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上) 第九讲 不善心所 (二)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 第九讲 不善心所 (二)
我们在前一讲一起学习了不善心所的部分。不善心所可以分为4种遍一切不善心的心所,以及10种杂不善心所。大家已经学习了4种遍一切不善心的心所,它们分别是无明、无惭、无愧以及掉举。之后又学习了2种属于贪因的心所,第一种是贪心所,第二种是邪见。
一、慢
我们现在将继续来学习另外一个也是属于贪因的心所——慢(màna)。这里的慢并不是快慢的慢,而是傲慢的慢。我们可以用很多形容词来表述慢,例如:傲慢、骄傲、自满、自大、自负、我慢等。慢的特点是骄傲。作用是高举自己,或抬高自己。表现为自负,自以为是。慢就好比是发了疯,属于贪根心。
慢是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放大自己的优点。慢往往表现为抬高自己,看不起别人,鄙视别人,轻视别人,看低别人。当自己与他人对比时,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这是慢;或者看到自己不如别人,这也是慢。慢一般是由对比而生,但有时候也会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感到傲慢。如果从慢所执著的对象来说,可以分为几种:
1、对出身感到骄傲。比如在古印度,婆罗门为自己的出身感到骄傲,他们自称是梵天之子,从梵天的口中所生,天生要高人一等,是高等的种族。他们为自己的出身感到骄傲。在现代社会,虽然种族或阶级在有些国家已经不是很明显,但是大家也会对自己的出身、自己的家庭背景感到骄傲,这也属于对出身的骄傲。比如有人认为我出生在文明的国家,我出生在受过教育的家庭,我出生在富裕的地区,看不起那些比较贫穷的、比较低等出身的人,这就是对出身或对家庭感到骄傲。有时候孩子上学读书也会对比:我的爸爸妈妈开名牌车来接我,你的家里只有普通车,或者你家里连车都没有等等。这也是对出身的优越感到骄傲,也属于慢。
2、对财富感到骄傲。有钱人会对自己所拥有的财富感到骄傲,说话都大声一点。没有钱的人往往比较自卑,在某些场合甚至会感到羞耻。
3、对容貌感到骄傲。漂亮的人会对自己感到很骄傲,看不起那些丑陋的人;长得高的人看不起长得矮的人,长得白的人看不起长得黑的人,这就是对容貌感到骄傲。比如有些明星、歌星就对自己的容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4、对学识感到骄傲。读过书的人会看不起没有读书的人,有才华的人看不起没有才华的人,有智慧的人看不起没有智慧的人,这种是对于学识的骄傲。
因为骄傲,所以看不起别人,看轻别人,看低别人。这种心会把自己抬高,把别人贬低。所以慢的果报就是以后给人看不起。
慢还有很多表现,例如我慢、胜慢、过慢、卑慢、狂慢、增上慢等等。“我慢”就是执著于自我——我的出身、我的财富、我的容貌、我的才华、我的学识等等方面,或者执著自己,对自己感到骄傲。
“胜慢”是即使别人跟你同等,你也会盯住别人的不是,而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气,喜欢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而用柔光镜来看自己的缺点。别人的一点点过失、缺点,我们很容易放大它,然后对自己产生自我满足感。对自己的缺点却喜欢原谅自己,认为这个没有什么,用柔光镜看自己的缺点,用放大镜看自己的优点。一般人很容易对自己感到骄傲,喜欢自己抬高自己。如果大家水平相当,大家都差不多,但是我们却习惯性地去看别人的缺点,也习惯性地看自己的优点,这是胜慢。
还有一种是“卑慢”,卑慢也是慢。当我们与别人对比的时候,认为自己优于别人,比别人好,比别人优胜,这是属于慢;认为我跟其他人同等,这也是慢;认为我不如别人,这也是慢,这种慢称为卑慢,自卑、卑下的卑。比如出身不如别人,或者财富不如别人,或者容貌不如别人,或者学识不如别人,对自己的出身、财富、容貌、学识会感到自卑。在自卑的反面,一个人往往会表现为自尊心特别的强,我们跟这种人讲话要特别小心,要不然很容易伤害到他。比如那些出身低贱的人,他们在公众场合说话常常会特别大声,因为他们想要表现自己。那些读书少的人,他们在公众场合反而喜欢表现自己,显示出自己懂得很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怕给别人看到自己的不足处,所以会有这种反常的表现。这种人的自卑心非常强,如果我们稍微说错了话,甚至只是无意,他们都会记仇。所以我们要对他们表示尊重,因为他们的自卑心很强,反过来慢心也很强。
傲慢通常会造成自我膨胀,往往会使一个人看不清自己的真实面目。他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优点,而看不清自己的缺点,或者会掩饰自己的缺点。傲慢往往会表现为好胜心特别强,喜欢跟人比,怕输人一等,什么东西都要好胜,什么东西都想要出人头地。喜欢表现出自己受人尊重,表现出自己有教养,表现出自己有才华,不甘人后。如此,人的傲慢在无形中就越来越膨胀,越来越严重。
