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十五)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21日
来源:   作者:净界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十五)

 

  戊二、五戒

  五戒是属于人乘。「人乘」的意思指是我们这一念心,依止五戒的法门,能够使令我们超越三恶道,能够达到人的果报。

  分成两科:初、正示戒相。二、忏悔方法。

  己一、正示戒相。分五:初、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庚一、不杀生。

  辛一、解释名义。

  「断有情命,是名「杀生」凡有命者,不得故杀。若自杀、教他杀、方便杀、咒杀、堕胎、破卵、与他毒药、令命断者、并得杀罪。」

  第一个先解释杀生的定义,再看内容。

  什么是杀生呢? 断有情命,就是杀生的定义。有情命在律上的意思,就是从出世到后世。我们这个生命体最初的神识投胎,乃至于临命终的时候,神识的离开,就是全身冰冷以后。这个中间都叫做有情命。这一点要分两部份来说。譬如说堕胎。一般人说堕胎要七七四十九天才犯根本,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虽然七七四十九天,人的形状才形成,但是当这个父精母血的和合,神识入胎以后,他就是一个有情的众生。假设我们把他断绝了,堕胎,就犯根本不可毁罪。有情命是说,从神识的入胎就是有情命。

  其次,我们一般说安乐死,脑死的众生。虽然他脑死变成植物人,对外界没有反应,但是他的神识还在,他那个明了的心性还在。换句话说,他还是个有情。假设我们用药物使他安乐死,也是属于断有情命的范围。这个地方说,只要我们断绝有情众生的生命,就是杀生的定义。不管你用什么方法。

  关于内涵,看第二段。

  「凡有命者,不得故杀。」只要是有生命的有情,我们都不能故意伤害。这是个总标。以下是别示。

  「若自杀」

  第一个、就是你自己杀害你自己。你自己自杀,你自己也是个有情众生,你用瞋心把自己给杀死。自己杀害自己,只犯中品,不犯根本。另外一个解释,如果你自己亲手去杀害他人,使令他人死亡,就犯根本不可悔罪。两种解释,一个亲自去杀他人。一个自己杀自己。

  「教他杀」

  你自己没有去杀,你用语言,或者用书信教唆别人去杀,对方因为这样死亡,你也是犯根本。虽然你没有杀,你教别人去杀,也是一样。

  「方便杀」

  你刻意安排很多杀生的工具,或者挖了很多的坑,使令人或畜生掉下去死掉。或者有人在追杀一个人,你指示道路,使令这个人被杀死,这也是属方便杀。

  「咒杀」

  你用咒语驱使鬼神,你的护法神去杀害别人,或者你驱使你的鬼神去杀害对方的鬼神,对方死掉了,你也是犯杀罪。

  「堕胎」

  你用药物或者针炙、手术的方法把胎儿给杀害。

  「破卵」

  破坏动物的卵。

  「与他毒药」

  你明知道他要自杀,你又把毒药拿给他吃,这也是属于杀生。总之前面的情形,使令有情众生的生命断绝的,并得杀罪。

  辛二、具缘成犯

  「杀戒具五缘成犯-一、是人。二、人想。三、起杀心。四、兴方便。五、前人命断。」

  杀生成就的因缘有五个。【瑜伽师地论】讲业的成就有三个方向。我们配合这三个大方向。【瑜伽师地论】说任何善恶业的成就有三个主要的内容,第一个、欲乐。第二个、加行。第三个、究竟。

  欲乐,是你内心当中有这样的动机。

  加行,你有采取行动。

  究竟,你把这件事情作圆满。这就构成一个完整的业。

  从杀生的角度来说,欲乐有三个内涵。

  第一个:是人、人想、起杀心。当然杀生的业要成就,他内心的欲乐是要有杀害的心,能杀的是一念的杀心。他所面对的境界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一个实际的情况。你这个杀心所面对的境界是一个人的境界。简别他不是鬼神或者畜生。因为六道当中人道是修行的法器,一切的诸佛、一切的圣人,都是在人的果报当中成就圣道。好不容易在无量劫当中,从三恶道出来,得到人身。他今生有很大的机会能够解脱生死,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你把他杀死,这个过失特别重。所以六道当中,杀人是最重。就是说你面对的境界,他是人的境界。

  第二个:你心中是做人的存想,你也知道他是人。譬如说,我们在黑暗当中看到一个人,实际情况是个人,但是你认为他是鬼,恐怖,你用刀子把他杀死,事实上,用灯光一照,他是个人,这个不能构成杀罪的。因为你对这个人没有杀心,你是对这个鬼。你当初心中的转想是个鬼的转想。所以说业的成就要心境相应。罪的成熟是对方是个人,而你心中也很清楚他是个人的转想。

  第三个:你对他生起了杀心。这样子就构成一种杀心的欲乐。

  第四个:兴方便。你不但是有杀害的心,进一步采取了行动,用毒药、咒术、或者是刀剑、棍子等等来加害于他。

  第五个:究竟。使令前人命断。对方的生命结束,被你杀而死亡。这样子构成一种杀业的罪,罪就成熟了。前人命断的定义是包括当时的命断及未来的命断。你杀害这个人,当时并没有死亡,后来还是因为这个伤死亡,他死亡了以后,你也是犯到杀罪,这也属于前人命断范围所摄受。

  辛三、犯戒轻重

  「若杀父母、罗汉圣人,犯逆罪。若杀人命断,犯重罪-上品不可悔罪」你所杀的众生,是人道的众生,而且你心中也做人的转想。蕅益大师说:杀亲身的父母、罗汉圣人,那就是逆罪。那是无间地狱的果报,五逆罪更重。如果是杀一般的人,使令对方命断,就是上品不可悔罪。

