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玛欣德尊者译:小诵经注 四、问童子文注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9日
来源:   作者:玛欣德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玛欣德尊者译:小诵经注 四、问童子文注

 

  问童子文注 一是什么?一切有情依食而住。

  二是什么?名与色。

  三是什么?三受。

  四是什么?四圣谛。

  五是什么?五取蕴。

  六是什么?六内处。

  七是什么?七觉支。

  八是什么?八圣道支。

  九是什么?九有情居。

  十是什么?由具有十支而称为「阿拉汉」。)

  (开示的缘起)

  现在顺次来到解释:「一是什么?」如此等《问童子文》的涵义。在说明了(开示)它们的缘起及排在这里的目的后,我们将解释其义。

  以下是(开示)它们的缘起:世尊有位名为梭帕咖(Sopka)的大弟子。该尊者只在生年七岁即证得了完全智(的阿拉汉)。世尊想要经由问答来听许授与(他)具足戒,为了(世尊)自己来问的意趣【76】以见到(他的)回答能力,在问了「一是什么?」如此等问题,而他回答了,并且世尊对该回答(感到)心满意,该尊者因此受了具足戒。这是(开示)它们的缘起。

  (排在这里的目的)

  由于已经阐明由《归依》以随念佛、法、僧来修习心,以《学处》来修习戒,并且以《三十二行相》来修习身,现在为了以各种方式来显示修习慧之门,因此把这些回答排在这里。或者由于戒是定的足处,而且定是慧的足处,如说:

  「住戒有慧人,修习(pg. 063)心与慧。」

  因此当知在显示了以学处为戒,而且以三十二行相的该行处为定,为了显示得定心所资助的种种法为慧的种类,因此(把这些回答)排在这里。这是把它们排在这里的目的。

  (解释问题)

  (解释「一是什么」的问题)

  (一是什么?一切有情依食而住。Eka nma ki? Sabbe satt hra??hitik.)

  现在解释它们的涵义:世尊(问:)「一是什么?」由于这一法,当比库完全地厌离时,即可逐渐地作证苦的尽头〔苦边〕;并且由于当这位尊者在厌离时,即逐渐地作证了苦的尽头〔苦边〕,因此(世尊)问了关于该法的问题。长老回答:「一切有情依食而住」,乃是以个人(通俗)的开示方式(而回答的)。而在:「然而,诸比库,什么是正念呢?在此,诸比库,比库安住于身随观身」,如此等诸经,即是关于如此回答(以通俗开示方式)的例证。

  在此,当知由于食物而一切有情(得以生存),所以称为「依食而住」,或者由于该食是那些(有情)所依存的食(素),所以当长老在被问:「一是什么?」时,而(如此)解说。在此世尊对「一」的意趣,既不是在教内所知的,也不是(教外)世间的其它地方所说的「一」;对【77】此,即世尊所说的:「诸比库,当比库对一法完全地厌离,完全地离贪,完全地解脱,完全地观边际时,在正现观后,即于现法作证苦的尽头〔苦边〕。是哪一法呢?即一切有情依食而住。诸比库,当比库对这一法完全地厌离,……作证苦的尽头〔苦边〕。(先前)所说的一问、一说示、一回答者,乃是缘此而说的。」再者,在此的「依食而住」,就如在:「诸比库,有净相,当对此食多作不如理作意时,未生起的贪欲即会生起。」如此等的缘,所以称为「食」。以如此(pg. 064)的「缘」而取了「食」字,所以把依缘而住称为「依食而住」。假如在说「依食而住」是关于四食的话,由:「无想有情天是无因、无食、无触、无受的」之语,则「一切(有情)」的词将是不适宜的了(,所以在此并非指四食)。在此,即使如此说时,由:「什么法是有缘呢?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之语,只有诸蕴是适合于依缘而住的,而且这句就不适合用在诸有情了。因此不应如此理解。为什么呢?因为蕴只是成为有情的隐喻〔通俗用法〕而已;蕴实在是成为有情的隐喻〔通俗用法〕。为什么呢?因为诸蕴是由衍生〔执取〕而得了知的。是什么呢?犹如村庄是诸房舍的隐喻〔通俗用法〕。由于房舍是由村庄的衍生〔执取〕而得了知的,当村庄的一间、两间或三间房舍被烧了时,则(说成):「村庄被烧了」,如此房舍则被隐喻〔通俗用法〕成村庄;同样地,当知在诸蕴以缘义的这个隐喻〔通俗用法〕为依食【78】而住时,(说)成了:「有情依食而住」。而且从胜义〔究竟义〕而言,当知诸蕴只是在生、在老(、在死)时,以及世尊所说的:「比库,你是剎那剎那地在生、在老、在死」,显示诸蕴只是隐喻〔通俗用法〕为诸有情而已。由此当知由「一」的缘而称为食的,为一切有情依食住,或食为他们所依存的。由于食或依食而住实在是无常性的原因,所以是厌离的原因。再者,由于称为一切有情,所以当在由见到诸行的无常性而厌离时,即逐渐地作证苦的尽头〔苦边〕,证得胜义〔究竟义〕的清净,如说:

  「『一切行无常』,当以慧见时,

  得厌离于苦,此是清净道。」

  而且在此的「一是什么?(eka nma ki)」有「肯(ki)」和「奇哈(ki ha)」两种诵法。当中,锡兰人诵成「奇哈(ki ha)」,在应当说「肯(ki)」时,他们说成「奇哈(ki ha)」。有些(加)读「哈(ha)」的不变词,而且这也是上座(部)的传统,然而两者只是一义,随其喜乐,即可读诵。而如在:「被乐所触或被苦(所触)(sukhena phu??ho atha v dukhena)」,以及:「他领受苦及忧(dukkha domanassa pa?isavedeti)」,如此等(经文的例子)(pg. 065),有些地方(诵)成「杜康(dukha)」,有些地方则(诵)成「杜康(dukkha)」;同样地,有些地方(诵)成「也康(eka)」,有些地方则(诵)成「也康(ekka)」,而在此只是诵成:「一是(eka nma)」。

  (解释「二是什么」的问题)

  (二是什么?名与色。Dve nma ki? Nmaca r?paca.)

  如此大师对此问答(感到)心满意,再以前面的方式更问:「二是什么?」的问题。在说出「二」后,长老以法(──胜义谛)的开示方式来回答:「名与色」。此中,由于倾向而面对所缘,而且由于心倾向因的一切【79】非色,所以称为「名(nma)」;然而只是以厌离因的有漏法为这里的意趣。

  以变坏义的四大种及其所造而转起的一切色,称为「色(r?pa)」,该(所有)一切(色法)都是这里的意趣。只有所说的:「二是指名与色」,才是这里的意趣,而非其余的二,如说:「诸比库,当比库对二法完全地厌离,……作证苦的尽头〔苦边〕。是哪二(法)呢?即名与色。诸比库,当比库对这二法完全地厌离,……作证苦的尽头〔苦边〕。(先前)所说的二问、二说示、二回答者,乃是缘此而说的。」再者,当知由于只见到名色而舍断我见,当在(修)无我随观的(解脱)门而厌离时,即逐渐地作证苦的尽头〔苦边〕,证得胜义〔究竟义〕的清净,如说:

  「『一切行无我』,当以慧见时,

  得厌离于苦,此是清净道。」

  (解释「三是什么」的问题)

  (三是什么?三受。T??i nma ki? Tisso vedan.)

  现在大师对此问答(感到)心满意,再以前面的方式更问:「三是什么?」的问题。在说出「三」后,长老在见到所应答义的数词适宜之(阴阳词)性时,回答:「三受」。或者当知这里他所说的意思乃是显示:「当世尊在说『三受』时,我理解(pg. 066)即是所说的『三』是此义。」由无碍解的种类,实在有各种(法)门的开示,得以达到优雅的开示。然而有人说:这个「三」是多余出来的字(但这种主张并不正确)。只有前面的方式才是这里所说的:「三受」,而非其余的三,如说:「诸比库,当比库对三法完全地厌离,……作证苦的尽头〔苦边〕。是哪三(法)呢?即三受。诸比库,当比库对这三法完全地厌离,……作证苦的尽头〔苦边〕。(先前)所说的三问、三说示、三回答者,乃是【80】缘此而说的。」并且在此是依照经典所说的:「我说:『凡所感受的,一切都是苦』」;或者:

  「见乐作苦想,见苦如箭刺,

  见不苦不乐,观照为无常。」

  当知如此依三受的苦苦、变易苦及行苦,由见到苦性而舍断乐想。当在(修)苦随观的(解脱)门而厌离时,即逐渐地作证苦的尽头〔苦边〕,证得胜义〔究竟义〕的清净,如说:

  「『一切行是苦』,当以慧见时,

  得厌离于苦,此是清净道。」

  (解释「四是什么」的问题)

  (四是什么?四圣谛。Cattri nma ki? Cattri ariyasaccni.)