慢心很容易生起。一旦跟人家对比,看到我们比别人好就生起慢心,看到比我们好又生起慢心。人与人之间的对比往往是慢心在作怪,由于不如理作意,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紧紧地抓住一个“我”,所以说慢是属于贪,跟贪相应,因为它牢牢地抓住一个我。因为有我,所以有我跟他人对比,我比人胜,我跟他人平等,我不如人,慢心就这样生起。慢心也很容易转为瞋恨,慢心重的人,瞋恨心也重。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看不惯,那个看不惯。慢心强的人也很爱批评,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只有“老子天下第一”。
二、瞋
我们讲了慢心之后,再来讲另外一个不善心所——瞋(dosa)。瞋包括内心各种程度的对抗,它可以强烈到盛怒之下拿刀拿枪杀一个人,或者毁灭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轻微的包括烦躁、担心、紧张、忧愁,都属于瞋。因此我们不能理解为生气或愤怒才是瞋,只要心对所缘有厌恶感、有排斥、有抗拒,这就叫做瞋。瞋的巴利语叫pañigha,就是排斥的意思。它的特相是厌恶、憎恨、愤怒、烦躁与生气。作用是烧毁依处,这里所说的依处是它们生起的名色法。
瞋心一起,有如毒药般扩散,伤害自己的身心。生气首先受害的是谁?是自己!因为情绪低落,它会伤害我们的身体。经常生气、发怒的人容易得各种各样的病。在1995年有篇医学刊物上报导说:有人曾经对生气之后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作调查,发现那些被调查的人只是生气五分钟,他们的免疫系统下降达到6个小时之久。所以生气对我们身心的杀伤力是很强的。从一般医学上来说,当人生气的时候,身体的内脏会分泌出一种毒素,是对我们身体有害的分泌液。如果从阿毗达摩的角度来说,瞋心是一种很低劣的心,它会产生很多的心生色法,这些心生色法可以烧毁我们的身心,可以伤害我们的依处,使身体容易得病,免疫力下降。
瞋心不但会伤害自己的身心,也会伤害到他人,既损害自己的利益,也损害他人的利益。如果你在家里发脾气、摔东西,自己毁了自己的东西,是不是?当你在骂别人的时候,别人还没有受你影响,你自己已经在伤害自己了。世间上的仇恨、凶杀、斗争、战争,都是由于瞋而生起的。瞋是心对所缘的粗暴反应,是伤害自己与伤害他人的破坏性因素。因此,瞋几乎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不管是强烈的生气、愤怒、憎恨,还是紧张、担心、忧愁,这些都没有用。当这些心生起的时候,它必定是不善的,而且伴随着的受一定是忧受。
瞋与贪是相对的。贪是心黏着对象,想要执著、得到、拥有对象。瞋正好相反,是心排斥对象,不要对象,抗拒对象,甚至想要毁掉对象。产生瞋的所缘非常普遍,我们可以对任何一样东西生气。从一般情况来说,生起瞋的所缘通常是不可喜所缘,但是当一个人心生排斥时,对任何的所缘,即使是可喜、极可喜所缘,都可以产生排斥。我们平时所见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觉知到的都是外界的所缘。我们能够接触到这些外在所缘的好和坏,与我们过去的业有关系。如果不善业成熟,接触到的是不好的所缘;如果善业成熟,接触到的是好的对象。虽然我们很幸运因为善业能够投生为人,但是我们过去所造的那些不善业在生命期间也可以不断成熟,所以我们每天都可能会遇到不如意的、不满意的事情。也正因如此,这个世间是不圆满的。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象,如果不好的东西碰触到身体的时候,我们的反应往往是觉得它不好,是不可意、不可喜所缘,由于不如理作意,认为这个是不好的、坏的,速行心就生起排斥、抗拒。比如看到丑陋的人、低贱的人,或者自己不喜欢的人、讨厌的人、冤家、仇敌,或者听到噪音、难听的声音,别人骂你、批评你、诅咒你、中伤你等这些声音,或者手割伤、碰伤、撞伤,或者头痛、肚子痛各种病痛,这些都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所体验的不善果报。当它们碰撞我们的根门时,心排斥与抗拒这些所缘,瞋心就这么生起。
即使体验到极好的所缘,假如不如理作意,心也会排斥、抗拒。如果一个基督徒见到佛像,他是喜欢还是讨厌?缅甸的大金塔是我们佛弟子的圣地,但是在缅甸有很多穆斯林,他们看到大金塔就恨不得把它炸掉。又如在2001年,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把巴米扬大佛炸掉了。因此,对好的所缘与不好的所缘,如果如理作意的话,我们都能够生起善心。但是不如理作意,我们都会生起不善心。只要我们的心排斥所缘,那么生起的就是瞋心,就会感到厌恶、讨厌、烦燥、厌烦。瞋心还可以不断地纠缠下去,不断地加深。当我们遭人伤害、冤枉、委屈时,很容易引发仇恨,跟他过不去,以牙还牙;结果对方又跟我们过不去,于是形成恶性循环,现在你整他,之后他又来整你。即使你现在把他杀死,下一世他还是会来杀你,冤冤相报何时了?仇恨就是这样来的,了无尽期!