  「杀人不死。若杀天、龙、鬼神等命断-中品可悔罪。」杀人人没有死亡,或者使令天龙鬼神死掉。杀天龙鬼神多分来说是用咒术的,一般的刀剑是不能杀的。

  「若杀畜生、虫、蚁、蚊、虱等。若杀天神、畜、虫等不死,见杀欢喜-下品可悔罪。」

  杀畜生或者是见杀欢喜,下品可悔罪。这个是犯戒的轻重。戒律的制教,跟化教的业果思想不太一样。制教罪的轻重是约外境。杀生来说是就他所杀的对象,人是上品罪,鬼神是中品,畜生是下品。约外境来安立轻重。但是业果的角度,它主要安内心。譬如说,你在造杀生的时候,你内心有三种状态,就是方便时、根本时、成已时。你在要杀生的时候,你杀生之前,内心当中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构想,一种计划,不是临时起意的。第二个,你正在杀的时候,生起很大的欢喜心,很重的瞋恨心,甚至于把他凌虐致死。第三个,成已时。你杀生了以后,一点都没有后悔的心,对你所造杀生的行为念念的随喜,不生忏悔。这样子即使你杀的是一个畜生,就算你杀一只狗。这只狗,你杀之前经过很长时间的计划,在杀的时候你用很重的瞋心把他凌虐致死,杀了以后一点都没有悔心,那么这样子在业果上也是非常的重的。业果的轻重,它偏重在心。佛陀的制教是偏重在境,以境界来判定。你如果是人,就是重罪。鬼神,中品。畜生,下品。

  「若见他杀,有力应就。设不能救,应起慈心,念佛持咒祝令解冤释结,永断恶缘。」

  这是蕅益大师的开示,我们一个菩萨行者,不但不能杀生,而且你到外面去,看到有人杀生,我们有这样的财力,可以把它买下来放生。有力应救。设不能救。假设我们财力不够,那怎么办呢?应起慈心,念佛持咒祝令解冤释结,永断恶缘。这个时候我们在旁边生慈悲心,观想这些有情众生都是过去的母亲,他们在无量流转当中,都曾经作过我的母

  亲,都曾经对我有很大的恩惠。这个时候你念佛,或者持往生咒、持大悲咒,咒愿加持在他的身心上面,使令他能仗持念佛持咒的功德,能够永断恶缘,离开恶因缘。我们对有情众生,菩萨的心情是广结善缘。舍利弗尊者有一个小沙弥,这小沙弥有么因缘呢?说过去有一个商人队,带着一只小狗去做生意。这小狗平常帮这个商人照顾物品,有一天商人要吃饭的时候,小狗就偷吃这个饭菜。商人很生气,就用棍子把它四肢腿都打断,然后丢到荒山野外,不管它。狗痛苦就叫。舍利弗尊者在不远的地方打坐,阿罗汉一入定,天耳遥闻,就知到这只狗心中有很重的瞋心,死掉以后会堕落到更深的恶道去。舍利弗尊者就起了慈悲心,用那个神通,一剎那间就到狗旁边。拿一杯开水来给他喝,为他说法,把他心中的恨化解掉。这只狗死掉以后,就投生到一个大富长者家,七岁的时候看到舍利弗尊者,过去有善因缘,临终的时候得到舍利弗尊者的加持,就跟舍利弗出家了,叫金提沙弥,他善根深厚,七岁的时候就证阿罗汉果。证得阿罗汉果以后,就观察夙世的因缘,哎呀!我过去是一只狗啊,被我师父救了。感他师父的恩,发愿终生不受大戒,侍奉舍利弗尊着。舍利弗尊者往生以后,整个后事都是金提沙弥帮他处理的,舍利子由他带回去给佛陀。平常我们不要说看到杀生,看到一只蚂蚁、看到一只蚊子、蟑螂,我们尽量为他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发菩提心,同生西方,同成佛道。我们不断的为他咒愿。这个咒愿不可思议,心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众生跟我们之间容易感应道交,众生跟众生的佛性是同体,你内心当中真诚为他咒愿,他以后就容易跟三宝结缘,生生世世就容易出生到有三宝的地方,在三宝当中受三皈五戒乃至于出家。第二个,你以后成就大菩萨的时候,从极乐世界回入娑婆度有情,诶! 他看到你欢喜,你容易度化他,过去结善因缘。

  蕅益大师说:「若见他杀,有力应救。设不能救,应起慈心,念佛持咒祝令解冤释结,永断恶缘。」我们看这些菩萨,有些菩萨的眷属很多,生生世世广结善缘。有些菩萨的眷属少,所以这一点是很重要,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我们点点滴滴都能跟有情众生结缘,关键在于慈悲心,还有持咒的咒力或者念佛的功德力。

  辛四、开缘情况

  「无杀心而误致死。狂乱坏心-见粪而捉,如栴檀无异。见火而捉,如金无异,乃名为狂。-虽无犯戒而世间果报不失。」

  你没有杀心,而失误使令他死亡。譬如说平常走路,失误踏到众生,这个也是无杀心而误致死。另外律上讲一种情况,错误的情况。说你呀准备毒药,要毒害某甲。你把毒药放在这个地方,结果某甲没有来,某丙来,某丙以为这个是果汁把他喝下去,就死掉了。这个人在律上有没有犯杀罪呢?他不犯杀罪。因为他一开始所面对的众生,他是对某甲有杀心,一开始这个毒药是要给某甲喝的,他对某丙没有杀心,是某丙自己来误喝的。所以对这个人来说他没有构成杀罪。虽然不构成杀罪不会到三恶道去,但是世间的果报不会失的,某丙生生世世是饶不了你的,跟你结恶缘。所以说这个杀生啊,有时候虽然我们失误使令对方死亡,不能构成杀罪的因缘,但是你伤害了他,在生命的流转当中,就会有问题,有恶因缘的问题,有冤冤相报的问题,这值得我们注意的。所以蕅益大师也提到,虽无杀心而误致死,是不犯杀戒,但世间果报是不失的。