  如此大师对此问答(感到)心满意,再以前面的方式更问:「四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回答这个问题有些地方是类似于前面(所说)方式四食的目的,如说:「诸比库(pg. 067),当比库对四法完全地厌离,……作证苦的尽头〔苦边〕。是哪四(法)呢?即四食。诸比库,当比库对这四法完全地厌离,……作证苦的尽头〔苦边〕。(先前)所说的四问、四说示、四回答者,乃是缘此而说的。」有些处则是指四念处,在已善修心后,即逐渐地作证苦的尽头〔苦边〕,如咖将嘎拉(Kaja?gal)比库尼所说的:「诸贤友,当比库对四法已完全地善修习心,完全地观边际,在正现观后,即于现法【81】作证苦的尽头〔苦边〕。是哪四(法)呢?即四念处。诸贤友,当比库对这四法已完全地善修习心,……作证苦的尽头〔苦边〕。世尊所说的四问、四说示、四回答者,乃是缘此而说的。」然而这里的「四」,无论由四圣谛的意趣从随觉与通达来断除有〔生命体〕的渴爱,或者由于只是回答的方式来回答,在说出「四」后,长老回答:「四圣谛」。

  此中,「四(cattri)」-为数目的区分。

  「圣谛(ariyasaccni)」-即诸圣的谛;即是非不实、非欺瞒的涵义,如说:「诸比库,这四圣谛真实、非不实、非其它方式,因此称为『圣谛』。」或者由于应受含有天的世间恭敬,而称为「应当信赖」;或者由于称为应当精勤处的行动入门(aye iriyanato),或在非行动的非入门(anaye na iriyanato);或由于使致力于三十七菩提分的圣法;(或者)由于被称圣者的佛陀、巴支咖佛〔辟支佛〕及佛陀的弟子们所通达,因此称为「圣谛」,如说:「诸比库(pg. 068),有这四圣谛。(即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导至苦灭的道圣谛)……。诸比库,有这四圣谛。由于被诸圣者所通达,因此称为『圣谛』。」再者,由于是圣世尊的谛故为圣谛,如说:「诸比库,在含有天的世间……及人(的世间中),如来是圣者。因此称为「圣谛」。」或者由此现自觉性而成就圣位,故为圣谛,如说:「诸比库,由于如来已经如实现自觉了这四圣谛,所以称为阿拉汉、正自觉者。」这是它们的字义。由于随觉与通达圣谛而断除有〔生命体〕【82】的渴爱,如说:「诸比库,当随觉、通达了这苦圣谛,(随觉、通达了这苦集圣谛,随觉、通达了这苦灭圣谛,)随觉、通达了这导至苦灭的道圣谛,则断了有〔生命体〕的渴爱、尽了有〔生命体〕的引导者,现在即没有再有〔生命体〕。」

  (解释「五是什么」的问题)

  (五是什么?五取蕴。Paca nma ki? Pacupdnakkhandh.)

  大师对此问答(感到)心满意,再以前面的方式更问:「五是什么?」的问题。在说出「五」后,长老回答:「五取蕴」。此中,「五(paca)」-为数目的区分。

  使生取着〔执取〕或生取着〔执取〕者的蕴为「取蕴(updnakkhandh)」;即凡任何有漏、取着的色、受、想、行、识为其同义词。而且在此只是先前所说方式的「五取蕴」,而不是其它的五,如说:「诸比库,当比库对五法完全地厌离,……作证苦的尽头〔苦边〕。是哪五(法)呢?即五取蕴。诸比库,当比库对这五法完全地厌离,……作证苦的尽头〔苦边〕。(先前)所说的五问、五说示(pg. 069)、五回答者,乃是缘此而说的。」而且在此当他思惟五蕴的生灭而获得了不死的观〔毘婆舍那〕时,即逐渐地作证不死的涅槃,如说:

  「由他正思惟,诸法之生灭,

  得喜与愉悦,他知那不死。」

  (解释「六是什么」的问题)

  (六是什么?六内处。Cha nma ki? Cha ajjhattikni yatanni.)

  如此大师对此问答(感到)心满意,再以前面的方式更问:「六是什么?」的问题。在说出「六」后,长老回答:「六内处」。此中,「六(cha)」-为数目的区分。

  由于必须与自己有关,或者关于自己而转起,所以为「内(ajjhattika)」。

  由于是入处,或由于是来入的起源,或者由于引导而延长轮回【83】之苦,所以为「处(yatana)」;此即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同义词。而且在此只是先前所说方式的「六内处」,而不是其它的六,如说:「诸比库,当比库对六法完全地厌离,……作证苦的尽头〔苦边〕。是哪六(法)呢?即六内处。诸比库,当比库对这六法完全地厌离,……作证苦的尽头〔苦边〕。(先前)所说的六问、六说示、六回答者,乃是缘此而说的。」而且六内处由:「诸比库,『空村』即是这六内处的同义词」之语是空的;由于犹如泡沫、海市蜃楼等一般不久住,所以是虚幻的;而且当在观虚幻不实而厌离时,即逐渐地作证苦的尽头〔苦边〕,脱离死王的视域,如说:

  「视如(pg. 070)水上泡沫,视如海市蜃楼,

  当观世间如此,死王即看不见。」

  (解释「七是什么」的问题)

  (七是什么?七觉支。Satta nma ki? Satta bojjha?g.)