在这里我们讲一个冤仇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一直到佛陀在世的时候才把它解决。从前,有一个家庭主妇养了一只母鸡,这母鸡每天下了蛋后,妇女就把蛋拿去吃掉。母鸡很生气,但是又没办法,于是发誓说:“你吃掉我的孩子,如果以后我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报复,也要吃掉你!”结果这只鸡下一生投生为一只猫,那个家庭主妇由于不善业投生为一只鸡,那鸡在还没长大的时候就给那只猫吃掉了。再下一生,那只被吃的鸡投生为一只豹,而那猫投生为一头鹿,豹又把鹿吃了。就这么样,这一世你吃我,下一世我吃你,吃来吃去,这么样轮回了据说有五百世。到了佛陀在世的时候,那个女人投生为一个女人,那只鸡投生为母夜叉,这时她们之间的冤仇已经积到很深了,一旦她们碰面的时候,必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有一天,这个女人抱着孩子到河边去洗澡,突然发现了母夜叉,就抱着孩子拼命地跑,冲进佛陀所住的给孤独园。她见到佛陀之后,上气不接下气地将孩子放在佛陀的面前请求说:“尊者,请您救救我的孩子!”那个母夜叉也追赶到给孤独园里,结果进不了,因为她是夜叉。佛陀知道她们之间的冤仇,如果再不把它平息下来的话,她们还将会继续纠缠下去,而且没完没了。于是佛陀就让那个母夜叉进来。那个女人见到母夜叉来了,感到很害怕,就把她的孩子抱起来。佛陀说:“你们两个一直以来都是你吃我,我吃你,争斗了很久,现在应该是把它平息下来的时候了。这种冤仇已经深如大海,如果再继续用仇恨对待仇恨,用瞋恨对待瞋恨的话,它永远也不会了结;唯有用不瞋恨的心来对待瞋恨,才能够了结。”佛陀讲完了之后,那个妇女的心稍为平静。佛陀说:“你把小孩交给那个母夜叉!”那个做母亲的还是很担心,但是出于对佛陀的信心,还是把她的孩子交给母夜叉。那个母夜叉一抱过小孩子,就亲他、爱抚他。从此以后,她们两人的冤仇就这样消解了。因此,佛陀这样说:“在此,怨恨确实不能平息怨恨。用无怨恨来平息,这才是亘古的法则!”
因此我们应当用慈爱、理解、尊重、包容来平息人与人之间的怨恨。当别人对你不好的时候,如果你以牙还牙、以毒攻毒,只会增加对方对你的不满与仇恨。不要认为对方永远是不对的,自己始终都是有理的,都是对的。即使真的是这么样,那你也只是着眼于现在,如果我们放眼过去,其实很多东西都是有因缘的。
例如:我们知道佛陀是无辜的,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来中伤他呢?好像金佳马拉维咖(Ci¤camànavikà)假装大肚子,在大众面前公开诬陷佛陀说:“大沙门,你只顾为众人说法,说得倒挺动听。但自从我怀孕以来,你却只知道自己快活,从来不曾照顾过胎儿!”
还有一个女人叫做马甘迪亚(Màgandiyà),她的父亲看上佛陀,认为只有佛陀才能够配得上他的女儿,因为他的女儿长得非常漂亮。结果佛陀没有理会她,说:“连那些魔女都诱惑不了我,我甚至连脚都不想去碰这一堆臭皮囊。”结果马甘迪亚就仇恨佛陀,她认为:“我长得这么漂亮,你竟然说连脚都不想碰我一下,你不要我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污辱我。”于是她发誓要跟佛陀作对。后来她嫁给了高赏比国的伍达亚那王(Udayana),当佛陀去到那里的时候,她就雇人到处散布谣言,中伤、辱骂、毁谤佛陀。
又如臭名昭著的迭瓦达答,大家知道为什么迭瓦达答老是跟我们的佛陀作对吗?迭瓦达答原来也是个修行人,他也曾积累了很多世的巴拉密。故事发生在距离现在五个大劫以前,我们的菩萨投生为收古董的人,当时的迭瓦达答也投生为收古董的人。他们两人都住在同一城市,每天随身携带着手饰、妆饰品等,穿街走巷到处叫卖:“要妆饰品的来呀!要买珠宝的来呀!”如果客户家里有古董、珍宝,他们就进行收购。他们是做这样的生意,同行生意往往容易成为冤家死对头。
话说那个时候,有一个曾经是非常有钱的富贵家庭,后来由于家门败落,现在只剩下祖孙两人相依为命。她们贫穷得只能受雇于人,做人家的奴婢。当时的迭瓦达答在那边叫卖时,被那个孙女听到了,就吵着她的祖母说:“奶奶、奶奶,我要妆饰品。”奶奶说:“乖孙女啊,我们很穷,哪里有钱买得起妆饰品呢?”那个孙女说:“我们的房间里不是有一个茶碗吗?”于是那个祖母就叫当时的迭瓦达答进来,拿出那个茶碗。由于迭瓦达答专门做古董这一行的,识货,他拿过那个茶碗,觉得有点像个金碗,再仔细端详,发现碗底有个印章,知道这的确是个非常值钱黄金碗。但是当时他起了一个不好的念头:“我要不费分文得到这个金碗。”于是装腔作势说:“这个破茶碗根本就不值钱!”然后把那个金碗往地上一丢,扬长而去,他希望那个奶奶会说:“来来来,很便宜地卖给你。”
迭瓦达答假装出去之后,正好我们的菩萨过来了,当时他也是个商人。那个做孙女的对奶奶说:“刚才那个商人态度很恶劣,但这个人看起来很优雅,言语柔和,也许这个碗能卖上好价钱。”于是请菩萨进去。菩萨坐下来,一看这个茶碗,知道它是个非常昂贵的金碗,必定是以前家里富有时留下来的。当时我们的菩萨说:“你这个茶碗价值十万金,但现在把我身边所有的东西给你,都不足以收购你这个金碗!”这个时候老奶奶说:“刚才那一个货郎说我这个茶碗根本不值钱,还丢在地上扬长而去。”菩萨说:“不是,不是,你这个金碗确实很值钱,我真的不敢收购。”当时老奶奶见到他真的老实,于是说:“我愿将这个金碗送给你,随你给我任何东西都可以。”于是菩萨把他身上的五百钱以及价值五百金的物品全部给了她们祖孙俩,只留下八文钱以及一把秤——自己谋生的家当,然后急急忙忙地跑到河边。因为他要渡过一条河,坐渡船需要八文钱,他对船夫说:“你赶快把我载到河那边去。”于是他就拿着那个金碗和秤过了河。
话说那个时候迭瓦达答又不死心,他还想那个老太婆能不能再压压价。当回去时,那个女孩指着他说:“你这个人真不老实,我的金碗很值钱,你竟然说它一文不值。”他问:“那个金碗在哪里?”“刚刚有个正直的商人以千金收购走了。”这时迭瓦达答简直气得要发疯了,他开始神志不清,衣服从身上掉落下来,他拿着秤子当棍棒,一路追到河边。那时菩萨已经到了河中央,迭瓦达答站在岸边大叫:“船夫,你给我回来!”菩萨说:“不要理他,你赶快走!”迭瓦达答看到菩萨的船逐渐远去,悲愤交加,结果就在河边口吐鲜血,心脏爆裂,一命呜呼。
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生生世世都与我们的菩萨作对,一直到我们的菩萨最后一世已经成佛了,迭瓦达答的仇恨还没有完了。现在迭瓦达答在哪里呢?在无间地狱!