  乃至于狂乱坏心,精神错乱要到什么程度呢?见粪而抓,犹如抓栴檀香;见火而抓,如抓黄金无异,这个时候才是所谓的狂乱坏心。这种情况也是一样,虽然没有犯罪的情形,但是你伤害对方,世间的果报是不失不罔的。

  辛五、持犯得失

  「悔犯杀戒-果报-三涂果报-余报-一、短命。二、多病。」杀罪成立了以后,这个业力会到三恶道去。从三恶道出来以后,做到人的时候,你这个果报体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寿命短。第二个、在这个生命当中容易生病。僧团在烧柴的时候,太腐朽的柴火就不要丢到火里头去。特别你看到一个柴火,只要你起疑心,怀疑它有虫,只要有疑心,是虫或者是虫想,你心中有生起一种虫的转想,你要丢进去,那肯定他杀,就有杀罪。只要有怀疑心你就不能做。譬如说,我们今天穿僧鞋,突然看到一个黑点,你怀疑是一只小虫,你脚还踏下去,不管这个黑点是不是真的虫,至少都有轻的方便罪。因为你只要生起怀疑的心,这个时候你都要停下来。烧柴火也是这样。只要你生起虫的转想,生起虫的怀疑,这个柴火就不能烧,一定要肯定没有众生才能烧。第二个就是热水,不要随便倒到水沟里面去,水沟都有虫。在厨房工作,滚烫的汤、热水,要先冲淡了以后或冷却了以后,才能冲到水沟,要不然你一冲下去,整个水沟的虫都被你杀死。有的虫是很微细的看不到,虽然你当时是一时的失误,但是世间的果报是不失的。这个要注意的,你跟他结了恶缘,这件事情是不得了的。

  广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经笺要集注】,他讲了一件事,民国八十年有一位张春妹居士张春妹啊,她有一天他女儿来到南普陀,要供僧。广化老和尚就亲自接见他,问:你为什么要供僧?他说:我老母亲现在住院病得很重,有人劝我诵【地藏经】回向。我诵【地藏经】的时候,说亡者临命终的时候要为他做功德,超荐亡者,所以我就要来斋僧。供养大众师,把这个功德回向给我母亲。广化老和尚说:这样很好,但是你要注意,临命终的时候,不要急救,不要打止痛药,要赶快送回来念佛。他女儿就知道了,斋完僧以后就回去了。过一段时间,医院就通知病危了,这个病非常危险,不能治把他送回去。他的家人就把张春妹移到家里面来。他女儿又来到南普陀寺,很虔诚的跟每一位法师跪着顶礼,希望法师慈悲能去跟他母亲助念。因为虔诚感动,二十几位法师跟他助念。大众的威德力,一助念的时候,诶! 没有往生,气色又转好,坐起来,说要吃粥。大家就拿粥给他吃,吃一吃身体就健康,下来走一走,就没事,念佛方能消夙业。

  印光大师说,就算他时间没有到,你为他念佛还是可以消业障,不一定要持什么咒。好了以后,他就平常作息。有一天,在白天,她跟他女儿说:我今天看到我的父亲来接我出去玩,到一个很好玩的地方去。这个女儿一听到以后,就打电话去问南普陀寺的法师。法师说:这个不对,过去的亡者来找人,那就是不对,一定要阿弥陀佛来才可以。他女儿就跟他转达,说:你以后在看到这个境界,有过去的亡者,过去的老父亲,隔壁的伯伯来找你的时候,你就念南无阿弥陀佛,果然一念的时候就消失掉。过了几天就病危了,身体就不行了,这次真的是临命终了。南普陀也去了很多法师又去为他助念,助念到晚上的时候,张春妹就讲话:阿弥陀佛来了!放大光明现前。这时他女儿说,法师也说:看到阿弥陀佛就跟阿弥陀佛去,万缘放下。张春妹就说:我就去不了。有一个小孩子抱着我的大腿不肯放我,后面两只狗,一只白狗、一只黑狗,咬着我的衣服也不肯放我,我走不动。这时张春妹的女儿知道坏了,他说:我母亲以前家里贫穷,生了十几个孩子,生到第十三个小妹,把他给堕胎堕掉了。这个小女孩恐怕是第十三个。那个黑狗白狗是怎么回事呢?我大哥以前眼睛有毛病,江湖医生说:治这个眼睛要用一帖药,要参一只白狗跟一只黑狗的肉炖来吃,就杀了一只黑狗白狗。临命终的时候来讨债了,讨命债。这个时候就跟老和尚请教怎么办?老和尚说:你要跪着跟他忏悔,你不要去障碍我的母亲,以后我会多作功德给他回向,跟他沟通。叫张春妹的女儿,代他向冤亲债主忏悔,然后为他回向。然后慢慢的,他的小女儿跟黑狗白狗就消失掉,就随后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说杀生,到临命终的时候会有障碍的,冤亲债主会来障碍你。平常我们在做公德的时候回向,不但要回向法界一切众生,还要回向无始劫的冤亲债主。愿我临终无障碍,就是这个意思。杀生的正式果报在三恶道,但是他的余报会有短命多病的一个问题。

  「持不杀生戒-果报-得生人天,乃至佛果。」持不杀生戒,正式的果报是人天的果报,乃至于能够慢慢成就佛道。他的余报有四个,持不杀生

  第一个、身常无病。就是你的色身很健康。像阿难尊者。阿难尊者有两个特点,第一个、他的记忆力特别好。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阿难尊者在听佛陀说法,一听到以后就永远记住。多闻第一。第二个、阿难尊者活到一百二十岁,身常无病。他没有疾病,身体非常的康健。阿难尊者的慈悲心特别强,生生世世持不杀生戒。所以说阿难尊者身常无病。

  第二个、寝觉快乐。我们经常能够起慈悲心、不杀生,睡觉的时候没有恶梦,睡的很熟、很甜美,寝觉快乐,睡的很安乐。

  第三个、寿命长远。很长寿。

  第四个、远断瞋习。我们经常持不杀生戒,经常起慈悲心,看到众生经常就为他做三皈依,为他回向。慢慢、慢慢,我们的瞋心就容易淡薄。修习禅定,得念佛三眛,瞋心一定要淡薄。瞋心重的人打坐坐不住的,心很粗重,静不下来。瞋心淡薄的人,个性调柔的人,他打坐坐的住。我们经常持不杀生戒,瞋的习性会慢慢的淡薄。对修止观,尤其是修禅定有很大的帮助。

  问:?

