
(一)入定修自他相换。(二)后行恶缘转为道用。自他相换是愿菩提心的学处:
诸苦由求自乐生,圆满正觉利他成,
是故己乐与他苦,真实相换佛子行。
诸苦:所有的痛苦。我们讲轮回过患的时候讲过,不管是三恶道,还是三善道,每个众生身心上都有难忍的、非常可怕的好多好多种痛苦。说到痛苦,大家会找很多原因与理由:因为环境,因为周围人的一些做法、行为,或者因为这个、那个的……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与理由,统统都不是!痛苦真正的根源就是只为自己的快乐。自私自利是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自私自利是一切坎坷挫折的根源。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呢?就是为了对治自私自利。
无上正等觉圆满的佛果是从哪里生的?是从利益众生的心里生的。能够利益众生,之后才能成就佛果,才能圆满。现在明白了吧?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利,一切快乐的来源是利他。所以,我们现在要自轻他重,我们不能为自己要为众生。我们要为众生受苦,要为众生受累;我们要承担众生的痛苦,要承办众生的利益。这样我们才能摆脱所有的痛苦,才能成就佛果,福德、智慧、功德才能圆满。谁不愿意自己的功德圆满、福德圆满、智慧圆满、一切圆满啊?谁不愿意自觉觉他、自度度他啊?若是真心想这样,真心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就要修自轻他重菩提心。这是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我们在座的每个人都一样,都不愿意感受痛苦,哪怕是一丝一毫的痛苦都不愿意感受。若是真心想摆脱所有的痛苦,想永恒解脱的话,就要修自他交换菩提心,这是唯一的方法。
自他交换菩提心不是很容易修啊!从内心里、从骨子里真心想把所有的快乐、所有的顺利、所有的好处都献给别人,所有的损失、所有的伤害、所有的痛苦都拿到自己身上。——这叫自他交换菩提心!尤其是遇到一些事情,遇到身体不舒服,遇到一些坎坷的时候,更要自他交换,要承担所有众生同样的痛苦;而不仅仅是承担自己一个人的痛苦。
因为在世界上,肯定有好多众生都在感受同样的痛苦。这个时候不应该逃避,不应该只想自己早日解脱。我们现在都是这样,有点什么困难、磨难就想办法尽快解决、尽快解脱。其实真心想发心发愿的话,这个时候就应该修自他交换,自己来承担所有众生的痛苦,让他们解脱。
比如身体有病的时候,不应该害怕;但是很多人都是心慌意乱的,根本想不起来菩提妙药。其实上师善知识早就给你预备好了最最殊胜的妙药,可是都忘了;然后去采取一些其它的方式——这都不是究竟的!凡夫就是这样,没办法!这个时候你应该用菩提心妙药,发菩提心,这样就能彻底解决问题。
曾经有好多好多这样的公案。有的人病了,知道无法治疗了,然后就到山上专门修自他交换,结果没死又回来了。这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但是恐怕都做不到。
任何时候都要修自他交换,平时也是。我们呼吸的时候,观想呼出去的是健康给众生,吸进来的是众生的疾病给自己。通过呼吸来修自他交换,这也是训练心最最殊胜的方法。我们不是要训练、驯服这个私心么,就应该这样练,最后才能成功。我们现在也不练,在这里的时候还能听一听,出了门就想不起来了。不能这样,一定要多练,平时通过呼吸练,修自他交换菩提心。
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事情,遇到困难、坎坷、挫折了,这个时候也可以修自他交换。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一些对境的时候,比如说遇到老人、病人,或者遇到遭受艰辛困苦的人,都可以修自他交换。通过这种方法才能彻底打开我们的心胸,把狭隘的心胸打开了,才不会计较,才没有烦恼,才不会有这么多痛苦。否则你到哪都一样,都会有痛苦。
有些人在城市里待不住,整天烦恼痛苦;在山上也待不住,整天烦恼痛苦。风吹了,痛苦;太阳晒了,心里又不舒服;吃得不好,又动心了:“家里多好啊!”然后就开始想家了。在家也是这样,家里条件是好一些,但是也有烦恼,整天睡不好,也是个痛苦。佛讲的,人世间就是这样痛苦,没有一处安乐。
我也经常给大家讲:有钱有有钱的烦恼,没钱有没钱的痛苦;有家有伴也是个烦恼痛苦,没家没伴也是个烦恼痛苦。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任何人都有苦恼的事。若是没有修行,没有智慧;有钱没钱,有权没权,有家没家,在山上还是在城市,在农村还是在豪华的地方,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一样,就是烦恼痛苦。