  大师对此问答(感到)心满意,更问:「七是什么?」的问题。即使在大问答所说的是七识住,然而为了显示当比库对诸法善修习心后,即作证苦的尽头〔苦边〕,所以长老回答:「七觉支」。而且此义也是世尊所赞同的,如说:「居士们,咖将嘎拉(Kaja?gal)比库尼是贤智者;居士们,咖将嘎拉比库尼是的大慧者。居士们,假如你们来到我这里询问此义,我也将如咖将【84】嘎拉比库尼所回答的那样回答你们。」她是如此回答的:「诸贤友,当比库对七法已完全地善修习心,……,即于现法作证苦的尽头〔苦边〕。是哪七(法)呢?即七觉支。诸贤友,当比库对这七法已完全地善修习心,……作证苦的尽头〔苦边〕。世尊所说的七问、七说示、七回答者,乃是缘此而说的。」当知此义是世尊所赞同的。

  此中,「七(satta)」-为排除不足或太多的数目区分。

  「觉支(bojjha?ga)」-为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及舍)等诸法的同义词。

  以下是字义(的解释):当在世间、出世间道生起的剎那,由于对退缩、掉举、停滞、挣扎,以及沉溺于(感官)欲乐及自我折磨(的苦行),并持有断见及常见(等)各种祸害所敌对而称为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及舍的法和合了,由于该圣弟子觉悟了,所以为觉〔菩提〕;即是他从烦恼的相续睡眠醒来了,或通达了四圣谛,或者只是作证涅槃而说的。如说:「在修习了七觉支后,现自觉了无上正(pg. 071)自觉。」或者圣弟子对依所说种类的法和合觉悟了,所以为觉〔菩提〕。就如诸禅支、诸道支一般,如此该称为法和合的觉〔菩提〕之支分,为觉支〔菩提分〕;或者如军队的支、车子支〔要素〕等一般,在获得了通俗用法的「觉〔菩提〕」之圣弟子的支分,为觉支〔菩提分〕。再者,对觉支的觉支涵义当知以:「『(所谓)觉支』,觉支是什么涵义呢?『导致菩提』为觉支;『觉悟』为觉支;『随觉』为觉支;『觉醒』为觉支(;『自觉』为觉支)。」如此在《无碍解(道)》所说的方式。当如此修习、多作(修习)七觉支时,不久即可获得一向厌离等德,即称为「在现法作证苦的尽头〔苦边〕」【85】,此即世尊所说的:「诸比库,修习、多作(修习)这七觉支者,则导致一向厌离、离贪、灭、寂止、通智、自觉、涅槃。」

  (解释「八是什么」的问题)

  (八是什么?八圣道支。A??ha nma ki? Ariyo a??ha?giko maggo.)

  如此大师对此问答(感到)心满意,更问:「八是什么?」的问题。即使在大问答所说的是八世间法,然而为了显示当比库对诸法善修习心后即作证苦的尽头〔苦边〕;而且在「诸圣的八道支」,由于所谓的道,只有八支,没有其它的八支道,所以为了达到优雅的开示,长老回答:「八圣道支」。而且此义也是世尊所赞同的,如说:「居士们,咖将嘎拉(Kaja?gal)比库尼是贤智者,……,我也将如咖将嘎拉比库尼所回答的那样回答你们。」她(pg. 072)是如此回答的:「诸贤友,当比库对八法已完全地善修习心,……(,即于现法作证苦的尽头〔苦边〕。是哪八﹙法﹚呢?即八圣道支。诸贤友,当比库对这八法已完全地善修习心,……)作证苦的尽头〔苦边〕。世尊所说的八问、八说示、八回答者,乃是缘此而说的。」当知此义及开示方式是世尊所赞同的。