  答:在梦中是不能构成杀戒,杀戒是要在清醒的时候。要有一个观念,若以怨止怨,是怨终不止。就是说人跟人之间的问题,决定不是用瞋心能够解决的,你一定要知道这个观念。我们过去跟冤亲债主结下恶因缘,我们绝对不能说,你要来杀害我,我也要害你,那这个怨生生世世都解不开,一定是要以慈悲心,念佛。其实你那时念佛,肯定没事,这个时候显然要忏悔,忏悔业障。梦中所作业,梦中的时候业是很薄弱的,他不能构成罪行,不管杀盗淫妄都不犯戒的。在律上,梦中是不结罪的。不过佛陀的意思,你起来的时候,你要忏悔。

  问:?

  答:如果没有生命体,主要是有情命,要有神识投胎。这里的破卵指的有情。杀罪的定义是断有情命。你在《楞严经》上看,不能吃动物的东西,不管他的肉、蛋、他的血,因为你跟他结恶缘,虽然不构成杀生,但是结恶缘。如果从声闻戒的角度来看,他是不结罪的,所以声闻戒他允许你吃肉,吃三净肉,吃蛋都可以。在声闻戒,只要你不亲自去杀、不闻杀、不为自己而杀。菩萨戒,佛陀是制断一切的众生肉都不能吃,不管你是不是杀他都不能吃。菩萨戒强调的是慈悲心。吃肉吃久也会伤害你的慈悲心。鸡生蛋不是给人吃的,是人把牠拿来吃,他的目的不是给人吃的。你吃他的东西跟他结恶缘,严格说你吃蜂蜜都结恶缘,他的蜂蜜不是给你吃的,他是要养他的下一代。蜜蜂的蜂蜜是要给他的儿子吃的。所以说要以《楞严经》的观念,牛奶都少喝,因为他牛奶不是给人吃的,是我们把他抢过来吃。牛奶是给小牛吃的。他不犯戒,但是你跟他结下一个恶因缘,在律上是不犯戒。吃牛奶跟吃蛋在律上是不犯戒,但是你吃他的肉,就犯到菩萨戒。

  欲乐、加行、究竟。究竟是说这个事情作圆满,杀生,这个人死亡。偷盗,举离本处。加行是说你采取很多的方法,采取行动叫加行。

  问:?

  答:如果是因缘具足的时候,父精母血的和合,当下就入胎。入胎的时候虽然他是一个小的硬块,但是他已经是有情了,他是个有情,有神识。只要有神识,这就是有情。虽然他看起来还不是个人,但他是有情。有时候有特例,还会夺胎。特例就不讲,以一般来说。总之,杀生的定义,他只要是一个有情,是一个有神识的东西,你断绝他的生命就是杀生。他神识什么时候进去,不知道。但是只要神识进去,神识进去主要一个特色,他有温度了。《成唯识论》说: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有阿赖耶识的神识进去,这个东西就会有温度。寿卵识,寿命,卵就是温度,识是神识。这三个是有一个就有两个,三个一定和合,寿卵识互相和合。这个东西已经是有温度,有神识,一定是有情。你断绝他的生命就构成杀生的条件。

  庚二、不偷盗

  辛一、解释名义

  「不与而取他物,名为偷盗。」偷盗的定义就是说不与。主人并没有给我们,而我们主动取用他人的财物,这就是偷盗。取他物,他物主要是指有主物,有主人的财物。

  「凡有主物,不得盗心故取,若自取、教他取、方便取、咒取、因寄取、迷惑取、诳取、抵债不还、偷税、冒渡等,令前人失物,并名为盗。」

  凡有主物,不得盗心故取。就是你所面对的境界就是一个有主物。有主物的意思就是有主人的财物,简别他不是无主,他是有主的。

  「有主物在律上提出三点,第一个、三宝物。」这是佛的东西,譬如说,供佛的香花灯烛,幢旛等等,这是供养佛陀的,佛物。第二个法物。供养法宝的,经架、盖经布等等。第三个供养僧众的,属于僧物。你偷盗三宝物罪特别重。「第一个理由、体通十方。」因为三宝的东西他的体性通于十方,譬如说,供养大众师,所有大众师都有份的,他的体性是通于十方的三宝。「第二个、众生慧命所依。」僧团的三宝物是所有住众法身慧命依止这个东西道业才能增上。譬如说,我们依止拜佛用的蒲团,诵经有经架,众生无漏的戒定慧的法身慧命,是依止这个才能成就,你把他盗取了,破坏他的法身慧命,这过失可重了。

  「第三个、清净心所成。」这种东西都是十方信施那一念清净的信心供养所成就,所以你偷盗三宝物罪就很重,非常的重。在律上说,偷三宝物很难很难忏悔,不容易忏悔。因为它体通十方,众生慧命所依,清净心所成,所以你偷盗了以后,这个罪性很难忏悔清净,所以这个要小心啊。

  「第二个、人物。」人指的是人道的众生,他的物品。「结重」有主物,主是指谁呢?指人,就是重戒。

  「第三个、非人物。」这个主是指谁呢?非人。非人包括两种,第一个是鬼神物。人家供养土地公的,这是鬼神。第二个、畜生。狗或者是鸟。非人物有两种情况,

  「第一个、有主-望主结重。第二个、无主-望非人结轻。」如果这土地公是没有人的,在荒山野外,根本是没有人的,可能那个主人已经死掉了。这个是一个没有主的土地公,人家供养土地公,你把它偷来吃了,如果是无主,你就对望的鬼神结轻罪。如果这个土地公是有主人的,是系属于某一个人的,你偷取土地公里面的东西,望着这个人结重,因为它是系属某一个人。譬如说一只狗。他的颈上有一条项链,你把狗的项链抢过来。如果这只狗是有人养的,你对望的这个主人结重罪,因为你偷了他的狗,你对望的主人结罪。如果这只狗是只野狗,那你面对的是只狗,对望的结轻罪。他的有主物结重的情形,主要是约人,还有约三宝,那就特别重。

  人是重,三宝是特重。故所凡有主物,不得盗心故取。这是总说,以下别示,是怎么盗取法?