所以,瞋恨心会使一个人偏离正道。瞋恚不仅能使一个人偏离正道,而且经常横生痛苦。对方已经不再有烦恼了,不会再有痛苦了,你还是满腔的怒火与仇恨。伤害的是不是你自己呢?所以瞋恨心真的很可怕,真的不可取!
要解决瞋恨有很多种方法。
第一、忍。佛陀在《教诫巴帝摩卡》中教导说:
“忍耐是最高苦行,诸佛说涅槃最上;
恼他实非出家人,害他者不是沙门。”(法句•184)
因此,我们不要伤害,要忍耐。忍是作为菩萨要修习的巴拉密的一种——忍耐巴拉密(khantã pàramã)。忍是什么意思呢?忍,有人错误地翻译成忍辱。如果只是别人污辱我们才忍,这是一种很高的忍。但是,不仅仅处于逆境时要忍耐,顺境也要忍耐。好的与不好的我们都要承受,承受就叫做忍。khantã就是安忍、接受、容受、容纳。对于好的,对于不好的,我们都敞开心怀去接受、容纳,这叫做容忍,或叫做包容。
当别人对我们不好的时候、遇到不好所缘的时候,我们要容忍。佛陀在《中部•锯喻经》中说:
“诸比库,即使有盗贼、劣行者用双柄的锯子锯截[你的]肢体,若对此生瞋恚意者,他就没有遵行我的教导。”
我们看了《本生经》菩萨积累忍耐巴拉密的故事,真的令人感动。我们的菩萨对别人的中伤、伤害、残酷、无情,都能坦然容忍。但是我们现在却为了一点点人际关系的紧张就耿耿于怀,跟人家过不去,跟自己也过不去,那怎么自称学佛?要行菩萨道,就要好好地向菩萨学习!
《本生经》讲了很多容忍的故事。在这里讲一个“大猿本生”的故事。大猿本生是讲我们的菩萨有一世投生为一只大猿猴,它在森林里很快乐地生活。有一天,它见到一个人掉落悬崖,生起了怜悯心,就把那个人救起来。当它把人救起来的时候已经精疲力尽,由于累得不得了,就倒在那个人的怀中睡着了。那个人就是迭瓦达答的前生,他醒来之后,看见自己已经脱离了危险,并知道是这只大猿猴救了自己。但是那时他的肚子已经很饿了,于是拿起一块很尖的石头往大猿猴的头上猛砸下去。大猿猴感到剧痛,醒过来时它的头已经破了,鲜血直流。大猿猴对忘恩负义的迭瓦达答说:“我救了你的命,你却这样伤害我。你这样对待我,对你有什么好处呢?”大猿猴不仅没有计较他对它的伤害,还爬到树上,用它的血一滴一滴地开出一条路,让他平安走出森林。这就是大猿本生,我们的菩萨圆满巴拉密的事迹。我们的菩萨是怎样对待中伤他、伤害他的人,这样的事迹很多。因此我们要用忍来解决仇恨。
第二、慈爱。在《增支部•美奇亚经》(Meghiyasutta)中佛陀说过:“要断除瞋恨,应修习慈心。”慈爱就是祝愿他人快乐,祝愿他人幸福。慈爱是一种非常好的、高尚的心态。当我们瞋恨的时候,当心烦躁的时候,应当修习慈心、培育慈爱。当我们培育慈爱的时候,瞋恨就能够消失。在《增支部》中,佛陀教导沙利子尊者,当我们看到别人优点的时候,也可以止息瞋恨心。平常要多看别人的优点:如果别人的身体行为不好的话,那我们要发现他在语言方面的优点;如果别人的身、语都不好,那我们要发现他的心地还好。总之,只要别人有那么一点点的优点,我们就注意他的优点。通过作意别人的优点,不作意缺点,这样也可止息厌恨,止息对别人的讨厌。
第三、思维业果法则。别人为什么会加害我、中伤我?为什么我会无端端受到委屈?我们要学习培养业果智:有这样的结果不可能没有原因,其实这也是自己过去造下的,现在只是在承受而已。如果这样思维的话,就能打开心胸、敞开胸怀承受逆境。任何业的果报终有消尽的一天,即使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堕落地狱受苦,也终有消尽的一天;我们受人中伤,也终有一天会终尽。最可怕的是受到别人中伤时,我们又再跟他过不去,这样的话只会加重彼此之间的怨恨。即使现在的果报受完了,但是你又重新造作新的不善业,以后还是要继续受的。
第四、维巴沙那。在修维巴沙那的阶段,我们可以观照瞋恨心,然后再看是谁在生气。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我在生气,也没有一个所谓的心在生气,它只是剎那剎那生灭而已,一生起很快就灭去了。只是因为你经常不如理作意,不断地重复、重复,所以你会对一个人总是耿耿于怀。你排斥、讨厌、憎恨他,对他生气,对他发怒。你再看对方,其实对方也只是一堆名色法而已。你对他的头发生气?还是对他的体毛生气?还是对他的指甲生气?还是对他的牙齿生气?是对他的头生气?还是对他的手生气?