  此中,「圣(ariya)」-是诸希求涅槃者所可信赖的;再者,当知由于转起使与烦恼隔离,由于是圣性的原因〔使成为圣性〕,以及由于获得圣果,所以为圣。

  由于有八支,所以是「八支(a??ha?gika)」。而且当知如四支军、五支乐器一般,从支的简别,单单只是支而没有自性可得。

  由于追求涅槃,或自己追求,或者前往杀死诸烦恼,所以为「道(magga)」。当比库修习如此分为八的八支道时,【86】即破除无明,生起明,作证涅槃,即称为「在现法作证苦的尽头〔苦边〕」,此即(世尊)所说的:「诸比库,譬如稻穗或麦穗朝向正,当用手或脚打踏时,手脚破而流出血者,这是有可能的。为什么呢?诸比库,由于穗朝向正的缘故;同样地,诸比库,当该比库的善行朝向正,见朝向正而修习道,将破无明、生起明,将作证涅槃者,这是有可能的。」

  (解释「九是什么」的问题)

  (九是什么?九有情居。Nava nma ki? Nava sattvs.)

  大师对此问答(感到)心满意,更问:「九是什么?」的问题。在说出「九」后,长老回答:「九有情居」。此中,「九(nava)」-为数目的区分。「有情(satt)」-即对执取于结缚命根的诸蕴(pg. 073)所施设的生物,或者(只是生物的)施设。「居(vs)」-即住在这里为居。诸有情的居住为有情居。这是开示的方式〔道〕,然而在义理上,则为九种有情的同义词,如说:「诸贤友,有诸有情,有种种身及种种想,即是:人类、一些诸天,以及一些堕苦界者,这是第一有情居。诸贤友,有诸有情,有种种身及一种想,即是:梵众天的最初生者,这是第二有情居。诸贤友,有诸有情,有一种身及种种想,即是:诸光音天,这是第三有情居。诸贤友,有诸有情,有一种身及一种想,即是:诸遍净天,这是第四有情居。诸贤友,有诸有情,没有想也没有感受,即是:诸无想有情天,这是第五有情居。诸贤友,有诸有情,超越一切色想,……得(生)为空【87】无边处(的有情),这是第六有情居。诸贤友,有诸有情,……得(生)为识无边处(的有情),这是第七有情居。诸贤友,有诸有情,……得(生)为无所有处(的有情),这是第八有情居。诸贤友,有诸有情,……得(生)为非想非非想处(的有情),这是第九有情居。」只有前面的方式才是这里所说的「九有情居」,而非其余的九。如说:「诸比库,当比库对九法完全地厌离,……作证苦的尽头〔苦边〕。是哪九(法)呢?即九有情居。诸比库,当比库对这九法完全地厌离,……作证苦的尽头〔苦边〕。(先前)所说的九问、九说示、九回答者,乃是缘此而说的。」而且(pg. 074)在此由:「应遍知九法。是哪九(法)呢?九有情居」之语,当经由知遍知而对九有情居厌离时,由于只见到纯粹诸行聚,而舍弃了见为常、净、乐性;由于度遍知由无常随观而离贪,由苦随观而解脱,由无我随观而见到完全的边际〔尽头〕;由于断遍知在现观正性后,即在现法作证苦的尽头〔苦边〕。这即是所说的:「诸比库,当比库对九法完全地厌离,……作证苦的尽头〔苦边〕。是哪九(法)呢?即九有情居。」

  (解释「十是什么」的问题)

  (十是什么?由具有十支而称为「阿拉汉」。Dasa nma ki? Dasaha?gehi samanngato `arah'ti vuccati.)

  如此大师对此问答(感到)心满意,更问:「十是什么?」的问题。在此,回答这个问题,在其它地方则说为十不善业道,如说:「诸比库,当比库对十法完全地厌离,……作证苦的尽头〔苦边〕。是哪十(法)呢?即十不善业道。诸比库,当比库对这十法完全地厌离,【88】……作证苦的尽头〔苦边〕。(先前)所说的十问、十说示、十回答者,乃是缘此而说的。」在此,无论由于这位尊者想要回答自己所未引用的完全智,或者只是由此方式的回答而成为善回答,所以显示由于具有十支而称为「阿拉汉」。长老回答:「由具有十支而称为『阿拉汉』」,乃是以个人〔通俗〕的开示方式(而回答的)。在此当知在问了:「十是什么?」长老以由具有十支而称为「阿拉汉」来解说十支,而且该十当知即在:「『尊者,所谓无学、无学。尊者,什么样的比库(称)为无学呢?』『在此,诸比库,当比库具有无学(pg. 075)正见,具有无学正思惟,具有无学正语,具有无学正业,具有无学正命,具有无学正精进,具有无学正念,具有无学正定,具有无学正智,具有无学正解脱。诸比库,如此的比库(即称)为无学。』」如此等经所说的方式。

  《小诵经》的注释-《阐明胜义》

  《问童子文》的解释已结束

返回目录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