  若自取-你亲自去盗取。

  教他取-你自己没有取,你教他人去取,用讲话或者用书信去取。

  方便取-财物自来,方便夺取。这个东西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间跑到你的寮房来了,你知道这个东西是谁的,但是怎么会跑到我的寮房里面来,干脆顺手牵羊,拿过来,这教方便取。财物自来,既然你来了,我就收下吧。

  咒取-用咒术驱使鬼神去夺取,在印度特别多这种情况,用咒术驱使鬼神去什么地方拿什么东西过来,能驱使的人也是犯盗罪。

  因寄取-你受别人的寄托物品,但是你不还他,或者是以少抵多。人家寄你五千块,你说人家只寄你三千块。

  迷惑取-你用权巧的言词,使令对方迷惑而夺取。你很会讲话,讲的对方很高兴,结果你是把它盗取过来,用言词使令对方迷惑而夺取。

  诳取-你用欺诳的骗术来夺取。金光党用钞票,第一张是一千块,最后一张是一千块,中间都是白纸,用一种诳术来夺取。

  抵债不还-欠债不还。

  偷税-漏税。

  冒渡-你假借他人的名义而获得利益,这当中包括盗版的计算机软件或者是CD、录像带等等,都属于冒渡。

  总之使令由主人失去他应有的利益,都称为盗。就是说这件事情是系属于某一个人的,没有经过他的同意,你以盗心来取用,都是属于盗戒所受摄。

  辛二、具缘成犯

  「盗戒具六缘成犯-一、他物。二、他物想。三、起盗心。四、兴方便。五、直五钱。六、离本处。」

  我们也是分成三段来解释,欲乐、加行、方便。

  从欲乐来说,盗戒的成就第一个、一定要有偷盗的心。第二个、你所面对的境界是一个他人的财物,是一个有主人的财物。而且是他物想。你心中很清楚,这个是他人的财物,或者有一点疑惑也是属于。他物想或者他物疑都是属于欲乐。你在欲乐当中你有盗心,面对他人的财物,你心中也知道这是他人的财物,这是构成欲乐。盗戒的欲乐。

  加行有两个,第一个兴方便。第二个直五钱。兴方便是你用种种的方法,或者是用迷惑的、或者诳术、咒术等等。这个价值要五钱。佛陀制五钱是根据佛在世的时候,根据摩羯陀国的一个法令,偷盗满五钱就判死罪,所以佛陀就根据这个判定盗戒的不可悔罪。我们中国的律,律的传承当中,对于五钱有三个说法。第一个说法是,随盗几钱应死。就是五钱。当时你要偷盗多少钱就判死罪,五钱就是指那个钱。现在是用抢的才是犯死罪,偷盗就不犯死罪,情况不同。第二个、随佛世的五钱。以佛在世的五钱。第三个、随当地的五钱。随你现在的五钱。现在五钱的说法,南传比丘最近开了一个会议,把五钱作一个统一,以二十块美金作为五钱,相当现在六百多块。北传方面,海公,广化老和尚,他们俩个的看法就是从律上的制戒因缘。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偷了另一个比丘的一件袈裟,后来被默宾,以一件袈裟的价钱。海公跟广化老和尚都说,相当一件袈裟的价钱,以现在来说大概一千五百块左右。这是不同的看法,南传比丘认为是二十块美金,海公跟广化老和尚的看法是一件袈裟的价钱,这是五钱的定义。

  离本处,这指的是究竟,就是说你采取行动以后,什么是盗戒的成熟呢?这个东西举离本处。譬如说,你偷一只牛,牠四只腿站在地上,这四只腿移动了以后,后来你后悔又把牠牵回去放,别人也没有看到你犯戒,这只牛也原封不动,但是你已经犯根本罪,为什么?因为你整个业性已经经过有欲乐,你有盗心,你也知道这个牛是一个有主物,有主物想,你采取了行动,结果你把这个牛移开牠的位置,又把牠牵回去了。移开位置的当下已经具足欲乐、加行、究竟。这个盗戒已经成就了。所以造盗戒是六种因缘成熟。

  辛三、犯戒轻重

  「盗取他物,直五钱以上-上品不可悔罪。盗取他物,直四钱以下-中品可悔罪。盗取他物,直三钱以下-下品可悔罪。」

  盗戒是以价值的轻重来判定犯罪的情况。基本上我们就是一个原则,只要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要拿。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在山中打坐,这是一个阿罗汉比丘。有一个国王去打猎,看到这个比丘在那个地方举止非常的安详、自在,就把这个比丘请回皇宫里面供养,那么这个比丘就默然同意了。这个比丘除了打坐修止观以外。他很会唱梵呗,唱出的梵呗特别的美妙。国王没有学佛,以为这个比丘很会唱歌,唱的歌会让我们一个人感到寂静。这个国王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请比丘为他唱梵呗,他一听就很欢喜。经常有贵宾来亲近国王的时候,国王就请比丘出来,唱那些梵呗给他们听,大家都很高兴。有一天有一个大富商主从其他国家来,拿了很多的珍宝供养国王。国王很高兴就请比丘为他们唱一曲,比丘就唱