在修观的阶段,我们也可以用究竟法来分析所谓的瞋恚。如果见到了究竟法,你就见不到骂的人,见不到被骂的人,骂的声音其实只是吹过的一阵风而已,哪里有所谓的骂人。但如果我们给概念法套住,就有你我他,有在骂的他,有被骂的我;因为你被人骂,所以生气,这就给那些声音套住。拥有了观智,我们可以用分析法来分析,直接观照那个“在骂的人”其实只是一堆名色法而已;名色法极快速地生灭,一秒钟之前在骂的人,和一秒钟之后在骂的人已经完全不同了,他只是一堆名色法。如果你一直抓着过去的那一些话语,当然就生气。如果这时候你也观照自己作为“生气的人”的瞋恨心,它也是很快地生灭的,你将会发现所生起的瞋恨心能够烧毁自己的依处,而且一直都在生灭,它们也是无常、苦、无我的。
同时,也可以分析伤害的方式也不能成立。例如:问你为什么生气?因为他骂我!他什么时候骂你?他骂你的时候只是语表和声音。假如他只骂你一分钟,但你却可能生他的气一天、一个月、一年,甚至一辈子。我们用观智的方法来观照,就会觉得生气其实真的很可笑的。当你已经跳岀是非的圈子,再用智慧来看你过去的所作所为,你会觉得自己很好笑!所以我们可以用观智来镇伏瞋恚,用如理作意的话来镇伏瞋恚。
第五、不来道。平息瞋恨的方法很多,最好的方法当然是证得第三道——不来道(anàgàmã magga)。证得第三道之后就没有一切的瞋恨心,那时你将不再会悲伤,不会哭泣,不会紧张,不会害怕,不会担心,不会忧愁。就像佛陀入般涅槃的时候,那些已经证得三果或四果的圣者面对恩师的去世,他们只是在想:“诸行无常,会合必定有离。存在的要让它们永恒常住,那是不可能的事。”即使圣者面对自己的恩师去世,他们也会作无常想,而那些流泪、哭泣者,都是凡夫、初果和二果圣者,三果与四果圣者们的心是平静的。因此,如果大家想要完全去除瞋恨,要努力禅修直到证得第三果。
三、嫉
我们接着再讲另外一个心所——嫉(issà)。嫉是嫉妒。嫉也是属于瞋因的一个心所。它的特相是嫉妒他人的成就或所得。作用是不喜欢他人的成就。表现为厌恶他人的成就。近因是他人的成就。
见到别人得到东西,自己没有,就酸溜溜的;见到了别人得到的东西多,而自己少就酸溜溜的,这叫嫉妒,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吃醋。见到自己喜欢的人对别人好,感觉不是滋味,这是嫉妒。嫉妒首先伤害的是自己,同时也会伤害自己的对手。正是因为有嫉妒,才有所谓的争风吃醋,有所谓的情杀。由于嫉妒,就会去整一个人,踩一个人,暗地里伤害一个人,暗箭伤人。好像在一家公司里,如果别人比你有才华,比你有才干,或者得到上司的赏识,那么你会因为嫉妒,想方设法把他拉下来,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虽然他从来没有得罪过你,只是由于他比你优秀,比你强,你就一定要把他搞下来。
因嫉妒而引发的争斗在远古以来就已经存在了。只要有人,就会有斗争;只要有对比,就会有斗争。见到别人得到,你妒嫉;见到别人得到比自己多,你妒嫉;见到他对别人好,你嫉妒。嫉妒会使人造出很强的不善业,嫉妒会中伤一个人,甚至还有可能杀害人,所以妒嫉也是杀伤力很强的心所。
四、悭
悭(macchariya)。悭,是悭吝、吝啬。特相是隐藏自己的成就或所得。作用是不能容忍与他人分享。表现为回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所得,也就是吝啬。近因是自己的成就。
有人可能会说:不是经常说悭贪、悭贪,悭应该属于贪才对,为什么会属于瞋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就知道。比如说这件东西是属于你所有的,你舍不得给别人,这是贪。当别人向你要这件东西的时候,你不想和他分享,讨厌他,这是属于瞋。贪就是你对这件物品的贪著,唯有别人想要和你分享,或想要得到这件东西的时候,你对此感到厌恶,这时的心理就是悭。所以悭和贪还是有区别的。
好比你正在享受美食的时候,有个乞丐走过来。你喜欢自己的美食,这是贪;但是他来向你要食物,你对他也想分享你的食物感到厌恶,这是悭。唯有别人想要得到自己的东西,你不想和他分享,不能容忍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所有,这才是悭。如果自己希望拥有或占有对象,这属于贪。悭和贪之间的区别是这样的。因此,悭在阿毗达摩里属于瞋因的心所。
五、恶作
还有另外一个心所是恶作(kukkucca),恶作有时候也称为追悔或后悔。它的特相是后悔。作用是追悔已经做了的事情,或者还没有做的事情。表现为当他想起的时候感到悔恨。近因是已经做了的事情,或者还没有做的事情。
恶作是对自己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在想起来时感到悔恨、后悔;或者应该做的没有做,应该说的没有说,之后想起来感到很后悔,心里对过去的事情感到悔恨,悔恨当时自己为什么不这样做?当时为什么不这样说?当时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时为什么要这样说?