现在有的人在国内待不住就想出国。想尽办法出国了,然后又觉得寂寞。都是陌生人,没有一个亲人,又待不住了,开始想回来了。我给你们讲过:这个世界没有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知足了、少欲了就是快乐。若是想不开、想不通,再好也没有完美,拥有再多也不会快乐。
(二)后行恶缘转为道用。分:1、遭受损害转为道用;2、痛苦转为道用;3、恶名转为道用;4、诽谤转为道用;5、恩将仇报转为道用;6、凌辱转为道用;7、衰败转为道用;8、欣赏转为道用;9、嗔境转为道用;10、贪境转为道用。
遭受损害转为道用:
何人以大贪欲心,夺或令夺我诸财,
自身受用三世善,回向于他佛子行。
“何人以大贪欲心”就是自己对他人没有丝毫的伤害,对方平白无故地、无缘无故地、没有任何理由,以贪心通过各种手段来夺、抢、偷、打劫你的财富——所有的一切统统都没有了。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对这样的人也不能生起嗔恨心。“自身受用三世善”,反而还能将自身的受用,过去、现在、未来所做的功德、善根都回向给他。不但不生气,不但不怨、不恨对方,反而还能把功德、受用都回向给他,这才是真正的佛子行。
都要反省,都要观察啊!是否能做到?平白无故地来伤害我,所有的财物都被夺走了,还要将功德回向给他?有点想不通,有点想不开是吧?从世间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最大的仇人,也是最大的一种伤害。不能这么轻易地放过,应该追究,应该报仇。不可能不怨他,不可能不恨他。因为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平白无故!
但是从出世间的角度,从佛法的角度来看,这不是平白无故,不是无缘无故。我们都不记得自己的前世,不记得自己以前做过什么对不起人家的事,以前是怎样伤害人家的。至此今生,他这样来伤害我,肯定是有因缘的。“如是因,如是果。”前世肯定自己这样对待过人家,这样伤害过人家,今世才得到这样的结果。这就是报应,自作自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了,不可能得豆;种豆了,不可能得瓜。根本没有种,什么也得不到。肯定自己曾经造过同样的罪业,所以今生今世就有了这个果报,所以,不是无缘无故,是有原因的。
人家是来报怨、报仇的,这个时候,我们作为修行人不能再继续造业,不能再继续怨恨。若是能发这样的菩提心,才能了这个缘。从佛法的角度来讲,对一个真正修行人来说,这也并不是什么伤害,而是一种帮助。若是他不给我们制造这样一个对境的话,我们怎么修忍辱,怎么消业还债啊?他这是给我们提供一个修行的机缘,提供一个修行的良好机会,将一切转为道用。
这样,逆境就变成顺境了,逆缘就变成顺缘了,恶缘变成善缘了,障碍变成助缘,变成方便了。我们要知道,这是前世自己造的业所得到的果报,这个时候应该忏悔,真心的忏悔能消除业障。这是欠人家的,这就还了:都拿走,愿对方满意,嗡玛尼呗咪吽……就行了。希望对方能够受益,希望对方能够满意,这个债就还完了,了缘了债了。
我们还可以修忍辱,修忍辱的功德多大啊!实际上,我们没有吃亏,已经占很大的便宜了!我们修忍辱了,消业了,还债了,积福了;提高层次了,提高境界了,我们离佛不远了,离成就不远了。真的,对于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来说是这样的。我这是从佛法的角度来讲,从一个真正修行人的角度来讲的。
我们作为佛门弟子,作为修行人,应该把这样的境界或者这样的人、这样的修法作为榜样,作为目标。虽然我们现在还达不到那么高的境界,还做不到这些;但是我们要努力,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这么一讲,你们都想通了吧?刚开始讲,有点想不通,有点好奇是吧?但是这么一讲,没有什么想不通的,没有什么好奇的。是很应该,很平常的;也是一个事实真相、真理,没有别的。
这才是真正的发菩提心,真正的行菩萨道。我们要真努力!不管别人怎么样,自己若是真心想解脱的话,就要努力这样做。现在是末法时期,法弱魔强,助缘少,违缘多。周围的环境,周围接触的人,邪知邪见特别多,恶气特别重,魔力特别大;所以很难认识到佛法,很难真正做到这些。
我们,包括我自己都一样。尽管很难做到,但是我们要努力,为了众生事实上就是为了自己。人间真的太苦了,受不了啊,但死了以后就更惨了。现在作为人都这么难,人间的苦我们都受不了,将来死了以后到三恶道,我们要承受恶趣的痛苦。那个时候出苦无期,后悔也没有办法啊!现在是唯一的机会,大家一定要抓住!这么良好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若是真心珍爱自己的话,就要这样做。
今天晚上讲到这里。祝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