  梵呗。大富长者听了非常欢喜,就要把这个比丘买下来。国王当然不肯,这个大富长者一定要买,给你一千金,国王说不可以,两千金,不卖。三千金,好,卖给你。用三千金把这个比丘卖给了大富长者。大富长者很高兴把这比丘买来。大富长者问这比丘:你对我是不是有感恩心,你看我花了三千金买你。你三千金不是买我,你三千金是还你自己的债。这怎么回事呢?这比丘大阿罗汉飞到空中去显神通,先让他生起信心,这是一位圣人。过去世的时候,我们三个都是人,包括国王、包括你、包括我,都是人。国王是个卖菜的,我们两个是朋友,我们两个去跟他买菜,买的时候少了三文钱,我们都带不够钱,所以就跟他欠账,我帮你担保。结果你后来就没有还,抵赖不还。生命辗转相续,本金加利息要三千金。你这三千金是还国王的债。所以说盗戒,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我们盗取人家的财物,你现在可能得到暂时的安乐,但是你迟早要还人家的。所以古德说,虽然这个五钱的定义已经不是很明确,但是从因果上来说一针一草都不要盗,是这样一个精神。

  辛三、开缘情况

  「与己想-谓彼已与己。」你在拿的时候,你心中以为对方已经给我。你为什么拿他的杯子?不是我拿他的杯子,他当初说这个杯子已经给我。我心中很明确,他曾经跟我讲这个杯子送给我的。那么这个是不犯,因为你心中真的是这样想。你以为对方已经给你。

  「己物想-谓是己物。」你拿错东西,你在拿的当下,是做自己东西的转想,一点都没有疑惑,你明明知道这个是你的。可能你的东西跟他的东西很接近,但是你在拿的时候,心中是作己物的转想,这不犯的,因为你没有盗戒。没有盗心。

  「亲厚想-素相亲厚,闻我用时,其心欢喜。」你跟他的交情非常好,跟他是拜把兄弟,你心中会想我用他的东西,他知道不但不生气,而且其心欢喜。我用了他的东西,他心中会更高兴。这样子表示你们两个的关系,素相亲厚,这样子是不犯的,因为你当时是作亲厚想。

  「暂用想-不久即还本主。」从念佛堂下来,匆匆忙忙,要上洗手间,找不到你的拖鞋,看到对方的拖鞋,你并没有要盗取的心情,暂时借我穿一下,我穿穿就还你,就是只是一种暂时借用,这是不犯。

  「无主想-不知此物有人摄属。」你到外面去捡到一块很漂亮的石头,你心中想这块石头是丢在地上,没有人的东西。你心中作无主物想,拿回去不犯。因为它放在地上,以为是没有人的。你心中认为这个是无主物,不犯。

  「狂乱坏心」狂乱坏心所有的戒都不犯的。

  辛五、持犯得失

  「毁犯盗戒的果报-三涂果报-余报-一、贫穷。二、共财不得自在。」犯了盗戒以后生生世世容易贫穷,你虽然很努力的工作赚钱,但是钱就是留不下来,没办法存钱,这跟偷盗有关系。

  第二个共财不得自在。你原有的财产,这个财产不是你自己的,有五家共有。第一个、水。水灾会破坏你的财产。第二个、火。你容易有火灾的情况。第三个、盗贼。你容易有盗贼来破坏你的钱财。第四个、恶国王。第五个、不肖子。不肖子孙就把你的钱财败坏。

  过去杨州有一个大富人家,做生意的。这个人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生了两个孙子。家庭非常的富有,两个孙子也长的很可爱。这个老人家要往生的时候,就把子女叫过来,说:「我这一生这么有钱是怎么回事呢?就靠这个秤斗。这个秤斗啊里面放了水银,买进的时候看起来比较轻,卖出的时候看起来特别重,就是赚这个差价,现在我把这个传家之宝传给你。」讲完以后,这个老人家就死掉。这个儿子是读过古书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他儿子知道这件事情有折损阴德就不敢作,就用火把这个秤子给烧掉了。烧的时候还出现一阵烟,这烟就像毒蛇一样飞上去。烧掉以后,他就规规矩矩做生意。没多久两个孙子就死掉了,生病死掉了。他非常的伤心,天帝派了一位天将跟他托梦,说:「你不要伤心,你父亲的福报不是靠这个秤斗,你父亲本来就应该有福报的。他用秤斗来盗取别人的财物,天帝派了两个凶星来作你的儿子,来败坏你的家财。把你所有的财物,把房子都卖掉了以后,天帝才要把这两个灾星给收回来。你一念的善心,把这个秤斗烧坏了,天帝下命令把这两个灾星收回来。你继续老老实实的做生意,没有多久你还会有两个儿子。」果然,他听到天神的话以后就相信了,后来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都做到进士。

  所以说我们有偷盗的果报,有什么问题呢?虽然你曾经布施,你也布施,他也布施,两个人都很有钱。这个人布施的时候,没有犯盗戒,他的果报特别坚固,你的果报就脆弱。发生地震,他的房子就没事,你的房子破坏掉。怎么回事呢?这跟盗戒有关系。夙世的盗戒有关系。有些人的财物特别的坚固,水不能淹,火不能烧,地震不能破坏,因为它的内心当中没有偷盗的罪业。有些人的财物很脆弱,水灾的时候他有份,火灾他也有份,盗贼来的时候他也有份,怎么回事呢?就是他盗戒的罪业很重。虽然他曾经布施,他得到这个果报很脆弱,共财不得自在。

  「持不偷盗戒-果报-得生人天,乃至佛果-余报-一、资财盈积」这个人持不偷盗戒,钱财就能够存的下来,就有这个福分把钱财慢慢累积下来,由少而多。

  「第二、不忧损害」财物特别坚固,水不能淹,火不能烧,盗贼不能抢。他不必去忧愁财物会损坏,他的财物没有变大,只要有了以后就特别坚固。

  「第三、处众无畏」不偷盗的人,他心地光明坦荡,在大众当中,他不怕被人家怀疑。

  「第四、身心安乐」心中安乐的人,身心坦荡的人容易修行圣道,他打坐的时候内心安定,对止观持相随顺。

  问:?