后悔也是一种不善业,这种业会把原先所做的不善业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加强,甚至后悔所造下的不善业比所悔恨的行为本身还更强。例如你刚才不小心说错了一句话,其实说过了就算,但是你想到一次就悔恨一次,再想到一次就又悔恨一次,这样就会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加重。如果你的心中老是惦记着后悔的事情,每想一次心里就悔恨一次,再想一次心里又再悔恨一次,这样你就一次又一次地造作瞋恨心。特别是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如果想起了自己曾对不起别人,或者曾经做过一件不好的事情,往往会堕落到恶道,甚至堕落到地狱。
佛陀在世的时候,玛利咖(Mallikà)夫人是高沙喇国的王妃,她的丈夫叫巴谢那地(Pasenadi,波斯匿王)。玛利咖夫人是一位很有智慧又善良的女人,她使巴谢那地王成为佛陀的弟子,而她自己也是一位很虔诚的佛弟子,一位乐善好施的善女人。每一位佛陀住世期间都会有一次无比的布施,在我们佛陀时代的无比布施是玛利咖夫人出的主意,她使巴谢那地王成功地举办了。当时沙瓦提城里的人民在争相供养佛陀,巴谢那地王也动用皇家的钱财与能力来供养佛陀。于是沙瓦提城的人民与皇家在比赛供养,最后玛利咖夫人出了个主意,成功地举办了一次即使全国人民集资也没办法比的大布施。她吩咐把五百头大象全部妆饰起来,然后让每一位比库都坐在一头大象上,在大象上方撑着一把大白伞盖,然后叫一位宫女站在后面搧扇子,这是只有皇家才有能力办到,其他的平民百姓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在我们的佛陀住世时期,仅有的一次无比布施就给巴谢那地王和玛利咖夫人赢得了。我们可以推测玛利咖夫人做了很多的善事。
但是有一次她做错了。有一天,玛利咖夫人在她的浴室里洗澡,当她洗完澡在擦脚的时候,她的爱犬跑进了浴室,趴在她的身上,那时玛利咖夫人也没有阻止它。结果这一幕给巴谢那地王在浴室旁边的窗口看到了。等玛利咖夫人出来之后,巴谢那地王恶狠狠地指责她:“你怎么可以和你的狗做那样的事情?”她说:“我做了什么事情?”“你怎么和你的狗做那样的事情?”她说:“我没有!”“我亲眼从这窗口看到的!”“窗口?这个窗口怪怪的!不信的话,你进来。”她假装让巴谢那地王进去,她在窗口看,之后她说:“你怎么可以和一只母羊在做那种事情?”巴谢那地王说:“我没有!”“我亲眼从这窗口看到的!”于是巴谢那地王想:“看来这个窗口的确怪怪的。”就没有再追究这件事情。因为巴谢那地王和玛利咖夫人两人都没有证得初果,都是凡夫。正是由于凡夫,玛利咖夫人还会说谎,还会做这样的事情。如果她是圣者,就不可能做出这些事情来。因为玛利咖夫人与狗做了那样的事情,又欺瞒了她的丈夫,她为这件事情耿耿于怀,一直挂在心里,一想到就感觉到后悔,但又羞于启齿。到了巴谢那地王晚年的时候,玛利咖夫人去世了。死后她投生到哪里去了?投生到地狱里去!为什么会投生到地狱呢?因为她在临终之前想起了这件事情,她感觉到很后悔。因为她临终时生起的是不善心,所以堕落到地狱中去。
巴谢那地王很爱他的玛利咖夫人。当玛利咖夫人去世之后,他就没有心思再去处理朝政。他跑到给孤独园,想问世尊他的爱妃玛利咖夫人投生到哪去了。佛陀知道他会问,但是一旦把真相说出来,他会对佛教完全失去信心,因为他还是凡夫。于是佛陀用神通让他忘了问,只是向他说法,说得很高兴。但是等他一回到皇宫的时候,他才想起来:“我要去问佛陀我的夫人投生到哪里,我怎么没有问呢?”第二天他又决定去问,佛陀又用神通让他忘了,使他想不起来,佛陀向他说法,说得很高兴,等回到皇宫才想起来:“我明明要去问,怎么又忘了问?”就这样连续七天想去问,结果都忘了。到了第八天,由于玛利咖夫人在生前做了很多善事,当她这种不善业的果报已经消尽了,于是投生到喜足天。这时,当巴谢那地王去谒见佛陀的时候,佛陀没有再用神通让他忘了问。巴谢那地王问:“尊者!我的爱妃玛利咖夫人投生到哪里去了?”佛陀说:“她现在已经投生到喜足天,成为天人了。”巴谢那地王心安理得地说:“是啊,像我的爱妃这么善良的女人,不投生到天界,还会投生到哪里去呢!”