  答:把东西打开来看,犯不犯盗戒?要看他当初有没有偷盗的心?他好奇拿起来看,他并没有要偷取的心情,没有欲乐。他只是好奇想要知道怎么回事?他当初是这样的心情。

  问:?

  答:偷看可能有这样的嫌疑。因为你明知道这是有主物,不管他在不在,因为这是有主物,你拆人家的信,有盗戒的嫌疑。因为盗戒当中包括知识,人家沟通的话,这也是属于一种他的利益。如果你很清楚这个是谁的,是有主物,有主物想,有一种想要去看或拿的心情,那比较有问题。

  庚三、不邪淫

  辛一、解释名义

  「染情逸荡,污秽交遘,名「不净行」。」

  前面的杀戒跟盗戒,杀戒本身是针对正道的一种伤害。盗戒是对于依报的财物的夺取。淫戒是染情逸荡的一种交遘。染情逸荡是指内心一种贪染的感情。「逸荡」就是放纵。放纵你内心贪染的感情没有加以克制。克己复礼,没有克制,是指内心的状态。「污秽交遘」是讲身业,身体的互相接触,乃至于手跟手之间的接触都算是不净行。就是淫欲心,不管身体那一个部位的接触都算是不净行。

  「除己妻之外,一切世间,若男若女,若人若鬼,若畜生等,并不得染心交遘,但有干犯,并名「邪淫」。」

  邪淫的对象很特别,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就是说从不邪淫的角度,夫妻以外的一切世间,这对象不管是男或者是女,男跟男,女跟女,这种同性恋也算。或者是人跟鬼,人跟畜生等等,并不得染心交遘,但有干犯,并名「邪淫」。

  前面的杀生他的对象要是人,六道里面是人才犯根本。偷盗的对象也是以人为主,不管正报依报都是人。这个邪淫的对象,不管是人,不管是畜生、不管是鬼神,只要是染心交遘,都是犯邪淫。邪淫的范围很广,只要是六道都是范围,这点值得我们注意的。

  「又【俱舍】列邪淫四相:一、他妻。」他人的夫妻,这也是邪淫。「自妻非道」什么叫「非道」?男根入的是大便道跟口道,这也是属于邪淫。「非处」虽然是自己的夫妻,但是处所不是在房室当中,也是犯。「非时」就是产前产后。产前怀胎的时候,或者是产后喂乳的时期,还没有断乳之前,也算是邪淫。还有受八关斋戒,男女双方有一方受八关斋戒,也算邪淫。

  辛二、具缘成犯

  「淫戒具四缘成犯-一、是正境。二、兴染心。三、起方便。四、与境合。」

  正境-男二处、女三处。以男二处指男众的口处跟大便处。对女众来说,男根入女方的口处、大便处、小便处。男二处、女三处,这五个处所都是属于正境。第二个、兴染心。就是你有贪欲的心,简别你不是在睡眠状态。第三个、起方便。你用种种的方法。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第四个、与境合。男根入于男二处、女三处,乃至入如毛发许,都是犯到根本。

  前面的具缘成犯,杀盗两罪,都有一种心中的转想。有人,你要是人想才犯。如果对方是人,你起鬼神的转想,不犯。盗戒也是一样,有主物,有主物想。有主物,但是你做无主物想,也不犯。这是说你要心境和合才犯。但是邪淫不是,就是说邪淫只要对方是男二处、女三处,不管你心中再怎么转想,都犯。这值得我们注意,邪淫不管我们做什么转想。只要实际的情况是男二处、女三处,但有干犯,都犯根本。而且对象不管是人、是男女、是畜生,全部都犯。所以邪淫的戒有他特别的地方。

  辛三、犯戒轻重

  「非己妻入道-上品不可悔罪。己妻-非时、非处非道和合止而不淫-中品可悔罪。发心欲淫而未淫-下品可悔罪。」

  从邪淫的角度,自己的夫妻是可以的。但是己妻以外的入道,入道是男二处、女三处,这个都是入道,上品不可悔罪。己妻-非时、非处非道和合止而不淫。只是身体的接触,但是你的男根没有接触到男二处、女三处。只是身体的和合,那是中品可悔罪。发心欲淫而未淫-下品可悔罪。犯戒轻重的判断,他是不管人、不管鬼神、不管畜生,只要是入道就是根本,以入道跟不入道来判定。

  辛四、开缘情况

  「为冤家所执,如热铁入身等,惟苦无乐。」你淫欲的行为不是你故意的,盗贼对你的抓执,强迫。你心中在整个过程当中,如热铁入身,惟苦无乐。假如你被强迫,但是你后来生起了乐受,也是犯。你必须在整个过程当中,你的心情是如热铁入身,惟苦无乐。那才是开缘的情况。为冤家所执,但是你后来生起了乐受,犯根本,因为它这个不管你是怎么转想的。

  「熟睡不觉知」你在睡梦当中,你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一开始到结束都是在熟睡,不犯。

  「狂乱坏心」也是不犯。梦中是不犯的,梦中什么戒都不犯的。淫欲是不管鬼神、不管畜生都是犯根本。

  辛五、持犯得失

  「毁犯淫戒-果报-三涂果报-余报-生死炽然,障诸圣道。」

  犯邪淫重的人,生死的业力特别的强。淫欲重的人修学圣道很困难。怎么困难呢?他的心静不下来。这种烦恼的火特别炽盛,障诸圣道。如果平常有修不净观,慢慢、慢慢烦恼淡薄以后,你会发觉,你的人容易寂静。打坐的时间也坐的比较久,一天当中心中的波动不会很大,所以说淫戒是最障圣道的。在菩萨戒法是重在瞋,因为菩萨是要广度众生,要跟众生结缘。但是小乘的戒法,声闻戒法重在出离,他是淫戒制的特别重,因为淫戒最障出离。淫欲心重的人他没办法修行的,坐不住,烦恼炽盛,所以这个是障碍圣道的。