这是在临终时后悔而堕到地狱的故事。但是因为玛利咖夫人曾做了很多善事,所以她堕落到地狱就好像弹球一样,把球一拍很快就反弹上来。
因此,如果我们做了不好的事情,对不起别人的就道歉,道歉后就不要再把它记在心里。我们经常要想好的事情,特别是要忆念善事。
中国有一种传统的做法和佛陀的教法有点不同,也就是当你做了不好的事情要把它记下来,然后慢慢将之改正。它的目的虽然是好的,但是假如处理欠妥的话,会变成一直在惦记着所做的那些不善事。当你在惦记着所做的恶事时,你的心里又再造作一番。所以当我们做了不好的事情,应该赶快用如理作意去改正它,然后下决心不再做。如果我们经常想自己曾做过的善事,并且为这些善事感到高兴,感到欢喜,感到满意,那么你就有如把这些善事再造作一番。从业果法则上来说,我们要对自己所做的善事感到满意,对自己所做的不善事要速速改正,改正后就不要经常惦记着它。在临终的时候,如果我们想着自己的善业,或者亲戚朋友在身边提醒我们曾做过很多善事,甚至把所做的善事列成表格来宣读。如果那个时候你对自己所做的善事感到满意,记挂着曾做过的善事,你生起的心就是善心,而且是欢喜的心,临终时生起善心能使你投生到善趣。对我们的亲戚也是一样,如果在临终的时候赞美他的善行,赞美他的善德,让他记起做过的善事。我们要提醒他,让他因回忆这些善业而投生到善趣。临终的时候,不要惦记自己曾做过的不好事情,特别是耿耿于怀的不善事。因为临终一念阴差阳错,结果却是天壤之别,会使我们堕落到恶趣。一旦投生到苦趣,很多不善业会跟着成熟;如果投生到善趣的话,很多善业也会跟着成熟。所以临终的时候千万不要惦记不好的事情,一定要惦挂着好的事情。
六、昏沉与睡眠
我们再讲一对心所——昏沉与睡眠。昏沉(thãna)是心的软弱或者沉重。它的特相是缺乏动力,缺乏精进。作用是能够去除精进,与精进相反。表现为心的消沉。近因是对疲倦、懒惰等不如理作意。睡眠(middha)是心所沉滞的状态。特相是不适合工作。作用是闭塞诸门,闭塞意识之门。现起为昏昏欲睡。近因是对疲倦、懒惰等不如理作意。
昏沉与睡眠必定在一起生起,而且与精进对立。昏沉有如心的病,睡眠则有如心所的病。在修行的时候,昏沉与睡眠是修行的五种障碍之一。在五盖当中,它只属于一种,但包括了两种心所:昏沉与睡眠两种心所。是哪五盖?第一是欲贪:对欲乐的贪求、贪爱;第二是瞋恨;第三是昏沉、睡眠;第四是掉举与追悔;第五是疑。这五盖是障碍证得禅那、培育智慧的五种因素,七种不善心所。在禅修中,昏沉与睡眠表现为打瞌睡。要对治昏沉与睡眠,可以用寻(vitakka)和精进来去除。
然而,根据阿毗达摩,昏沉与睡眠还有另外一种作用。在贪根心与瞋根心里,只要是被动的、受别人怂恿而生起的不善心,就会有昏沉与睡眠这两种心所。什么意思呢?什么是受怂恿生起的贪根心呢?好比大家去逛时装店,有一个销售员对你说:“你的身材这么好,这件衣服很适合你,你穿上去会更加漂亮,更加亮丽照人。”你给她说得飘飘然,于是买了这件衣服,你也觉得穿上这件衣服很合身、很漂亮、很时髦。本来你只是逛逛街,并没有意图买衣服,或者你只是觉得那件衣服好看而已,并不想买。由于那个店员的游说,你就觉得那件衣服真的很漂亮、很合身,对它产生贪爱、贪著。由于别人在旁边怂恿、催促、提醒、暗示,你生起了贪心,这种贪心里就有昏沉、睡眠两种心所。也就是说,你不会主动地去追求、贪著一个对象,但经过别人的游说、鼓吹,你自己也觉得是这么样,这时产生的贪心就有昏沉与睡眠。
或者你和某某人本来是朋友,但是有人在旁边挑拨离间说:“他在说你怎样怎样。”“他怎么这样对待你?”“你怎么可以这样容忍他?”结果你也在想:“是啊,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然后你也开始讨厌他、排斥他。你本来并不会讨厌那个人,不会排斥、抗拒那个人,但由于别人在旁边怂恿、煽风,于是你也讨厌那个人,感觉那个人真的不好。你的讨厌是被动的,不是自己生起的,所以这种瞋根心里也有昏沉与睡眠。
七、疑
我们再讲最后一个不善的心所——疑(vicikicchà)。疑的特点是怀疑。作用是摇摆不定。表现为犹豫不决。近因是不如理作意。
根据阿毗达摩,疑并不是平时我们所说的疑。平时我们所说到的“这个是什么东西?”“你叫什么名字?”“这条路该怎么走?”不是这里所说的疑。这里所说的疑是指对信仰、对宗教方面的疑。在论典里提到一共有八种疑,或者八种疑的对象。
第一、疑师,对导师的疑。这里的导师是指佛陀。在经典里,我们经常会看到用导师(Satthar)一词来尊称佛陀。在上座部佛教传统里,一直都把佛陀当成导师,佛陀的九种功德里,就有一种是人天导师(Satthà devamanussànaü)。所以在八种疑中,第一个是疑师,对佛陀的疑。如何怀疑对佛陀呢?怀疑佛陀是不是真的觉悟了?佛陀是不是真的觉者?佛陀是不是阿拉汉?佛陀是否具足三十二相?佛陀是不是真的圆满巴拉密才成佛?甚至现在还有些历史学家怀疑佛陀只是传说中的人物。这是对导师的疑。
第二、疑法,对法的疑。怀疑佛陀的教法是不是真的能够导向解脱?佛陀的教法是不是真的可以断除烦恼?这个时代是不是真的还可以证得禅那?是不是还可以断除烦恼?现代这个时代是不是还可以证得圣道、圣果?这是对法的疑,对于佛陀所教导的法怀疑不信。
第三、疑僧,对僧的疑。怀疑佛陀的弟子是不是已经断除烦恼?是不是佛陀的弟子也可以证悟?这是对佛陀弟子的疑,对僧的疑。
第四、疑学,对学的疑。学指三学:增上戒学(adhisãla sikkhà)、增上心学(adhicitta sikkhà)、增上慧学(adhipa¤¤à sikkhà),即戒、定、慧。即怀疑修行方法:依照戒定慧是不是可以断除烦恼?修行戒定慧是不是可以达到解脱?这是不是真的戒定慧?对禅修方法怀疑不信,称为疑学。
第五、前际疑,对过去世的疑。也就是说不相信有过去世,或者怀疑我过去世是怎样的状态?我是怎样来的?这是对过去世的疑。
第六、后际疑,对于未来世的疑。也就是不信未来世:到底有没有未来世?我死了还会不会再投生?未来世我将会怎样?这个是对未来世的疑。
第七、前后际疑,对过去未来世的疑,也就是对过去未来世都不相信。
第八、疑缘起,也就是对因果法则的疑。因果法则是贯穿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规律。对因果法则半信半疑,说他相信他又不相信,叫他否定他又不完全否定,摇摆不定,这个叫做疑。疑是处于一种摇摆不定的状态。如果坚信没有过去世、没有未来世,这叫断灭见。不相信因果法则,拨无因果,这是邪见。其实很大部分的人都是这样,对过去世、未来世半信半疑。要到哪个阶段才能完全地断除疑?证得初道那一剎那才能完全断除疑。
初道入流道(sotàpatti)能断三种烦恼:第一是邪见,特别是指有身见(sakkàya diññhi);第二是戒禁取见,是执著错误的修行方法;第三是疑(vicikicchà)。也就是说,任何圣者都不会执取任何的邪见。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如实了知五取蕴、如实了知苦圣谛。苦圣谛就是五取蕴,都是无常、苦、无我的。那么,在无常、苦、无我的五取蕴当中,他还会不会执取有所谓的“我”或有所谓的本体、离蕴我,或五蕴我呢?他不会有这些执取!因此,初果圣者没有对“我”的邪见。由于初果圣者已经了知苦集圣谛,已经知道此五蕴身是由因缘而生的,是由过去所造的业带来的果报。为什么有业,因为有烦恼。因此,他已经知道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法则,自然就不会对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有怀疑,对因果法则、缘起法有疑。因为对过去未来世没有疑,自然不会有常见、断见。所以,初果圣者断了对这八种事的疑,他对佛陀拥有绝对的信心,对法也有绝对不动摇的信心,对僧也有绝对不动摇的信心,他具备了称为“四不坏净”的前面三种,第四种是他的戒很清净。因为初果圣者已经通过修习戒定慧证悟涅槃,知道证得圣道圣果的道路,他还会不会去修习错误的方法呢?不会!初果圣者已经证明了自己是通过这条道路过来的,他还会不会认为有其他道路可以通达涅槃?不会!所以,初果圣者断除了戒禁取见,他只会依照佛陀的教导修行。因此,初果圣者断除了邪见,断除了戒禁取见,断除了疑。
初果圣者才能完全断除疑,但是修到缘摄受智的阶段能镇伏疑,因为那时我们亲见了过去、现在、未来的五蕴,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因为见到过去世、未来世之间的因果关系,就不会怀疑有没有过去世、未来世。
这是对这八种事的疑。
以上所有这14种不善的心所只会生起在三类不善心当中,即贪根心、瞋根心和痴根心。我们平时所说的“断烦恼”,断的就是这些不善心所。现在大家已经学习了这些不善心所,我想问一问:除了这14种不善心所,还有其他的烦恼吗?没有!所以说断烦恼,断除的就是这些不良心理、负面情绪。所谓的证悟圣果,并不是得到什么东西,而是这些不善心所在他的心中永远不再生起。如果大家也想要断除烦恼的话,应该认真地修行,把这些不善心所永远从我们的内心中去除掉,不让它们再生起。
----------------------------------------------------------------------------------------------------------------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