  「持不淫戒-果报-得生人天,乃至佛果-余报-人天敬重」

  古时候很多的女众,他的夫婿死掉以后,一生保持贞节,为他的先生守寡,鬼神特别敬重他。譬如说家里面闹鬼,请这个妇人一去家里住几天,鬼神就离开。鬼神对于不邪淫的人特别尊重的,他们的特性是这样子的,人天敬重。

  「染欲微劣」你经常不去造这淫欲的行为,你的欲望淡薄,乃至于「堪修圣道」你欲望淡薄,你修行禅定智慧容易成就,你内心当中能够随顺于圣道,心容易寂静。

  古时候有一个宰相,唐朝的宰相叫狄仁杰。狄仁杰长的很庄严,有一天给人家算命,算命先生说你一生能够作高官,有钱有势,但是你的命格当中带桃花要小心,如果你今生,没有犯到桃花劫,你的高官厚禄会现出来。如果你犯了桃花劫,就破格了,你今生的高官厚禄就破坏。他记住了。以后,有一年他到京城去办事,住在旅馆。这个旅馆的媳妇长的很美丽,看到狄仁杰很庄严,就对他表示了欢喜心。狄仁杰想到算命先生的话就断然拒绝,逃过这一个劫以后,后来果然作到宰相。古人有一部书,叫【孝淫果报录】。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世间上的福报,孝顺的福报最大。破坏你的功德,淫欲是最厉害。里面讲到很多人,他过去生的善业都很强,他本来去考试可以考上功名,后来犯了邪淫,功名就没有。再大的福报,禁不起行淫的罪业。【大智度论】龙树菩萨也讲一个故事。有一个贫穷人,他供养天,供养了十二年,很虔诚的供养了十二年,礼拜、诵经,供养。天就出现,你供养了十二年,你有什么祈求。我希望能够富贵,我这么贫穷。天就给他一个瓶子,叫作德瓶。你向他祈求什么,这个德瓶就会出现。这个贫穷人就向他祈求,我需要一个房子,房子出现。我需要车乘,种种的珍宝,来装饰这个房子,他变得很有钱。他过去贫穷的朋友,有一天就请他们过来吃饭,大家就喝酒唱歌跳舞,贫穷的朋友说,你过去很贫穷跟我们一样,你现在怎么这么有钱?他就如是如是说,我就是有这个德瓶。贫穷人就说,你可不可以现场表现给我们看看。他说:可以啊!他向德瓶祈求什么,果然德瓶就出现他所需要的东西。大家就鼓掌拍手。一个人得意忘形就起来跳舞,把德瓶在空中抛来抛去,一不小心就把德瓶打破。打破以后,这个德瓶所出来的珍宝、房子、车乘,全部消失掉,又恢复过去的贫穷境界。龙树菩萨就警告我们修行人说:我们好不容易一念的道心,修行圣道,积功累德。就好像得到德瓶一样,但是你一念的名利心生起,要是控制不住,就好像德瓶打破了,所有的功德就在一念之间完全摧毁。所以我们修行不容易,要守住更难。要守的住也是不容易。出家也是这样,出了家以后,辛辛苦苦的持戒,作早晚功课,诵经、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但是我们淫欲这个地方不小心就容易出差错。淫欲这件事情,一开始这个念头就要注意,刚开始生起无明的时候,印光大师说,若或恶念一起当下就要叫他消灭。因为淫欲心刚起的时候,他的势力很薄弱,如果你要随顺他,就像烧火越烧越旺,你控制不住的。就像智者大师说的,呵责五欲。你平常在寂静的时候,淫欲的烦恼不活动的时候,你要思维淫欲的过患。怎么思维呢?我好不容易辛辛苦苦晚上不吃饭,过午不食,早上三点半起来作早晚功课、拜佛。好不容易现在心中有一点戒定慧的功德,我如果一时的烦恼控制不住,就把这个德瓶打破。智者大师小止观说:思维淫欲的烦恼就像大火一样,烧掉我们的功德林。犹如盗贼,我们好不容易,赚的钱点点滴滴存起来,盗贼一来全部拿走。犹如毒蛇,从小到大,我们这个色身好不容易吃了很多滋养的东西才长这么大,被毒蛇咬一口,就死掉了。毒害我们的法身慧命。用大火、用盗贼、用毒蛇的这种过患,来呵责淫欲的烦恼。你知道他的过患的时候,他一生起的时候,你转一个念头,就会有力量,你的佛号有力量。如果你一开始不知道他的过患,佛号提起来,没有力量,因为你根本不想消灭他。智者大师的二十五种前方便,你在佛号跟淫欲心还没有接触之前,就要先把他的过患想清楚,等到你跟敌军一接触的时候,来不及了。淫欲心烦恼活动的时候,他是一个熟境界。为什么叫二十五前方便呢?你在正式对治之前,你就应该要呵五欲,淫欲的过失一个一个列出来深入的观察,烦恼活动的时候,把你的佛号提起来,你就有办法调伏他。因为你深知他的祸患。而且淫欲心的对治要趁快,越早越好,就像火开始烧的时候,才一点点,一下子就扑灭了,两三把水就扑灭了。你要随顺他,火烧大的时候就不容易了。他下次来的时后势力会更大。印光大师讲,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他消灭,要快。火刚开始烧的时候就赶快扑灭,很快,他也不容易再烧起来。这是讲到淫欲的过失,生死炽然,障诸圣道。它会使令我们啊虽然在三宝当中积极很大的功德,但是不能够出离三界,甚至于会毁坏我们的善根福报。

返回目录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